跼地吁天
成語(Idiom):跼地吁天
發音(Pronunciation):jú dì xū t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氣憤或悲傷,感到無可奈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跼地吁天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跼地指的是用腳踩地,表示憤怒或悲傷時的不安;吁天表示向天呼喊,表達內心的痛苦或無助。整個成語意味著非常氣憤或悲傷,感到無可奈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遭遇到極為困難或無法改變的情況下的無奈和沮喪。可以用來表達對不公平待遇、無法解決的問題或無可救藥的局面感到極度憤怒和無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班彪傳》。班彪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文學家,他才華橫溢,但卻遭到了當時政治的壓迫。他曾經寫過一篇辭職書,表達了他對政治腐敗和社會不公的憤慨。但他的辭職書被當時的官員們無視了,這讓他感到非常沮喪和無奈。于是,他寫下了“跼地吁天”的詩句,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無可奈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跼地吁天”由兩個詞語組成,其中“跼地”是動詞短語,表示用腳踩地;“吁天”是動詞短語,表示向天呼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這種不公平的待遇,他感到跼地吁天。
2. 在遭受了一連串的挫折后,他無奈地跼地吁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跼地吁天”與氣憤或悲傷的情緒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遇到令人無法接受的情況時,憤怒地用腳踩地并向天呼喊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怒發沖冠”、“悲痛欲絕”等,來加深對表達情緒和內心感受的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在游戲中被打敗了,感到非常跼地吁天。
2. 初中生(14歲):老師對我們的不公平待遇讓我跼地吁天。
3. 高中生(17歲):考試成績不理想,我感到跼地吁天,覺得自己很無助。
4. 大學生(20歲):找不到工作,我跼地吁天,覺得自己的努力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