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穴
基本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洞穴名。相傳北方寒風自其中而出。《楚辭·九章·悲回風》:“依 風穴 以自息兮,忽傾寤以嬋媛。”《淮南子·覽冥訓》:“羽翼 弱水 ,暮宿 風穴 。” 許慎 注:“ 風穴 ,北方寒風從地出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又有 風穴 在 南山 ,其大如井,風不時從中出。每出,則數十里外先聞波濤聲,遲一二刻風乃至。”
英文翻譯
1.wind scoop; wind catcher; [日] fuketsu; wind cave; blowing hole
成語(Idiom):風穴(fēng xué)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x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體上的某個部位,也可以指某個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穴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年》中,原意為人體上的某個部位,后來也用來指某個地方。在成語中,風穴多指重要的地方或要害之處,也可以指人體上的某個重要部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風穴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部位的重要性,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部位的脆弱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某個城市的重要地理位置,或者形容某個機構的關鍵部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年》中有這樣一段故事:魯國大夫公叔文子在宣公的宴會上,宣布了自己的退休決定。宣公非常感慨,于是問公叔文子:“你在我國家任職多年,一直事事關心國家大事,如今退休了,我該如何繼續治理國家?”公叔文子回答說:“國家治理就像人體一樣,有些地方是風穴,處理不好就會有大問題。我退休了,你就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人來接替我,處理好這些風穴。”這個故事中的“風穴”一詞就是指國家的重要部位或關鍵地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穴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的港口是整個地區的風穴,對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 這個公司的研發部門是公司的風穴,決定了公司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風穴”這個成語與人體的重要部位或關鍵地方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另外,可以想象一個城市或機構的重要地方像是一個“風穴”,需要特別關注和保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成語的來源和用法,以及其他與“風穴”相關的成語,如“心腹之患”、“要害部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學校的圖書館是學校的風穴,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2. 初中生:這個城市的交通樞紐是城市的風穴,對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
3. 高中生:在這個科技公司中,研發部門是公司的風穴,關系到公司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4. 大學生: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創新產業是國家的風穴,對國家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