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裳
基本解釋
皮革制的戰袍。腰以上謂之甲衣,腰以下謂之甲裳。《左傳·宣公十二年》:“ 趙旃 棄車而走林, 屈蕩 搏之,得其甲裳。” 杜預 注:“下曰裳。” 楊伯峻 注:“此甲裳即《函人》之下旅,《漢書》 蘇林 注所謂髀褌也。”《周書·耿豪傳》:“ 沙苑 之戰, 豪 殺傷甚多,血染甲裳盡赤。”《宋史·岳云傳》:“ 潁昌 大戰,無慮十數,出入行陣,體被百餘創,甲裳為赤。”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下:“念當蟣蝨於甲裳,慮且羯夷乎 關隴 。”
成語(Idiom):甲裳
發音(Pronunciation):jiǎ s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衣著整潔、華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甲裳是由“甲”和“裳”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甲指的是古代士兵穿的鎧甲,裳指的是古代婦女穿的長裙。甲裳合在一起形容衣著整潔、華麗,引申為人的儀表整潔、舉止端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甲裳常用于形容人的儀表整潔,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穿著得體、舉止優雅。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地方的裝飾華麗、高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楚辭·離騷》中有“甲于蒙敦,惟命之故。”的句子,意思是穿著整潔的甲胄,是為了履行使命。后來,人們將甲胄和裳子合稱為甲裳,用來形容人的儀表整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甲和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身甲裳,儀表端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這個房間裝飾得甲裳華麗,讓人感到賓至如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甲裳聯想為戰士穿著整潔的鎧甲和婦女穿著華麗的長裙,來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甲裳相關的成語,如“甲第連天”、“甲第鳴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穿著甲裳去參加舞蹈比賽,獲得了一等獎。
2. 初中生:他的儀表整潔,舉止文雅,就像甲裳一樣。
3. 高中生:這個房間裝飾得甲裳華麗,充滿了濃厚的藝術氛圍。
4. 大學生:她穿著一身甲裳出席晚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 成人:他的穿著得體,舉止大方,完全符合甲裳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