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博今
成語(Idiom):通古博今
發音(Pronunciation):tōng gǔ bó j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通曉古代和現代的知識,廣泛博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通古,通曉古代;博今,廣博的現代學問。通古博今指對古代和現代的知識都有較深入的了解,廣泛博學,涉獵廣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知識面廣泛,對各個領域都有較深入的了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該成語出自《漢書·藝文志》:“通古博今,治世之器。”這句話形容了當時的一位學者楊雄,他通曉古代的經典文獻,也熟悉當時的時事,被贊譽為治理世界的良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通古博今是由兩個動詞和一個副詞組成的,構成了一個修飾人的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通古博今的學者,對歷史和現代科學都有深入的研究。
2. 這個博物館的館長通古博今,能夠講述各個歷史時期的故事。
3. 他的廣博知識使他成為了通古博今的學者,備受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通古博今與“涉獵廣泛”、“學識淵博”等詞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文化、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以更好地理解通古博今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通古博今的科學家,可以發明更多有趣的玩具。
2. 初中生:我想通過閱讀名著來提高自己的素養,成為一個通古博今的文學愛好者。
3. 高中生:我希望在大學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成為一個通古博今的綜合型人才。
4. 大學生:我正在努力學習各個專業的知識,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通古博今的專家。
5. 成年人:我覺得對不同領域的知識都要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成為一個通古博今的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