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上,下不下
基本解釋
(1).猶言正好,恰恰。《新唐書·藩鎮傳·田季安》:“﹝王師﹞再舉涉河,鑒前之敗,必不越 魏 誅 趙 ,校罪輕重,必不先 趙 后 魏 是上不上,下不下,當 魏 而來也。”
(2).形容心情不安。 王安友 《協作》一:“ 劉媽媽 看看女婿臉上不是個正色,行動與往日大不相同……老覺得是個心事,上不上下不下的,說不出是個什么滋味。”
(3).比喻事情陷入窘困的境地,進退兩難。例如:由于事先對這項工作的困難估計不足,現在弄得上不上下不下的,不知如何了結?
成語(Idiom):上不上,下不下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g bù shàng, xià bù x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無法決定該上還是該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指進,下指退,上不上下不下表示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決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在做決策時猶豫不決,左右為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有一位叫做孔融的人,他在一次宴會上遇到了一只蜘蛛。蜘蛛爬上了一根懸掛的繩子,但又不敢往上爬,也不敢往下爬。孔融看到后,就用手指敲了一下繩子,蜘蛛被嚇得一下子爬了上去。后來,人們就用“上不上,下不下”來形容猶豫不決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上不上”和“下不下”兩個部分組成,通過重復使用“上”和“下”來形容猶豫不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上不上,生活下不下,一直處于困惑的狀態。
2. 面對兩個工作機會,他上不上,下不下,一直無法做出決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這個成語的發音與其含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樓梯的中間,左邊是上樓,右邊是下樓,他猶豫不決地站在那里無法決定該上還是該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進退兩難”、“左右為難”等,來擴展對猶豫不決情況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選課時上不上美術課,下不下音樂課,真是糾結。
2. 初中生:面對父母給我的兩個選擇,我上不上文科班,下不下理科班,很難決定。
3. 高中生:考慮到未來的發展,我上不上大學,下不下就業市場,需要仔細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