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鷙擊狼噬(zhì jī láng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zhì jī láng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某人或某事兇狠無情,毫不留情地打擊、攻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鷙鳥是指兇猛的猛禽,狼是指兇狠的野獸。鷙鳥擊打狼,狼咬食鷙鳥,形容互相殘殺,毫不留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互相攻擊、爭斗的情況,尤其指兩個或多個敵對勢力之間的殘酷沖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成公十四年》中的一則故事。當時,齊國的公子重耳(后來的齊桓公)被追殺,他在逃亡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只鷹,鷹嘴里銜著一只狼。鷹將狼放下,狼咬住了鷹的腿,鷹則用翅膀猛擊狼的頭。重耳領悟到,這是鷹和狼之間的生死搏斗,以及自己與敵人之間的殘酷沖突。后來,他成功逃亡并最終奪取了齊國的統治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兩個政治派別之間的斗爭越來越激烈,彼此鷙擊狼噬,不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
2. 這場商業競爭如同鷙擊狼噬,只有最強大的企業才能生存下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想象成一只鷹和一只狼互相殘殺的場景,通過形象化的記憶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狼狽為奸”、“狼子野心”等,以擴大對于相關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狼噬小鳥的故事讓我覺得很可憐。
2. 初中生:這個國家的政治斗爭就像是鷙擊狼噬,非常殘酷。
3. 高中生:在商業競爭中,只有那些能夠鷙擊狼噬的企業才能生存下來。
4. 大學生:在競選中,候選人之間的攻擊往往變得鷙擊狼噬,毫不留情。
5. 成年人:這個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每個公司都在鷙擊狼噬,爭奪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