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惶失措造句
成語(Idiom):張惶失措
發音(Pronunciation):zhāng huáng shī c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在遇到突發事件或困難時,心慌意亂,不知所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張惶失措是由“張”、“惶”、“失措”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張”指人的心情緊張、慌亂;“惶”指驚慌失措;“失措”指不知所措、無法應對。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在面對突發事件或困難時,心情緊張、慌亂,不知如何應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張惶失措常用于形容人在遇到突發事件、困難或重大挑戰時,心情緊張、慌亂,不知所措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考試緊張、面試緊張、突發事件緊急時的人的心理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韋載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晉朝時期,韋載在官場上遇到了一連串的挫折和困難,他的心情變得非常緊張和慌亂,不知如何應對。后來,他的朋友勸慰他說:“你不要再張惶失措了,要冷靜應對。”從此,人們就用“張惶失措”來形容人在遇到困難時的心情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張惶失措”,其中“張”、“惶”、“失措”都是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心情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突發的火災,他完全張惶失措,不知道該怎么辦。
2. 考試前,他緊張得張惶失措,連簡單的題目都做錯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整個人張大了嘴巴(張)、手忙腳亂(惶)、不知所措(失措)的情景,這樣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情緒、心理狀態相關的成語,如“心慌意亂”、“手忙腳亂”等,來拓展對于情緒表達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的時候,我忘記了怎么做題,感到張惶失措。
2. 初中生:突然發生地震,同學們都張惶失措地跑出了教室。
3. 高中生:面對畢業考試的壓力,我感到張惶失措,不知道該如何復習。
精品推薦
- 臨夏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
- 木壘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氣溫:17/9℃
- 鹽城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溫泉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策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城中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6℃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