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殘綴軼造句
成語(Idiom):收殘綴軼 (shōu cán zhuì yì)
發音(Pronunciation):shōu cán zhuì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殘余的東西再加以利用,不浪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收殘:收集殘余;綴:附加;軼:余、剩余。意思是指在一件事情或物品已經被利用后,仍然對其殘余部分進行再利用,不浪費資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節約資源、不浪費的行為和精神。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對食物、物品等進行充分利用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能力,不浪費時間和機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書·董仲舒傳》。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他在教育子弟時,常常告誡他們要珍惜資源,不浪費。后來,人們用“收殘綴軼”來形容這種節約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 動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垃圾分類是一種收殘綴軼的行為。
2. 她總是能夠把剩菜做成美味的佳肴,真是收殘綴軼的好手藝。
3.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學會收殘綴軼,不浪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這個成語拆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收殘”、“綴”和“軼”。可以想象在一件事情或物品已經被利用后,還可以對其殘余部分進行再利用,不浪費。可以通過多次重復記憶,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節約資源、環保等話題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和習語,如“精打細算”、“一滴水成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學會收殘綴軼,不浪費食物。
2. 初中生: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提倡收殘綴軼的生活方式。
3. 高中生:大學生應該珍惜時間和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不浪費青春。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
精品推薦
- 和靜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12℃
- 徽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5℃
- 垣曲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6℃
- 陵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阿瓦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隴南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
- 喀什區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6℃
- 于田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