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權知變造句
成語(Idiom):達權知變
發音(Pronunciation):dá quán zhī b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洞察權勢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和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達權知變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達”表示到達、實現;“權”表示權力、勢力;“知”表示了解、認識;“變”表示變化。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能夠洞察權勢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以適應不同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能夠靈活應對權勢變化,善于把握機會,從而取得成功。它可以用來形容政治家、商人或者其他領域中的聰明人,他們能夠敏銳地洞察到權勢的變化,并且根據變化來調整自己的策略和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策·齊策四》。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命令宰相晏嬰去觀察一只鳥的腳印,以預測戰爭的勝負。晏嬰回答說,只能通過觀察鳥的腳印無法判斷勝負,因為戰爭是復雜多變的,只有通過洞察權勢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才能取得勝利。從此,人們就用“達權知變”來形容智慧、洞察力和靈活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聰明的商人,總能夠達權知變,抓住商機。
2. 在政治斗爭中,只有那些達權知變的人才能夠立于不敗之地。
3. 這個公司的老板非常能夠達權知變,所以公司一直處于穩定發展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這個成語:
1. 將每個字的發音和意思記住,然后將整個成語連起來反復朗讀。
2. 將這個成語與實際生活中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一個聰明的人如何能夠達權知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還可以閱讀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其中常常使用了許多成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媽媽是一個達權知變的人,她總是能夠根據我的情緒變化來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2. 中學生(13-18歲):學習上,我們要像達權知變一樣,根據不同的考試內容和要求來制定學習計劃。
3. 大學生(19-22歲):在就業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需要具備達權知變的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職場環境。
精品推薦
- 臨夏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
- 木壘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氣溫:17/9℃
- 鹽城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溫泉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策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城中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6℃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