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長補短造句
成語(Idiom):折長補短
發音(Pronunciation):zhé cháng bǔ d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修理東西時,把長的折斷,把短的補上,使之完整。比喻在處理事情時,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使事物得到修復或完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折,折斷;長,長的部分;補,補上;短,短的部分。折長補短原指修補東西時,把太長的部分折斷,把太短的部分補上,使之恰到好處。引申為在處理事情時,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使事物得到修復或完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處理事情時的靈活變通、恰到好處的處理方式。也可以用來表達修理東西的技巧或修復事物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黃粱的農夫,他種了一塊地,用心呵護,期望獲得豐收。然而,正當莊稼長勢喜人時,一場大風突然襲來,將莊稼刮倒。黃粱非常著急,他想到了折長補短的方法。他把太長的莊稼折斷,把太短的莊稼補上,最終莊稼得以修復,收獲了豐收。這個故事成了后來“折長補短”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式成語,由動詞“折”、“補”和形容詞“長”、“短”構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處理矛盾時總能折長補短,使雙方都能滿意。
2. 這位工匠的手藝很好,修理東西總是能折長補短,讓物品煥然一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折長補短”與修理東西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修理一件東西時,把太長的部分折斷,把太短的部分補上,使之完美無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修理、改善相關的成語,如“補漏洞”、“精益求精”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教我折紙的時候,我把紙折長補短,最后做出了一只漂亮的紙鶴。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分組做實驗,我們小組的設備出了點問題,我們折長補短,最終成功完成了實驗。
3. 高中生:在準備高考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數學基礎薄弱,于是我開始折長補短,加強數學的學習,最終取得了好成績。
精品推薦
- 固原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墨玉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3℃
- 樂都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氣溫:26/11℃
- 屯昌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6/24℃
- 永靖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7℃
- 庫爾勒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2℃
- 達坂城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萬寧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潛江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21℃
- 平安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