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瀉汪洋造句
成語(Idiom):一瀉汪洋
發音(Pronunciation):yī xiè wāng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水勢洶涌,一時間涌出很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水勢如瀉,洶涌澎湃,形容水流迅猛,勢不可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多用于形容水流迅猛,也可用于比喻事物迅速發展、大量涌現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來源于《左傳·哀公十九年》:“一瀉之巨,無所容錯。”故事發生在公元前485年,魯國遭受季孫氏的侵略,一場大戰即將爆發。當時,魯國的國君哀公在大臣季孫行父的建議下,決定派遣軍隊出戰。哀公問行父:“如果我們的軍隊被擊敗了,我們該怎么辦?”行父回答說:“我們的國土遼闊,一瀉之巨,可以容納我們的失敗。”從此,人們就用“一瀉汪洋”來形容事物的迅猛發展或大量涌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暴雨過后,河水一瀉汪洋,沖走了許多莊稼。
2. 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新產品一瀉汪洋地涌現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瀉汪洋”與水流迅猛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一條大河決堤,水勢洶涌澎湃,一時間涌出很多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水相關的成語,如“滔滔不絕”、“波瀾壯闊”等,來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昨天下雨了,小河里的水一瀉汪洋,沖走了我們放的紙船。
2. 初中生:這個城市的建設速度很快,新的商場、寫字樓一瀉汪洋地涌現出來。
3. 高中生:網絡上的信息如洪水般一瀉汪洋,我們要學會辨別真偽信息。
4. 大學生:這個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新的創意和產品一瀉汪洋,我們要不斷學習和創新。
精品推薦
- 臨夏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
- 木壘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氣溫:17/9℃
- 鹽城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溫泉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策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城中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6℃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