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天下之不韙造句
成語(Idiom):犯天下之不韙
發音(Pronunciation):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犯:觸犯,違背;天下:指世人、眾人;不韙:不合眾望、不符合道義。形容行為或言論違背眾人的期望和道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犯天下之不韙是指一個人的行為或言論違背了大多數人的期望和道義,不受眾人歡迎或接受。這個成語強調了與眾不同、挑戰權威和傳統的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勇于挑戰常規、不拘小節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違背眾人期望、不合眾望的行為或言論。它常用于描述那些以自己的方式行事,不被他人左右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公孫丑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公孫丑是孟子的學生,他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去拜訪孟子,但孟子并沒有為他點燃爐火。公孫丑感到非常冷,于是他在爐子上燒了一把火。孟子見狀,責備他說:“你犯了天下之不韙。”這個故事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犯天下之不韙的結構為:“犯” + “天下” + “之” + “不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觀點犯了天下之不韙,但卻獲得了許多人的認同。
2. 這位年輕的設計師以獨特的風格犯了天下之不韙,成為了時尚界的新寵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犯天下之不韙”與一個人故意違背眾人期望,走自己的道路的形象聯系起來。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了解中國成語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學習其他與犯天下之不韙相似的成語,如“不合時宜”、“違背眾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穿著總是跟別人不一樣,真是犯天下之不韙。
2. 初中生:她敢于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不管別人怎么看,真是犯天下之不韙。
3. 高中生:他在考試中敢于提出與老師不同的觀點,犯了天下之不韙,但也獲得了更多的思考機會。
精品推薦
- 臨夏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5℃
- 澳門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3/28℃
- 木壘縣05月30日天氣:陰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氣溫:17/9℃
- 鹽城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溫泉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策勒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城中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氣溫:24/10℃
- 高雄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6℃
- 臺中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