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毫厘造句
成語(Idiom):不失毫厘
發音(Pronunciation):bù shī háo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嚴謹,毫無差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失毫厘是指在衡量、計算或判斷事物時,不丟失任何一絲一毫的精確度和準確性。形容做事非常細致、嚴謹,不容許有任何差錯或疏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做事認真仔細、一絲不茍的人或做事情要求極高的場合。比如在科學研究、制造工藝、醫療診斷等領域,要求精確無誤的工作都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當時,項羽領兵攻打秦國,他為了爭取時間,派遣韓信、彭越等人在巴蜀地區進行分兵作戰。項羽對韓信說:“你去攻打的地方,不能少一毫一厘。”韓信嚴格按照項羽的要求,細心計算,確保沒有任何差錯。最終,韓信成功完成任務,展現了他不失毫厘的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固定結構,由“不失”和“毫厘”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不失毫厘,從不馬虎。
2. 這個科學實驗要求實驗員不失毫厘,確保結果準確無誤。
3. 這位醫生在診斷時非常細致,不失毫厘地找出了病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失毫厘”拆解成“不失”和“毫厘”,毫厘可以理解為最小的單位。可以聯想到一個人用放大鏡觀察一根細毛,以確保不會失去任何細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精確、細致相關的成語,如“一絲不茍”、“一針見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字的時候,總是不失毫厘,每個字都寫得很認真。
2. 初中生:做實驗時,我們要做到不失毫厘,確保實驗結果準確可靠。
3. 高中生:在數學考試中,我要做到不失毫厘,每一步計算都要仔細檢查。
4. 大學生:在科研工作中,我們要追求不失毫厘的精確度,以確保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5. 成人:在工作中,我要做到不失毫厘,對每一個細節都要關注和把握好。
精品推薦
- 和碩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9℃
- 天門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21℃
- 雜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1℃
- 海晏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5℃
- 廣河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6/15℃
- 文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1/20℃
- 果洛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0/0℃
- 天山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0/10℃
- 鄯善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15℃
- 民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