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殍遍野造句
成語(Idiom):餓殍遍野
發音(Pronunciation):è piǎo biàn y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餓死的尸體遍布一片地方,形容戰爭、災難等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的慘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左傳·哀公十五年》:“餓殍遍野,不飲食二年?!毙稳輵馉幓驗碾y導致大量人員餓死,尸體遍布一片地方。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戰爭、饑荒等造成的人員死亡慘狀,強調了死亡的規模之大和慘狀之慘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描述戰爭、自然災害等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或社會的狀況極為惡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的魯國。當時,魯國國君哀公因為內外交困,國家陷入了饑荒之中,人民餓死的尸體遍布一片地方。這個成語通過描繪餓死的尸體遍布的景象,來形容當時國家的慘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餓殍遍野由三個部分組成:餓殍、遍、野。其中,“餓殍”指餓死的尸體,“遍”表示遍布,“野”表示廣闊的地方。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那場戰爭中,餓殍遍野,饑荒讓人民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2. 這個地區經歷了一場嚴重的自然災害,餓殍遍野,人們生活在極度的困境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餓殍遍野”想象成一片荒蕪的土地,上面遍布著餓死的尸體,形成了一幅慘狀的畫面。通過聯想這個畫面,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魯國哀公時期的歷史背景,了解當時戰爭和饑荒對人民生活的影響,以及當時社會的狀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戰爭中的人們餓殍遍野,很可憐。
2. 初中生(14歲):那個地區由于自然災害,餓殍遍野,人們生活在困境中。
3. 高中生(17歲):歷史上的某些戰爭中,餓殍遍野,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
精品推薦
- 沙灣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4/13℃
- 阿克蘇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冷湖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治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0℃
- 平陸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3/18℃
- 海東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西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4級轉4-5級,氣溫:33/28℃
- 精河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北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7/14℃
- 久治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18/5℃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