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之地造句
成語(Idiom):不食之地
發音(Pronunciation):bù shí zhī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吃飯的地方,比喻非常貧困、困苦的境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不食之地”源自《詩經·魯頌·閟宮》:“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偕行。”其中,“不食之地”指的是與子偕行的地方,也就是一起戰斗的戰場。后來,這個成語演變成比喻非常貧困、困苦的境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處境困難,生活貧困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或國家的貧困狀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不食之地”起源于古代戰爭時期,當時士兵們在戰場上為了保衛家園,不顧一切地戰斗,即使沒有食物也能堅持戰斗。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那個時期的艱苦環境和士兵們的犧牲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食之地為主謂賓結構,主語為人或事物,謂語為“不食”,賓語為“之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生活一直處于不食之地。
2. 在戰爭年代,士兵們為了保衛家園,寧愿在不食之地堅持戰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每個字拆分出來,分別記憶,然后再聯想起整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例如,“不”表示否定,“食”表示吃飯,“之”表示的是關系,“地”表示的是地方,通過這樣的拆分記憶,可以更加容易記住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貧困、困苦相關的成語,如“窮途末路”、“日暮途窮”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城市的貧困地區真的是不食之地,很多孩子都沒有足夠的食物吃。
2. 初中生: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不要讓自己陷入不食之地的境地。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要努力學習,避免將來陷入不食之地。
4. 大學生:國家要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貧力度,讓更多人擺脫不食之地的困境。
精品推薦
- 固原市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墨玉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3℃
- 樂都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4級,氣溫:26/11℃
- 屯昌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6/24℃
- 永靖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7℃
- 庫爾勒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2℃
- 達坂城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2/6℃
- 萬寧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潛江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7/21℃
- 平安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