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關鍵字:桑葉美容有方枯黃的桑葉既無“楓葉紅于二月花”之艷麗,亦沒有金菊傲霜的風骨,然而,卻以其廣泛的藥用價值,受到人們青睞。桑葉為桑科落葉小喬木植物桑的干燥葉,性寒,味苦、甘,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功效,傳統上多用于治療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的發熱、頭痛、咳嗽等癥,以及肝火或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多淚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桑葉中含異槲皮甙、有機酸、膽堿、胡蘿卜素、維生素B,等,有降低血壓和利尿的作用,對動物實驗性高血糖癥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對傷寒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又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據此,發現了桑葉止盜汗、治眼疾及化膿性中耳炎等癥的新用途。桑葉治盜汗的方法是:以桑葉焙干研末,空腹用米湯調服,每日2次,連服7-8天即可奏效。衛氣依賴肝開合,營氣依賴肝疏泄,營衛不和,是汗癥的直接原因;而桑葉既歸肺經又人肝經,具有疏散之性,故無止汗閉邪之弊,且能在宣散中止汗,為其他藥物所不及。桑葉外用治眼疾的方法是:把經過霜打的桑葉15-20克洗凈,水煎去渣,放涼后,用干毛巾浸藥液敷病眼,對治療風行時眼、風熱眼腫痛、目澀眩赤、羞明流淚和目干昏暗效果較理想。一般每日多次,2-3天便見效。對于老年人因肝腎虛虧引起的風眼流淚、眼干昏花等癥,每日用桑葉煎水溫洗,則有明目收淚的佳效。一般半個月為1個療程,可連用2-3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后,則停藥3~5天再繼續下一個療程。桑葉外用治療化膿性中耳炎的方法是:取新鮮桑葉數片,洗凈后,搗爛取汁,每次以其汁滴入耳內l~2滴,每天滴3次,一般2-3天即愈。以桑葉洗膚除燥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入秋后,因雨水減少,霜風習習,氣候變得干燥,人常有皮膚干枯燥澀之感,有些人手足往往皸裂;上了年紀的人也會因皮脂腺分泌減少,引起皮膚皺折暴露處裂口。對此,以桑葉煎湯沐洗,不失為既經濟實惠又療效甚佳的方法。手、足干裂者,可把手、足浸泡在桑葉湯中,早晚各1次,每次約半小時,連用10天為1療程。面部干燥者,堅持用桑葉水洗臉,幾天后則會面色潤澤,甚至不用護膚品,也能起到美容和護膚的作用。桑葉對治療婦女面部褐斑亦有效驗。其方法也十分簡單:取霜桑葉500克,去除雜質,每天取15克,沸水浸泡作茶飲服,連服1個月為1療程。一般服用15天后可見色素變淺,或斑塊部分消退,服用1個療程后可基本痊愈。治療期間可多喝一些黃豆芽湯。為鞏固效果,也可視情況繼續服用一段時間。俗話說:“三分醫,七分養,十分防。”可見養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識里只有老人才需要養生,其實不然,養生是條漫長的路,越早走上這條路,受益越多。了解更多中醫養生常識請進入:中醫養生編輯推薦:陽虛患者該吃些什么?編輯推薦:陰虛體弱者不可多吃荔枝編輯推薦:針灸豐胸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