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變應性鼻炎又稱過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見多發性疾病,我國每年約有2000萬人罹患此病,西醫主要采用抗過敏類藥物對癥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且副作用很多。《湖北中醫雜志》2003年第11期報道了武漢市中醫醫院李國云、陳祖華等臨床采用益肺通竅法治療變應性鼻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他們將150例患者按就診時間順序分為兩組,治療組98例,其中男50例,女48例;年齡12~63歲,平均年齡36.8歲;病程1~23年。對照組52例,其中男26例,女26例;年齡13~60歲,平均年齡35.2歲;病程2~20年。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1997年會制定的《變應性鼻炎中西醫結合診斷療效標準(草案)》:(1)有反復發作史,呈季節性或常年性發作;(2)有典型的發作癥狀,鼻癢、連續打噴嚏、鼻塞、流清涕等;(3)鼻腔檢查可見鼻腔粘膜蒼白、水腫或肥厚,少數有鼻息肉;(4)鼻腔分泌物涂片檢查,嗜酸性細胞計數大于5%。
治療方法:治療組采用益肺通竅法,方用玉屏風散加減:黨參、黃芪、白術、茯苓、甘草、防風、白芷、辛夷花、藿香、薄荷等。煎汁口服,每次200ml,每日2次。對照組采用祛風通竅法,方用香蘇散加減,香附、紫蘇、甘草、川芎、細辛、荊芥、防風、白芷、辛夷花、藿香等。煎汁口服,每次200ml,每日2次。7日為一個療程,共觀察4個療程。
療效標準:參照《變應性鼻炎中西醫結合診斷療效標準(草案)》,顯效:癥狀消失,體征明顯減輕,鼻分泌物涂片見嗜酸性細胞計數小于5%,隨訪半年未復發;好轉:癥狀消失,體征明顯減輕,鼻分泌物涂片見嗜酸性細胞計數小于5%,但病程結束后半年內有復發;無效:癥狀改善不明顯,體征變化不大,鼻分泌物涂片見嗜酸性細胞計數大于5%,療程結束后半年內有多次復發。
結果顯示:治療組98例患者中,顯效60例,有效3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6.94%;對照組52例患者中,顯效27例,有效13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76.92%;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0.01,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李國云、陳祖華等醫生指出:變應性鼻炎屬中醫學“鼻鼽”的范疇,本病的病位在鼻,可傷及肺臟,故治宜益肺氣、祛濁邪、開鼻竅。該方中黃芪、白術、甘草補益肺氣、扶正固本;辛夷、防風、白芷、藿香祛風散寒、除濕通竅;薄荷疏散風熱,防寒邪熱化,并消腫脹。臨床觀察結果證實:中醫治療變應性鼻炎,益肺通竅法優于祛風通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