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中
張大中人物資料:
張大中1948年3月出生于北京,是大中電器創始人。他燕京大學肄業后從事家電零售。2007年12月,國美以36億元收購大中電器。此后,張大中隱退。2011年3月,在國美董事長陳曉離任后,張大中任國美董事長。
中文名:張大中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48年3月
職業:北京大中電器有限公司創始人
張大中本科,哲學專業,北京大中電器有限公司創始人;1984年以電子元器件貿易挖到第一桶金;1993年,張大中創建了大中音響城,開始進入家電零售領域,并在1998年突破億元的年銷售額大關;1999年,大中電器正式成立,并在2004年達到了80億元的銷售額,占領了北京家電零售市場50%的市場份額;1982年4月,張大中注冊成立"張記電器加工鋪",這是當時唯一允許私營企業注冊 的名字。工廠是自己家、飯桌是工作臺,找幾個熟人幫忙……"張記"以制造音響放 大器為主營業務,1988年9月,營業額首次突破10萬元。 至1988年12月,"張記"占據音響放大器90%以上的市場份額。
身兼數職:是操作工也是營業員,是業務經理也是技術員。從照像制版、腐蝕打孔、焊接組裝、檢測調試直到包裝封箱,七、八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在實踐中增長著對成本、利潤、價格的認知,也積 累著關于生產、管理、服務的經驗,小作坊成功了。1989年初,營業面積僅有10平米的"大中音響公司"在北京西單開業,進行元器件銷售。這是大中電器的第一家門店。1989年4月,大中音響公司成立北京第一家專業音響工程部,提供音響工程設計咨詢與安裝服務。至1992年12月,大中音響公司擁有員工100名、年營業額突破1000萬元。
1999年,大中電器作為電器專賣連鎖店正式啟航;2000年,大中電器開出6家連鎖店;2001年,店面總數達到12家,營業額達9億元,員工超過1200人;2002年,代表大中電器服務精神的"藍馬甲"正式啟用,"為您服務我最佳"成為大中電器核心服務理念;至2002年12月,營業額達30億元,大中電器連續10年被評為"重合同守信譽"單位,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擔任北京市政協常委。
2003年,大中電器開店量增至32家,占據北京電器銷售50%市場份額,成為覆蓋北京內城、社區及遠郊縣的電器連鎖商之一。同年,大中電器的第一家外埠店--天津黃河道店開業,標志大中電器走出北京、成為全國性電器連鎖銷售商。
2005年,大中電器加快全國連鎖步伐,全國連鎖店總量達近百家,穩居北京地區電器銷售之冠,榮膺"北京十大商業品牌"。
張大中2006年,大中電器將秉承"北京更強,全國更精"和"突破數碼,實現3C"的發展思路,繼續推進自身的縱深發展,使大中電器從電器產品的提供者轉變為電器消費的引導者,從產品(服務)的提供者轉變為品牌(文化)的傳播者,從規模制勝的全國連鎖轉變為引領行業走向的國際品牌。
2011年3月9日,國美電器通過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將接任國美董事局主席職務,并擔任非執行董事。雖為非執行董事,但終能代表大股東以及中小股東的共同利益。對國美未來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公司簡介
大中公司始建于1982年,幾年后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音響設備制造廠。1989年,正式注冊為北京市大中電器有限公司。大中公司在全體員工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精神鼓舞下共同努力,發展至今,已成為擁有數千名員工,北京地區43家分店,天津、河北、內蒙、山西、寧夏等100多家連鎖店,總營業面積近20萬平方米,經營國內外2萬余種商品的大型家電連鎖經營企業,與國內外上百家知名廠商保持著密切的業務往來。
公司經營的電器主要包括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廚衛用品、碟機、攝像機、家庭影院、音響等。公司下屬的專業音響工程部可承接具有國際水準的聲、光、像系統及大型影視音響工程。 公司以優質的商品、充足的貨源及可靠的售后服務享譽京城。特別是近年來,每年舉辦"家電節"、"制冷節"、"音響、視聽產品展示會"等大型活動來回報廣大消費者,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譽。 1993年至2000年大中電器連續被北京市工商局評為"重合同,守信譽"單位,并獲得了"百強企業"、"十佳私企"、"售后服務信得過單位"及"市級先進單位"等稱號。
【結盟"中永通泰",打造家電流通業超級航母】
面對充滿商機的國際市場及國內家電連鎖企業的挑戰,北京大中聯合上海永樂、廣東東澤以及豫、魯、川、浙、深、漢等地的13家當地家電連鎖實力最強勢的企業于2002年共同出資組建"中永通泰",總部設在上海,由北京大中電器集團董事長張大中任董事長,原上海國美老總楊大康出任中永通泰總經理。
聯合體成員現有北京大中、上海永樂、河南通利、山東雅泰、東澤電器、浙江五交化、成都百貨、深圳銘可達、武漢工貿、重慶商社、重慶百貨等十三家區域零售大戶。13家企業2001年銷售額共計160億元之巨,是日前中國最大的家電流通網絡。一時之間這個區域性家電巨頭結成的大聯盟被稱為中國家電流通行業的超級航母。
該聯盟成立以來2個月時間里,聯合采購訂單總額就突破了30億元,其中僅與海爾集團就簽訂了2003年10億元的銷售合同,與康佳、創維、LG、東洋、澳柯瑪等國內知名廠家也已正式簽訂了采購協議,數額相當巨大。 在目前以"買斷和包銷定制"為競爭利器的家電零售市場上,聯盟將采購成本與管理成本降低,家電產品的最終市場價格將有更大下調余地,為各成員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增加了強大的競爭力。
鳳凰衛視1月10日《冷暖人生》,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一個七個孩子的母親,一個“精神病人”,一個死刑犯。四十年,她是兒女心頭巨大的傷口與陰影。血色減褪,歷史的煙塵散去,誰來回望母親的身影。《冷暖人生》尋找母親王佩英。
張大中,63歲,近些年來,他總是回憶起四十年前自己還是一個青少年時的歲月,尤其是有關母親的一幕幕情景。
張大中:我們有時候經常能夠在住宅區里看到啊,她們從食堂打飯回來,經常幾個被勞改的人,一串幾個人,當然我們只是遠遠的看著。
陳曉楠:不能走過去?
張大中:心里面沒有敢走過去的,遠遠看,哎呀,在我印象中第二個女的好像是我老娘,總覺得很不光彩,那時候覺得娘是不光彩的。
陳曉楠:張大中,想必很多人熟悉他的名字,國內大型家電零售連鎖集團的董事長,知名企業家。而剛剛他所描述的那一幕,是發生在四十多年前的1969年。
之所以這一幕格外的讓他魂牽夢繞,念念不忘,是因為他那個時候遠遠看到的身影竟是母親在人世間留給他的最后印象。
一年之后,母親永遠的離開了,而給張大中和其他的幾個兄弟姐妹留下沉重陰影的是,母親是作為一個死刑犯被槍決的。多年以來,母親的死是全家心頭的創傷和巨石,也是一個禁忌。
即使在長大之后,兄妹們相見,也會特別小心的避開所有關于母親的話題。1980年,一份法院的再審判決書遞到了張家,這個文件說,查明王佩英從1963年開始患精神病,原罪行是在其精神病狀態下的胡言亂語,不應負刑事責任。
這紙判決給母親可以說從法律上平了反,但是張大中覺得他心頭的巨石卻更加沉重了。往事一遍又一遍的涌上心頭,他總是在想,母親難道真的是一個精神病人嗎?又是近30年過去了,花甲之年的張大中決定,不再苦苦的等待答案,他開始尋訪母親的老同事老鄰居們,而且找到了一些研究歷史的獨立學者。面對這些人,他誠懇的說,我就想拜托你們幫我搞清楚,我的母親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張大中:你等于是1980年是按一個瘋子給平反的。
陳曉楠:心里一直是有這個結啊?
張大中:我心里一直是說耿耿于懷也好,心里一直是不平的,尤其做兒子的事業有成了一點,就更感覺對不起老娘,所以我一定要把這個事情理清楚。
2008年的一天,外出歸來的張大中在辦公桌上看到了一份材料,讀完了這幾頁紙,張大中如遭電擊,激動萬分。
張大中:哎呦,我當時一看到之后,我當時就非常之(激動),哎呀,想不到我老娘在那個年代,表現的那么,哎呀,我老娘太不容易了。
解說:母親王佩英生前的最后兩年,是在牛棚中度過的。而這份材料,正是她的牛棚難友林克明所寫的這字里行間的母親,令張大中無比驚訝,又無比震撼。
張大中:她就給我講了當時批斗現場的情況,老娘是不服批斗的,你老娘怎么振臂高呼,后來一片混亂,所以我母親可能被批斗過無數次,但是每次批斗的時候,我老娘都是絕不下跪,書記和院長跪在那兒,她在旁邊站著,在我們當時全國那種氛圍之下,我老娘能當著院里的那幾百人,高呼“劉少奇萬歲”。當時你喊完這個口號,有可能會亂棍之下給你打死,老娘不怕。
解說:一瞬間,那山呼海嘯,紅色籠罩一切的時代,又浮現在張大中眼前。隨后的兩年,經過不斷的尋訪以及兄妹間點滴回憶的拼接。那個離去四十年的遙遠的、殘缺的、神秘的母親王佩英一點、一點在他們的心中還原、復活。
王佩英1915年出生于海南開封一個富裕家庭,16歲進入教會靜宜女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上學期間她愛上了一個大她四歲的大學生張以成,并且一畢業就嫁給了這個窮小子,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1942年,張以成開始為八路軍從事地下工作,后來又成為鄭州地下黨組織的負責人。在此期間,王佩英一直掩護并協助丈夫的地下工作,由此樹立了信仰,并在1950年入黨。1955年,張以成帶著妻子和六個兒子來到新中國的北京,進入鐵道部工作。在張大中記憶中,剛來北京的那幾個年代,是全家人最快樂的時光。
張大中:我們當時剛來到北京的時候呢,生活感覺到非常的蒸蒸日上,也非常的豐富多彩。周末呢,去郊游去,景山公園、故宮、頤和園、紫竹院、動物園,而我感覺我母親呢,當時也對未來充滿著憧憬,有一次她跟我大哥在聊天,聊什么內容呢?聊這些孩子們未來做什么事情,他們就分析每個孩子特點,老二什么特點,老三什么特點,老四什么特點,都設想著未來都很不錯的工作。
解說:作為職工家屬,王佩英先是在鐵道部做幼兒園阿姨,后來又做勤雜工,1956年家里最小也是唯一的女兒出生了,心滿意足的王佩英給女兒起名“可心”。然而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1960年父親張以成病重,住院期間,他思念孩子們,于是七個孩子到照相館拍了人生第一張合影。
在一個暗淡的黎明,張大中醒來,第一次看到了母親的眼淚。
張大中: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我母親坐在我床頭呢,在掉眼淚呢,我不知道這時候我父親已經不在了,實際上可能我父親已經被推到太平間去了。
解說:父親去世,又正值國家的大饑荒年代,王佩英和七個孩子陷入了生活的窘境。男孩子們都到了長身體的年齡,忍受著饑餓的煎熬,張大中記得母親下班后,還要幫人洗衣服,縫縫補補,掙點三毛五毛的零錢。
張可心今年55歲,她人生中最早的記憶,就是母親在燈下做活的畫面。
張可心:晚上有時候睡覺醒來,就看見母親在那兒,縫鞋衲鞋底兒,把那個碎布什么的,粘到一個板子上,打咯吱嘛,一醒了就看見母親在那做活,或者做衣服,這是我印象特別深的,因為家里孩子多呀,衣服鞋什么的都是她自己來做的。
解說:1960年代初的中國,正值反右,大躍進和隨之而來的三年大饑荒之后的陣痛,1962年中央召開七千人大會,暫時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恢復生產上來。
當時十多歲的張大中當然無法理解這時代變化的深層原因,他只知道隨著大哥二哥陸續參加工作,家里的生活慢慢有了點起色。然而這幾年當中,母親的性格卻發生著相反的轉變。
張大中:在我小時候記憶里邊呢,我感覺我母親好像很開朗啊,隨和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就感覺我母親的性格上,有些變化了,自從我父親去世,那以后的我母親呢,應該說,逐漸的有些沉默寡言了。極個別的一段時間,我母親竟然抽煙了,一個人坐在床頭,悶悶的,一根兒接一根兒的,我們看了呢,感覺很凄涼,但是又插不上什么話,又不好詢問什么事情。
解說:1965年的一天,母親單位的一位領導找到了在中學住校的張大中,交給他一項秘密的任務。叫他注意觀察母親平時都寫了些什么。
張大中:后來我就非常注意的在家里的桌子啊,抽屜里邊啊,尋找母親究竟寫些什么東西呀,有一次看到了,母親寫的是什么呢?大多是歌頌,以劉少奇、朱德、彭德懷、周恩來對他們的工作表示了頌揚,像周恩來辛辛苦苦搞外交啊,劉少奇勤勤懇懇為人民吶,什么朱德怎么、怎么著啊,彭德懷怎么、怎么著啊。
當然也提到毛澤東,覺得呢,毛澤東應該退出歷史的舞臺,那可能呢,我理解呢,就對毛澤東那段時間的工作呢,應該說評價不高的。
當然我那時候十五六歲,對這些看不明白,也不懂。
解說:對于一個中學生來說,母親所寫的這些東西,張大中很難完全理解,他只是隱隱約約覺得,這一切都帶有一絲不祥的氣息。
起初,張大中以為母親那時的苦悶僅僅是因為父親去世帶來的打擊,但到了晚年,越來越多的了解了母親的經歷后,他才猛然領悟,生活的磨難沒有將一個勤雜工一個帶著七個孩子的寡婦吞沒,反而讓她將目光投向了這苦難的人間,而正是這份對政治與民生的關切,將母親推向了無盡的深淵。
1965年初,鐵道部門的領導經常聽到一些群眾的反映,勤雜工王佩英經常散布“反動言論”對黨的領袖提出公開的批評。那時在單位里,已經沒有人敢和王佩英講話,當天四月,王佩英更是做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舉動,她提出退黨。
張大中:我不能理解,我小孩我就覺得哎呀,黨員多光彩啊,是吧,你要退黨就多不光彩啊,1965年的7月份,我母親就被送到安定醫院了,我也希望我母親是有病的人,因為她說這些語言,如果要是正常人的話,如果要是非常頭腦清醒的話,將會給自身找來很大的麻煩的。所以我非常希望母親有病,在醫院呆著吧。
解說:過后張大中得知,正是出于同樣的考慮,鐵道部的同事們為了保護王佩英,將她送進了精神病院,同時為了照顧幾個年幼的孩子,單位將老六大圃和小妹可心送到了一位老職工家寄養了半年。上小學后才回到自己家中。大哥二哥掙的36塊5的工資,養活著一家七口。可心和六哥小小年紀,就要買菜做飯撿煤核,看望母親的責任就落在老三張大中肩上。
從1965年到1968年,每隔一個月,張大中都要騎著自行車到遠郊的精神病院探視。張大中說母親那時因服用了抑制類藥物,反應顯得遲鈍,探視的一個小時中,母子倆時常是相對無語。
張大中:每次我都象征性的給母親帶點東西,因為我從哥哥那兒拿到一塊錢,每月只能給我一塊錢,有時候我買點水果糖啊,有時候買點藕粉啊。她從來不跟我談這些事情(政治),從來不談論,每次看的時候,大約探視時間一個多鐘頭,我現在想起來也就是母親和兒子在一起相處雖說相視無語,但是也充滿著一種愉悅的。
解說:一天,一位精神病院洗衣房的阿姨找到張家,對孩子們說,母親想念他們,希望他們拍一張合影帶給她。于是在大哥的帶領下,七個孩子來到照相館,拍下了人生中的第二張合影。照片中的張可心剛上小學還笑得無憂無慮,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陰云密布。母親入院后的第二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雖然身處與世隔絕的精神病院,王佩英還是敏感的嗅到了空氣中的血型。
張大中:探視即將結束了,母親要回病房了,母親跟我說,兒子很對不起啊,我的事以后會給你們添麻煩的,我當時對這話很震驚,但是我馬上緊接著,哎,媽不要亂想,不要亂說。我一直認為我母親有病,因為她要不有病,這些話拿到社會上肯定是很麻煩的,所以我企盼她是有病。
解說:然而張大中這點可憐的期盼也很快落空,1968年,王佩英公開支持的劉少奇,被打為“叛徒、內奸、工賊”,精神病院再也不敢收治她,于6月6日責令她出院,病例上這樣寫道,生活自理如常人,無精神異常,入院期間思想反動,故由機關接出處理。而這時一直在試圖保護王佩英的鐵道部也早已自顧不暇。
張大中:有一天他們單位那個書記突然的在樓下叫我了,那個阿姨在以前對我們是很溫和很友善的,突然呢,感覺到很冷漠、很嚴肅。
陳曉楠:她在底下叫你說什么?
張大中:說,你準備個臉盆,準備一條毛巾,送到什么、什么地方去。哎呦,我一聽壞了,那我母親現在已經不在精神病院了,拉回單位了,我覺得問題就非常之嚴重了。
我當時說不好,我是不愿意去,還是恐懼,說不好是一種什么感覺,我就讓我妹妹去了。把這個艱苦的工作給了我妹妹。
解說:1968年夏天,王佩英被趕出精神病院,和鐵道部的其他“牛鬼蛇神”們一起被關進了牛棚。當時12歲的張可心受三哥委托,給母親送洗漱用品,見證了母親初進牛棚的一幕。
張可心:端著一個臉盆就去了,到哪兒了以后,他問我找誰,我說找我母親王佩英。然后呢,那個門當時給推開了,我就看見一個背影,她跪在那個一個桌子前面,然后也許母親聽到我說話了可能。略微的側了一下身子,可能想看我,在她轉身的時候,我就看見她戴著一個大口罩,這時候那工作人員就把臉盆給接過去了,就把門關上了,就讓我走了,就再沒看見(母親)。
1968年7月,王佩英被打成現行反革命,關進了牛棚,此后的一年多,子女們失去了探視她的資格,只是有幾次,張大中在路過鐵道部大院時,遠遠的看到母親和幾個牛棚難友排隊去食堂的身影,但又不敢靠近。
而在家屬區,原本同情孩子們的叔叔阿姨,也再也不敢走進張家的門,作為“狗崽子”幾個還在上學的弟妹,也被同學如躲避瘟疫一樣隔離。
1969年冬,五十七中召開一場批斗大會,開會前張可心被班主任單獨找去談話。
張可心:她說下午開大會有你母親,她的意思就是讓我參加,她說這是你跟母親劃清界線的一個最好的行動。
最后還是去了,但是開會的時候,自始至終我都沒敢抬頭,一直就低著頭。
記者:還是抬頭看了一眼是吧?
張可心:我看嘴上好像戴著東西呢,不讓她說話。
記者:臺上喊著你母親的名字的時候,打倒王佩英,或者是之類的,或者底下跟著喊的時候,你那時候?
張可心:那時候也得舉手,跟著一塊兒。
記者:喊什么呢?
張可心:打倒現行反革命,王佩英,母親的名字。
張大中:在1969年12月份的時候呢,我哥哥曾經找過我,說最近我們單位傳達了一批現行犯革命的討論名單,這名字里可有咱娘啊,我說我印象中我們黨的政策除了殺人放火放毒的,那一個不殺,我心想我母親這個罪過,在監獄待著,也還行吧。
但是沒有想到,我們也非常之幼稚的把這個“放毒”呢認為是往井里投毒了。而沒有想到什么呢?就是說你批評啊,對方如果覺得你批評得不對,就認為你是放毒。
1970年1月27日,北京市工人體育場羅克、王佩英等二十余名“反革命”在萬人公審大會上,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當天晚上,和同學聚會的張大中才得知了消息。
張大中:可能有幾個工人,剛參加完公審會,回來,特意聊到說今天公審的時候還有兩個女同志啊,我心想這可能是其中有一個我老娘。完了他們說,現在已經六點鐘了,估計此時此刻那些人都上西天了,我當時一聽,哎呦!我才知道那一刻我才知道我母親判什么刑了,腦子瞬間確實是,我才體會到什么叫腦海里一片空白。
那天晚上給我印象是非常恐懼的,文化大革命初期那種暴力,我作為學生是看到無數的,我心想,以后我恐怕也就是所謂的這種被專政的對象的子女了,那未來在社會上生存將會極其困難的。
解說:在長安街上徘徊到深夜,張大中才敢走回家門,望著熟睡的弟弟妹妹,他五內俱焚。第二天早上,張大中和四弟五弟被叫到居委會開會,會上宣讀了對母親的判決。
張大中:白天我就看到那布告了,王犯54歲,河南開封人,1964年到1968年書寫反革命標語,惡毒攻擊無產階級司令部,在押期間,反革命氣焰囂張到了極點,我就感覺哎呀,反革命氣焰囂張到了極點,這句話我覺得是我母親性格的一個寫照。
當時表現不出太大的悲痛,也不敢表現,也不能表現。
陳曉楠:連表現特別悲傷的權利都沒有。
張大中:對對對,不能表現出悲傷,只能跟大家說要劃清界線,而要還得當著大家的面,還得說老娘十惡不赦,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政府處理的非常之正確。
解說:兄弟幾個表態后是居委會代表發言,其中一位阿姨的發言,令張大中無比震撼,終生難忘。
張大中:老太太說,孩子們,你們未來生活不容易啊,你們一定要好好生活,長大了要做好樣的孩子,充滿著同情,那個老太太說完了我感覺好像那個老太太都哭了。后來40年之后,我一直問這個老太太是誰家的,因為我自從聽了這個老太太的話,才知道,才感覺由昨天晚上的恐懼而變得心里踏實了。就是人民群體對此不是非常的憎恨,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很同情的。
解說:之后的歲月,幾個弟妹中學畢業后,紛紛上山下鄉,1976年,文革結束。1980恩年,劉少奇平反,同年鐵道部為王佩英平反,并給每個孩子發了1000元的撫恤金。改革開放之初,張大中辭職下海,以母親的1000元撫恤金作為本錢,開始創業,最終創建了遍布全國的連鎖集團。四十年過去了,七個孩子有的已經病故,活下來的都已年近花甲,母親的身影從未在他們的心頭散去。
2008年開始,張大中和妹妹可心遍尋母親生前故舊和牛棚難友,母親最后幾年的人生,隔著歷史的迷霧,漸漸顯現出來。
張大中:我沒有想到啊,在劉少奇遇難的時候,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在高呼“叛徒內奸工賊”的時候,我老娘堅持,劉少奇是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的卓越的國家領導人,劉少奇不應該受到迫害,她在牛棚里接受專制改造的時候,還這樣堅持,她牛棚難友給她點兒吃的嘛,她說不用了,她說我估計活著不會出去的,你們早晚還會出去為黨工作的,我是出不去了。
所以那時候,她把生死置之度外。
在尋訪過程中,孩子們還了解到了很多現在想來仍驚心動魄的細節。當年在無數次的審訊和批斗會上,母親都拒絕悔過,拒絕低頭認罪,為防止她當眾呼喊反動口號,她的嘴上被勒上了給牲口用的嚼子。在臨行前的最后一次審訊中,審訊人員威脅她,給她最后認罪的機會,否則就永遠見不到子女了。那一次母親哭了,但也是她被捕后的唯一一次流淚。
1970年1月27日,母親在萬人公審大會后被處決,至今孩子們也不知道母親的尸骨遺落何方,盧溝橋畔的刑場,野草青了又黃,一年年生長。
2010年3月27日,王佩英去世四十周年,子女們為母親舉辦了一場紀念會,王佩英生前故交、牛棚難友以及鐵道部老職工五百余人趕來參加。
陳曉楠:所以這個時候幾十年之后覺得離她更近了?
張大中:我就一切都以作為兒子,對得起老娘,因為我覺得老娘還是應該說很對得起我們。同時呢,應該說,老娘也更對起我們的社會況且我在事業有成的過程中,應該是非常得益于老娘的,拿血換來的錢吧。
陳曉楠:其實拿1000塊錢也是你老娘走了以后,還仍然和你生命發生了一個特別深刻的關聯。
張大中:對對,所以我這一點我非常之感激。
陳曉楠:如果活著,王佩英應該是90多歲的老人了,正是兒孫滿堂,盡享天倫的時候。我曾經問張大中,如果母親看到他今天的成就,會不會覺得特別欣慰呢?沒想到他回答說,那可不一定,說不定母親還會批評我呢。
隨后他就講了一件他印象特別深的小事兒,小時候他曾經從垃圾堆里呢撿來一個廢棄的燈管,放在衛生巾里掛毛巾,竟然遭到母親的喝斥,責令他一定要送回去,因為在母親看起來,不是自家的東西就絕對不能拿,哪怕是別人不要的。
張大中總是在說一句話,母親不食人間煙火。在曾經飽受磨難的日子,在精神病院探視母親的時候,他曾經勸過母親說,這世界不是你想象中的樣子。或許到了今天,他還要這么勸慰母親,這世界不是你想象中的樣子。
那么母親想象中的世界又是什么樣子呢?也許仍需繼續尋找。
網友關注
- 李永波
- 杰米·韋利特
- 約瑟夫·科尼
- 韓群鳳
- 呂小軍
- 梅拉赫
- 陳雨昂
- 羅玉通
- 游樂晨
- 網絡紅人張依依
- 周璐璐
- 陳浩杰
- 王源
- 吳嘉龍
- 邢利斌
- 張杰
- 王建宙
- 王美莼
- 瑞恩·鄧恩
- 瑪聯
- 王秀勇
- 圖里亞夫
- 王儀涵
- 張宗益
- 蔡喜宏
- 張藝興
- 史鴻飛
- 季克良
- 蘇偉
- 王振堂
- 林志穎弟弟
- 李恩熙
- 白歆惠
- 吳耀漢
- 金龜子和毛毛蟲
- 單亦誠
- 陳小予
- 顧春芳
- 李春江
- 王克楠
- 黃明志
- 跑車女警
- 王永珀
- 薛嘉麟
- 朱克
- 申思
- 林清峰
- 馬頔
- 長裙哥
- 鐵頭男
- 克里斯-穆林
- 本-戈登
- 丘振良
- 永井謙佑
- 金雅俊
- 蒂姆-蒂博
- 宋佃濤
- 莫露露
- 陳寶琛
- 李德林
- 王明娟
- 弗里德·穆拉德
- 梅璇婷
- 西門大嫂
- 21世紀最大流星雨
- 哈蘇妹
- 伊恩·卡馬
- 曹廷炳
- 喊話哥
- 楊佳欣
- 陳珊妮
- 田亮
- 黃詩陽
- 紅粉寶寶
- 大津祐樹
- sputea
- 焦寶華
- 黃秋爽
- 王風
- 北京地鐵刀槍哥
- 西蒙娜·法羅
精品推薦
- 廈門市12月01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4-5級,氣溫:19/14℃
- 徽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5℃
- 鎮原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1℃
- 瓊中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5/23℃
- 溫宿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托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托克遜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2/18℃
- 哈密地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10℃
- 興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風,風力:3-4級轉<3級,氣溫:21/4℃
- 貴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