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戰亂歲月
1. 時局很快被西班牙內戰吞沒了
在1936年5月的選舉中,“人民陣線”獲勝了。西蒙·波娃和薩特從心底里支持“人民陣線”,但拒絕了投票,他們只做一個旁觀者。
這年夏天,他們去意大利作了一次旅行。9月,回到巴黎后,很快就被西班牙內戰吞沒了,在以后的兩年半時間內,它一直主導著他們的生活。
人民開始以巨大的熱情團結起來保衛共和國。從報上以及費爾南多等朋友傳來的消息得知,在馬德里和巴塞羅那,工人們沖擊軍械庫,把自己武裝起來;農民拿起了谷倉里的老槍、散彈槍;新兵們拿起了棍棒,以代替稀缺的槍支;大量婦女走入了他們的行列,和男人一樣渴望參戰。西班牙的普通百姓,懷著十足的英雄主義,赤手空拳去阻止私有制、寺院和大企業勾結起來向他們發起的進攻。
這真是令人驚嘆的史詩般的斗爭!
一次,西蒙·波娃和薩特在一個餐館吃飯時,一個西班牙姑娘突然從她的桌旁站起,朗誦一首歌頌自由、歌頌祖國的詩篇。盡管他倆聽不懂其中的詞意,但那位姑娘的聲音和表情十分動人肺腑。在場的人紛紛起立,高呼著:“西班牙共和國萬歲!”所有的人都相信共和國會馬上取得勝利,對此,西蒙·波娃和薩特更是堅信不疑。
但是,與人們的熱情相悖的是,法國的勃魯姆政府以令人作嘔的中立主義立場,拒絕讓共和國得到法國武器。9月5日,由于守衛者彈盡糧絕,伊倫失陷了。馬德里戰役打響后,費爾南多不能再安心待在巴黎了,他決心去戰斗。西蒙·波娃和薩特全力支持他的決定,去車站為他送行,送行的人中還有斯特芬和他的許多朋友。
2. “你為什么不把你自己寫進作品?”
西蒙·波娃終于成了巴黎的教師,執教于莫里哀中學。于是,本來得到里昂師范學院預科班教職的薩特,便改為接受拉昂的一個職位了。西蒙·波娃每星期兩次去諾爾火車站迎接從拉昂來的薩特。他們的新聚會地是“圓頂咖啡館”,在那些由流放者、失敗者、空想家和落伍者充斥的場合中,常常能看到豐富多彩、稀奇古怪的幻想作品,增添一些光怪陸離的生活樂趣。
1937年初,西蒙·波娃因肺充血而平生第一次病倒了。有兩天兩夜,她時而清醒、時而昏迷地躺在特別護理病房里。在這以前,她總以為疾病、事故、不幸只會降臨到別人頭上,現在,她也無可避免地成了“別人”了。可見任何一樁事情無論有多獨特,它都可能發生到世上任何一個人頭上來……
薩特每天給她寫信。他的小說《墻》在《新法蘭西評論》7月號上發表后引起了小小的轟動。《墻》用晦澀的語言描寫了精神異化、性欲變態和“不誠實”的生動形象。法國文壇元老紀德讀完這篇小說后,給伽里瑪出版社的總編輯波朗寫了一紙短箋,稱它為“杰作”。他寫道:“很久沒有讀到這樣令人高興的作品了。告訴我,這位新冒出來的讓·保羅是什么人?當可寄厚望于他。”
這年夏天,薩特和西蒙·波娃帶著小博斯特在希臘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此后,薩特終于也來到巴黎的一所中學執教了。
再也用不著火車旅行以相聚了。
再也用不著在月臺上徘徊以翹首了。
他們搬進了一家旅館,從此她有了吸煙室和書架,有了一張的確舒適的工作臺。薩特住在她的上一層樓。他們享有合伙生活的一塊地基了。
妹妹“小娃娃”把西蒙·波娃的《精神的優勢》打印了出來,這樣,薩特就能把它同自己的最熱情洋溢的推薦信一起交給帕蘭。10月,伽里瑪出版社決定出版薩特的長篇小說《惡心》。《惡心》問世后,反響尤為熱烈。又在波朗的敦促下編選一本短篇小說集。
這是一段充滿忙亂和爽快的時光。成功壯了薩特的膽。一天晚上,他們坐在“圓頂咖啡屋”討論她的寫作,他突然激動地對她說:
“為什么你不把你自己寫進你的作品?你比所有這些叫勒內、利薩什么的家伙有趣得多。”
她的熱血猛地涌上臉頰。這天,天氣很熱,咖啡館里嘈雜聲聲,煙霧騰騰。她感到仿佛有人往頭上猛擊了一掌。“我將永遠不敢這樣做。”她回答說。把自己原原本本地寫進一本書,暴露自我--不,她不能這么做,這觀點實在令人驚恐。
“鼓起你的勇氣吧。”薩特對她說。
她仍然心有余悸。但是,薩特的話顯然已經把她打動了。其實,既然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無所顧忌地藐視傳統,追求個性解放與自由,輪到用自己的個性的內容滋養文學時,又有什么值得可怕和猶疑的呢!
西蒙·波娃后來回憶道,在以后的許多日子里,她不斷回憶著薩特的建議。他使她鼓足勇氣,思索她已經斷斷續續考慮了至少四年的題材。
“我缺乏勇氣,不敢直接潛入我所選擇的題材的中心,不敢坦率地研究正當30歲的女性--我。其實,我間接地這么做了,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在技巧上還不成熟。我決心讓女主角有‘根’。……于是,我打算根據我自己來塑造人物(我給她取我母親的名字‘弗朗索瓦茲’),并以情節的自然發展為線索來講她的童年和青年時代。我并不用她的口講我真實的往事,對她的敘述,我再一次采用了從約翰·多斯·帕索斯那兒借鑒來的風格。我又拿起了曾在《精神的優勢》中以尚塔爾為媒介來探索過的那個題材。我試圖揭示少女們為獲取名利而得心應手的那種欺騙伎倆。我給弗朗索瓦茲安排了一個朋友。我把她叫做伊麗莎白--她與扎扎沒絲毫關聯。我以自己的一個15歲的學生為原型描寫她的外表特征:微灰的金發,緊身的黑衣使她看上去像個女妖。伊麗莎白以一種挑釁性的自信開始生活。這種自信使朋友弗朗索瓦茲覺得咄咄逼人。我又一次寫一個異化人格的幻影似的側面。……我不惜筆墨,勾畫了弗朗索瓦茲與一個年輕的藝術史教師(他有點像埃爾博)之間不穩定的關系。最后,與皮埃爾·拉布魯瑟熟識,并發展了親密的關系。伊麗莎白強烈地--但并非雙向地--愛著哥哥,一開始,她嫉妒弗朗索瓦茲,后來,她自己也為弗朗索瓦茲的魅力所折服了”。
西蒙·波娃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寫下了這本書的頭一部分。其間,在法國人民陣線又支撐了幾個月之后,終于隨著社會黨人從貝當政府中逐出而宣告崩潰。左派在遭到失敗,法西斯則得寸進尺。在他們的家門口,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忙著征服西班牙。在紐倫堡,希特勒面對30萬納粹黨員和100萬左右的其他聽眾,發表了迄今最富侵略性的演說。隨后,派軍隊進入了奧地利,完成了德奧合并。接著,1938年9月慕尼黑協定簽訂,風暴仿佛在突然之間消散了。薩特認為“不能無限制地姑息希特勒”,而西蒙·波娃則說:“即使是最壞的不公正,也比戰爭好。”
一緩下氣來,她就馬上投入了寫作。在布里斯·帕蘭和薩特的建議下,她刪除了女主人公往事的部分,還把她與皮埃爾相遇并共同度過8年光陰的情節拋棄。這些故事都被放在背景中交代,故事就從一個陌生人闖入他們的生活寫起。她構思了粗線條的提綱:“三重奏”的開始,格扎維埃逐步達到理性的自我理解,弗朗索瓦茲由于初期的嫉妒,走向犯罪。她想卑鄙地介入皮埃爾和格扎維埃的關系之中,格扎維埃對她作了激烈的斥責,為了自衛,弗朗索瓦茲把她殺死了。
這其實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薩特提出建議:為了強調弗朗索瓦茲重視自己與皮埃爾所建立的幸福,在第一章中讓她為了皮埃爾放棄某些東西,這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于是引進了熱爾貝爾,并讓弗朗索瓦茲為他的青春和魅力所吸引,目的只是為了寫她拋棄這些。以后,當皮埃爾贏得格扎維埃的愛情時,弗朗索瓦茲又投入了他的懷抱。她謀殺的目的是為了掩蓋這種背叛。新加上的復雜故事使情節更緊地交織了起來。這樣,就可以讓伊麗莎白擔當更準確的角色了。
顯而易見,這部小說是添上了謀殺案的他們倆自己的故事。皮埃爾就是薩特,弗朗索瓦茲則是西蒙·波娃自己,那個年輕姑娘格扎維埃就是奧爾加。在弗朗索瓦茲這個人物身上,她調動了她自己生活經歷和情感,并經常站在弗朗索瓦茲的角度看問題。卓有才華、不從習俗和永不滿足的弗朗索瓦茲之所以走上謀殺的道路,是她讓皮埃爾在自己一生中占據了主要的和無上的位置的同時,以失去她自己的鮮明個性為代價。于是,當另外有人竊取了她的世界,侵犯了她的人格,并損傷了她的內在自我,她雖經過努力而這種努力落空了,為了打碎這種魔力,弗朗索瓦茲在最后的較量中鋌而走險,偷偷打開了格扎維埃房內的煤氣。以謀殺來消滅背叛,是故事發展到后來的惟一選擇。
她為自己終于著手寫一本堅信不僅能寫完而且能找到出版者的書而興奮不已。當她一章一章往下寫著的時候,薩特就是如此向她不斷保證的。她又一次體驗到那年秋天在貝爾雷潭邊所產生的歡樂情緒。
3. 想到戰爭的無常,她那顆善感的心彌漫著愁緒
戰爭,終于爆發了。
1939年的9月2日凌晨1點,英法向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了。
總動員的命令于午后下達。薩特的征召通知命令他在24小時以內到南希報到。薩特所在的第70師駐扎在南希附近的埃塞,他被分派在108防區。他在從氣象站發出的第一封信中告訴西蒙·波娃,他的工作內容是使氣球升空,并通過一副雙筒望遠鏡進行“氣象觀察”。然后,電話告訴炮兵軍官風向情況。這里極平靜,因此他有大量的時間來寫他的小說《自由之路》。
10月,為了設法探望薩特,西蒙·波娃開始了精心的籌劃。當局不向前線官兵的妻子或女友發放前往探親的安全通行證。因此,她只得編造有個姐姐出嫁在施特拉斯堡附近的馬穆蒂埃(即薩特駐防的所在地附近),因患骨癌快要死去。
10月30日,西蒙·波娃一等通行證到手,就去找醫生證明她有病,開了一個星期的病假條,乘列車前往南希。在南希駐軍司令部,她混進了準備回家收割莊稼的阿爾薩斯農夫中間,領到了一張在24小時之內經過布呂馬特前往馬穆蒂埃的軍事通行證。
凌晨4點,她到了布呂馬特,是惟一下車的人。為設法找到薩特,她來到薩特曾在信中提到過說他在那兒的一張木桌上用過早餐的“小鹿酒店”。可她向兩位掌管的年輕女人打聽時,對方卻用“去問司令部”的話擋開了。突然,她心思一動,用薩特認得出的筆跡匆匆寫下“你把煙斗忘在小鹿酒店了”,然后來到兵營前,請求一位士兵為她傳送這個紙條。
她回到小鹿酒店等候。
薩特來了!晨光中,盡管他長出了雜亂的絡腮胡子,使他看上去簡直有些可怕,但從他走路的姿勢,他的煙斗和他的身材,還依然是那個她所稔熟的,她所日夜牽掛得心口發疼的薩特!親愛的薩特!
在他必須回營之前,他們在她冰冷的房間里待了一小時。上午11點,胡子刮得光光的薩特又來到了她的身邊。可下午1點光景,有人告訴她,房間已撥給一個長途跋涉前來探望丈夫的太太使用。西蒙·波娃便自己設法在市政府辦理了安全通行證的延期手續,這事情的成功,主要是因為巴黎的印戳深深地打動了那位負責手續辦理的憲兵。
薩特則設法在他曾經駐扎過的一個地方安排西蒙·波娃住下。他告訴女房東,他的妻子來了,女房東吃驚地說:“可是,你還沒有結婚呢!”他只好改口說是未婚妻。西蒙·波娃又住了兩天,她讀了他的小說的開頭180頁,她給他看了自己的日記。回巴黎的時候是在晚上,薩特陪她在火車站散步,想到士兵們關于戰爭的種種謠傳,想到戰爭的無常,想到好不容易的短暫相聚和遙遙無期的天各一方,她那顆善感的心,彌漫著夜嵐般的愁緒。
4. 薩特成了戰俘。她的精神瀕近崩潰
1940年4月,德國侵占了丹麥和挪威。
這時候,薩特得到了一次特別休假,去巴黎接受頒發給《墻》的民眾小說獎。
戰爭在繼續推進。
5月10日,德軍空襲法國北部的機場,德國裝甲兵越過了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邊界。兩天之內,7個德國裝甲師攻克了“無法攻克”的阿登地區,并向默茲和色當推進。
5月16日,盟軍在德軍進攻下損失慘重。
三星期后,埃爾溫·隆美爾將軍已橫掃法國北部,直抵英吉利海峽。
6月4日,巴黎郊區遭到轟炸,類似古代以色列人退出埃及的逃亡開始了。
6月14日,德國人進駐巴黎,翌日,84歲的貝當元帥在電臺宣布,他已向德方要求停戰條件。
6月19日,薩特在洛林被德軍俘虜。
西蒙·波娃是6月10日離開巴黎,作為逃亡者前往夏爾特爾的。最痛心的是,當她在昂熱火車站行李寄存處提取暫存的箱子時,箱子不見了。里面裝了一些重要物品,包括薩特自1929年后寫給她的全部信件,從此再也沒有找到。
兵荒馬亂!兵荒馬亂!兵荒馬亂!
令人惡心的暑氣和汽油味……
綿延不斷的長長的難民隊伍……
回到巴黎。瓦萬街上達內馬克旅館的女老板早已把西蒙·波娃留下的東西扔出去了,但她交給西蒙·波娃一封薩特6月9日的來信。外出打電話時,偶然地碰到她父親。父女倆一起吃了三明治,喝了啤酒。父親告訴她,德國人很有禮貌,可在戰爭結束前釋放戰俘是不大可能的。他聽說,巴黎郊區就有集中營,那里的戰俘餓得連“死狗”都吃。晚上,她去看望了母親。回家的路上,她匆匆行走在空寂無人的大街,天空烏云壓城,她的胸膛如火燒火烤,心中惟一想著的是薩特--設想中快要餓死在戰俘營中的薩特。……
7月11日,她收到薩特的第一封信,是裝在開口的信封中用鉛筆寫的一張便條。信上說,他可能月底前回家,還說,他受到很好的待遇。允許他說的就這么多。
她稍稍舒了口氣,安下心來等待。然而,8月逝去,9月來臨,15日前后收到薩特一信,稱他正被轉往德國,一切如常,他說自己身體健康,心情舒暢。見此消息,使得盼他歸來心切的西蒙·波娃精神幾乎崩潰了。
戰局呢,仍舊對盟軍不利。希特勒一次也沒有失敗過,倫敦正受到轟炸,納粹軍隊有可能渡過英吉利海峽。美國仍拒絕行動,蘇聯依舊穩如泰山。當然,終有一天它們會介入戰爭,終有一天希特勒會被擊敗,但這便意味著戰爭的曠日持久,也意味著長期的別離!她在日記本上寫道:
“這一回我的確苦不堪言。去年,我周圍的世界變成了一個悲劇式的世界,我也隨之改變生活方式,這并非真正的不幸。我十分清楚地記得,我在9月感到自己只不過是一場巨大的集體插曲的一小部分,并覺得這段插曲頗有趣。但是上周一切都不同了。世界一片混亂。不幸就像某種深入體內的個人疾病--接踵而來的失眠、噩夢和偏頭痛--一樣占據我的身心……我眼前浮現出一幅模糊的德國地圖,其邊界是黑壓壓的一層層鐵絲網。我在其中的一處談到西利西亞的名字,并聽到‘他們正在餓死’的聲音。”
寫著,寫著,她沒有勇氣寫下去了,因為甚至連在紙上自言自語也變得如此難以忍受。
戰爭,苦難的戰爭,罪惡的戰爭,可詛咒的戰爭啊……
在1936年5月的選舉中,“人民陣線”獲勝了。西蒙·波娃和薩特從心底里支持“人民陣線”,但拒絕了投票,他們只做一個旁觀者。
這年夏天,他們去意大利作了一次旅行。9月,回到巴黎后,很快就被西班牙內戰吞沒了,在以后的兩年半時間內,它一直主導著他們的生活。
人民開始以巨大的熱情團結起來保衛共和國。從報上以及費爾南多等朋友傳來的消息得知,在馬德里和巴塞羅那,工人們沖擊軍械庫,把自己武裝起來;農民拿起了谷倉里的老槍、散彈槍;新兵們拿起了棍棒,以代替稀缺的槍支;大量婦女走入了他們的行列,和男人一樣渴望參戰。西班牙的普通百姓,懷著十足的英雄主義,赤手空拳去阻止私有制、寺院和大企業勾結起來向他們發起的進攻。
這真是令人驚嘆的史詩般的斗爭!
一次,西蒙·波娃和薩特在一個餐館吃飯時,一個西班牙姑娘突然從她的桌旁站起,朗誦一首歌頌自由、歌頌祖國的詩篇。盡管他倆聽不懂其中的詞意,但那位姑娘的聲音和表情十分動人肺腑。在場的人紛紛起立,高呼著:“西班牙共和國萬歲!”所有的人都相信共和國會馬上取得勝利,對此,西蒙·波娃和薩特更是堅信不疑。
但是,與人們的熱情相悖的是,法國的勃魯姆政府以令人作嘔的中立主義立場,拒絕讓共和國得到法國武器。9月5日,由于守衛者彈盡糧絕,伊倫失陷了。馬德里戰役打響后,費爾南多不能再安心待在巴黎了,他決心去戰斗。西蒙·波娃和薩特全力支持他的決定,去車站為他送行,送行的人中還有斯特芬和他的許多朋友。
2. “你為什么不把你自己寫進作品?”
西蒙·波娃終于成了巴黎的教師,執教于莫里哀中學。于是,本來得到里昂師范學院預科班教職的薩特,便改為接受拉昂的一個職位了。西蒙·波娃每星期兩次去諾爾火車站迎接從拉昂來的薩特。他們的新聚會地是“圓頂咖啡館”,在那些由流放者、失敗者、空想家和落伍者充斥的場合中,常常能看到豐富多彩、稀奇古怪的幻想作品,增添一些光怪陸離的生活樂趣。
1937年初,西蒙·波娃因肺充血而平生第一次病倒了。有兩天兩夜,她時而清醒、時而昏迷地躺在特別護理病房里。在這以前,她總以為疾病、事故、不幸只會降臨到別人頭上,現在,她也無可避免地成了“別人”了。可見任何一樁事情無論有多獨特,它都可能發生到世上任何一個人頭上來……
薩特每天給她寫信。他的小說《墻》在《新法蘭西評論》7月號上發表后引起了小小的轟動。《墻》用晦澀的語言描寫了精神異化、性欲變態和“不誠實”的生動形象。法國文壇元老紀德讀完這篇小說后,給伽里瑪出版社的總編輯波朗寫了一紙短箋,稱它為“杰作”。他寫道:“很久沒有讀到這樣令人高興的作品了。告訴我,這位新冒出來的讓·保羅是什么人?當可寄厚望于他。”
這年夏天,薩特和西蒙·波娃帶著小博斯特在希臘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此后,薩特終于也來到巴黎的一所中學執教了。
再也用不著火車旅行以相聚了。
再也用不著在月臺上徘徊以翹首了。
他們搬進了一家旅館,從此她有了吸煙室和書架,有了一張的確舒適的工作臺。薩特住在她的上一層樓。他們享有合伙生活的一塊地基了。
妹妹“小娃娃”把西蒙·波娃的《精神的優勢》打印了出來,這樣,薩特就能把它同自己的最熱情洋溢的推薦信一起交給帕蘭。10月,伽里瑪出版社決定出版薩特的長篇小說《惡心》。《惡心》問世后,反響尤為熱烈。又在波朗的敦促下編選一本短篇小說集。
這是一段充滿忙亂和爽快的時光。成功壯了薩特的膽。一天晚上,他們坐在“圓頂咖啡屋”討論她的寫作,他突然激動地對她說:
“為什么你不把你自己寫進你的作品?你比所有這些叫勒內、利薩什么的家伙有趣得多。”
她的熱血猛地涌上臉頰。這天,天氣很熱,咖啡館里嘈雜聲聲,煙霧騰騰。她感到仿佛有人往頭上猛擊了一掌。“我將永遠不敢這樣做。”她回答說。把自己原原本本地寫進一本書,暴露自我--不,她不能這么做,這觀點實在令人驚恐。
“鼓起你的勇氣吧。”薩特對她說。
她仍然心有余悸。但是,薩特的話顯然已經把她打動了。其實,既然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無所顧忌地藐視傳統,追求個性解放與自由,輪到用自己的個性的內容滋養文學時,又有什么值得可怕和猶疑的呢!
西蒙·波娃后來回憶道,在以后的許多日子里,她不斷回憶著薩特的建議。他使她鼓足勇氣,思索她已經斷斷續續考慮了至少四年的題材。
“我缺乏勇氣,不敢直接潛入我所選擇的題材的中心,不敢坦率地研究正當30歲的女性--我。其實,我間接地這么做了,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在技巧上還不成熟。我決心讓女主角有‘根’。……于是,我打算根據我自己來塑造人物(我給她取我母親的名字‘弗朗索瓦茲’),并以情節的自然發展為線索來講她的童年和青年時代。我并不用她的口講我真實的往事,對她的敘述,我再一次采用了從約翰·多斯·帕索斯那兒借鑒來的風格。我又拿起了曾在《精神的優勢》中以尚塔爾為媒介來探索過的那個題材。我試圖揭示少女們為獲取名利而得心應手的那種欺騙伎倆。我給弗朗索瓦茲安排了一個朋友。我把她叫做伊麗莎白--她與扎扎沒絲毫關聯。我以自己的一個15歲的學生為原型描寫她的外表特征:微灰的金發,緊身的黑衣使她看上去像個女妖。伊麗莎白以一種挑釁性的自信開始生活。這種自信使朋友弗朗索瓦茲覺得咄咄逼人。我又一次寫一個異化人格的幻影似的側面。……我不惜筆墨,勾畫了弗朗索瓦茲與一個年輕的藝術史教師(他有點像埃爾博)之間不穩定的關系。最后,與皮埃爾·拉布魯瑟熟識,并發展了親密的關系。伊麗莎白強烈地--但并非雙向地--愛著哥哥,一開始,她嫉妒弗朗索瓦茲,后來,她自己也為弗朗索瓦茲的魅力所折服了”。
西蒙·波娃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寫下了這本書的頭一部分。其間,在法國人民陣線又支撐了幾個月之后,終于隨著社會黨人從貝當政府中逐出而宣告崩潰。左派在遭到失敗,法西斯則得寸進尺。在他們的家門口,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忙著征服西班牙。在紐倫堡,希特勒面對30萬納粹黨員和100萬左右的其他聽眾,發表了迄今最富侵略性的演說。隨后,派軍隊進入了奧地利,完成了德奧合并。接著,1938年9月慕尼黑協定簽訂,風暴仿佛在突然之間消散了。薩特認為“不能無限制地姑息希特勒”,而西蒙·波娃則說:“即使是最壞的不公正,也比戰爭好。”
一緩下氣來,她就馬上投入了寫作。在布里斯·帕蘭和薩特的建議下,她刪除了女主人公往事的部分,還把她與皮埃爾相遇并共同度過8年光陰的情節拋棄。這些故事都被放在背景中交代,故事就從一個陌生人闖入他們的生活寫起。她構思了粗線條的提綱:“三重奏”的開始,格扎維埃逐步達到理性的自我理解,弗朗索瓦茲由于初期的嫉妒,走向犯罪。她想卑鄙地介入皮埃爾和格扎維埃的關系之中,格扎維埃對她作了激烈的斥責,為了自衛,弗朗索瓦茲把她殺死了。
這其實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薩特提出建議:為了強調弗朗索瓦茲重視自己與皮埃爾所建立的幸福,在第一章中讓她為了皮埃爾放棄某些東西,這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于是引進了熱爾貝爾,并讓弗朗索瓦茲為他的青春和魅力所吸引,目的只是為了寫她拋棄這些。以后,當皮埃爾贏得格扎維埃的愛情時,弗朗索瓦茲又投入了他的懷抱。她謀殺的目的是為了掩蓋這種背叛。新加上的復雜故事使情節更緊地交織了起來。這樣,就可以讓伊麗莎白擔當更準確的角色了。
顯而易見,這部小說是添上了謀殺案的他們倆自己的故事。皮埃爾就是薩特,弗朗索瓦茲則是西蒙·波娃自己,那個年輕姑娘格扎維埃就是奧爾加。在弗朗索瓦茲這個人物身上,她調動了她自己生活經歷和情感,并經常站在弗朗索瓦茲的角度看問題。卓有才華、不從習俗和永不滿足的弗朗索瓦茲之所以走上謀殺的道路,是她讓皮埃爾在自己一生中占據了主要的和無上的位置的同時,以失去她自己的鮮明個性為代價。于是,當另外有人竊取了她的世界,侵犯了她的人格,并損傷了她的內在自我,她雖經過努力而這種努力落空了,為了打碎這種魔力,弗朗索瓦茲在最后的較量中鋌而走險,偷偷打開了格扎維埃房內的煤氣。以謀殺來消滅背叛,是故事發展到后來的惟一選擇。
她為自己終于著手寫一本堅信不僅能寫完而且能找到出版者的書而興奮不已。當她一章一章往下寫著的時候,薩特就是如此向她不斷保證的。她又一次體驗到那年秋天在貝爾雷潭邊所產生的歡樂情緒。
3. 想到戰爭的無常,她那顆善感的心彌漫著愁緒
戰爭,終于爆發了。
1939年的9月2日凌晨1點,英法向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了。
總動員的命令于午后下達。薩特的征召通知命令他在24小時以內到南希報到。薩特所在的第70師駐扎在南希附近的埃塞,他被分派在108防區。他在從氣象站發出的第一封信中告訴西蒙·波娃,他的工作內容是使氣球升空,并通過一副雙筒望遠鏡進行“氣象觀察”。然后,電話告訴炮兵軍官風向情況。這里極平靜,因此他有大量的時間來寫他的小說《自由之路》。
10月,為了設法探望薩特,西蒙·波娃開始了精心的籌劃。當局不向前線官兵的妻子或女友發放前往探親的安全通行證。因此,她只得編造有個姐姐出嫁在施特拉斯堡附近的馬穆蒂埃(即薩特駐防的所在地附近),因患骨癌快要死去。
10月30日,西蒙·波娃一等通行證到手,就去找醫生證明她有病,開了一個星期的病假條,乘列車前往南希。在南希駐軍司令部,她混進了準備回家收割莊稼的阿爾薩斯農夫中間,領到了一張在24小時之內經過布呂馬特前往馬穆蒂埃的軍事通行證。
凌晨4點,她到了布呂馬特,是惟一下車的人。為設法找到薩特,她來到薩特曾在信中提到過說他在那兒的一張木桌上用過早餐的“小鹿酒店”。可她向兩位掌管的年輕女人打聽時,對方卻用“去問司令部”的話擋開了。突然,她心思一動,用薩特認得出的筆跡匆匆寫下“你把煙斗忘在小鹿酒店了”,然后來到兵營前,請求一位士兵為她傳送這個紙條。
她回到小鹿酒店等候。
薩特來了!晨光中,盡管他長出了雜亂的絡腮胡子,使他看上去簡直有些可怕,但從他走路的姿勢,他的煙斗和他的身材,還依然是那個她所稔熟的,她所日夜牽掛得心口發疼的薩特!親愛的薩特!
在他必須回營之前,他們在她冰冷的房間里待了一小時。上午11點,胡子刮得光光的薩特又來到了她的身邊。可下午1點光景,有人告訴她,房間已撥給一個長途跋涉前來探望丈夫的太太使用。西蒙·波娃便自己設法在市政府辦理了安全通行證的延期手續,這事情的成功,主要是因為巴黎的印戳深深地打動了那位負責手續辦理的憲兵。
薩特則設法在他曾經駐扎過的一個地方安排西蒙·波娃住下。他告訴女房東,他的妻子來了,女房東吃驚地說:“可是,你還沒有結婚呢!”他只好改口說是未婚妻。西蒙·波娃又住了兩天,她讀了他的小說的開頭180頁,她給他看了自己的日記。回巴黎的時候是在晚上,薩特陪她在火車站散步,想到士兵們關于戰爭的種種謠傳,想到戰爭的無常,想到好不容易的短暫相聚和遙遙無期的天各一方,她那顆善感的心,彌漫著夜嵐般的愁緒。
4. 薩特成了戰俘。她的精神瀕近崩潰
1940年4月,德國侵占了丹麥和挪威。
這時候,薩特得到了一次特別休假,去巴黎接受頒發給《墻》的民眾小說獎。
戰爭在繼續推進。
5月10日,德軍空襲法國北部的機場,德國裝甲兵越過了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邊界。兩天之內,7個德國裝甲師攻克了“無法攻克”的阿登地區,并向默茲和色當推進。
5月16日,盟軍在德軍進攻下損失慘重。
三星期后,埃爾溫·隆美爾將軍已橫掃法國北部,直抵英吉利海峽。
6月4日,巴黎郊區遭到轟炸,類似古代以色列人退出埃及的逃亡開始了。
6月14日,德國人進駐巴黎,翌日,84歲的貝當元帥在電臺宣布,他已向德方要求停戰條件。
6月19日,薩特在洛林被德軍俘虜。
西蒙·波娃是6月10日離開巴黎,作為逃亡者前往夏爾特爾的。最痛心的是,當她在昂熱火車站行李寄存處提取暫存的箱子時,箱子不見了。里面裝了一些重要物品,包括薩特自1929年后寫給她的全部信件,從此再也沒有找到。
兵荒馬亂!兵荒馬亂!兵荒馬亂!
令人惡心的暑氣和汽油味……
綿延不斷的長長的難民隊伍……
回到巴黎。瓦萬街上達內馬克旅館的女老板早已把西蒙·波娃留下的東西扔出去了,但她交給西蒙·波娃一封薩特6月9日的來信。外出打電話時,偶然地碰到她父親。父女倆一起吃了三明治,喝了啤酒。父親告訴她,德國人很有禮貌,可在戰爭結束前釋放戰俘是不大可能的。他聽說,巴黎郊區就有集中營,那里的戰俘餓得連“死狗”都吃。晚上,她去看望了母親。回家的路上,她匆匆行走在空寂無人的大街,天空烏云壓城,她的胸膛如火燒火烤,心中惟一想著的是薩特--設想中快要餓死在戰俘營中的薩特。……
7月11日,她收到薩特的第一封信,是裝在開口的信封中用鉛筆寫的一張便條。信上說,他可能月底前回家,還說,他受到很好的待遇。允許他說的就這么多。
她稍稍舒了口氣,安下心來等待。然而,8月逝去,9月來臨,15日前后收到薩特一信,稱他正被轉往德國,一切如常,他說自己身體健康,心情舒暢。見此消息,使得盼他歸來心切的西蒙·波娃精神幾乎崩潰了。
戰局呢,仍舊對盟軍不利。希特勒一次也沒有失敗過,倫敦正受到轟炸,納粹軍隊有可能渡過英吉利海峽。美國仍拒絕行動,蘇聯依舊穩如泰山。當然,終有一天它們會介入戰爭,終有一天希特勒會被擊敗,但這便意味著戰爭的曠日持久,也意味著長期的別離!她在日記本上寫道:
“這一回我的確苦不堪言。去年,我周圍的世界變成了一個悲劇式的世界,我也隨之改變生活方式,這并非真正的不幸。我十分清楚地記得,我在9月感到自己只不過是一場巨大的集體插曲的一小部分,并覺得這段插曲頗有趣。但是上周一切都不同了。世界一片混亂。不幸就像某種深入體內的個人疾病--接踵而來的失眠、噩夢和偏頭痛--一樣占據我的身心……我眼前浮現出一幅模糊的德國地圖,其邊界是黑壓壓的一層層鐵絲網。我在其中的一處談到西利西亞的名字,并聽到‘他們正在餓死’的聲音。”
寫著,寫著,她沒有勇氣寫下去了,因為甚至連在紙上自言自語也變得如此難以忍受。
戰爭,苦難的戰爭,罪惡的戰爭,可詛咒的戰爭啊……
上一篇:第十五章 無法容忍
下一篇:第十六章 舊情·酷刑·巴西之旅
網友關注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墳
- 麥穗的故事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上帝的食物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哈·曼丁的故事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老漢倫克朗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圣母的小酒杯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駝背的故事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烏木馬的故事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三根綠枝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精品推薦
-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雷陣雨,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5-6級,氣溫:31/26℃
- 共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芮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6℃
- 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2/7℃
-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0℃
- 吉木乃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14/6℃
-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正寧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5℃
- 惠農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9/16℃
- 塔城地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