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资源,国产偷窥熟妇高潮呻吟,潮湿的心动漫在线观看免费未删减,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唐詩 宋詞 元曲 近代詩 文言文 寫景的古詩 論語 詩經(jīng) 孫子兵法 愛國的詩句 李白 杜甫
當前位置:查字典>>名著閱讀>>馬克思傳>>第三章 大學生涯

第三章 大學生涯

  1835年10月中旬的一天清晨,摩塞爾河的汽笛聲早早地催醒了特利爾城的兩戶人家。一群人由西梅昂大街來到碼頭。

  這是卡爾第一次遠離特利爾,遠離父母姊妹,遠離家鄉(xiāng)的親人。燕妮也來到送行人的中間,她一只手搭在姐姐的肩上,一只手久久地搖著,卡爾看到了她的眼睛里發(fā)出的粼粼波光與河面的曙紅映照著,又映照卡爾漸漸移動的方向……

  大帆艇沿摩塞爾河轉(zhuǎn)萊茵河的輪船順流而下,10月17日到達波恩。

  波恩城不比特利爾大多少,這個城市的政治經(jīng)濟生活受著這所大學的七百多名學生的支配。這所大學使得波恩成為普魯士萊茵省的精神生活中心。

  卡爾遵從父親的愿望讀了法律系。

  卡爾剛進校就表現(xiàn)出渴望通曉一切、了解一切的急切心情,注冊的當天他就加入了波恩大學的特利爾同鄉(xiāng)會。同鄉(xiāng)會為避免當局的監(jiān)視一般稱作“啤酒俱樂部”,后又為滿足自己對文學和社會活動的愛好,便成為一個以文學宗旨掩蓋政治生活的組織。

  卡爾對于各科知識的學習,一直勤奮用功,由于用功過度,他在波恩大學病倒過,因此,父母親特別關心他的健康。根據(jù)以后頻繁的社會活動和自身情況,卡爾也不得不減少一些選修課程。他在社會活動中如同他的功課學習一樣的認真并也很快顯出綜合能力來。

  很高的前額、濃黑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目光、輪廓分明的剛毅嘴形已無不充分顯現(xiàn)出他已成為堅定、果斷、熱情奔放的成熟男子漢。

  第二學期初,卡爾被波恩大學的特利爾同學推為同鄉(xiāng)會會長。波恩大學豐富多彩、浪漫愜意的生活,卡爾更愿痛快淋漓地投入了。

  “學生會”多為貴族子弟組成,這些貴族子弟在普魯士政府的庇護下經(jīng)常惹是生非,為所欲為,卡爾又對這些人不甘屈服。

  一次,一位屬于“波路希亞學生會”成員竟然動用刀劍欺侮特利爾的一個市民學員,卡爾一頭撲過去,護著同學,用拳頭同對方展開決斗,當他徹底制服了那位貴族學生時自己才發(fā)覺右眼一側(cè)被對方的刀刺傷。

  這里來自摩塞爾河畔葡萄酒鄉(xiāng)的子弟都不愿戒酒,卡爾也不例外。一次他因夜里醉酒大肆喧鬧被學校當局罰坐一天禁閉。友好的同學們都去探望他,結(jié)果他又同大家在禁閉室里開懷暢飲起來。

  浪漫的校園生活更激發(fā)卡爾的文學創(chuàng)作欲,他后來又加入了一個叫哥丁根的詩人團體,積極參加一些政治和文學創(chuàng)作競賽活動。

  那次同貴族學生決斗后,他在《人的自豪》這首詩歌里,就表現(xiàn)出一種具有寬闊胸懷,決心以“火苗”和“行動”來摧毀舊世界的勇士精神:

  面對著整個奸詐的世界,
  我會毫不留情地把戰(zhàn)挑,
  讓世界這龐然大物塌倒,
  它自身撲滅了這火苗。
  那時我就會像上帝一樣,
  在這宇宙的廢墟上漫步,
  我的每一句話都是行動,
  我是塵世生活的造物主。

  在《海上船夫歌》里,馬克思把自己比作一個駕馭著洶涌波濤的水手:

  我在與風浪搏斗中鍛煉成長,
  并不指望上帝來給我?guī)兔Γ?BR>   我揚起船帆信心滿懷,
  仰賴可靠的星辰引航。
  在漫長的決死戰(zhàn)斗里,
  我渾身是喜悅的活力,
  我充滿了粗獷的熱情,
  我唱出了豪邁的歌聲。

  卡爾通過對社會的觀察和了解,已開始認識到“舊制度是無法醫(yī)治的”。他在創(chuàng)作幻想戲劇《奧蘭尼姆》中,形象地指出,舊制度就是一條纏在人們身上的毒蛇,決不能對它表示溫存,懷有幻想,而必須對它進行斗爭,把它扼死。卡爾通過主人翁奧蘭尼姆憤怒地高呼:

  世界將在漫長的詛咒下崩潰,
  我們雙臂擁抱住這嚴酷的現(xiàn)實,
  它就在擁抱著我時死去,
  并永遠沉沒于虛無之中。
  完全消失而不復存在——
  大概這就是生活!

  ……

  世界看出這一切,它翻滾下去,
  為自己唱著葬歌,
  而我們這些冷酷的上帝的猿猴,
  還在用充滿激情的、火熱的胸膛,
  來溫暖著毒蛇,讓它長大成形,
  低下頭來把我們咬上一口!
  浪漫的生活,出浪漫的作品。

  卡爾還創(chuàng)作了幽默小說《蝎子和弗里克斯》等,并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充實自己,彌補自己對親人的愛戀之情。波恩大學兩年學習里他竟然創(chuàng)作了一本獻給父親55歲壽辰的詩集,還創(chuàng)作了獻給青梅竹馬的女友——燕妮的《詩歌集》、《愛情集之一》和《愛情集之二》。

  卡爾的詩作激情噴涌,攻擊現(xiàn)實,情意融融,想到就寫。他在寫給父親的一封信中對自己試作的抒情詩這樣回答父親:“對我當時的心情來說,抒情詩必然成為首要的題材,至少也是最愉快最合意的題材。然而,它是純理想主義的;其原因在于我的情況和我從前的整個發(fā)展。”

  十七八歲的卡爾,像一匹脫韁的馬,和同學們參加各種政治活動,去戈德斯堡的“白馬”酒店喝酒、游玩、舞文弄墨發(fā)泄……

  亨利希·馬克思對卡爾在波恩雜亂無章活動和過大開銷極為不安,在第二學期結(jié)束之前他作出最后決定,并已通過波恩大學行政當局,讓卡爾轉(zhuǎn)學去柏林繼續(xù)學習。為了杜絕任何可能的不同意見,他明確表示:

  “這是我的決心!”

  波恩的第一個學年飛快地過去了。

  1836年夏天,卡爾回到了特利爾度假。

  在同父母兄弟姐妹痛痛快快地歡聚一場后,卡爾來到了燕妮家。

  “琳蘅,伯伯在家嗎?”

  “誰?呀,是卡爾吧?轉(zhuǎn)眼成了好英俊的男子漢了。放假了吧?”顧問官從書房出來,好生高興。

  琳蘅見卡爾來了,卻歡快地轉(zhuǎn)身進入后花園。“放假了。來看伯伯。”卡爾又風趣地說:“邀伯伯散步,同伯伯談貓捉老鼠。”

  “哈哈,這小卡爾還真不錯。如今大學生了還沒有忘記伯伯。”顧問官拍著卡爾的肩膀,卡爾比他還略高些。

  “今生沒齒不忘呀!”卡爾豪爽真誠地笑了。

  “真的嗎?”燕妮說,她同琳蘅手牽手匆匆從后花園里進來。

  “不忘!”卡爾又幽默地說:“當年被老鼠叼走的那幾顆牙齒不也長出來了嗎?”

  “哈哈哈……”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來。

  燕妮的父母要琳蘅倒咖啡、倒葡萄酒。

  “呃,還不如到葡萄架上去吃鮮葡萄。”燕妮對琳蘅小聲說一句。

  像童年時的那陣子,燕妮深怕小卡爾離開一步,又把他引進了后花園……

  燕妮成了特利爾人公認的最漂亮的姑娘。雙弦丹鳳眼,柳葉眉,棕白分明的眸子汪汪地嫵媚傳情,微微上挑的薄嘴唇,和藹的鼻梁,清晰率直的人中,高前額,一對富麗的耳,人字拉開前額棕色亮麗的發(fā)簾,頭頂高高盤上發(fā)結(jié),兩圈金光照人的圈頸項鏈,袒胸露背的長掛裙,……這一切,真像經(jīng)畫家雕飾了似的一尊宮廷美神塑像。

  卡爾一頭烏黑的卷發(fā)上翻著波浪,嘴唇和兩頰的一層毛茸茸的胡須,看起來比十七八歲的小伙子要老成些,身著校服的卡爾真還有幾分學者的風度。漂亮的燕妮和英俊的卡爾不再像童年時顯出年齡差來,看上去是年齡相當?shù)囊粚ω鴥?BR>
  第一個學年的假期里,卡爾由燕妮、琳蘅陪著在花園里聽鷓鴣啼鳴,聽夜鶯歌唱,但誰也不愿先說出自己心中要說出的話來。

  “你同燕妮姐都坐著唄,由我來。”琳蘅不準他倆動手,從葡萄架上摘下來一串串紫透了的葡萄,放在葡萄架下的茶桌上。像貴賓般地安頓著卡爾,連摘一串葡萄也深怕勞累了他。

  “琳蘅,一塊來吃。”留在卡爾記憶中的那件燕妮的衣服穿到她的身上了,這位農(nóng)家姑娘也是那樣可愛。卡爾將一顆剝了皮的葡萄先塞進了琳蘅的嘴里,花園里一片爽朗的笑聲。

  卡爾同燕妮隔著圓桌面對面坐著。這時,他們的相視,目光都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琳蘅心里為燕妮姐暗自高興,她悄悄地離開了圓桌,離開了花園。

  “吃吧!”卡爾把剝了皮的葡萄果一顆顆往燕妮的嘴里塞,“你還記得小時候嗎?都是你往我的嘴里塞。”

  “怎么不記得,那時你一頓可吃好多哩!”說著,燕妮也將一顆剝了皮的水汪汪的葡萄塞進卡爾的嘴里。她不由又要打量一下花園里通往家里的后門——

  “你怕你爸媽和琳蘅他們笑話嗎?”

  “琳蘅早知道了,我早就告訴了她,家里人我誰都不怕,只怕我哥,怕他帶人來。”燕妮說著低下了頭。

  “一個人要怕一個人干什么?你哥不就是在普魯士當了官嗎?”卡爾輕蔑地說,轉(zhuǎn)念又問:“呃,為什么要怕他?”

  “他給我介紹過幾個大少爺。”

  “那么,你的感覺呢?”

  “我誰都看不上。”燕妮低頭看自己纖細而又像葡萄樣嫩汪汪的手指頭。

  “那你看得上誰呢?”卡爾要順藤摸瓜。

  “你說呢?”燕妮反問,又刷地羞怯地說:“我只看得起我自己。”

  “我怎么知道你看得上誰?”卡爾佯裝著問,“我要是能鉆進你的腦袋和肚子里就好了,我就會知道你真正喜歡誰。”

  “那,你就鉆進去唄。”燕妮哧哧笑著說,看了一眼卡爾,很快地耷拉著頭,羞紅了臉。

  卡爾瞧她的頭發(fā):“那柔軟的比任何玩具都好玩的一對小發(fā)辮……”

  卡爾算是已摸著了“瓜蒂”,他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他接著滔滔不絕地就給燕妮講述他在大學里當同鄉(xiāng)會主席的事,講常帶大伙去“白馬”酒店喝酒消愁,談論政治,甚至去討伐學校那些橫行霸道、為所欲為的貴族子弟。

  于是,卡爾也就回答了她關心過的他右眼旁一線小疤痕的故事。

  “我知道你勇敢,但還得多長智慧,千萬要注意保護自己,沒有身體,還能有什么?”

  燕妮說著,臉上露出擔憂的形色來,她又瞥了一眼家里的后門,對卡爾說:“你過來,給我看看你那傷疤。”

  卡爾向她伸過頭來,燕妮那軟綿綿的手指揉著那小小的隱約的疤痕,真像要把疤痕輕輕拭去。卡爾體驗出通過那手指頭傳過來的一脈電流。“你還記得小時候嗎?一次搞游戲把手足都劃破了。”燕妮一邊嗔怪地說。

  “怎么不記得,這不是你的白手絹嗎?我一直帶在身上。”卡爾從口袋里掏出手絹,一塊折疊得方整熨貼的手絹。

  “好香啊!”燕妮打開手絹,將手絹縛在鼻子上……最后又把手絹按原來的折痕小心地折疊起來,交給卡爾,說:“只不過已成了一塊花手絹了。”

  “嗯,這是血的花。”卡爾莊重地說,又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語:“有一天,普天下受壓迫的勞動者都自己覺醒起來,用自己的鮮血樹起一面旗幟,建設比圣西門更理想的社會……”

  卡爾正是以他那非凡稟性的魅力、豐富的想象、深邃的智慧、博大的胸懷和不為一般男人所具有的剛毅的氣質(zhì),而使燕妮這位傾城的美女傾倒的。

  比卡爾大4歲的燕妮不僅是以她秀麗的容顏贏得卡爾的愛慕,她的文化素養(yǎng)、聰穎賢慧、高尚善良都是卡爾的意中人。

  燕妮這時卻還不知道,卡爾已為她在波恩熬過了不少夜晚,寫過了不少向她傾吐衷腸的情書戀歌哩……

  卡爾也并不十分清楚,這特利爾甚至于普魯士府內(nèi)有多少富貴子弟、公子少爺前來登門求婚,向她傾吐愛心,然而都被她一一婉言謝絕了。

  卡爾沒有財產(chǎn),又不是顯貴,還是一個沒有固定職業(yè)的大學在校生,尚不明將來的前程如何……?這一切,燕妮都清楚,可孩提時卡爾身上的一種無形的美的東西鉗制著她,似乎自己只有同卡爾在一起,今生今世才會幸福,那么就是將來吃苦受折磨也是一種從他人那里尋找不到的幸福……

  他們久久地將視線交織融會在一起,心里翻滾著……,每天就這么相視呆呆地坐著,不吃不喝,也是一種最大的滿足。

  暑假的又一天,也在這個花園里,那卻是夜鶯歌唱的時候,卡爾拉著童年時代很不一樣了的燕妮姐的手,緊緊地握著,柔和而低聲地對她說:

  “我們相愛吧?秘密地相愛?”

  燕妮把卡爾的手放到了自己的唇邊,以示回答。

  這時,他們都通開了心里的窗戶。

  銀盤的月亮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晝,燕妮輕捷地走出葡萄架,躲進了花園里的灌木花叢中,引卡爾捉迷藏,追那童年的夢……

  卡爾撲進了花叢中……

  就在這時候,他們私自面對滿盤銀月訂婚承諾,只要活在人間,終生結(jié)合在一起。

  這年暑假,卡爾和燕妮私自訂下了婚約,可是,這對情侶當時僅把他們的決定告訴了卡爾的父親,因為他們難以相信會得到其他親屬的理解和同意。

  父親對孩子還這么年輕,剛開始接受高等教育就決定自己的命運同一個許多人追求的達官貴人的美女連在一起,內(nèi)心憂慮重重,深感不安。但是,他又不能不表示同意,因為他清楚,卡爾的決定是不易動搖的。

  暑假后,卡爾遵從父親的安排從波恩轉(zhuǎn)學去了普魯士的首都大學——柏林大學繼續(xù)讀書。

  這次去柏林,不像一年前去波恩那樣高興,那時他是懷著打算去征服整個世界的中學生的熱情,興高采烈的離開的。

  卡爾坐在普通的郵車里,經(jīng)過七天的旅程,神情憂傷,悶悶不樂,留下了未婚妻在特利爾,她會受到各方面的困擾;柏林那么遙遠,一別又將是數(shù)年……卡爾心頭有一對矛盾沖突:一是要讀書學習,要取得成績;另一方面是不愿和心愛的人分離。在必須獲得生存條件和不可避免別離的矛盾他念念發(fā)誓:要調(diào)集自己的僅有的能耐服從自己的意志。

  1836年10月22日,卡爾到達柏林。他同時下定了決心要埋頭于科學和藝術(shù)的學習,選修了法學和人類學。

  卡爾在這里除了三門正規(guī)聽課的課程以外,還閱讀學者的專著,作筆記、寫詩,注意加強自己多方面的修養(yǎng)。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清理自己的思想,他常作深入的自我解剖,一邊寫一邊思索。

  這個方法的一直運用,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能耐,非凡的工作能力使自己能夠一下子干好幾件事,他能同時閱讀和分析許多著作,作摘記,把腦子里隨時出現(xiàn)的思想和計劃記下來,并且還給燕妮寫詩。

  這年年底,燕妮收到了他的三本詩集,上面的題詞是:“獻給我親愛的和永遠熱愛的燕妮·馮·威斯特華倫”。

  燕妮,笑吧!你定會覺得驚奇:

  為何我的詩篇只有一個標題,
  全部都叫做《致燕妮》?
  須知世界上唯獨你
  才是我靈感的源泉,
  希望之光、慰藉之神。
  這光輝照徹了我的心靈,
  透過名字就看見你本人。

  卡爾獻給燕妮的詩集既是愛的幻想曲,也是愛的思念曲——

  我用迷戀幻想的這支巧手,
  編織一幅旋律繞空的羅紗,
  讓我飛向那心愛的遠方,
  用輕紗把我的燕妮披上。
  思念比天上宮殿還高,
  比永恒的天地更久長,
  比理想國還更美妙,
  憂心似海,深勝海洋。

  他又把愛情、理想和志愿結(jié)合在一起:

  我幻想使心中雄偉的歌聲
  響徹全世界,洋溢著長空,
  為了獲得光輝的榮譽,
  向精神堡壘發(fā)起猛攻。……
  我要向那茫茫蒼天問訊死亡。
  我能在那兒找到什么?真是荒唐!
  我應當達到成熟完善,
  像火炬自身迸發(fā)火光。

  如同卡爾一樣,燕妮也對自己的戀人無限思念,含著淚水讀完一封封“情書”,或干脆掩嘴哭一場。她在信中激動地寫道:

  “——親愛的卡爾,如果您現(xiàn)在能和我在一起,如果我能偎依在您胸前,和您一起眺望那令人心曠神怡的親切的谷地、美麗的牧場、森林密布的山嶺,那該有多好啊!可是,啊,您是那么遙遠,那么不可企及,我的目光徒然把您尋覓,我的雙手徒然向您張開,我以最柔情蜜意的話語徒然把您呼喚。我只得在您的愛情的無聲的信物上印上熱烈的吻,把它們代替您緊貼在心房,用我的淚水澆灌它們。”

  “您的形象在我面前是多么光輝燦爛,多么威武堂堂啊!我從內(nèi)心多么渴望著,您能常在我的身旁。我的心啊,是何等喜悅和歡快的為你跳動;我的心啊,是何等焦慮和不安地在您走過的道路上盼望著、期待著。”

  “我越是沉湎于幸福,那么,一旦你那火熱的愛情消失了,你變得冷漠而矜持時,我的命運就會越可怕。卡爾,你要看到,由于擔心保持不住你的愛情,我失去了一切歡樂。”

  卡爾這位剛強的男子漢流下了眼淚,他把淚水流在稿紙上,又匆匆寫上:

  燕妮!我可以大膽肯定,
  我們相愛著,心換了心,
  熾熱的心啊在一塊兒跳動,
  它們的浪潮奔騰洶涌。
  因此,我輕蔑地把手套
  擲向世界的寬大臉龐,
  渺小的巨人呻吟著轟然跌倒,
  但我的火焰不會被它的殘骸滅掉。
  我要像神那樣勝利地,
  巡視廢墟的國土,
  我的每句話都是火焰和行動,
  我的心胸有如造物主的懷抱。
  我再也不能安靜地研習,
  那有力地吸引著我的東西,
  我再也不能得到恬適和安靜,
  我的生活將不停地沸騰。
  卡爾把愛情都傾倒到學習上去了。

  時鐘已經(jīng)敲響了2點,夜間死一般寂靜,只有那古老的調(diào)節(jié)時間的鐘擺嘀噠嘀噠地響著。他小心地伸了伸深怕嘎然折斷的腰肢,當看到手指上“心上的燕妮姐”送的戒指,不由本能地摸摸口袋里的“花手絹”……忽然記起有兩天沒有給燕妮寫信了,她一定在遠方非常地想念著……

  他從裝有精致的信紙的箱子里拿出一大張嶄新的信紙給燕妮寫信。

  就寢時已是清晨4點鐘了。他覺得疲乏,眼睛發(fā)花,額頭發(fā)熱。

  第二天,他高燒40度,不能到大學去聽課,在床上躺了幾個星期,慢慢才從精力耗竭的狀態(tài)中休養(yǎng)恢復元氣。

  卡爾又一次思忖著作出決定:為了集中精力撲到已愛上的希臘哲學史的研習上去,不再給燕妮寫詩,換用一種省時又珍重的新方式。

  一天,卡爾很快給燕妮編選成一部民歌選集。精裝8開本,親手設計。黃綢的封面上帶有紅色的玫瑰花,這象征著他對燕妮的愛情像紅色的玫瑰那樣光輝閃爍、熱烈溫馨。他在反復尋找之后,才在菩提樹大街找到了一家裝訂社。

  當他翻閱詩冊的時候,也不由使他驚異:詩冊里竟然沒有他自己寫的一首詩歌,他喃喃自語:“這些詩歌比我的好些,如果別人的詩句是絕妙好詞的話,為什么還要用我自己的詩去表達我的愛情呢!”

  他的指頭撫摸著黃色的綢絹,燕妮的形象就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近年來她長得更美麗了。他想到上學期末的假期中和她的一次談話,想到同燕妮的母親發(fā)生的爭執(zhí)。

  他低聲說道:“不會的,我們不會分開的。”

  他細心地把書包好,并附了一封信,寫了許多心里話,然后匆匆跑到郵局寄出,一路上,他哼著歡樂的歌曲。

  研習功課還要研究愛情的矛盾,使他心煩意亂,過度興奮和狂熱進行精神探索的時期是卡爾在常人很難出現(xiàn)發(fā)展進步的非常時期,因為這個時期使他對世界有了新的看法,使他達到了遠遠超出他的年齡的成熟程度。

  1837年11月10日,卡爾在給父親的信中是這樣匯報和安慰父親的。

  親愛的父親:

  生活中有著這樣的時刻,它給已經(jīng)消逝的時光立下一塊界碑,但同時又明確地指明生活的新的方向。

  在這種繼往開來的時刻,我們感到不得不用思想的銳眼來觀察過去和現(xiàn)在,以求達到認識我們現(xiàn)實的境地。世界歷史本來也確實喜愛作這樣的回顧,把目光投向過去,這常常賦予它一種倒退和停滯的假象,而實際上它只不過坐在靠椅上,為了理解自己,從精神上洞察自己的精神的活動。

  但在這樣的時刻,個別的人往往柔情滿懷,因為任何一種轉(zhuǎn)變部分地是優(yōu)美的絕唱,部分地是偉大新詩篇的序曲。這種新詩篇力求賦予正在消失的豐富多彩的色調(diào)以牢靠的形式。然而我們倒想給已經(jīng)一度經(jīng)歷過的東西樹立一座紀念碑,以使它在我們的感情中重新贏得它在我們的行動中已經(jīng)失去的地位……

  所以,當我在這里度過的一年行將結(jié)束,回顧一下其間所經(jīng)歷的各種情況,以便回答你,我親愛的父親,從埃姆斯寄來的那封極其親切的信的時候,請允許我像考察整個生活那樣來觀察我的情況,也就是把它作為在科學、藝術(shù)、個人生活全面地展示出來的精神活動的表現(xiàn)來觀察。

  當我離開了你們的時候,在我面前展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愛情的世界,而且起初是極其熱烈的、沒有希望的愛的世界,甚至到了柏林去旅行我也是淡漠的,要是在別的時侯,那會使我異常高興,會激發(fā)我去觀察自然,還會燃起我對生活的渴望。這次旅行甚至使我十分難受,因為我看到的巖石并不比我的感情更倔強、更驕傲,廣大的城市并不能比我的血液更有生氣,旅館的飲食并不比我所抱的一連串幻想更豐富、更經(jīng)得消化,最后,藝術(shù)也不如燕妮那樣的美。

  到了柏林以后,我斷絕了從前的一切交往,有時去看人也是勉強的,只想專心致志于科學和藝術(shù)……

  但是寫詩可以而且應該僅僅是附帶的事惰,因為我應該研究法學,而且首先渴望專攻哲學。這兩門學科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所以一方面,我讀了——不加任何批判地,只是按學生的方式——海奈克齊烏斯和蒂博的著作以及各種文獻(例如,我把羅馬法全書頭兩卷譯成德文),另一方面,我試圖使某種哲學體系貫穿整個法的領域。我在前面敘述了若干形而上學的原理作為導言,并且把這部倒霉的作品寫到了公法部分,約有三百印張……

  在實體的私法的結(jié)尾部分,我看到了全部體系的虛假,體系綱目近似康德的綱目。而執(zhí)行起來卻完全不是那樣。這又一次使我明白了,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這樣我就必須懷著我的良知重新投入她的懷抱……

  在做這種種事情的時候,我在第一學期熬過了許多不眠之夜,經(jīng)歷了許多斗爭,體驗了許多內(nèi)心的和外在的激勵。但是這一切都沒有使我大大充實起來,不僅如此,我還忽視了自然、藝術(shù)、整個世界,跟朋友們也疏遠了。這似乎連我的身體也有反映了。一位醫(yī)生勸我到鄉(xiāng)下去,于是我第一次穿過整個城市,來到通向施特拉勞的城門前。

  卡爾的這一興趣和行動讓父親大為吃驚。父親這時已疾病纏身,收入減少。他擔心兒子的政治傾向會危及以后的職業(yè)前途和家庭生計,從而也妨礙跟燕妮的迅速結(jié)合。他回信批評卡爾,反對他放棄法律專業(yè)專攻哲學。

  然而,未來的兒媳卻十分支持他兒子的事業(yè)的政治態(tài)度。燕妮拋開婚姻大事的顧慮,違反雙親和公婆的旨意,堅定地站在未婚夫的一邊。卡爾給父母的信中轉(zhuǎn)達燕妮的態(tài)度時說:“正如我唯一心愛的燕妮所寫的那樣,這些顧慮在履行神圣職責中會全部消失。”

  卡爾對哲學研究的濃厚興趣得到了未婚妻的理解和支持,未婚妻還表明她要閱讀黑格爾的著作,希望能熟悉未婚夫所要鉆研的那些東西,按他的興趣來生活……

  燕妮一封又一封的信使他興奮得徹夜不眠,如癡如醉地鉆進了哲學的大廈魔宮……

上一篇:第十二章 6年磨難

下一篇:第十三章 風雨同舟

網(wǎng)友關注

名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