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接受命運挑戰
1. 光榮的槍騎兵
朱可夫從來不向命運低頭,一直勇敢地接受命運的嚴峻挑戰。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于1915年8月7日離開學徒的作坊,在他的家鄉卡盧加省馬洛亞羅斯拉韋茨縣應征入伍,從此開始了他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他被選送到騎兵部隊。他為能夠當上一名騎兵,感到十分高興。他一向很喜愛這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兵種。他的朋友們都被分配當步兵,所以很多人十分羨慕他。
一個星期以后,所有應征青年都到兵站報到。編隊以后,他就與同鄉們分手了。周圍都是些陌生的面孔,也都是和他一樣還沒有長胡子的孩子們。
晚上,他們上了貨車,開往卡盧加城。起初朱可夫一直感到很苦悶和孤單。他的少年時代已經結束了。他問自己:“我吃得了當兵的苦嗎?如果要去打仗,我行嗎?”后來暗暗鼓勵自己,他想,我是經受過生活磨煉的,一定能夠光榮地完成士兵的職責。
每個車廂裝了40個人。貨車車廂沒有客運設施,一路上他們只能站著或者坐在骯臟的地板上。有的人在唱歌;有的人在打牌;有的在同鄰座的人談心時哭了;也有人咬緊牙關,目不轉睛地凝視著一個地方,坐在那里想象未來的士兵生活。
到達卡盧加城已是夜間。在一個貨車站臺下了車。傳來了“集合!”
“看齊!”的口令,然后他們列隊向城市相反的方向前進。有個人問上等兵:我們開到哪兒。看來這個上等兵是個好人,他和藹地對大家說:
“孩子們,永遠不要向長官提出這類問題。當兵的應當默不作聲地執行命令和口令。至于開到哪兒——這是長官才可以了解的事。”
好像為了證實他的話,縱隊先頭傳來了隊長的洪亮的聲音:
“隊列中不準說話!”
朱可夫的新朋友科利亞·西夫佐夫用胳膊肘碰了他一下,小聲說:
“這就是士兵生活的開始?!”
第一天的士兵生活,就叫人難受。大家都很想早點躺下睡覺,可是,排長似乎猜透了他們的心思,偏偏命令他們集合,宣布明天要帶領他們參加全體晚點名,所以,今天必須學會唱國歌《上帝啊,保佑沙皇!》。他們一直學到深夜。第二天早晨6點鐘就又起床出早操了。
每天生活很單調,就像兩滴水珠一樣的完全相似。第一個星期天到了。大家都想休息一下,洗個澡;可是,又被叫去打掃操場和軍營,一直掃到吃午飯。“午睡”后,又是擦槍、補衣服、寫家信。班長警告他們,不得在信里對任何事情表示不滿,因為這樣的信件檢查官一概要扣發的。
習慣士兵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但是,對經過艱苦生活磨煉的朱可夫來說,什么也難不倒他。經過兩個星期左右,他和大多數人都已經對軍隊的各項規章制度感到習慣了。
這時的朱可夫雖然在政治上還比較幼稚,但他還是認識到這只是一場富人的戰爭。因此,他對入伍參戰熱情不高。出于青年人的愛國熱忱,他還是決心要忠誠地為俄羅斯而戰。
憑著朱可夫當時的文化條件,他本來有資格直接進陸軍準尉學校,但是朱可夫卻不想這么做。他曾見過兩個同村的年輕人成為準尉后,因為年輕資歷淺,在部隊里仍貧困潦倒。他覺得自己應走另一條路,先當兵,再去士官學校接受更嚴格的軍事訓練。從此,在填寫文化程度時,他只說曾在教會學校讀過小學。這樣,朱可夫便成了騎兵部隊的一名新兵。
1915年9月,朱可夫他們被派往烏克蘭境內的后備騎兵第5團。該團駐扎在哈爾科夫省巴拉克列亞城內。他們的列車經過薩文第車站,抵達巴拉克列亞車站。這里正在準備為前線騎兵第10師運送補充兵員。到月臺上來迎接他們的,是穿著新制服、儀表端正的騎兵軍士和司務長們。這些人有的穿驃騎兵制服,有的穿槍騎兵制服,還有的穿龍騎兵制服,十分神氣。
騎兵當時分為驃騎兵、槍騎兵、龍騎兵三種。朱可夫被分到槍騎兵連。到了這里,朱可夫領到了軍服,還得到了一匹深灰色的烈性牝馬,名叫“恰謝娜婭”。
人們都知道騎兵馳騁在疆場,威風凜凜,但沒有多少人知道騎兵的艱苦。他們除了學習步兵科目外,還要學習馬術,學會使用馬刀等冷兵器,每天還要刷三次馬。與步兵相比,騎兵每天要早起一小時,晚睡一小時。最要命的算是乘馬訓練和特技騎術等。每個士兵兩條大腿都磨出了血,剛結了疤,又磨破了。每次訓練后,馬鞍上都血跡斑斑。朱可夫十分堅強。“恰謝娜婭”最初看不起這個矮壯的年輕人,重重地摔了他幾次,但越摔這個年輕人訓練時間越長:“恰謝娜婭”終于被馴服了。僅用兩個星期,朱可夫就在馬鞍上牢牢坐穩了。
在這里,朱可夫遇到了一個心地善良的排長——上士杜拉科夫。雖然他的名字俄語意思是“傻瓜”,但這位杜拉科夫并不像,而且還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外表上很嚴肅,心地卻很溫和、善良。他對下級要求很嚴格,有時會因為一個動作做得不規范而大加指責,但他從不冤枉一個士兵,處理問題總是十分謹慎,盡可能地做到公道,而且,他很關心每個士兵的前途。
可是,另一位指揮官,下士博羅達夫科,卻和他完全相反:性情暴躁,大喊大叫,喜歡打人。老兵們說,他曾經打掉過好幾個士兵的牙齒。
他教練騎乘時,表現得特別殘暴。這一點,在排長短期休假期間,他們體會最深。博羅達夫科代理排長期間,在教練這些新兵時,總是肆意妄行,動輒拳打腳踢。對朱可夫這樣被他認為有文化的人,尤其苛刻。朱可夫被逼得氣憤到了極點。
一天,朱可夫和幾個士兵商議好,悄悄躲在一個黑暗的角落里。當博羅達夫走過時,突然用馬披蒙住他的頭,把他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朱可夫以為這回犯了大錯,難逃軍事法庭的處罰。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就在這時,他們原來的排長杜拉科夫上士回來了。杜拉科夫和博羅達夫不一樣,他雖然要求下級很嚴格,但他尊重士兵。杜拉科夫打了一個圓場,把這件事搪塞過去,不久還請求上級將博羅達夫調到了別的連隊。
到1916年春天,朱可夫和他所在部隊已經接受了很好的騎兵訓練。訓練結束時,按照慣例,要從訓練成績優秀的士兵中選拔一些人進教導隊,準備培養今后當軍士。要從他們中間選30名訓練成績好的士兵進行培養。出類拔萃的朱可夫當然被選中了。但朱可夫很矛盾,他想上前線。這時,杜拉科夫竭力說服朱可夫上教導隊。他說:“不要急著到前線去,我在前線待過,感覺很困惑。我們許多人都糊里糊涂地死去,這到底為什么?”杜拉科夫流露出對沙皇政府的厭倦。他語重心長地對朱可夫說,前線你早晚會去的,但事先一定要更多地學習軍事,這對你將來的成長會大有好處。朱可夫被說服了。杜拉科夫的這種帶兵方法對朱可夫有一定的影響。在后來帶兵中,朱可夫始終認為,軍官必須替士兵著想,把士兵當成自己的親人,這樣士兵才會把命運放心地交給你。
朱可夫進了教導隊。他的運氣真是不好。這一次,他碰上了一個比博羅達夫更糟糕的上司,因為這個人右手食指短半截,士兵們背地里都叫他“四指半”。
“四指半”經常毒打士兵,他雖然沒有碰過朱可夫一個指頭,但卻用另外方式對他施加各種懲罰。
在教導隊里,可以說沒有第二個人像朱可夫那樣,多次“穿著全副戰斗裝備頂著馬刀”罰站,從馬廄里背著那么多袋的沙子送往野營帳篷,此外,還經常安排他在假日里值班。不過,令朱可夫得意的是,在操練課方面,那“四指半”卻怎么也挑不出他的毛病。
“四指半”后來也相信上述方法整不倒朱可夫,便決定改變策略:由于朱可夫在軍事訓練方面一直走在別人前面,他就想干脆不讓他參加訓練。
有一天,他把朱可夫叫到帳篷里去。對他說:
“我看出來了,你是一個有個性、有文化的青年,學習軍事不吃力。你是莫斯科人,是工人,為什么還要你每天去參加操練課、跟著去流汗呢?你以后就當我的非編抄寫員,負責填寫值勤登記表,統計缺課人數和執行其他的任務。”
朱可夫回答說:“我到教導隊來,不是為了要當一名負責承辦各種事項的職員,而是為了要認真地學習軍事和當一名軍士。”
他發怒了,并威脅說:
“你等著瞧吧,我叫你永遠也當不上軍士!……”
6月份了,他們的學習就要結束,快要開始考試了。按照當時的規定,教導隊里成績最好的一名,畢業時應授予下士軍銜,而其余的人,只作為準軍士,即軍士銜的候補人員從教導隊畢業。同學們都不懷疑,朱可夫會成為第一名,畢業時一定會獲得下士軍銜,并且以后會找到當班長的空缺。
但是,完全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畢業前的兩個星期突然宣布,由于朱可夫不守紀律和冒犯直接長官,決定把他開除出教導隊。大家都清楚,“四指半”已決定算總賬了。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有人向教導隊大隊長告發了對朱可夫的不公正處理。隊長做了調查,在周邊好心人的幫助下,撤銷了對他的開除命令。可是由于這一事件,他沒能得到第一名,而是和大家一樣得了準軍士銜。
1916年8月,朱可夫從教導隊畢業,被分回騎兵第10師擔任準軍士。該師此時駐扎在哈爾科夫附近。
開往哈爾科夫的火車走得很慢。半路上,朱可夫乘坐的火車開到一個岔道上,以便讓另一列裝載步兵師的火車先行。這時,從前線開回的醫護列車也停在這里為開往前線的列車讓路。從傷員那里朱可夫了解到俄國士兵的武器和裝備都很差,高級指揮官名聲很壞。這些消息讓朱可夫聽了心里很難過。
朱可夫所在部隊,番號是龍騎兵捕諾夫哥羅德騎兵第10團,被派到文尼察西南的卡美涅茨—波多耳斯克,在那里接受一百多馬匹及全部裝備。正在卸車的時候,他們遭到一架德國偵察機的襲擊,一個士兵和幾匹馬被當場炸死。這是朱可夫入伍后所經受的第一次戰斗洗禮。
第10師開到德涅斯特河岸,在這里成為俄西南戰線預備隊的一部分。
他們到達部隊后,就知道了羅馬尼亞已向德國宣戰,并將站在俄國方面對德國人作戰。還聽到傳說,他們師很快就要開赴前線,但是,究竟開到哪個地段,誰也不知道。
9月初,這個師集中到貝斯特里茨山林地區,因為地形條件不適合騎兵沖擊,他們被作為步兵投入了進攻。部隊受到很大損失,進攻行動也就草草結束了。
在這次行動中,朱可夫由于作戰勇敢并俘虜了一名德軍軍官,贏得了他軍事生涯的第一項榮譽——一枚圣喬治勛章。
1916年10月,朱可夫和幾名同伴在進行戰地偵察時,誤入雷區。兩名同伴受了重傷。而他也被氣浪從馬上掀了下來,腦子受到震傷。這次受傷,為他又贏得第二枚圣喬治勛章。
朱可夫被送往哈爾科夫療養。出院后,他仍然感到不舒服,特別是聽覺不好,醫務委員會沒有讓他返回前線,而是把他調到了駐扎在拉格爾村的騎兵新兵連。
這時候,俄國軍隊的反戰情緒已越來越濃,俄國國內的革命形勢也日漸高漲。一場翻天覆地的社會大變革即將在俄國這個“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爆發。
2. 融入革命洪流
1917年2月中旬,彼得堡部分工人開始罷工。幾天后,罷工浪潮席卷全城和鄰近的城市。革命已一觸即發。2月26日,布爾什維克決定舉行總起義,成立臨時政府。也就在這同時,2月27日凌晨,駐扎在拉格爾村朱可夫他們的騎兵連突然緊急集合,集合地點就在騎兵連長、騎兵大尉、男爵馮·德·戈爾茨宿舍的附近。當時他們什么也不知道。朱可夫忙問他們的排長基輔斯基中尉:
“中尉先生,我們要開到哪里去?”
他反問:“你是怎么想的?”
他說:“士兵們應當知道開往哪里,尤其是,還給我們發了子彈。”
“那又有什么。子彈會有用的。”
騎兵大尉、男爵馮·戈爾茨把全連變成三路縱隊后,發出了“快步走!”的口令。騎兵連沿公路向巴拉克列亞城后備騎兵第5團司令部前進。到達團教練場后,他們看到基輔龍騎兵和英格曼蘭德驃騎兵都已排成橫隊等候在那里了。他們連也變成了連橫隊。其他部隊也快步趕到了。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很快就一切都明白了。操場那邊有人舉著紅旗游行示威。我們連長猛抽一鞭,縱馬向團部疾馳而去。其他連長也跟著他去了。這時,從團部走出一群軍人和工人。
一位高個子軍人,大聲對士兵們講起話來。他說,俄國的工人階級、士兵和農民不再承認沙皇尼古拉二世了,不承認資本家和地主。俄國人民不愿意繼續進行流血的帝國主義戰爭,人民需要和平、土地和自由。這位軍人在結束自己的簡短演說時,高呼:“打倒沙皇!打倒戰爭!各國人民和平萬歲!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萬歲!烏拉!”
誰也沒有向士兵發口令。但是,他們從心底里明白他們應當怎樣做。四處都響起了“烏拉”的歡呼聲。士兵們和游行的工人們站到了一起。
經過短暫的激戰,起義士兵和工人很快取得了勝利,并于27日晚舉行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蘇維埃代表大會。
“二月革命”的勝利推翻了統治俄國三百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俄國歷史由此進入新紀元。
在這場社會大變革中,青年朱可夫沒有置身事外,而是積極地把自己融入了革命的洪流之中。
2月28日,士兵委員會的負責人雅科夫列夫向朱可夫的連里派來了一位新連長。新連長一上任便命令全連集合,選舉出席團蘇維埃代表大會的代表和連士兵委員會。朱可夫被選為連士兵委員會主席,并出席團蘇維埃代表大會。
二月革命后的俄國形勢,錯綜復雜。由于大多數布爾什維克的領袖還被關押在監獄里或仍在流放中,致使孟什維克把持著蘇維埃的領導權。他們同資產階級代表達成協議,成立了以李沃夫為首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新成立的臨時政府決定繼續進行戰爭。因此,3月初,朱可夫所在團的蘇維埃大會上,布爾什維克同孟什維克進行了激烈的斗爭。
士兵們不愿意再繼續流血,因而對臨時政府非常反感。在選舉蘇維埃成員時,大家都選布爾什維克。
5月,騎兵連士兵委員會決定解散這支連隊,士兵委員會給士兵們發了退伍證明,讓他們返回各自的家鄉。朱可夫在遣散以后,發現一些投奔到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方面去的軍官四處搜尋他,不得不在巴拉克列亞城內和拉格爾村里躲了幾個星期。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
11月30日,朱可夫安全地回到莫斯科。之后,他回到家鄉住了一段時間。正當他準備參加赤衛隊時不幸得了斑疹傷寒,不得不繼續休養。之后,他又得了回歸熱。直到6個月后,他的身體徹底康復,才實現了他參加紅軍的愿望。
3. 參加紅軍
1918年8月,朱可夫加入了紅軍,被編入莫斯科騎兵第1師第4團。
他們的團長是后來的蘇軍元帥塞米揚·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師長則是后來的布瓊尼元帥。
此后,在整個內戰期間,朱可夫大部分時間都在布瓊尼的騎兵部隊里。這是一支有著傳奇色彩的騎兵部隊,并且深得斯大林的喜愛。作為它的一員,朱可夫在戰時和戰后的活動中都不可分地和它聯系在一起,這給他的經歷增添了不少光彩。
就在朱可夫養病期間,革命形勢又有了新的發展。
由于鞏固新生政權的需要,蘇維埃政府開始著手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的艱苦工作。1918年1月召開了全俄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一致贊成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大會通過了列寧起草的《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的宣言》,其中寫道:
為了保證勞動群眾掌握全部政權和根除剝削者的政權復辟的可能,特命令實行勞動者武裝,建立社會主義工農紅軍。
會議之后,馬上在彼得堡開始以百名赤衛隊員和彼得堡衛戍區各后備團的士兵,組建紅軍的第一個兵團。這就是工農紅軍第1軍。就在這時,從彼得堡向西部戰線派出了以赤衛隊員組成的第一批社會主義軍隊,約一千人。
列寧在歡送大會上發表了演說。他說:“我向你們第一批社會主義軍隊的志愿人員英雄們表示祝賀,你們一定會建立起強大的革命軍。”
接受志愿人員加入紅軍的制度是這樣的:每個志愿人員必須持有士兵委員會、黨組織或支持蘇維埃政權的其他社會組織的介紹信。如果是整批加入,則要求實行集體保證。工農紅軍軍人享受全面的供給制,此外還發給津貼費。開始每月50盧布,從1918年春季,紅軍已有將近20萬人,后來志愿人員的來源就慢慢減少了。
革命后的俄國形勢十分嚴峻。出于對新生蘇維埃政權的恐懼和仇恨,地主資產階級和協約國帝國主義聯合起來,打著“保護俄國”的幌子向蘇維埃政權發動了猖狂的進攻。
1918年5月9日,英軍在北部重要港口摩爾曼斯克登陸,接著美軍、法軍也相繼在此登陸。4月5日,日軍在東部的海參威登陸,英、美也隨之派兵在此登陸,不久占領了遠東地區。
在帝國主義支持下,蘇俄國內的各種反革命勢力紛紛發動叛亂,災禍殃及西伯利亞、伏爾加河流域和俄國中央地區。到1918年下半年,在蘇俄領土上共有帝國主義國家軍隊和白匪軍近100萬人。
為了粉碎國內外敵人的進攻,蘇維埃政府采取果斷措施。在軍事方面,1918年5月,將自愿兵役制改為義務兵役制。對紅軍進行整編,加速選拔和培養工農指揮員,吸收舊軍事專家參加軍事工作,建立政治委員制。對不脫產的工人實行義務軍訓,擴大軍事后備力量。這些新制度的實行,擴大了軍隊的影響。到1918年8月,即朱可夫參加紅軍時,紅軍已達50萬人。新生的紅軍正在迅速壯大。
為加強對部隊的統一指揮,1918年9月2日,成立了以托洛茨基為主席的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置了總司令部,下設各個戰線及其司令部。11月,組成了以列寧為主席的國防委員會。
到1919年初,紅軍已發展到一百多萬人。
朱可夫從來不向命運低頭,一直勇敢地接受命運的嚴峻挑戰。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于1915年8月7日離開學徒的作坊,在他的家鄉卡盧加省馬洛亞羅斯拉韋茨縣應征入伍,從此開始了他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他被選送到騎兵部隊。他為能夠當上一名騎兵,感到十分高興。他一向很喜愛這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兵種。他的朋友們都被分配當步兵,所以很多人十分羨慕他。
一個星期以后,所有應征青年都到兵站報到。編隊以后,他就與同鄉們分手了。周圍都是些陌生的面孔,也都是和他一樣還沒有長胡子的孩子們。
晚上,他們上了貨車,開往卡盧加城。起初朱可夫一直感到很苦悶和孤單。他的少年時代已經結束了。他問自己:“我吃得了當兵的苦嗎?如果要去打仗,我行嗎?”后來暗暗鼓勵自己,他想,我是經受過生活磨煉的,一定能夠光榮地完成士兵的職責。
每個車廂裝了40個人。貨車車廂沒有客運設施,一路上他們只能站著或者坐在骯臟的地板上。有的人在唱歌;有的人在打牌;有的在同鄰座的人談心時哭了;也有人咬緊牙關,目不轉睛地凝視著一個地方,坐在那里想象未來的士兵生活。
到達卡盧加城已是夜間。在一個貨車站臺下了車。傳來了“集合!”
“看齊!”的口令,然后他們列隊向城市相反的方向前進。有個人問上等兵:我們開到哪兒。看來這個上等兵是個好人,他和藹地對大家說:
“孩子們,永遠不要向長官提出這類問題。當兵的應當默不作聲地執行命令和口令。至于開到哪兒——這是長官才可以了解的事。”
好像為了證實他的話,縱隊先頭傳來了隊長的洪亮的聲音:
“隊列中不準說話!”
朱可夫的新朋友科利亞·西夫佐夫用胳膊肘碰了他一下,小聲說:
“這就是士兵生活的開始?!”
第一天的士兵生活,就叫人難受。大家都很想早點躺下睡覺,可是,排長似乎猜透了他們的心思,偏偏命令他們集合,宣布明天要帶領他們參加全體晚點名,所以,今天必須學會唱國歌《上帝啊,保佑沙皇!》。他們一直學到深夜。第二天早晨6點鐘就又起床出早操了。
每天生活很單調,就像兩滴水珠一樣的完全相似。第一個星期天到了。大家都想休息一下,洗個澡;可是,又被叫去打掃操場和軍營,一直掃到吃午飯。“午睡”后,又是擦槍、補衣服、寫家信。班長警告他們,不得在信里對任何事情表示不滿,因為這樣的信件檢查官一概要扣發的。
習慣士兵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但是,對經過艱苦生活磨煉的朱可夫來說,什么也難不倒他。經過兩個星期左右,他和大多數人都已經對軍隊的各項規章制度感到習慣了。
這時的朱可夫雖然在政治上還比較幼稚,但他還是認識到這只是一場富人的戰爭。因此,他對入伍參戰熱情不高。出于青年人的愛國熱忱,他還是決心要忠誠地為俄羅斯而戰。
憑著朱可夫當時的文化條件,他本來有資格直接進陸軍準尉學校,但是朱可夫卻不想這么做。他曾見過兩個同村的年輕人成為準尉后,因為年輕資歷淺,在部隊里仍貧困潦倒。他覺得自己應走另一條路,先當兵,再去士官學校接受更嚴格的軍事訓練。從此,在填寫文化程度時,他只說曾在教會學校讀過小學。這樣,朱可夫便成了騎兵部隊的一名新兵。
1915年9月,朱可夫他們被派往烏克蘭境內的后備騎兵第5團。該團駐扎在哈爾科夫省巴拉克列亞城內。他們的列車經過薩文第車站,抵達巴拉克列亞車站。這里正在準備為前線騎兵第10師運送補充兵員。到月臺上來迎接他們的,是穿著新制服、儀表端正的騎兵軍士和司務長們。這些人有的穿驃騎兵制服,有的穿槍騎兵制服,還有的穿龍騎兵制服,十分神氣。
騎兵當時分為驃騎兵、槍騎兵、龍騎兵三種。朱可夫被分到槍騎兵連。到了這里,朱可夫領到了軍服,還得到了一匹深灰色的烈性牝馬,名叫“恰謝娜婭”。
人們都知道騎兵馳騁在疆場,威風凜凜,但沒有多少人知道騎兵的艱苦。他們除了學習步兵科目外,還要學習馬術,學會使用馬刀等冷兵器,每天還要刷三次馬。與步兵相比,騎兵每天要早起一小時,晚睡一小時。最要命的算是乘馬訓練和特技騎術等。每個士兵兩條大腿都磨出了血,剛結了疤,又磨破了。每次訓練后,馬鞍上都血跡斑斑。朱可夫十分堅強。“恰謝娜婭”最初看不起這個矮壯的年輕人,重重地摔了他幾次,但越摔這個年輕人訓練時間越長:“恰謝娜婭”終于被馴服了。僅用兩個星期,朱可夫就在馬鞍上牢牢坐穩了。
在這里,朱可夫遇到了一個心地善良的排長——上士杜拉科夫。雖然他的名字俄語意思是“傻瓜”,但這位杜拉科夫并不像,而且還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外表上很嚴肅,心地卻很溫和、善良。他對下級要求很嚴格,有時會因為一個動作做得不規范而大加指責,但他從不冤枉一個士兵,處理問題總是十分謹慎,盡可能地做到公道,而且,他很關心每個士兵的前途。
可是,另一位指揮官,下士博羅達夫科,卻和他完全相反:性情暴躁,大喊大叫,喜歡打人。老兵們說,他曾經打掉過好幾個士兵的牙齒。
他教練騎乘時,表現得特別殘暴。這一點,在排長短期休假期間,他們體會最深。博羅達夫科代理排長期間,在教練這些新兵時,總是肆意妄行,動輒拳打腳踢。對朱可夫這樣被他認為有文化的人,尤其苛刻。朱可夫被逼得氣憤到了極點。
一天,朱可夫和幾個士兵商議好,悄悄躲在一個黑暗的角落里。當博羅達夫走過時,突然用馬披蒙住他的頭,把他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朱可夫以為這回犯了大錯,難逃軍事法庭的處罰。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就在這時,他們原來的排長杜拉科夫上士回來了。杜拉科夫和博羅達夫不一樣,他雖然要求下級很嚴格,但他尊重士兵。杜拉科夫打了一個圓場,把這件事搪塞過去,不久還請求上級將博羅達夫調到了別的連隊。
到1916年春天,朱可夫和他所在部隊已經接受了很好的騎兵訓練。訓練結束時,按照慣例,要從訓練成績優秀的士兵中選拔一些人進教導隊,準備培養今后當軍士。要從他們中間選30名訓練成績好的士兵進行培養。出類拔萃的朱可夫當然被選中了。但朱可夫很矛盾,他想上前線。這時,杜拉科夫竭力說服朱可夫上教導隊。他說:“不要急著到前線去,我在前線待過,感覺很困惑。我們許多人都糊里糊涂地死去,這到底為什么?”杜拉科夫流露出對沙皇政府的厭倦。他語重心長地對朱可夫說,前線你早晚會去的,但事先一定要更多地學習軍事,這對你將來的成長會大有好處。朱可夫被說服了。杜拉科夫的這種帶兵方法對朱可夫有一定的影響。在后來帶兵中,朱可夫始終認為,軍官必須替士兵著想,把士兵當成自己的親人,這樣士兵才會把命運放心地交給你。
朱可夫進了教導隊。他的運氣真是不好。這一次,他碰上了一個比博羅達夫更糟糕的上司,因為這個人右手食指短半截,士兵們背地里都叫他“四指半”。
“四指半”經常毒打士兵,他雖然沒有碰過朱可夫一個指頭,但卻用另外方式對他施加各種懲罰。
在教導隊里,可以說沒有第二個人像朱可夫那樣,多次“穿著全副戰斗裝備頂著馬刀”罰站,從馬廄里背著那么多袋的沙子送往野營帳篷,此外,還經常安排他在假日里值班。不過,令朱可夫得意的是,在操練課方面,那“四指半”卻怎么也挑不出他的毛病。
“四指半”后來也相信上述方法整不倒朱可夫,便決定改變策略:由于朱可夫在軍事訓練方面一直走在別人前面,他就想干脆不讓他參加訓練。
有一天,他把朱可夫叫到帳篷里去。對他說:
“我看出來了,你是一個有個性、有文化的青年,學習軍事不吃力。你是莫斯科人,是工人,為什么還要你每天去參加操練課、跟著去流汗呢?你以后就當我的非編抄寫員,負責填寫值勤登記表,統計缺課人數和執行其他的任務。”
朱可夫回答說:“我到教導隊來,不是為了要當一名負責承辦各種事項的職員,而是為了要認真地學習軍事和當一名軍士。”
他發怒了,并威脅說:
“你等著瞧吧,我叫你永遠也當不上軍士!……”
6月份了,他們的學習就要結束,快要開始考試了。按照當時的規定,教導隊里成績最好的一名,畢業時應授予下士軍銜,而其余的人,只作為準軍士,即軍士銜的候補人員從教導隊畢業。同學們都不懷疑,朱可夫會成為第一名,畢業時一定會獲得下士軍銜,并且以后會找到當班長的空缺。
但是,完全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畢業前的兩個星期突然宣布,由于朱可夫不守紀律和冒犯直接長官,決定把他開除出教導隊。大家都清楚,“四指半”已決定算總賬了。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有人向教導隊大隊長告發了對朱可夫的不公正處理。隊長做了調查,在周邊好心人的幫助下,撤銷了對他的開除命令。可是由于這一事件,他沒能得到第一名,而是和大家一樣得了準軍士銜。
1916年8月,朱可夫從教導隊畢業,被分回騎兵第10師擔任準軍士。該師此時駐扎在哈爾科夫附近。
開往哈爾科夫的火車走得很慢。半路上,朱可夫乘坐的火車開到一個岔道上,以便讓另一列裝載步兵師的火車先行。這時,從前線開回的醫護列車也停在這里為開往前線的列車讓路。從傷員那里朱可夫了解到俄國士兵的武器和裝備都很差,高級指揮官名聲很壞。這些消息讓朱可夫聽了心里很難過。
朱可夫所在部隊,番號是龍騎兵捕諾夫哥羅德騎兵第10團,被派到文尼察西南的卡美涅茨—波多耳斯克,在那里接受一百多馬匹及全部裝備。正在卸車的時候,他們遭到一架德國偵察機的襲擊,一個士兵和幾匹馬被當場炸死。這是朱可夫入伍后所經受的第一次戰斗洗禮。
第10師開到德涅斯特河岸,在這里成為俄西南戰線預備隊的一部分。
他們到達部隊后,就知道了羅馬尼亞已向德國宣戰,并將站在俄國方面對德國人作戰。還聽到傳說,他們師很快就要開赴前線,但是,究竟開到哪個地段,誰也不知道。
9月初,這個師集中到貝斯特里茨山林地區,因為地形條件不適合騎兵沖擊,他們被作為步兵投入了進攻。部隊受到很大損失,進攻行動也就草草結束了。
在這次行動中,朱可夫由于作戰勇敢并俘虜了一名德軍軍官,贏得了他軍事生涯的第一項榮譽——一枚圣喬治勛章。
1916年10月,朱可夫和幾名同伴在進行戰地偵察時,誤入雷區。兩名同伴受了重傷。而他也被氣浪從馬上掀了下來,腦子受到震傷。這次受傷,為他又贏得第二枚圣喬治勛章。
朱可夫被送往哈爾科夫療養。出院后,他仍然感到不舒服,特別是聽覺不好,醫務委員會沒有讓他返回前線,而是把他調到了駐扎在拉格爾村的騎兵新兵連。
這時候,俄國軍隊的反戰情緒已越來越濃,俄國國內的革命形勢也日漸高漲。一場翻天覆地的社會大變革即將在俄國這個“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爆發。
2. 融入革命洪流
1917年2月中旬,彼得堡部分工人開始罷工。幾天后,罷工浪潮席卷全城和鄰近的城市。革命已一觸即發。2月26日,布爾什維克決定舉行總起義,成立臨時政府。也就在這同時,2月27日凌晨,駐扎在拉格爾村朱可夫他們的騎兵連突然緊急集合,集合地點就在騎兵連長、騎兵大尉、男爵馮·德·戈爾茨宿舍的附近。當時他們什么也不知道。朱可夫忙問他們的排長基輔斯基中尉:
“中尉先生,我們要開到哪里去?”
他反問:“你是怎么想的?”
他說:“士兵們應當知道開往哪里,尤其是,還給我們發了子彈。”
“那又有什么。子彈會有用的。”
騎兵大尉、男爵馮·戈爾茨把全連變成三路縱隊后,發出了“快步走!”的口令。騎兵連沿公路向巴拉克列亞城后備騎兵第5團司令部前進。到達團教練場后,他們看到基輔龍騎兵和英格曼蘭德驃騎兵都已排成橫隊等候在那里了。他們連也變成了連橫隊。其他部隊也快步趕到了。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很快就一切都明白了。操場那邊有人舉著紅旗游行示威。我們連長猛抽一鞭,縱馬向團部疾馳而去。其他連長也跟著他去了。這時,從團部走出一群軍人和工人。
一位高個子軍人,大聲對士兵們講起話來。他說,俄國的工人階級、士兵和農民不再承認沙皇尼古拉二世了,不承認資本家和地主。俄國人民不愿意繼續進行流血的帝國主義戰爭,人民需要和平、土地和自由。這位軍人在結束自己的簡短演說時,高呼:“打倒沙皇!打倒戰爭!各國人民和平萬歲!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萬歲!烏拉!”
誰也沒有向士兵發口令。但是,他們從心底里明白他們應當怎樣做。四處都響起了“烏拉”的歡呼聲。士兵們和游行的工人們站到了一起。
經過短暫的激戰,起義士兵和工人很快取得了勝利,并于27日晚舉行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蘇維埃代表大會。
“二月革命”的勝利推翻了統治俄國三百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俄國歷史由此進入新紀元。
在這場社會大變革中,青年朱可夫沒有置身事外,而是積極地把自己融入了革命的洪流之中。
2月28日,士兵委員會的負責人雅科夫列夫向朱可夫的連里派來了一位新連長。新連長一上任便命令全連集合,選舉出席團蘇維埃代表大會的代表和連士兵委員會。朱可夫被選為連士兵委員會主席,并出席團蘇維埃代表大會。
二月革命后的俄國形勢,錯綜復雜。由于大多數布爾什維克的領袖還被關押在監獄里或仍在流放中,致使孟什維克把持著蘇維埃的領導權。他們同資產階級代表達成協議,成立了以李沃夫為首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新成立的臨時政府決定繼續進行戰爭。因此,3月初,朱可夫所在團的蘇維埃大會上,布爾什維克同孟什維克進行了激烈的斗爭。
士兵們不愿意再繼續流血,因而對臨時政府非常反感。在選舉蘇維埃成員時,大家都選布爾什維克。
5月,騎兵連士兵委員會決定解散這支連隊,士兵委員會給士兵們發了退伍證明,讓他們返回各自的家鄉。朱可夫在遣散以后,發現一些投奔到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方面去的軍官四處搜尋他,不得不在巴拉克列亞城內和拉格爾村里躲了幾個星期。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
11月30日,朱可夫安全地回到莫斯科。之后,他回到家鄉住了一段時間。正當他準備參加赤衛隊時不幸得了斑疹傷寒,不得不繼續休養。之后,他又得了回歸熱。直到6個月后,他的身體徹底康復,才實現了他參加紅軍的愿望。
3. 參加紅軍
1918年8月,朱可夫加入了紅軍,被編入莫斯科騎兵第1師第4團。
他們的團長是后來的蘇軍元帥塞米揚·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師長則是后來的布瓊尼元帥。
此后,在整個內戰期間,朱可夫大部分時間都在布瓊尼的騎兵部隊里。這是一支有著傳奇色彩的騎兵部隊,并且深得斯大林的喜愛。作為它的一員,朱可夫在戰時和戰后的活動中都不可分地和它聯系在一起,這給他的經歷增添了不少光彩。
就在朱可夫養病期間,革命形勢又有了新的發展。
由于鞏固新生政權的需要,蘇維埃政府開始著手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的艱苦工作。1918年1月召開了全俄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一致贊成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大會通過了列寧起草的《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的宣言》,其中寫道:
為了保證勞動群眾掌握全部政權和根除剝削者的政權復辟的可能,特命令實行勞動者武裝,建立社會主義工農紅軍。
會議之后,馬上在彼得堡開始以百名赤衛隊員和彼得堡衛戍區各后備團的士兵,組建紅軍的第一個兵團。這就是工農紅軍第1軍。就在這時,從彼得堡向西部戰線派出了以赤衛隊員組成的第一批社會主義軍隊,約一千人。
列寧在歡送大會上發表了演說。他說:“我向你們第一批社會主義軍隊的志愿人員英雄們表示祝賀,你們一定會建立起強大的革命軍。”
接受志愿人員加入紅軍的制度是這樣的:每個志愿人員必須持有士兵委員會、黨組織或支持蘇維埃政權的其他社會組織的介紹信。如果是整批加入,則要求實行集體保證。工農紅軍軍人享受全面的供給制,此外還發給津貼費。開始每月50盧布,從1918年春季,紅軍已有將近20萬人,后來志愿人員的來源就慢慢減少了。
革命后的俄國形勢十分嚴峻。出于對新生蘇維埃政權的恐懼和仇恨,地主資產階級和協約國帝國主義聯合起來,打著“保護俄國”的幌子向蘇維埃政權發動了猖狂的進攻。
1918年5月9日,英軍在北部重要港口摩爾曼斯克登陸,接著美軍、法軍也相繼在此登陸。4月5日,日軍在東部的海參威登陸,英、美也隨之派兵在此登陸,不久占領了遠東地區。
在帝國主義支持下,蘇俄國內的各種反革命勢力紛紛發動叛亂,災禍殃及西伯利亞、伏爾加河流域和俄國中央地區。到1918年下半年,在蘇俄領土上共有帝國主義國家軍隊和白匪軍近100萬人。
為了粉碎國內外敵人的進攻,蘇維埃政府采取果斷措施。在軍事方面,1918年5月,將自愿兵役制改為義務兵役制。對紅軍進行整編,加速選拔和培養工農指揮員,吸收舊軍事專家參加軍事工作,建立政治委員制。對不脫產的工人實行義務軍訓,擴大軍事后備力量。這些新制度的實行,擴大了軍隊的影響。到1918年8月,即朱可夫參加紅軍時,紅軍已達50萬人。新生的紅軍正在迅速壯大。
為加強對部隊的統一指揮,1918年9月2日,成立了以托洛茨基為主席的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置了總司令部,下設各個戰線及其司令部。11月,組成了以列寧為主席的國防委員會。
到1919年初,紅軍已發展到一百多萬人。
上一篇:第十一章 攻克柏林
下一篇:第十二章 蒼涼歲月
網友關注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墳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麥穗的故事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上帝的食物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烏木馬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三根綠枝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駝背的故事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老漢倫克朗
精品推薦
- 吐魯番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0/20℃
- 冠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阿勒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陵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貴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5℃
- 合作市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7℃
- 互助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3/8℃
- 武都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和田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5℃
- 烏什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