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再創輝煌
1. 初見曙光
日軍為了集中兵力對付美軍向瓜達爾卡納爾島發起的進攻,堀井將軍奉命退守布納灘頭。到10月上旬,瓜島上日軍的兵力增加到2.2萬人。10月22日,日軍向美軍控制的機場發動了第二次總攻,但再次遭到慘敗。為奪取這次戰役的勝利,日軍做出巨大的努力,以致出動了聯合艦隊的全部“人馬”。作為回敬,尼米茲的艦只也傾巢出動。在9月至12月的多次海上激戰中,雙方各損失24艘航空母艦、戰列艦等大型主力戰艦,還有許多艦只遭到重創。
10月18日,尼米茲海軍上將免去了戈姆利的職務,任命威廉·哈爾西海軍中將指揮整個戰役。哈爾西1904年畢業于美國海軍學院,是美國海軍的著名將領。
11月16日,日軍最高統帥部調整了西南太平洋方面的陸軍指揮系統,組建了以今村均上將為司令官的第8方面軍,但今村均上任后也沒能實現其奪回瓜島的誓言。由于日軍失去了海空控制權,部隊的補給中斷,再加上疫病流行,死亡人數大增;而美軍的軍力卻得到了加強。到了12月底,日軍被迫作出停止瓜島作戰的決定。1943年2月上旬,1萬余名日軍殘部撤離瓜島。
在此期間,澳軍正在科科達“該死的山道”上追擊堀井的部隊,美軍126團也在叢林中艱難地行進,因為自然條件惡劣,后勤供應跟不上,推進速度都非常緩慢。肯尼雖然派飛機空投了一些補給品,但能找回來的不多。
在后撤途中,堀井因木筏傾覆而淹死,上萬人的部隊因疾病、饑餓只剩下了幾千人,但日軍還是搶先了一步,得以與布納的守軍會合,并在戈納—薩納南達—布納一線綿延約20多公里的海岸上建立了灘頭陣地。麥克阿瑟原定的圍殲日軍的計劃落空了。
11月14日,麥克阿瑟下達了進攻布納的作戰命令。左翼是由科科達小路下來的澳軍第7師,由喬治·瓦齊少將指揮進攻北面的戈納;右翼是愛德華·哈丁少將指揮的美軍第32師進攻南面的布納;中路126團繼續向布納推進。這些部隊深信這次戰役將像吃糕點那么容易,他們以高昂的戰斗熱情和樂觀的情緒,于11月16日出動了。雖然他們所到之處,遍布沼澤和叢林,但是每個人都相信,勝利已經在望了。遺憾的是總司令部完全低估了灘頭陣地上日軍的實力。自初夏以來,負責情報工作的查爾斯·威洛比和其他一些人就一直小視日軍的實力水平,認為日軍在科科達山道上和其他地方已遭到慘重損失,猜測日軍不會超過2000人,防御一定很薄弱,如果日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再后退一步,設在拉包爾的日軍司令部就可能命令這些部隊全部撤退。實際上,在戈納—布納一線,還有6000名左右日軍,他們牢牢地堅守在一系列防御工事里,美國陸軍歷史學家把這些工事稱為一大“杰作”。
為親自督戰,11月6日,麥克阿瑟和他的主要助手薩瑟蘭、肯尼、威洛比等人,離開布里斯班,在莫爾斯比港設立了前沿司令部。將軍和他的隨員搬進一幢坐落在一座小山上的兩層樓房里辦公,不知為何人們稱這幢小樓房為“政府大廈”。像在墨爾本和布里斯班一樣,麥克阿瑟還是獨處一室,他很少離開警衛森嚴的司令部。
一上陣交手,美澳軍兩個師立即遭到堅守在戰壕里的日軍的殊死抵抗。他們很快就陷入了困境,被傾盆大雨和叢林疾病弄得狼狽不堪,又嚴重缺乏補給品,特別是食物,傷亡極其慘重。在主要由新兵組成的美軍第32師中,因指揮不力,部隊士氣低落。令人遺憾的是,總司令部不顧客觀情況,又責難起哈丁和他指揮的第32師來了。麥克阿瑟不斷呼吁哈爾西海軍中將提供海上支援,可是哈爾西拒絕了麥克阿瑟的要求,因為他不能用那些幸存的珍貴艦只在巴布亞以東的危險水域去冒險。
在無望的進攻使傷死人數急劇增加的情況下,麥克阿瑟準備派正在澳洲訓練的美軍第41師來增援。這時托馬斯·布萊米建議派澳大利亞部隊來增援哈丁,因為“他們知道如何作戰”,言外之意是美軍不知道如何作戰。麥克阿瑟認為澳大利亞最高軍事指揮部正在看他的笑話,氣得他火冒三丈,這時他想到了艾克爾伯格。
麥克阿瑟遲疑不決地派人去請艾克爾伯格,他于11月30日到達莫爾斯比港,那時戰役已經開始兩個星期了。他同麥克阿瑟、薩瑟蘭和肯尼在“政府大廈”的陽臺上舉行了一次特別會議。他發現麥克阿瑟和薩瑟蘭對當前的形勢都感到十分驚恐。麥克阿瑟對他說:“鮑勃,我要派你到布納任司令官,撤掉哈丁。我送你去,鮑勃,我還要你撤換那些不會打仗的軍官。只要能打勝仗,誰都可以當指揮官。時間是關鍵,日軍隨時都可能登陸增援。”他停了一下又補充說,“鮑勃,我要你奪取布納,否則就別活著回來。”
第二天,艾克爾伯格就飛往布納前線。他發現第32師的領導“都不在”,部隊處于放任自流狀態,疫病流行,食物只能按定量的三分之一供應,士兵們都快餓死了,哪里還有戰斗力。他向哈丁將軍及幾個校級軍官發了一通火。他立即采取措施,大力改善食物供應,扭轉形勢。他還深入前線,親自率領一個連投入戰斗,并高喊“小伙子們,跟我來……”他差點被一個隱蔽的日軍狙擊手擊中。當時,除艾克爾伯格以外,所有的美軍將官都負了傷,撤離了戰場。
12月9日,左翼澳軍經過殊死的白刃戰終于攻下戈納。這對麥克阿瑟是個刺激,催促進攻的電報一封接一封地送到艾克爾伯格手中。在高溫和大雨中,艾克爾伯格不顧慘重的犧牲,率部對日軍發起一次又一次的沖鋒。到12且14日,進攻終于取得進展,布納被攻克了。艾克爾伯格收到了麥克阿瑟發去的賀電。
經過短暫的休整并得到一些增援之后,艾克爾伯格于12月18日重新發起進攻。他們再次受到了日軍的頑強抵抗,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到圣誕節時,在戰場上甚至出現了令人絕望的局面。就在殘酷的戰斗勝負未定的時候,總司令部卻發了一份戰報:“在圣誕節期間,我方的行動只限于例行的安全防范,日軍的抵抗已被制止。”對此,艾克爾伯格感到吃驚和氣憤。
1943年1月3日,日軍終于潰退了,美軍以高昂的代價,贏得了這次對日作戰的勝利。
1月8日,麥克阿瑟在返回布里斯班后發表了一份公報:“巴布亞戰役已經到了結束階段,堀井少將指揮的在巴布亞的日軍可以說已被殲滅。”其實那對薩納南達的重要防御工事還沒有攻下來,有7000多名日軍在那里頑抗,澳軍的進攻在那里嚴重受阻。
1月11日,艾克爾伯格開始負責指揮在巴布亞的全部盟軍,并立即派出澳美聯軍對薩納南達發起進攻。進攻遭到頑強的抵抗,盟軍傷亡慘重。所幸的是,激烈的戰斗剛開始一天,位于拉包爾的日軍總部就命令日軍從海上撤退。在其后的一個星期中,當撤退還在進行時,戰斗仍在十分激烈地進行。到了1月22日,澳美聯軍發起鉗形攻勢包圍了薩納南達,全殲了未能撤離的日軍。
從1942年7月22日至1943年1月22日,巴布亞戰役整整進行了半年。美軍投入的兵力為3萬人,其中陣亡3000人,5400人負傷,斃敵7000人。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盟軍損失最大的戰役之一,比同期進行的瓜島戰役傷亡人數將近多一倍。在1月28日發表的一份讓人難以理解的虛假戰報中,宣布戰斗結束了,麥克阿瑟夸耀盟軍總的損失很小。
當時日軍之所以能搶先在布納登陸,是因為總司令部不相信“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的情報。如果他們當時根據得到的情報采取了措施,盟軍的傷亡當可大大減少!對總司令部說來,幸虧這次大錯在“超級秘密”的幌子下掩飾過去了,麥克阿瑟才能洋洋得意地夸耀,他在澳大利亞的國界以外為保衛澳大利亞而戰。
2. 重創日軍的“俾斯麥大海戰”
1943年上半年,布納和瓜達爾卡納爾兩戰區有長達6個月的時間處于休戰狀態。參加過那里苦戰的疲憊不堪的盟軍士兵,被調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進行休整,用新來的部隊換防。
麥克阿瑟在離開兩個月之后回到布里斯班。由于巴布亞戰役取得了勝利,他一掃開戰以來的抑郁心情,精神為之一振。63歲的麥克阿瑟“像剛度假回來似的,他目光閃亮,步履輕快,有時還同記者說說笑話”。
總司令部設在布里斯班中心區一幢九層的大樓里。麥克阿瑟一家住在倫農飯店里。瓊對做飯這一套雖然并不高明。但因將軍不喜歡吃餐廳準備的飯菜,她還是決定由自己親自做飯。
麥克阿瑟在下屬面前,表現冷淡孤傲。他很少與士兵們交談,他認為那是下級軍官的事。在下屬的心目中,他是個嚴肅而令人敬畏的人。幾乎沒有人敢到家里去打擾他,只有熱情豪放的喬治·肯尼是個例外。他住在麥克阿瑟的樓下,他一想出什么“妙主意”,就上樓去敲門,詭稱他要喝一杯咖啡。然后就談他的“妙主意”,有時一直談到凌晨兩點,
“瓊坐在那聽著聽著,常常昏昏沉沉地睡去”。
1943年1月,羅斯福、丘吉爾和聯合參謀部在卡薩布蘭卡開會研究全球戰略問題。金海軍上將堅持認為,應不斷對日本人施加壓力,并敦促將對日作戰的盟軍部隊增加一倍。丘吉爾和他的顧問們,勉強同意了這一主張。于是,金宣布麥克阿瑟和哈爾西可在1943年5月奪取拉包爾。他還建議,攻陷拉包爾之后,尼米茲就應當向中太平洋推進,目標是及早奪取吉爾伯特群島。
3月,麥克阿瑟派肯尼和薩瑟蘭去華盛頓,參加參謀長聯席會議主持召開的會議,研究確定1943年太平洋戰區的作戰計劃。薩瑟蘭提出了“埃爾克頓”計劃。這個計劃在實質上同參謀長聯席會議1942年7月2日的指令是一致的,只是麥克阿瑟增加了賭注。除手里的部隊外,他還需要增加5個師,45個空軍大隊,以及許多海軍艦只和登陸艇。薩瑟蘭提出計劃時的傲慢態度,使與會代表感到驚訝和反感。會議開了兩個星期,最后參謀長聯席會議同意給麥克阿瑟派去有限的支援部隊:2個或3個師,并增加一些飛機和艦艇。
太平洋戰爭的新作戰計劃于3月28日發布。主攻目標仍然是拉包爾。在西戰區,要求奪取萊城、薩拉茅阿和在新幾內亞境內的其他地區。在東戰區,要求奪取上所羅門群島中的新佐治亞和布干維爾。具體的作戰時間安排和協同問題由麥克阿瑟和哈爾西自己去決定。雖然在哈爾西戰區內的海軍歸尼米茲調遣,還是任命了麥克阿瑟擔任這次戰役的總指揮。
4月15日,哈爾西飛往布里斯班,同麥克阿瑟進行第一次會晤。這次會見很快使他們倆結成了莫逆之交。哈爾西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我向他匯報5分鐘之后,我就感到好像我們早已結成終生的摯友。我很少見到像他這樣,在這么短時間里就給我留下這么強烈印象,這么討人喜歡的人。那時,他已經63歲了,可是看上去不過50歲出頭。他的頭發烏黑發亮,眼睛清澈明亮,儀態端莊穩重。即使他身著便服,也能立即認出他是軍人……我們有過爭論,但總是愉快地結束。他雖然是我的上司,但從不把他的意志強加給我。在少數情況下,我不同意他的意見,我就對他說我不同意,于是我們認真進行討論,直到一方改變主意為止。我們討論問題時的情景,在我腦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象:他在辦公室里踱來踱去,在他那空蕩蕩的寫字臺和喬治·華盛頓的肖像之間的地板上,留下明顯的磨痕;他手里拿著玉米棒芯做的煙斗(我很少見到他抽它)。”
麥克阿瑟與哈爾西會晤后,制訂出了執行“埃爾克頓”作戰計劃的詳細方案。作戰行動將于6月開始。第一步,哈爾西的部隊將進攻所羅門群島中的新佐治亞。同時,麥克阿瑟的部隊將進駐新幾內亞東海岸以外的伍德拉克島和基里維納島,那里還未被日軍占領。聯合作戰行動的代號為“車輪”。
5月間,羅斯福和丘吉爾在華盛頓再次晤面,稱為“三叉戟會議”,會議主要目的是解決進攻日本的戰略問題。麥克阿瑟認為,通往東京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集中他所轄戰區內的全部力量,向新幾內亞推進,經菲律賓、臺灣,直指日本。金海軍上將斷然反對這個主張,他認為贏得戰爭勝利的最佳方法是,一步一步地展開島嶼爭奪戰,海軍及其陸戰隊通過中太平洋向前推進——順序是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卡羅林納群島、馬利亞納群島、臺灣、日本。
最后,羅斯福和丘吉爾達成了妥協,認為可以有兩條通往東京的道路,即麥克阿瑟的道路和金上將的道路。實際上還是金上將的道路,這意味著尼米茲將在中太平洋發動攻勢。
麥克阿瑟對這一決定感到不快,他給馬歇爾發電報打電話,繼續反對兩條道路的主張,認為奪取中太平洋諸島,達不到“任何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目標”,這樣分散力量是徒勞無益的。但他未能動搖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決心。
在地面戰斗暫時停歇的6個月里,麥克阿瑟最為關注的,是如何防止日軍進一步增援萊城和薩拉茅阿的守軍,因為盟軍將向那里發起進攻。殲滅日軍增援部隊的任務交給了以布里斯班為基地的潛艇部隊和肯尼的空軍部隊。
當時,布里斯班的潛艇只有12艘,由詹姆斯·法伊夫指揮,他曾計劃用潛艇來“保衛”林加延灣,結果失敗了。潛艇部隊主要從“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那里獲取關于敵艦活動的有價值的情報。不久,發現敵人從帛琉至拉包爾、威瓦克開辟了一條新補給線。于是,法伊夫沿新幾內亞北海岸部署了幾艘潛艇,以便切斷敵人這條交通線。達德利·莫頓指揮的“鰹魚”號潛艇對一個小型護航隊進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截擊,擊沉日艦3艘。其中一艘是運兵艦,當近千名日軍落水后,莫頓將潛艇浮出水面,然后用輕武器毫不留情地把他們打死。
3月初,總司令部從“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那里得到情報說,日本人在拉包爾組成了一個向萊城—薩拉茅阿運送兵員和器材的大型運輸船隊。有8艘運兵艦,大約裝有7000名士兵,還有一些裝備。船隊由8艘驅逐艦護航。麥克阿瑟要求肯尼以優勢兵力去對付這支船隊。
肯尼親自指揮這次作戰,他很快集中了在巴布亞的207架轟炸機和154架戰斗機。另外還有86架轟炸機和95架戰斗機在澳大利亞東北部的各基地集結待命,一旦需要,立即出動。肯尼向日艦可能經過的海域派出偵察機群進行搜索。
運輸船隊被發現了,可是因為天氣不好,不能采取行動,飛行員感到很惱火。3月2日清晨,天氣終于好轉。7點55分,首批29架轟炸機飛臨日軍船隊上空。當巨大的轟炸機一群一群地發出刺耳的呼嘯聲俯沖下來時,日軍高射炮手嚇得不知所措。許多枚炸彈擊中日軍艦只,有2艘運輸艦被擊沉,有2艘受重創燃燒起來,有800多名士兵被巨浪吞噬。
第二天,肯尼派出100多架飛機,兩次對船隊進行攻擊,隨后出動的飛機更多,達到330架。這些飛機把運輸船隊差不多全殲了,16艘艦只中,只有4艘驅逐艦未曾受創,其余不是被擊沉就是受到重創。
3月3日至4日夜間,美軍派出8艘魚雷快艇去搜尋殘存的敵艦。后來目擊者是這樣描述的:“落海逃生的數千名日軍坐在小艇上在海面上飄泊。幾天來,我們的快艇遇到許多滿載日軍的小艇,并把它們擊沉了。這是一項很不愉快的任務,可是沒有別的辦法。要是讓這些小艇靠岸,帶著步槍的日軍必然會給沿岸我方陣地造成嚴重威脅。”
肯尼在半夜把麥克阿瑟喚醒,向他報告了這個好消息。肯尼后來回憶道:“我從來沒有見到過他這么興高采烈。”麥克阿瑟得意地把這次戰斗稱為“俾斯麥大海戰”。他馬上草擬了一份給參戰將士的賀信:“請向獲得輝煌戰績的全體將士轉達我對他們的感謝和祝賀。這一次最徹底的殲滅戰,必將載入史冊。你們的業績將永遠使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接著,總司令部發布了一份過分夸大戰果的公報。麥克阿瑟宣稱,日軍12艘運輸艦和10艘戰艦全部被擊沉,淹死日軍1.5萬人。“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破譯了日軍向東京的報告:16艘艦只中有12艘被擊沉,約3000名士兵失蹤。
3. 出色的萊城戰役
經過6個月的休戰后,麥克阿瑟決定按“車輪”計劃,采用“蛙跳戰術”,對日軍發動全面進攻。
麥克阿瑟提出的“蛙跳戰術”要點是:集中兵力攻占敵人防守薄弱又適合作前進基地的地區;避免進行會造成大量傷亡的正面進攻;用空軍掩護盟軍的每一次作戰行動,切斷敵人的補給線,使其處于困境而無所作為。
盟軍動員了巨大的軍事力量,在綿延1000多公里的陸域和海域全面出擊。一支部隊指向所羅門群島,另一支指向新幾內亞東海岸,目的是圍殲盤據在拉包爾的日軍。
6月30日,哈爾西的兩棲部隊6000人在新佐治亞登陸。該地區只有4500名日軍,可是他們牢牢地控制著叢林,憑借堅固工事,下決心戰斗到底。哈爾西的部隊陷入了可怕的叢林戰的困境。在他們得到增援后,部隊人數達到近6萬人,他才于7月底攻下這個令人討厭的地方。戰斗中有1000名美軍陣亡,近4000人受傷。
哈爾西登上所羅門群島后的下一個進攻目標,是科隆邦加拉島上的普蘭塔欣鎮日軍機場。當查明那里的日軍有1萬多人后,哈爾西向麥克阿瑟建議,攻打科隆邦加拉應采用避實就虛的戰術,先迂回到防御薄弱的佛拉拉佛拉島,使鎮上的日軍“無用武之地”。麥克阿瑟同意了這個建議。8月15日,哈爾西的6000人在佛拉拉佛拉島登陸,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奪取全島后,在那里修建了簡易機場。拉包爾的日軍司令部見勢頭不對,命令科隆邦加拉的1萬名日軍盡快乘駁船迂回撤退。盡管哈爾西的驅逐艦和魚雷快艇作了巨大的努力進行阻擊,大部分日軍還是逃到布干維爾去了。
到了10月,盟軍在新佐治亞和佛拉拉佛拉已經有了4個前沿機場,下一個攻擊目標布干維爾就在盟軍飛機的作戰半徑之內了。
1943年春天,在布里斯班的陸軍司令部里發生了一次重大的人事變動。解除了澳大利亞人托馬斯·布萊米對美軍部隊的直接指揮職務。此外,美國陸軍高級將領艾克爾伯格雖然贏得了布納戰役的勝利,但還是被排擠在一旁。一位比艾克爾伯格資歷深的美陸軍上將沃爾特·克魯格,來到澳大利亞。他被任命為“美軍第6集團軍”司令,并指揮全班人馬。這樣,克魯格就成了艾克爾伯格的上司。
克魯格同麥克阿瑟在戰前就是老朋友。克魯格在陸軍中是一個罕見的人物,是一個沒有進過西點軍校的將軍。他出生在德國,靠自學和自我奮斗,從一個列兵一直晉升到上將。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我認為應該把他作為一個陸軍司令官所作的卓越貢獻記載在美國歷史上。”
“車輪”計劃中最困難的任務是攻克萊城、薩拉茅阿及其附近地區,麥克阿瑟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英勇善戰的澳軍第7師、第9師和新編第3師,由托馬斯·布萊米將軍負責指揮(這樣就把他降到了一個同特遣隊司令相當的地位)。次要任務是奪取伍德拉克和基里維納等外圍島嶼,以及在新不列顛登陸,則交給了克魯格指揮的美國陸軍,克魯格集團軍被命名為“白楊樹”部隊。
6月30日,克魯格以“白楊樹”部隊的兩個團發動了對伍德拉克和基里維納的進攻。由于得到了空軍和海軍的有力支援,部隊順利地在那里登陸。麥克阿瑟奪取這兩個島嶼的主要目的是用來建立空軍前沿基地。這兩個島嶼距拉包爾,比布納地區的幾個前沿基地還近得多,機場建設開始后兩個星期,伍德拉克島就能供飛機起降了。
6且30日,盟軍還以很少的代價,攻占了位于布納和薩拉茅阿中間的拿騷灣,使那里成為進攻薩拉茅阿和萊城的前沿基地。
在這兩個目標中,萊城的戰略地位最為重要,那里有一個良港和一個可供利用的機場。那里的防御也比薩拉茅阿薄弱。在萊城—薩拉茅阿地區的1萬名日本守軍中,“主力”部署在薩拉茅阿。基于這些原因,萊城成了主攻目標。
奪取萊城的作戰計劃是麥克阿瑟主持制訂的,因這個作戰計劃構思大膽縝密,在極端缺乏海上支援的情況下,還是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使萊城之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最出色的軍事行動之一。
攻占萊城的作戰計劃要點是:空襲后,由陸上向薩拉茅阿進軍,給敵人造成薩拉茅阿是主攻目標的錯覺。然后澳軍第9師從海上攻擊萊城,新近調來的美軍第503傘兵團同時在萊城納德扎布機場實施空降。空降部隊占領機場后,肯尼再把澳軍第7師越過萊城空運過去,與第9師形成前后夾擊之勢,以徹底殲滅萊城守軍。
7、8月間,當這個計劃最后確定下來時,肯尼的飛機正在對日軍空軍基地發動猛烈攻擊。8月17日,肯尼的戰機突然襲擊了日軍韋瓦克空軍基地,日軍新近調到那里去的200多架飛機有半數被摧毀,在隨后進行的空戰中又擊落敵機近100架。這樣,日軍在新幾內亞的空軍幾乎全部被殲滅了。
不久,拿騷灣的部隊開始向薩拉茅阿發起進攻。根據作戰計劃,他們要穿過艱難的叢林地帶,在9月初到達薩拉茅阿的外圍。這次前進可不容易,叢林疾病使1200名美軍失去了戰斗力。
9月4日拂曉,對萊城的進攻開始了,海軍的5艘驅逐艦用大炮猛轟萊城以東的灘頭陣地。然后澳軍第9師潮水般地沖上海灘。日軍發動的空襲沒有什么效果,部隊迅速向內地推進,向西直抵萊城的日軍要塞。
第二天,傘兵部隊出動。在實施首次大規模空降行動之前,麥克阿瑟檢閱了傘兵部隊。后來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談到當時的情景:他發現,“許多士兵很自然地對這次行動感到不安。于是我認定,我陪他們一起去是很有必要的。我不想讓他們就這樣去接受戰爭的洗禮,我同他們在一起,也許在心理上能使他們得到安慰”。因此,當肯尼請求麥克阿瑟允許他與傘兵戰士一起登機時,麥克阿瑟說:“你說得對,喬治,我們倆人一起去,他們也是我的孩子。”肯尼忙加勸阻:“不,那沒有意義,您已經60多歲了,又是總司令,難道有必要冒險去讓一個月薪5美元的日本飛行員在您身上打一個洞嗎?!”麥克阿瑟決心已下,那是很難改變的。他認真地回答說:“我并不擔心被子彈打中,我就怕暈機,我不愿在這些孩子面前因為嘔吐而丟臉。”為了總司令的安全,肯尼決定親自駕機為他護航。
這次空降行動,共出動302架飛機。先是對納德扎布機場進行轟炸、掃射,并投放煙幕彈。然后,1700名傘兵乘96架C—47運輸機飛臨機場,10點20分開始跳傘,10點24分全部著陸(有3人死亡)。傘兵迅速占領了機場。運輸機又回去接運澳軍第7師。
麥克阿瑟在飛得高高的B—17式轟炸機上觀看跳傘。由于這次勇敢的飛行,麥克阿瑟被授予空軍勛章。
9月8日,日軍司令部按照東京的指示,將薩拉茅阿的部隊撤往萊城。9月12日,薩拉茅阿的盟軍肅清了殘存的日軍后方警衛部隊。
9月10日,澳軍第9師空運到納德扎布后,開始由陸上向萊城推進,只遇到象征性的抵抗。日軍已開始放棄萊城,向北逃往胡翁半島山區。到9月15日,包括來自薩拉茅阿的幸存日軍共有9000人,大部分已從萊城撤出,逃往北部山里去了,澳軍第7師和第9師會合后,占領了萊城。
獲得這次驚人的勝利之后,9月15日,麥克阿瑟命令他的司令官擴大戰果。澳軍第7師乘車(或乘飛機)向北推進320公里,直抵拉穆山谷,在奪取卡亞皮特和杜姆普之后,進攻受阻。9月22日,澳軍第9師對胡翁半島東端的芬施哈芬日軍守備部隊(4000人)發動進攻,經過一場激戰之后,于10月2日奪取了芬施哈芬。日軍進行反擊,雙方經過近兩個月的拉鋸戰,最后澳軍還是守住了陣地。至此,新幾內亞的大部分地區已從日軍手中奪取過來了,盟軍取得了進軍新不列顛島和向西躍進的跳板。
8月,羅斯福、丘吉爾和盟軍聯合參謀部的參謀長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四方會議”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因擔心直接進攻拉包爾會造成巨大傷亡,建議迂回拉包爾。羅斯福和丘吉爾對這個建議表示贊同,這樣,“車輪”計劃終以攻占布干維爾和新不列顛南部而告終。
會議有關決議于9月17日送達麥克阿瑟,他覺得金海軍上將的太平洋戰略現在占了上風,西南太平洋部隊的作用被忽視了,心中感到不安。
按“車輪”計劃,盟軍下一個攻擊目標是布干維爾。哈爾西提出11月1日在敵人防御較弱的奧古斯塔皇后灣登陸的作戰計劃,得到麥克阿瑟的批準。
為了支援對布干維爾的攻擊,10月12日,肯尼派出349架飛機轟炸拉包爾,接著又進行了4次轟炸。他的飛行員們像往常一樣夸大其詞,聲稱給拉包爾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11月1日,哈爾西的部隊登陸,攻擊一小股約300人的日本守備部隊。戰斗進行得相當順利,到黃昏時分,已經有1.4萬人上岸,并建立了堅固的灘頭陣地。在這個環形防御地帶,部隊很快就擴大到3.3萬人。海軍修建大隊人員上岸后開始修建機場。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包括兩艘航空母艦)擔任作戰警戒。
日軍對這次襲擊瘋狂地進行反擊。從特魯克調去173架飛機和數艘艦只,企圖粉碎盟軍的登陸行動。“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很快將日軍的動向向總司令部作了報告。11月4日凌晨,偵察機發現了這支艦隊,并緊緊地尾隨著它。麥克阿瑟和哈爾西都決定讓它不受干擾地進入拉包爾,待艦隊拋錨后再發起攻擊,就像日軍襲擊珍珠港那樣也給它來一個突然襲擊。
11月5日上午11點30分,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100架飛機攻擊了拉包爾。1小時后,肯尼又派出100架飛機飛臨拉包爾上空。這次聯合作戰行動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炸傷6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日軍被迫取消了對進攻布干維爾盟軍部隊的海上攻擊行動。哈爾西因勝利而歡欣鼓舞,他在這一地區又集結了5艘航空母艦,6天后,派出185架飛機再次襲擊拉包爾。被打傷的日艦已經逃離,但飛機對港灣內的其他運輸船只進行搜索轟炸,使日軍受到相當大的損失。
11月20日,尼米茲的部隊進占了吉爾伯特群島的塔拉瓦和馬金。尼米茲為攻下層層設防的塔拉瓦,共投入1.8萬人的兵力,付出傷亡3000多人(1000多人陣亡)的沉重代價,才取得勝利。在麥克阿瑟看來,這場戰斗有力的證明了,中太平洋的進攻戰是構想低劣的冒險行動。
12月中旬,麥克阿瑟發動了對新不列顛的進攻,美軍在兩個不同的地點登陸:一小股部隊(第112騎兵團)于12月15日在南岸的阿拉維登陸,主力部隊(第1陸戰師)于12月26日在西北端的格羅斯特角登陸。兩個地方日軍的防御都很薄弱,因而美軍只用了1天時間,付出微小的代價,就把阿拉維奪到手了。格羅斯特角是強攻下來的,大約有300人陣亡,有1000人受傷。
戰后,有許多專家都認為,在決定避開拉包爾之后,再在新不列顛南登陸就是多余的了,因為已不需要在那里修建為進攻拉包爾的軍隊使用的前沿基地了。
在新幾內亞,澳軍第7師在拉穆山谷受阻后,掉頭向西北方向的馬丹進發。澳軍第9師則從芬斯哈芬港出發,沿海岸向西挺進,迫使從馬丹打回來的日軍第20師再次向西面的賽多爾撤退。澳軍第5師接到總司令部的命令后,趕來增援第9師,并開始對日軍進行迅猛追擊。同時,麥克阿瑟還指示克魯格立即在賽多爾實施兩棲登陸,以切斷日軍的后路,從東西兩面夾擊日軍。
1944年1月2日,美軍第32師126團6000多人在賽多爾登陸,隨后向東進軍以包圍日軍。但狡猾的日軍指揮官足立將軍在盟軍的“鉗形攻勢”合攏之前,已率部向南繞過賽多爾,然后轉赴馬丹。麥克阿瑟圍殲日軍的目的未能達到。雖然日軍在潰逃途中,有數千人因病餓而死,但日軍第20師和從基亞里撤出的日軍第5師在馬丹會合后,總兵力仍有1萬余人。像在布納、萊城一樣,麥克阿瑟未能大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一次又讓一股強大的日軍部隊從他眼前溜掉了。
1943年10月,麥克阿瑟的海軍司令卡彭德海軍上將被解職。他在任時間只有一年半,因過于膽小怕事又愛挑剔,特別是他常常越過總司令部同尼米茲和金聯絡,引起大家的不滿。
這時金海軍上將可能已經意識到,由于給麥克阿瑟派去了不稱職的海軍將領,蒙受最嚴重損失的還是美國海軍。因而這次命令托馬斯·金凱德前往布里斯班去指揮“麥克阿瑟海軍”(即第七艦隊)。于11月下旬接過了海軍指揮權的金凱德,是一名出色的海軍將領,曾指揮過瓜達爾卡納爾和阿拉斯加的海軍部隊。
金凱德到任后不久,歸他指揮的潛艇增加到30艘。那時位于米爾恩灣等地的幾個前沿加油基地已經建成,潛艇的活動范圍也擴大了。由于查爾斯·洛克伍德的努力,魚雷的技術問題終于解決了。那些過分小心謹慎的艇長多數已被有戰斗經驗的青年軍官取代。由于上述一些原因,到了1943年底,潛艇部隊的戰績已大為改觀了。1943年下半年,有72艘敵艦(大部分是運油船)被麥克阿瑟的潛艇部隊擊沉。以弗里曼特爾為基地的“泥魚”號潛艇,因為得到了準確情報,一次巡航就擊沉9艘敵艦(戰后查到日軍的記錄,實際擊沉5艘)。
4. 冒險的賭博——攻占洛斯內格羅斯島
1943年底,三巨頭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在德黑蘭會晤,研究全球戰略。他們重申在太平洋戰區要雙管齊下,會合點定在呂宋—臺灣地區。他們還規定了1944年要達到的具體作戰目標和時間。麥克阿瑟和哈爾西要奪取拉包爾周圍的日本據點,完成占領拉包爾的“車輪”計劃。新愛爾蘭島西北端的卡維恩應在3月攻下來,阿默勒爾蒂群島的馬努斯應在4月攻下來。同時,麥克阿瑟要沿新幾內亞北海岸繼續向西推進:漢薩灣(2月),亨博爾特灣(6月),新幾內亞西端的福格爾科普半島(8月)。在中太平洋,尼米茲的作戰目標和時間安排是:馬紹爾群島(1月),波納佩島(5月),特魯克(7月),馬里亞納群島(10月)。菲律賓應于何時攻下,還未明確。
馬歇爾上將參加三巨頭會晤后,決定取道太平洋回國,以便親自了解情況并與麥克阿瑟詳談。他于12月13日到達莫爾斯比港。麥克阿瑟當時在古德伊納夫島,克魯格將軍的第6集團軍司令部設在那里。馬歇爾到達莫爾斯比港時,是肯尼代表麥克阿瑟去迎接的,按照軍事禮節和慣例都不應該是這樣的。肯尼陪同馬歇爾粗略地視察了新幾內亞,然后于12月15日把他送到古德伊納夫島。
在整個戰爭期間,這是馬歇爾和麥克阿瑟惟一的一次會面。他們討論了全球戰略和太平洋戰局。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說,他和馬歇爾進行了“長時間開誠布公的討論”。麥克阿瑟抱怨對太平洋戰區重視不夠,人員和給養不足。麥克阿瑟寫道,馬歇爾把這一切都推到金身上,說是他頑固地堅持要使太平洋戰爭成為顯示海軍力量的戰爭,想以此來洗刷美國海軍在珍珠港蒙受的恥辱。這次他們談得很融洽,告別時態度都很友好。
按照“車輪”計劃的時間表,麥克阿瑟和哈爾西的下一個目標是卡維恩島和阿默勒爾蒂群島中的馬努斯島。12月,麥克阿瑟和哈爾西在尼米茲的配合下,開始空襲和用艦炮轟擊卡維恩島。在圣誕節這一天,尼米茲的2艘航空母艦駛向南部水域襲擊了卡維恩島上的港口,以便阻止從海上對該島的任何增援。1944年2月15日,哈爾西的部隊占領了無人防守的格林島,并在那里修建了簡易機場,使陸上起飛的飛機距離拉包爾不到185公里,距離卡維恩島350公里。
因尼米茲在馬紹爾群島的作戰行動拖延,2月13日,麥克阿瑟的總司令部將攻占卡維恩島和馬努斯島的時間都定在4月1日。
麥克阿瑟把進攻馬努斯島的任務交給了克魯格將軍和他的“白楊樹”部隊。肯尼的飛機開始攻擊馬努斯島及其附近的洛斯內格羅斯島。飛機不時地掃射和轟炸這兩個島嶼。偵察飛機也在嚴密地監視。2月23日晚上,一份偵察報告表明“日軍可能已把部隊從洛斯內格羅斯島撤回馬努斯島”。第二天晚上的報告似乎進一步證實了這個情報。一架偵察機曾在洛斯內格羅斯島低空飛行了半小時,發現機場被廢棄,那里沒有高射炮,也沒有人跡。經過3天的觀察,連曬在外面的衣物都沒有。肯尼說:“洛斯內格羅斯是一只熟透待摘的蘋果。”他向總司令部建議:用小股部隊迅速占領洛斯內格羅斯島,修復機場,再空運大部隊去;或者,在夜晚用驅逐艦來回穿梭把部隊運上去。如能在那里站住腳,再進攻馬努斯島就容易多了。肯尼說:“我們不需要碰運氣,如果日軍炮火猛烈,我們可以把這看作是火力偵察,然后撤回。”
負責情報工作的查爾斯·威洛比對這個建議持懷疑態度。根據得到的情報估計,在馬努斯和洛斯內格羅斯有4000名日軍,主力部署在洛斯內格羅斯(后來事實證明這個數字是很精確的)。
麥克阿瑟考慮到,如能不用尼米茲的航空母艦支援,提前通過偷襲把日本人眼皮底下的洛斯內格羅斯島攻下來,那將會把公眾的注意力從中太平洋轉到他負責的西南太平洋戰區來。在2月24日晚上舉行的軍事會議上,他不顧許多人的反對,果斷定下2月29日在洛斯內格羅斯島登陸。思想保守的克魯格被弄得目瞪口呆,深感困惑。
幾天后,克魯格派出潛入島上的偵察兵報告說,島上的日本人像“螞蟻一樣多”,這時作戰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當時有人說:“這是一場牌全在敵人手中的軍事賭博。”麥克阿瑟回答說:“我打賭,如果我運氣非常好的話,我下10元賭注可以贏回100元。”
麥克阿瑟決定要親自參加這次冒險的作戰行動。2月27日,他由布里斯班飛到米爾恩灣,登上了金凱德海軍上將的旗艦“鳳凰”號輕巡洋艦。克魯格看到他在那里大為驚訝。他敦促麥克阿瑟回去。后來克魯格在回憶錄中寫道:“他明確地禁止我參加這次登陸攻擊戰,而現在他倒要自己這樣做。我爭辯說他這樣暴露自己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明智的,如果他發生什么意外,那將造成災難。他聚精會神地聽我說著,并感謝我的好意,但是說道:‘我必須去。’”很明顯,如果登陸失敗或需要撤退,麥克阿瑟覺得自己應當在場。
2月29日上午,部隊在洛斯內格羅斯島登陸,遇到微弱的抵抗。兩個小時后,他們就占領了主要目標莫莫特機場。剛到下午,1000人都上了岸,好像去郊游一樣。那時日軍還未從驚恐中清醒過來,他們正在集結部隊,準備晚上反擊。
麥克阿瑟和金凱德于下午4時登陸。大雨滂沱,灘頭斷斷續續地傳來狙擊的槍聲。目擊者描寫道,一個軍官擔心麥克阿瑟的安全,想硬讓他回到登陸艇上去。“先生,請原諒,”他指著附近一片叢林說,“幾分鐘前我們在那里打死了一個日軍狙擊手。”麥克阿瑟反駁說:“很好,這是對付他們的最好辦法。”他說完徑自向簡易機場走去。他對戰地指揮官蔡斯將軍說:“無論出現什么復雜局面,你都要保住已占領的陣地。你已咬住了它,不要松口。”然后,“渾身濕透,上下都是污泥,冷得發抖”的麥克阿瑟回到了“鳳凰”號。他走后,岸上的人都松了一口氣。那天夜里,日軍大舉反擊,但是遇到了頑強抵抗。
不久,大批增援部隊上來了,肯尼也開始進行他所答應的空中掩護,經過一周的戰斗,美軍占領了該島。隨后,克魯格派兵登上了馬努斯島,占領了主要目標——機場。未用多久,就全殲4000余名日軍,除俘虜75人外,其余全部被擊斃。阿默勒爾蒂群島連同重要的錫阿德勒港都是麥克阿瑟的了。美軍損失不大,陣亡326人,傷1189人。這場冒險的賭博贏了,甚至連金都認為這是“絕妙的一招”。
攻下馬努斯島以后,麥克阿瑟計劃把位于該島的錫阿德勒灣修復后,作為哈爾西的海軍艦隊基地。當修建工作開始后,尼米茲十分傲慢地向金海軍上將及參謀長聯席會議建議,他的管轄范圍要擴大到包括馬努斯島和錫阿德勒港,他的第5和第3艦隊要使用這個基地。
當麥克阿瑟收到這個建議的副本時,頓時大為惱火,他立即寫信給馬歇爾提出抗議,說尼米茲侵犯了他的指揮權。他還把哈爾西叫到布里斯班。哈爾西后來寫道:“還未來得及說一句問候的話,我就看到麥克阿瑟正強壓著怒火……我未參與起草這個文件,甚至在文件發出前也未聽說有此事。但麥克阿瑟把我、尼米茲、金和整個海軍看作是一個可惡的陰謀集團,是想要削弱他的權力。他雖然感情沖動,卻未破口大罵,這一點比我強。當然他也用不著那樣,罵人只會讓別人誤以為他沒有雄辯的口才。談話進行了約一刻鐘,他說他不會屈從于上頭的壓力,他已發出命令,在馬努斯管轄權確定以前,只修建供他指揮下的艦只使用的設施他說完之后,用煙斗指著我問道:‘比爾,我做得對嗎?’我和金凱德等在場的軍官都說:‘不對,先生!’麥克阿瑟笑著說:‘嗯,如果有這么多拔尖人物都不同意我的意見,看來只好再認真研究研究我的提議了!比爾,你說呢?’我說:‘將軍,我不同意您的意見。不僅如此,我還要提醒您,如果堅持您的意見,那您就是在妨礙正在進行的戰爭。’他的助手們緊張得一聲不響。我估計,他們都未曾料到會有人敢用審判官的口氣跟他說話。”
一個小時后,就散會了。哈爾西還以為他已取勝了。但是第二天早晨,麥克阿瑟“又瘋了”,把他叫了去,又爭論了一個小時,毫無結果。下午又接著辯論,這第三次又把以前的話拿出來說一遍。最后,麥克阿瑟終于讓步了。他說:“你勝利了,比爾。”
麥克阿瑟在阿默勒爾蒂群島的勝利,奇跡般地縮短了“車輪”計劃的日程。很明顯,沒有必要再去進攻卡維恩島這個據點了。3月中旬,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采納了哈爾西原來的建議,繞過卡維恩,去奪取無防守的埃米羅。哈爾西在3月20日輕而易舉地完成了這個任務。一周后,日軍放棄了布干維爾島,從而結束了打了一年半之久的所羅門戰役。與此同時,澳軍在新幾內亞進逼馬丹,迫使日軍向西撤到威瓦克。
到了1944年3月,盟軍已完成了對拉包爾和卡維恩的包圍,有10多萬日軍被封鎖在那里。隨著戰場向西推進,他們被遠遠地拋在后面,等待他們的將是因給養斷絕而走向滅亡的命運。
5. 奇襲荷蘭蒂亞
在布里斯班,隨著“車輪”計劃的完成,麥克阿瑟和總司令部面臨著一場新的戰役:沿整個新幾內亞北海岸向福格爾科普半島推進。
從監聽到的日軍將領之間無線電通話內容得知,日軍地面部隊當時處于混亂不安之中,他們正在爭論是否把第18集團軍留在漢薩灣—威瓦克地區,或者向西撤到荷屬新幾內亞一線。日軍最高統帥部似想撤退,當地指揮官估計麥克阿瑟下一步要進攻漢薩灣—威瓦克,想在灘頭迎擊盟軍,在萬不得已時再撤退。
盟軍獲悉,日軍在荷屬新幾內亞的荷蘭蒂亞(現稱“查亞普拉”)將構筑新的防線,他們在那里已修建了幾個飛機場,組建了新幾內亞空軍指揮部;派修建大隊去擴建那里的港口;還制訂了從中國和日本調幾個新的師來增援荷蘭蒂亞及附近地區的計劃。待這些部隊到達,并與從漢薩灣—威瓦克撤下來的第18集團軍會合后,荷蘭蒂亞就將成為另一個拉包爾要塞,橫在麥克阿瑟西進的道路上。
掌握了這些重要情報后,總司令部便開始擬訂一個大膽的計劃:放棄漢薩灣—威瓦克,直接向800公里外的荷蘭蒂亞發起進攻,那里日軍只有1.2萬人。如果盟軍能在敵人增援部隊到達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得荷蘭蒂亞,那么,盟軍就能粉碎日軍加強荷蘭蒂亞的戰略計劃,并可以切斷第18集團軍的退路,把它包圍在進攻馬丹的澳大利亞軍隊和在荷蘭蒂亞的盟軍之間。如計劃能夠實現,盟軍的轟炸機活動范圍可向西推進700多公里。
問題是這一步躍進得太大,超出了肯尼的多數戰斗機作戰范圍,他無法為海軍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麥克阿瑟要躍進這么一大步,就需要大批航空母艦,可是金凱德海軍上將的手中沒有航空母艦。尼米茲控制著太平洋上所有的航空母艦,他愿意中斷中太平洋的作戰行動,來助麥克阿瑟一把嗎?
總司令部里有些人對這一計劃顧慮重重,給這個計劃起了一個不恰當的代號“妄動”。但麥克阿瑟聽到關于此事的匯報后,熱情卻很高。因為他考慮到,尼米茲在馬紹爾群島的進展和對特魯克的空襲,成了公眾注意的中心,如能對荷蘭蒂亞發動大膽的進攻,不僅將把公眾注意力吸引到麥克阿瑟的戰區來,而且還將把他奪取新幾內亞的時間提前幾個月,這將使許多盟軍士兵的生命免遭涂炭。
麥克阿瑟把這個建議呈送給參謀長聯席會議,并附上表示贊賞的評語。正值參謀長聯席會議接近完成對太平洋戰局的重新估價時,建議送到華盛頓,并馬上被補充進計劃里。
幾天以后,1944年3月12日,參謀長聯席會議下達修改后的太平洋戰略計劃。這個計劃重申“雙管齊下”的思想,兩路大軍會合點定在棉蘭老島。麥克阿瑟要在4月15日拿下荷蘭蒂亞,尼米茲要在6月15日拿下馬里亞納群島,9月15日占領帛琉群島。兩支部隊要在9月15日集中力量攻取棉蘭老島。麥克阿瑟進攻荷蘭蒂亞時,尼米茲要盡力提供航空母艦支援。
為貫徹“妄動”計劃,麥克阿瑟任命艾克爾伯格將軍為進攻荷蘭蒂亞的“白楊樹”部隊的司令官,自從布納戰役后,他一直在擔任不起眼的職務。根據總司令部的命令,金凱德和巴比開始組織一支由113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艦隊,用來運送5.2萬人的進攻部隊和給養,并提供海上支援。
3月25日,尼米茲和他的參謀人員飛到布里斯班,與麥克阿瑟及他的參謀人員會晤,商談航空母艦支援登陸事宜。麥克阿瑟親自到機場迎接尼米茲——他可沒有用這樣的禮節迎接馬歇爾。他還舉行了十分豐盛的宴會款待尼米茲。在接連幾次的會晤中,尼米茲介紹了他的計劃:他的12艘快速航空母艦將在3月末攻擊帛琉群島,然后返回馬紹爾群島補充給養,再駛往荷蘭蒂亞參加戰斗,只是發動進攻的時間要推遲到4月22日。另外,尼米茲還將給金凱德8艘小型航空母艦,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麥克阿瑟對這樣安排感到很滿意。
尼米茲對這次會晤很滿意,他在寫給金上將的報告中說:“我們一行在整個訪問期間,受到了周到真誠熱情的接待,沒有什么可挑剔的。會議開得很好,很順利。”
這次會面,尼米茲發現麥克阿瑟精明能干,很有吸引力,就是有點主觀武斷,好裝腔作勢。
隨著進攻日期的臨近,總司令部開始著手采取一些欺騙敵人的佯動,目的是使日軍誤以為盟軍下一個進攻目標是漢薩灣—威瓦克。他們故意泄露出假的進攻計劃;空軍飛機在這個地區上空投放照明彈,模擬照相偵察;拉爾夫·克里斯蒂的潛艇還把空橡皮艇遺棄在海灘上。截獲的電報表明,欺騙活動進行得很成功。
肯尼也在苦心欺騙。他的主要目標是摧毀荷蘭蒂亞幾個機場上的400余架日軍飛機。這時他已有許多架航程足以掩護重型轟炸機到荷蘭蒂亞的P—38戰斗機。他要在日軍飛機一架挨著一架地擺在機場上時,在大白天進行轟炸,一舉予以摧毀(就像日軍在克拉克機場摧毀美軍大批飛機那樣)。為麻痹日軍,使其相信他的戰斗機飛不到荷蘭蒂亞(若果真如此,他的轟炸機就只有在晚上才能行動),他禁止P—38飛機飛到艾塔佩以外。他每晚派一架轟炸機到荷蘭蒂亞胡亂扔一陣炸彈,對漢薩灣—威瓦克卻一直保持很大的空中壓力。這一策略后來產生了那么好的效果,是肯尼未曾料到的。
3月30日、31日和4月3日,肯尼出動他的全部空中力量對荷蘭蒂亞發動3次襲擊。每天都派出有75架P—38護航的由65架重型轟炸機,還有171架中型和輕型轟炸機組成的機群進行猛烈轟炸,他把日軍約400架飛機幾乎全部都摧毀在地面上。
一切準備就緒后,金凱德龐大的艦隊從新幾內亞西部的基地出發,向北迂回使敵人摸不清它的真正意圖。這支艦隊包括從尼米茲那里借來的8艘小型航空母艦。麥克阿瑟在金凱德的旗艦“納什維爾”號巡洋艦上,艾克爾伯格在巴比的指揮艦“斯旺森”號驅逐艦上建立了指揮所。克魯格則在驅逐艦“威克斯”號上,這是一艘雷達觀察艦,行駛在護航艦隊前24公里處。令人奇怪的是,沒有一架日本飛機發覺這支龐大的艦隊。
尼米茲的快速航空母艦于3月30日和31日攻擊了帛琉,轟擊了在帛琉及其附近島嶼上一切能夠看到的目標,共摧毀150架日軍飛機。完成任務后,航空母艦返回馬紹爾群島,補充給養,又向新幾內亞駛去。4月21日,它們襲擊了位于荷蘭蒂亞以西200公里處的瓦克德—薩爾米日本空軍基地,炸毀33架飛機,然后它們按計劃出現在荷蘭蒂亞附近海域。
在這期間,金凱德的艦隊掉頭向南駛去。4月22日,兵分兩路,一路襲擊荷蘭蒂亞,另一路襲擊艾塔佩。突襲取得了成功。日軍執勤部隊正在吃早飯,他們丟下飯碗,向大山里逃去,只象征性地向后打了幾槍。
第一梯隊沖上灘頭4小時后,麥克阿瑟就召集克魯格、艾克爾伯格、巴比和新聞界代表乘登陸艇上了岸。他們在灘頭巡視了兩個小時。雖然麥克阿瑟已經64歲了,但步履仍很穩健。回到“納什維爾”號后,麥克阿瑟拿出巧克力冰淇淋來慶祝勝利。艾克爾伯格后來回憶說:“在赤道地區能吃上冰淇淋可真痛快。我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吃完了。盟軍司令笑嘻嘻地把他那杯一口未動的冰淇淋給了我,我也一口氣就吃光了。”
當時,盟軍對威瓦克的日軍第18集團軍會有什么反應,心里還沒有底。艾塔佩距威瓦克只有160多公里,日軍是否會設法從陸上奪回艾塔佩,然后再進攻荷蘭蒂亞呢?為了準備迎擊日軍可能發動的進攻,克魯格派兵增援艾塔佩,并下令沿德里尼莫河構筑牢固的防御陣地。為預防日軍迂回到側后方去,多伊準將還把他的防線向縱深伸展。
麥克阿瑟在回布里斯班以前,向艾克爾伯格提出了一個一般人都想不到的建議。他建議他們再向西躍進200公里,趁日軍還未站住腳時,一舉攻取瓦克德—薩爾米,據說那里防守薄弱。這一建議使艾克爾伯格有點吃驚,他表示反對,因為荷蘭蒂亞本身的局勢就夠危險了,再加上有情報說薩爾米島上到處都是日本兵。盡管如此,艾克爾伯格還是指揮
“白楊樹”部隊于5月18日向瓦克德島發起了進攻。雖然遇到了日軍的頑強抵抗,經過4天戰斗,付出陣亡40人的代價,還是攻下了瓦克德。一周后,工兵加長了瓦克德機場的跑道,使得重型轟炸機可以在那里起降。為了保護瓦克德島免遭日軍炮火的轟擊,美軍還在島對面馬勞灣登陸,經過幾天戰斗攻占了那里,有400名美軍在戰斗中陣亡。
后來,日軍第18集團軍真的從威瓦克向艾塔佩的美軍發動了進攻。當麥克阿瑟再向西躍進時,那里進行了幾個月殘酷的叢林戰,“白楊樹”部隊的許多兵力被牽制在那里。最后,第18集團軍崩潰了,參戰的2萬多人幾乎損失了一半。美軍傷亡3000余人,其中500人陣亡或失蹤。克魯格到了8月25日才宣布控制了這一地區的局勢。其后,澳大利亞軍隊接防,向威瓦克發起了進攻,又殲滅日軍7000人。威瓦克直到1945年5月10日才攻下來——這已是在艾塔佩登陸之后一年的事了。
盟軍取得的一系列勝利,使日本人大為震驚,東京要求迅速采取有力行動,制止盟軍這種肆無忌憚的推進。看來只有一個解決辦法:集中所有日本海軍艦只,孤注一擲,竭盡全力與美國太平洋艦隊決一雌雄。為此,東京在1944年5月下達了所謂的“阿號”作戰計劃。
當時,日本海軍只能集中9艘第一線航空母艦,而且,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分隊又多數未受過嚴格訓練,也沒有實戰經驗。然而,尼米茲卻有大約15艘快速航空母艦和小型航空母艦,多數飛行員經驗豐富,英勇善戰。為了克服懸殊的力量對比,日軍企圖把美國太平洋艦隊誘入日本陸基飛機能夠達到的水域,然后一舉殲滅。對他們來說,理想的決戰地區是帛琉和新幾內亞之間的海域。在這一地區,日軍以比阿克、莫羅太、塔勞、棉蘭老島及更小的島嶼為基地的飛機,可以與日本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合力打擊美國艦隊。
此外,日軍對“大和”號和“武藏”號兩艘超級戰艦寄予很大的期望。這兩艘6萬噸級戰列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每艘戰列艦上都有一組由9門44厘米口徑大炮組成的主炮群,歷史上沒有哪艘戰艦的火力能同它相比。他們確信,在同美軍航空母艦對抗中,這兩艘龐然大物,一定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5月中旬,日軍開始在西里伯斯海集結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和勤務艦。這些艦只大都隱蔽在塔威塔威島、達沃島和棉蘭老島。增援的陸基飛機已飛到帛琉、比阿克及其他基地,以彌補在歷次戰役中日本空軍所遭到的嚴重損失。陸基海軍航空兵和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分隊一樣,嚴重缺員又未受過多少訓練。然而,日軍很樂觀,好像決定性的海戰勝利已經在望了。
美軍“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在嚴密監聽著日軍的動向,并把情報及時送給了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尼米茲得知這一消息后興奮不已。他當然不會被誘入帛琉水域這個陷阱。他的下一個目標是遠在北面的馬里亞納群島中的關島、塞班島和提尼安島。他倒是很希望在進攻馬里亞納群島時,能引誘日軍艦隊進入他的水域,那樣他就可以穩操勝券了。
在這期間,克里斯蒂和洛克伍德指揮的潛艇已有很大的進步。1944年,在馬里亞納戰役以前,它們擊沉大約300艘日軍艦船。有很多裝載著人員和物資,前去增援駐扎在新幾內亞、馬里亞納群島等地日軍的艦船,在途中就被潛艇擊沉了。日本艦隊在塔威塔威和達沃集結后,由于不斷受到潛艇的襲擾而不敢出海進行必要的訓練。潛艇嚴密地監視著塔威塔威和達沃,報告每艘日本艦只的動向,這在以后的戰役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進攻、進攻、還是進攻,這是麥克阿瑟的作戰信條,他決定加快對新幾內亞的攻勢,盡快向西挺進。下一個目標是斯庫敦群島中的比阿克島,它位于瓦克德島西北290公里,荷蘭蒂亞以西560公里。這是一個很奇特的島嶼,島四周被珊瑚礁環抱著,島上地形起伏,有山嶺、平地和沙洲,上面長滿了濃密的熱帶叢林,地面以下到處是蜂窩狀、相互聯通的多層洞穴。淡水極少。
攻占比阿克島的任務交給了克魯格的“白楊樹”部隊。克魯格派霍勒斯·富勒少將指揮美軍第41師去完成這個任務。富勒少將是艾克爾伯格在西點軍校的同班同學。金凱德海軍上將提供5艘巡洋艦,21艘驅逐艦和多艘兩棲艦艇進行海上支援。肯尼派飛機從瓦克德島上新的基地起飛,進行近距離空中支援。
在從空中和海上對比阿克島實施猛烈轟擊后,富勒的部隊于5月27日登陸,這在瓦克德島登陸之后只有10天。從搜集到的情報分析,估計日軍守島部隊約4000人。情報人員在5月初曾截獲到日軍要加強比阿克島防御力量的命令,但要加強到什么程度,沒有弄清楚。
登陸時沒遇到什么抵抗,海上毫無動靜,只是受到來自空中的一點攻擊。富勒的部隊興高采烈地向最近的機場跑去。他們沒有費事攜帶大炮,也未向前派出搜索部隊。他們忽視了右翼的懸崖,用克魯格的話說,這是戰術上的疏忽。其實日軍采用了“誘敵深入”的打法,先把美軍放進來,然后從附近的山洞中,居高臨下地向他們射擊,“郊游”似的登陸立刻變成了一場噩夢。
這次情報人員犯了大錯誤。由于要實施即將開始的“阿號”作戰計劃,日本海軍便要倚重比阿克島上陸基飛機。如果比阿克若落入盟軍之手,不僅會使他們少一個起決定作用的基地,而且會在決戰地區使盟軍占上風。所以,幾個星期以來,日本海軍一直在增援比阿克島上的駐軍,還向那個地區派去100多架飛機。比阿克島上的日軍數實際上是11400人,其中有4000名日軍是由中國調來的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兵。
當日本海軍得知比阿克島已被包圍,馬上下令再進行增援。這一行動的代號是“魂”,增援部隊來自塔威塔威和達沃,它們分成三批出海。第一批艦隊由13艘艦只組成,企圖運載2500人去比阿克。克里斯蒂的4艘潛艇緊緊跟蹤著,并不斷地進行襲擊,但未使敵艦受到多大損失。不過,潛艇關于敵人艦只位置的報告,使總司令部得以監視日軍艦隊的行動。當日軍艦隊發現美軍派出的大艦隊后,就龜縮回去了。
“魂—2”行動規模較小,只派出6艘驅逐艦,還有幾艘駁船。肯尼得到消息后,派飛機進行攻擊,擊沉1艘驅逐艦。在日軍艦隊返回港口時,“座頭鯨”號潛艇又擊沉了1艘驅逐艦。
“魂—3”行動的規模較大,可以看出日軍已下了決心。它包括2艘超級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5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和其他一些艦只。這個艦隊于6月10日從塔威塔威一出海,就被“哈德”號潛艇發現了。
那天夜里,艇長迪利報告說這支龐大的艦隊已經出港了,它裝載著日軍部隊,向比阿克島方向開去。可是,就在這期間,6月10日,尼米茲開始轟擊塞班島,為登陸作火力準備,這一行動逼迫日軍把執行“阿號”作戰計劃的地點和時間作了修改。6月13日,“魂—3”艦只受命停止進攻比阿克島,轉去參加“阿號”作戰行動。如果“魂—3”艦隊按計劃到達比阿克島,它將會輕而易舉地殲滅金凱德全部的水面艦只,以及盟軍在比阿克附近的兩棲部隊和支援艦船,并把日軍增援部隊送到這個島上。
除了派出軍艦外,日本海軍命令新到達的100多架飛機發起攻擊,它們反復轟炸比阿克島和瓦克德島。由于肯尼過于自信,把飛機密集地擺在瓦克德島機場上,日軍飛機摧毀了60架飛機,炸毀了一座彈藥庫,嚴重地削弱了盟軍的防空力量,對肯尼和金凱德來說,萬幸的是,這些北方來的日本海軍飛行員,多數人因患叢林病而躺倒,一周之后就不能駕駛飛機了。
到了6月上旬,比阿克島上富勒將軍的部隊已處于絕望的境地。6月13日,富勒報告說,日軍正在派進增援部隊,他也要求增加援軍。麥克阿瑟很不滿意,冷漠無情地打電報催促克魯格,立即解除富勒的職務,并把艾克爾伯格和他的參謀人員派往比阿克島。艾克爾伯格心情沉重地接替了他的同班同學和老朋友。
艾克爾伯格與在布納戰役中的情況一樣,補缺擔任了盟軍的作戰指揮官。不久,盟軍得到了增援。艾克爾伯格無所畏懼地出現在第一線,或者乘坐在小型單翼偵察機上,以激勵部隊的戰斗精神。為了消滅日軍,他們不得不用火焰噴射器和炸藥,把頑固的日軍趕出洞穴后再加以消滅。6月23日,日軍葛目上校把軍官們召集到一個山洞里,命令拼死一戰。艾克爾伯格寫道:“然后他按照武士道傳統跪下,用他的戰刀剖腹自盡。”
到6月28日,戰場上的形勢已經好轉,艾克爾伯格才把指揮權移交給多伊將軍。為獎勵他的出色戰績,麥克阿瑟提升艾克爾伯格去指揮一個新的集團軍——第8集團軍,這個集團軍已準備好去進攻棉蘭老島。
比阿克島上殘余的日軍,直到七月底才肅清。雙方傷亡慘重。島上的日軍只有200多人被生擒。有的可能撤走了,但多數被打死或自殺了。盟軍陣亡400人,傷2300人,還有7000人生病。
6月15日,尼米茲龐大的艦隊向位于比阿克島以北約1600公里的馬里亞納群島發起進攻。這個艦隊包括58艘特混艦只和535艘兩棲艦只,運載12.7萬人的部隊,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海軍陸戰隊。他們首先在塞班島登陸,日軍憑借堅固的工事進行猛烈的抵抗。
當日軍從進攻前的空襲判斷,塞班將要受到攻擊時,就開始實施“阿號”作戰計劃,不過不是在原來計劃決戰的地區。從日本人的心目中,馬里亞納群島是浩瀚的西太平洋的“要沖”,失掉馬里亞納群島就會大禍臨頭。6月13日,日軍最高統帥部發出堅守到底的命令。這一天,日本艦隊無線電靜默,悄悄駛出塔威塔威。被克里斯蒂的一艘潛艇“小銀魚”號發現。就在這同一天,“魂—3”艦隊的艦只奉命停止進攻比阿克島,加入這一艦隊。在向集結海域前進時,“魂—3”艦只被洛克伍德的“海馬”號潛艇發現了,另一艘潛艇“飛魚”號報告說日本艦隊的主力正在通過圣貝納迪諾海峽。
美日兩支艦隊于6月19日至21日,展開了著名的菲律賓海大海戰。日軍原想使用馬里亞納群島上的飛機來彌補航空母艦之不足,但是沒想到,交戰的第一天,日軍向尼米茲的433架飛機發起了4次進攻,結果每一次都慘敗而歸,約損失了330架飛機,美國飛行員把這次海上空戰開玩笑地稱為“馬里亞納打火雞”。同一天,洛克伍德的兩艘潛艇“大青花魚”號和“棘鰭”號擊沉2艘日本第一線航空母艦“大風”號和“翔鶴”號。第二天,尼米茲的艦載機擊沉“飛鷹”號航空母艦,重創“千代田”號和“瑞鶴”號。受到這些慘重打擊以后,幸存的艦只逃回日本。海上大決戰以日軍失敗而告終。
進攻馬里亞納的戰役進展迅速。經過浴血奮戰后,最后奪得了塞班島。7月21日,進攻關島,3天以后進攻提尼安島。經過昏天暗地的血戰后,這兩個島也被盟軍攻占。雙方傷亡慘重,約6萬日軍被擊斃,美軍陣亡5000人,傷2萬余人。
這次戰役的勝利對太平洋戰爭的進程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它突破了日軍的防御圈;基本切斷了日本與南方資源供應地的聯系;從此以塞班島為基地的美軍B—29型重型轟炸機可以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
馬里亞納群島的失守,在日本引起了極大的恐慌。東條英機總理大臣不得不承認日本已面臨空前嚴重的危機,并于7月18日率全體閣員辭職。東條及其一伙由伊勢將軍的政府取代。
尼米茲
日軍為了集中兵力對付美軍向瓜達爾卡納爾島發起的進攻,堀井將軍奉命退守布納灘頭。到10月上旬,瓜島上日軍的兵力增加到2.2萬人。10月22日,日軍向美軍控制的機場發動了第二次總攻,但再次遭到慘敗。為奪取這次戰役的勝利,日軍做出巨大的努力,以致出動了聯合艦隊的全部“人馬”。作為回敬,尼米茲的艦只也傾巢出動。在9月至12月的多次海上激戰中,雙方各損失24艘航空母艦、戰列艦等大型主力戰艦,還有許多艦只遭到重創。
10月18日,尼米茲海軍上將免去了戈姆利的職務,任命威廉·哈爾西海軍中將指揮整個戰役。哈爾西1904年畢業于美國海軍學院,是美國海軍的著名將領。
11月16日,日軍最高統帥部調整了西南太平洋方面的陸軍指揮系統,組建了以今村均上將為司令官的第8方面軍,但今村均上任后也沒能實現其奪回瓜島的誓言。由于日軍失去了海空控制權,部隊的補給中斷,再加上疫病流行,死亡人數大增;而美軍的軍力卻得到了加強。到了12月底,日軍被迫作出停止瓜島作戰的決定。1943年2月上旬,1萬余名日軍殘部撤離瓜島。
在此期間,澳軍正在科科達“該死的山道”上追擊堀井的部隊,美軍126團也在叢林中艱難地行進,因為自然條件惡劣,后勤供應跟不上,推進速度都非常緩慢。肯尼雖然派飛機空投了一些補給品,但能找回來的不多。
在后撤途中,堀井因木筏傾覆而淹死,上萬人的部隊因疾病、饑餓只剩下了幾千人,但日軍還是搶先了一步,得以與布納的守軍會合,并在戈納—薩納南達—布納一線綿延約20多公里的海岸上建立了灘頭陣地。麥克阿瑟原定的圍殲日軍的計劃落空了。
11月14日,麥克阿瑟下達了進攻布納的作戰命令。左翼是由科科達小路下來的澳軍第7師,由喬治·瓦齊少將指揮進攻北面的戈納;右翼是愛德華·哈丁少將指揮的美軍第32師進攻南面的布納;中路126團繼續向布納推進。這些部隊深信這次戰役將像吃糕點那么容易,他們以高昂的戰斗熱情和樂觀的情緒,于11月16日出動了。雖然他們所到之處,遍布沼澤和叢林,但是每個人都相信,勝利已經在望了。遺憾的是總司令部完全低估了灘頭陣地上日軍的實力。自初夏以來,負責情報工作的查爾斯·威洛比和其他一些人就一直小視日軍的實力水平,認為日軍在科科達山道上和其他地方已遭到慘重損失,猜測日軍不會超過2000人,防御一定很薄弱,如果日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再后退一步,設在拉包爾的日軍司令部就可能命令這些部隊全部撤退。實際上,在戈納—布納一線,還有6000名左右日軍,他們牢牢地堅守在一系列防御工事里,美國陸軍歷史學家把這些工事稱為一大“杰作”。
為親自督戰,11月6日,麥克阿瑟和他的主要助手薩瑟蘭、肯尼、威洛比等人,離開布里斯班,在莫爾斯比港設立了前沿司令部。將軍和他的隨員搬進一幢坐落在一座小山上的兩層樓房里辦公,不知為何人們稱這幢小樓房為“政府大廈”。像在墨爾本和布里斯班一樣,麥克阿瑟還是獨處一室,他很少離開警衛森嚴的司令部。
一上陣交手,美澳軍兩個師立即遭到堅守在戰壕里的日軍的殊死抵抗。他們很快就陷入了困境,被傾盆大雨和叢林疾病弄得狼狽不堪,又嚴重缺乏補給品,特別是食物,傷亡極其慘重。在主要由新兵組成的美軍第32師中,因指揮不力,部隊士氣低落。令人遺憾的是,總司令部不顧客觀情況,又責難起哈丁和他指揮的第32師來了。麥克阿瑟不斷呼吁哈爾西海軍中將提供海上支援,可是哈爾西拒絕了麥克阿瑟的要求,因為他不能用那些幸存的珍貴艦只在巴布亞以東的危險水域去冒險。
在無望的進攻使傷死人數急劇增加的情況下,麥克阿瑟準備派正在澳洲訓練的美軍第41師來增援。這時托馬斯·布萊米建議派澳大利亞部隊來增援哈丁,因為“他們知道如何作戰”,言外之意是美軍不知道如何作戰。麥克阿瑟認為澳大利亞最高軍事指揮部正在看他的笑話,氣得他火冒三丈,這時他想到了艾克爾伯格。
麥克阿瑟遲疑不決地派人去請艾克爾伯格,他于11月30日到達莫爾斯比港,那時戰役已經開始兩個星期了。他同麥克阿瑟、薩瑟蘭和肯尼在“政府大廈”的陽臺上舉行了一次特別會議。他發現麥克阿瑟和薩瑟蘭對當前的形勢都感到十分驚恐。麥克阿瑟對他說:“鮑勃,我要派你到布納任司令官,撤掉哈丁。我送你去,鮑勃,我還要你撤換那些不會打仗的軍官。只要能打勝仗,誰都可以當指揮官。時間是關鍵,日軍隨時都可能登陸增援。”他停了一下又補充說,“鮑勃,我要你奪取布納,否則就別活著回來。”
第二天,艾克爾伯格就飛往布納前線。他發現第32師的領導“都不在”,部隊處于放任自流狀態,疫病流行,食物只能按定量的三分之一供應,士兵們都快餓死了,哪里還有戰斗力。他向哈丁將軍及幾個校級軍官發了一通火。他立即采取措施,大力改善食物供應,扭轉形勢。他還深入前線,親自率領一個連投入戰斗,并高喊“小伙子們,跟我來……”他差點被一個隱蔽的日軍狙擊手擊中。當時,除艾克爾伯格以外,所有的美軍將官都負了傷,撤離了戰場。
12月9日,左翼澳軍經過殊死的白刃戰終于攻下戈納。這對麥克阿瑟是個刺激,催促進攻的電報一封接一封地送到艾克爾伯格手中。在高溫和大雨中,艾克爾伯格不顧慘重的犧牲,率部對日軍發起一次又一次的沖鋒。到12且14日,進攻終于取得進展,布納被攻克了。艾克爾伯格收到了麥克阿瑟發去的賀電。
經過短暫的休整并得到一些增援之后,艾克爾伯格于12月18日重新發起進攻。他們再次受到了日軍的頑強抵抗,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到圣誕節時,在戰場上甚至出現了令人絕望的局面。就在殘酷的戰斗勝負未定的時候,總司令部卻發了一份戰報:“在圣誕節期間,我方的行動只限于例行的安全防范,日軍的抵抗已被制止。”對此,艾克爾伯格感到吃驚和氣憤。
1943年1月3日,日軍終于潰退了,美軍以高昂的代價,贏得了這次對日作戰的勝利。
1月8日,麥克阿瑟在返回布里斯班后發表了一份公報:“巴布亞戰役已經到了結束階段,堀井少將指揮的在巴布亞的日軍可以說已被殲滅。”其實那對薩納南達的重要防御工事還沒有攻下來,有7000多名日軍在那里頑抗,澳軍的進攻在那里嚴重受阻。
1月11日,艾克爾伯格開始負責指揮在巴布亞的全部盟軍,并立即派出澳美聯軍對薩納南達發起進攻。進攻遭到頑強的抵抗,盟軍傷亡慘重。所幸的是,激烈的戰斗剛開始一天,位于拉包爾的日軍總部就命令日軍從海上撤退。在其后的一個星期中,當撤退還在進行時,戰斗仍在十分激烈地進行。到了1月22日,澳美聯軍發起鉗形攻勢包圍了薩納南達,全殲了未能撤離的日軍。
從1942年7月22日至1943年1月22日,巴布亞戰役整整進行了半年。美軍投入的兵力為3萬人,其中陣亡3000人,5400人負傷,斃敵7000人。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盟軍損失最大的戰役之一,比同期進行的瓜島戰役傷亡人數將近多一倍。在1月28日發表的一份讓人難以理解的虛假戰報中,宣布戰斗結束了,麥克阿瑟夸耀盟軍總的損失很小。
當時日軍之所以能搶先在布納登陸,是因為總司令部不相信“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的情報。如果他們當時根據得到的情報采取了措施,盟軍的傷亡當可大大減少!對總司令部說來,幸虧這次大錯在“超級秘密”的幌子下掩飾過去了,麥克阿瑟才能洋洋得意地夸耀,他在澳大利亞的國界以外為保衛澳大利亞而戰。
2. 重創日軍的“俾斯麥大海戰”
1943年上半年,布納和瓜達爾卡納爾兩戰區有長達6個月的時間處于休戰狀態。參加過那里苦戰的疲憊不堪的盟軍士兵,被調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進行休整,用新來的部隊換防。
麥克阿瑟在離開兩個月之后回到布里斯班。由于巴布亞戰役取得了勝利,他一掃開戰以來的抑郁心情,精神為之一振。63歲的麥克阿瑟“像剛度假回來似的,他目光閃亮,步履輕快,有時還同記者說說笑話”。
總司令部設在布里斯班中心區一幢九層的大樓里。麥克阿瑟一家住在倫農飯店里。瓊對做飯這一套雖然并不高明。但因將軍不喜歡吃餐廳準備的飯菜,她還是決定由自己親自做飯。
麥克阿瑟在下屬面前,表現冷淡孤傲。他很少與士兵們交談,他認為那是下級軍官的事。在下屬的心目中,他是個嚴肅而令人敬畏的人。幾乎沒有人敢到家里去打擾他,只有熱情豪放的喬治·肯尼是個例外。他住在麥克阿瑟的樓下,他一想出什么“妙主意”,就上樓去敲門,詭稱他要喝一杯咖啡。然后就談他的“妙主意”,有時一直談到凌晨兩點,
“瓊坐在那聽著聽著,常常昏昏沉沉地睡去”。
1943年1月,羅斯福、丘吉爾和聯合參謀部在卡薩布蘭卡開會研究全球戰略問題。金海軍上將堅持認為,應不斷對日本人施加壓力,并敦促將對日作戰的盟軍部隊增加一倍。丘吉爾和他的顧問們,勉強同意了這一主張。于是,金宣布麥克阿瑟和哈爾西可在1943年5月奪取拉包爾。他還建議,攻陷拉包爾之后,尼米茲就應當向中太平洋推進,目標是及早奪取吉爾伯特群島。
3月,麥克阿瑟派肯尼和薩瑟蘭去華盛頓,參加參謀長聯席會議主持召開的會議,研究確定1943年太平洋戰區的作戰計劃。薩瑟蘭提出了“埃爾克頓”計劃。這個計劃在實質上同參謀長聯席會議1942年7月2日的指令是一致的,只是麥克阿瑟增加了賭注。除手里的部隊外,他還需要增加5個師,45個空軍大隊,以及許多海軍艦只和登陸艇。薩瑟蘭提出計劃時的傲慢態度,使與會代表感到驚訝和反感。會議開了兩個星期,最后參謀長聯席會議同意給麥克阿瑟派去有限的支援部隊:2個或3個師,并增加一些飛機和艦艇。
太平洋戰爭的新作戰計劃于3月28日發布。主攻目標仍然是拉包爾。在西戰區,要求奪取萊城、薩拉茅阿和在新幾內亞境內的其他地區。在東戰區,要求奪取上所羅門群島中的新佐治亞和布干維爾。具體的作戰時間安排和協同問題由麥克阿瑟和哈爾西自己去決定。雖然在哈爾西戰區內的海軍歸尼米茲調遣,還是任命了麥克阿瑟擔任這次戰役的總指揮。
4月15日,哈爾西飛往布里斯班,同麥克阿瑟進行第一次會晤。這次會見很快使他們倆結成了莫逆之交。哈爾西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我向他匯報5分鐘之后,我就感到好像我們早已結成終生的摯友。我很少見到像他這樣,在這么短時間里就給我留下這么強烈印象,這么討人喜歡的人。那時,他已經63歲了,可是看上去不過50歲出頭。他的頭發烏黑發亮,眼睛清澈明亮,儀態端莊穩重。即使他身著便服,也能立即認出他是軍人……我們有過爭論,但總是愉快地結束。他雖然是我的上司,但從不把他的意志強加給我。在少數情況下,我不同意他的意見,我就對他說我不同意,于是我們認真進行討論,直到一方改變主意為止。我們討論問題時的情景,在我腦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象:他在辦公室里踱來踱去,在他那空蕩蕩的寫字臺和喬治·華盛頓的肖像之間的地板上,留下明顯的磨痕;他手里拿著玉米棒芯做的煙斗(我很少見到他抽它)。”
麥克阿瑟與哈爾西會晤后,制訂出了執行“埃爾克頓”作戰計劃的詳細方案。作戰行動將于6月開始。第一步,哈爾西的部隊將進攻所羅門群島中的新佐治亞。同時,麥克阿瑟的部隊將進駐新幾內亞東海岸以外的伍德拉克島和基里維納島,那里還未被日軍占領。聯合作戰行動的代號為“車輪”。
5月間,羅斯福和丘吉爾在華盛頓再次晤面,稱為“三叉戟會議”,會議主要目的是解決進攻日本的戰略問題。麥克阿瑟認為,通往東京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集中他所轄戰區內的全部力量,向新幾內亞推進,經菲律賓、臺灣,直指日本。金海軍上將斷然反對這個主張,他認為贏得戰爭勝利的最佳方法是,一步一步地展開島嶼爭奪戰,海軍及其陸戰隊通過中太平洋向前推進——順序是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卡羅林納群島、馬利亞納群島、臺灣、日本。
最后,羅斯福和丘吉爾達成了妥協,認為可以有兩條通往東京的道路,即麥克阿瑟的道路和金上將的道路。實際上還是金上將的道路,這意味著尼米茲將在中太平洋發動攻勢。
麥克阿瑟對這一決定感到不快,他給馬歇爾發電報打電話,繼續反對兩條道路的主張,認為奪取中太平洋諸島,達不到“任何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目標”,這樣分散力量是徒勞無益的。但他未能動搖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決心。
在地面戰斗暫時停歇的6個月里,麥克阿瑟最為關注的,是如何防止日軍進一步增援萊城和薩拉茅阿的守軍,因為盟軍將向那里發起進攻。殲滅日軍增援部隊的任務交給了以布里斯班為基地的潛艇部隊和肯尼的空軍部隊。
當時,布里斯班的潛艇只有12艘,由詹姆斯·法伊夫指揮,他曾計劃用潛艇來“保衛”林加延灣,結果失敗了。潛艇部隊主要從“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那里獲取關于敵艦活動的有價值的情報。不久,發現敵人從帛琉至拉包爾、威瓦克開辟了一條新補給線。于是,法伊夫沿新幾內亞北海岸部署了幾艘潛艇,以便切斷敵人這條交通線。達德利·莫頓指揮的“鰹魚”號潛艇對一個小型護航隊進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截擊,擊沉日艦3艘。其中一艘是運兵艦,當近千名日軍落水后,莫頓將潛艇浮出水面,然后用輕武器毫不留情地把他們打死。
3月初,總司令部從“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那里得到情報說,日本人在拉包爾組成了一個向萊城—薩拉茅阿運送兵員和器材的大型運輸船隊。有8艘運兵艦,大約裝有7000名士兵,還有一些裝備。船隊由8艘驅逐艦護航。麥克阿瑟要求肯尼以優勢兵力去對付這支船隊。
肯尼親自指揮這次作戰,他很快集中了在巴布亞的207架轟炸機和154架戰斗機。另外還有86架轟炸機和95架戰斗機在澳大利亞東北部的各基地集結待命,一旦需要,立即出動。肯尼向日艦可能經過的海域派出偵察機群進行搜索。
運輸船隊被發現了,可是因為天氣不好,不能采取行動,飛行員感到很惱火。3月2日清晨,天氣終于好轉。7點55分,首批29架轟炸機飛臨日軍船隊上空。當巨大的轟炸機一群一群地發出刺耳的呼嘯聲俯沖下來時,日軍高射炮手嚇得不知所措。許多枚炸彈擊中日軍艦只,有2艘運輸艦被擊沉,有2艘受重創燃燒起來,有800多名士兵被巨浪吞噬。
第二天,肯尼派出100多架飛機,兩次對船隊進行攻擊,隨后出動的飛機更多,達到330架。這些飛機把運輸船隊差不多全殲了,16艘艦只中,只有4艘驅逐艦未曾受創,其余不是被擊沉就是受到重創。
3月3日至4日夜間,美軍派出8艘魚雷快艇去搜尋殘存的敵艦。后來目擊者是這樣描述的:“落海逃生的數千名日軍坐在小艇上在海面上飄泊。幾天來,我們的快艇遇到許多滿載日軍的小艇,并把它們擊沉了。這是一項很不愉快的任務,可是沒有別的辦法。要是讓這些小艇靠岸,帶著步槍的日軍必然會給沿岸我方陣地造成嚴重威脅。”
肯尼在半夜把麥克阿瑟喚醒,向他報告了這個好消息。肯尼后來回憶道:“我從來沒有見到過他這么興高采烈。”麥克阿瑟得意地把這次戰斗稱為“俾斯麥大海戰”。他馬上草擬了一份給參戰將士的賀信:“請向獲得輝煌戰績的全體將士轉達我對他們的感謝和祝賀。這一次最徹底的殲滅戰,必將載入史冊。你們的業績將永遠使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接著,總司令部發布了一份過分夸大戰果的公報。麥克阿瑟宣稱,日軍12艘運輸艦和10艘戰艦全部被擊沉,淹死日軍1.5萬人。“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破譯了日軍向東京的報告:16艘艦只中有12艘被擊沉,約3000名士兵失蹤。
3. 出色的萊城戰役
經過6個月的休戰后,麥克阿瑟決定按“車輪”計劃,采用“蛙跳戰術”,對日軍發動全面進攻。
麥克阿瑟提出的“蛙跳戰術”要點是:集中兵力攻占敵人防守薄弱又適合作前進基地的地區;避免進行會造成大量傷亡的正面進攻;用空軍掩護盟軍的每一次作戰行動,切斷敵人的補給線,使其處于困境而無所作為。
盟軍動員了巨大的軍事力量,在綿延1000多公里的陸域和海域全面出擊。一支部隊指向所羅門群島,另一支指向新幾內亞東海岸,目的是圍殲盤據在拉包爾的日軍。
6月30日,哈爾西的兩棲部隊6000人在新佐治亞登陸。該地區只有4500名日軍,可是他們牢牢地控制著叢林,憑借堅固工事,下決心戰斗到底。哈爾西的部隊陷入了可怕的叢林戰的困境。在他們得到增援后,部隊人數達到近6萬人,他才于7月底攻下這個令人討厭的地方。戰斗中有1000名美軍陣亡,近4000人受傷。
哈爾西登上所羅門群島后的下一個進攻目標,是科隆邦加拉島上的普蘭塔欣鎮日軍機場。當查明那里的日軍有1萬多人后,哈爾西向麥克阿瑟建議,攻打科隆邦加拉應采用避實就虛的戰術,先迂回到防御薄弱的佛拉拉佛拉島,使鎮上的日軍“無用武之地”。麥克阿瑟同意了這個建議。8月15日,哈爾西的6000人在佛拉拉佛拉島登陸,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奪取全島后,在那里修建了簡易機場。拉包爾的日軍司令部見勢頭不對,命令科隆邦加拉的1萬名日軍盡快乘駁船迂回撤退。盡管哈爾西的驅逐艦和魚雷快艇作了巨大的努力進行阻擊,大部分日軍還是逃到布干維爾去了。
到了10月,盟軍在新佐治亞和佛拉拉佛拉已經有了4個前沿機場,下一個攻擊目標布干維爾就在盟軍飛機的作戰半徑之內了。
1943年春天,在布里斯班的陸軍司令部里發生了一次重大的人事變動。解除了澳大利亞人托馬斯·布萊米對美軍部隊的直接指揮職務。此外,美國陸軍高級將領艾克爾伯格雖然贏得了布納戰役的勝利,但還是被排擠在一旁。一位比艾克爾伯格資歷深的美陸軍上將沃爾特·克魯格,來到澳大利亞。他被任命為“美軍第6集團軍”司令,并指揮全班人馬。這樣,克魯格就成了艾克爾伯格的上司。
克魯格同麥克阿瑟在戰前就是老朋友。克魯格在陸軍中是一個罕見的人物,是一個沒有進過西點軍校的將軍。他出生在德國,靠自學和自我奮斗,從一個列兵一直晉升到上將。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我認為應該把他作為一個陸軍司令官所作的卓越貢獻記載在美國歷史上。”
“車輪”計劃中最困難的任務是攻克萊城、薩拉茅阿及其附近地區,麥克阿瑟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英勇善戰的澳軍第7師、第9師和新編第3師,由托馬斯·布萊米將軍負責指揮(這樣就把他降到了一個同特遣隊司令相當的地位)。次要任務是奪取伍德拉克和基里維納等外圍島嶼,以及在新不列顛登陸,則交給了克魯格指揮的美國陸軍,克魯格集團軍被命名為“白楊樹”部隊。
6月30日,克魯格以“白楊樹”部隊的兩個團發動了對伍德拉克和基里維納的進攻。由于得到了空軍和海軍的有力支援,部隊順利地在那里登陸。麥克阿瑟奪取這兩個島嶼的主要目的是用來建立空軍前沿基地。這兩個島嶼距拉包爾,比布納地區的幾個前沿基地還近得多,機場建設開始后兩個星期,伍德拉克島就能供飛機起降了。
6且30日,盟軍還以很少的代價,攻占了位于布納和薩拉茅阿中間的拿騷灣,使那里成為進攻薩拉茅阿和萊城的前沿基地。
在這兩個目標中,萊城的戰略地位最為重要,那里有一個良港和一個可供利用的機場。那里的防御也比薩拉茅阿薄弱。在萊城—薩拉茅阿地區的1萬名日本守軍中,“主力”部署在薩拉茅阿。基于這些原因,萊城成了主攻目標。
奪取萊城的作戰計劃是麥克阿瑟主持制訂的,因這個作戰計劃構思大膽縝密,在極端缺乏海上支援的情況下,還是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使萊城之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最出色的軍事行動之一。
攻占萊城的作戰計劃要點是:空襲后,由陸上向薩拉茅阿進軍,給敵人造成薩拉茅阿是主攻目標的錯覺。然后澳軍第9師從海上攻擊萊城,新近調來的美軍第503傘兵團同時在萊城納德扎布機場實施空降。空降部隊占領機場后,肯尼再把澳軍第7師越過萊城空運過去,與第9師形成前后夾擊之勢,以徹底殲滅萊城守軍。
7、8月間,當這個計劃最后確定下來時,肯尼的飛機正在對日軍空軍基地發動猛烈攻擊。8月17日,肯尼的戰機突然襲擊了日軍韋瓦克空軍基地,日軍新近調到那里去的200多架飛機有半數被摧毀,在隨后進行的空戰中又擊落敵機近100架。這樣,日軍在新幾內亞的空軍幾乎全部被殲滅了。
不久,拿騷灣的部隊開始向薩拉茅阿發起進攻。根據作戰計劃,他們要穿過艱難的叢林地帶,在9月初到達薩拉茅阿的外圍。這次前進可不容易,叢林疾病使1200名美軍失去了戰斗力。
9月4日拂曉,對萊城的進攻開始了,海軍的5艘驅逐艦用大炮猛轟萊城以東的灘頭陣地。然后澳軍第9師潮水般地沖上海灘。日軍發動的空襲沒有什么效果,部隊迅速向內地推進,向西直抵萊城的日軍要塞。
第二天,傘兵部隊出動。在實施首次大規模空降行動之前,麥克阿瑟檢閱了傘兵部隊。后來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談到當時的情景:他發現,“許多士兵很自然地對這次行動感到不安。于是我認定,我陪他們一起去是很有必要的。我不想讓他們就這樣去接受戰爭的洗禮,我同他們在一起,也許在心理上能使他們得到安慰”。因此,當肯尼請求麥克阿瑟允許他與傘兵戰士一起登機時,麥克阿瑟說:“你說得對,喬治,我們倆人一起去,他們也是我的孩子。”肯尼忙加勸阻:“不,那沒有意義,您已經60多歲了,又是總司令,難道有必要冒險去讓一個月薪5美元的日本飛行員在您身上打一個洞嗎?!”麥克阿瑟決心已下,那是很難改變的。他認真地回答說:“我并不擔心被子彈打中,我就怕暈機,我不愿在這些孩子面前因為嘔吐而丟臉。”為了總司令的安全,肯尼決定親自駕機為他護航。
這次空降行動,共出動302架飛機。先是對納德扎布機場進行轟炸、掃射,并投放煙幕彈。然后,1700名傘兵乘96架C—47運輸機飛臨機場,10點20分開始跳傘,10點24分全部著陸(有3人死亡)。傘兵迅速占領了機場。運輸機又回去接運澳軍第7師。
麥克阿瑟在飛得高高的B—17式轟炸機上觀看跳傘。由于這次勇敢的飛行,麥克阿瑟被授予空軍勛章。
9月8日,日軍司令部按照東京的指示,將薩拉茅阿的部隊撤往萊城。9月12日,薩拉茅阿的盟軍肅清了殘存的日軍后方警衛部隊。
9月10日,澳軍第9師空運到納德扎布后,開始由陸上向萊城推進,只遇到象征性的抵抗。日軍已開始放棄萊城,向北逃往胡翁半島山區。到9月15日,包括來自薩拉茅阿的幸存日軍共有9000人,大部分已從萊城撤出,逃往北部山里去了,澳軍第7師和第9師會合后,占領了萊城。
獲得這次驚人的勝利之后,9月15日,麥克阿瑟命令他的司令官擴大戰果。澳軍第7師乘車(或乘飛機)向北推進320公里,直抵拉穆山谷,在奪取卡亞皮特和杜姆普之后,進攻受阻。9月22日,澳軍第9師對胡翁半島東端的芬施哈芬日軍守備部隊(4000人)發動進攻,經過一場激戰之后,于10月2日奪取了芬施哈芬。日軍進行反擊,雙方經過近兩個月的拉鋸戰,最后澳軍還是守住了陣地。至此,新幾內亞的大部分地區已從日軍手中奪取過來了,盟軍取得了進軍新不列顛島和向西躍進的跳板。
8月,羅斯福、丘吉爾和盟軍聯合參謀部的參謀長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四方會議”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因擔心直接進攻拉包爾會造成巨大傷亡,建議迂回拉包爾。羅斯福和丘吉爾對這個建議表示贊同,這樣,“車輪”計劃終以攻占布干維爾和新不列顛南部而告終。
會議有關決議于9月17日送達麥克阿瑟,他覺得金海軍上將的太平洋戰略現在占了上風,西南太平洋部隊的作用被忽視了,心中感到不安。
按“車輪”計劃,盟軍下一個攻擊目標是布干維爾。哈爾西提出11月1日在敵人防御較弱的奧古斯塔皇后灣登陸的作戰計劃,得到麥克阿瑟的批準。
為了支援對布干維爾的攻擊,10月12日,肯尼派出349架飛機轟炸拉包爾,接著又進行了4次轟炸。他的飛行員們像往常一樣夸大其詞,聲稱給拉包爾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11月1日,哈爾西的部隊登陸,攻擊一小股約300人的日本守備部隊。戰斗進行得相當順利,到黃昏時分,已經有1.4萬人上岸,并建立了堅固的灘頭陣地。在這個環形防御地帶,部隊很快就擴大到3.3萬人。海軍修建大隊人員上岸后開始修建機場。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包括兩艘航空母艦)擔任作戰警戒。
日軍對這次襲擊瘋狂地進行反擊。從特魯克調去173架飛機和數艘艦只,企圖粉碎盟軍的登陸行動。“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很快將日軍的動向向總司令部作了報告。11月4日凌晨,偵察機發現了這支艦隊,并緊緊地尾隨著它。麥克阿瑟和哈爾西都決定讓它不受干擾地進入拉包爾,待艦隊拋錨后再發起攻擊,就像日軍襲擊珍珠港那樣也給它來一個突然襲擊。
11月5日上午11點30分,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100架飛機攻擊了拉包爾。1小時后,肯尼又派出100架飛機飛臨拉包爾上空。這次聯合作戰行動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炸傷6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日軍被迫取消了對進攻布干維爾盟軍部隊的海上攻擊行動。哈爾西因勝利而歡欣鼓舞,他在這一地區又集結了5艘航空母艦,6天后,派出185架飛機再次襲擊拉包爾。被打傷的日艦已經逃離,但飛機對港灣內的其他運輸船只進行搜索轟炸,使日軍受到相當大的損失。
11月20日,尼米茲的部隊進占了吉爾伯特群島的塔拉瓦和馬金。尼米茲為攻下層層設防的塔拉瓦,共投入1.8萬人的兵力,付出傷亡3000多人(1000多人陣亡)的沉重代價,才取得勝利。在麥克阿瑟看來,這場戰斗有力的證明了,中太平洋的進攻戰是構想低劣的冒險行動。
12月中旬,麥克阿瑟發動了對新不列顛的進攻,美軍在兩個不同的地點登陸:一小股部隊(第112騎兵團)于12月15日在南岸的阿拉維登陸,主力部隊(第1陸戰師)于12月26日在西北端的格羅斯特角登陸。兩個地方日軍的防御都很薄弱,因而美軍只用了1天時間,付出微小的代價,就把阿拉維奪到手了。格羅斯特角是強攻下來的,大約有300人陣亡,有1000人受傷。
戰后,有許多專家都認為,在決定避開拉包爾之后,再在新不列顛南登陸就是多余的了,因為已不需要在那里修建為進攻拉包爾的軍隊使用的前沿基地了。
在新幾內亞,澳軍第7師在拉穆山谷受阻后,掉頭向西北方向的馬丹進發。澳軍第9師則從芬斯哈芬港出發,沿海岸向西挺進,迫使從馬丹打回來的日軍第20師再次向西面的賽多爾撤退。澳軍第5師接到總司令部的命令后,趕來增援第9師,并開始對日軍進行迅猛追擊。同時,麥克阿瑟還指示克魯格立即在賽多爾實施兩棲登陸,以切斷日軍的后路,從東西兩面夾擊日軍。
1944年1月2日,美軍第32師126團6000多人在賽多爾登陸,隨后向東進軍以包圍日軍。但狡猾的日軍指揮官足立將軍在盟軍的“鉗形攻勢”合攏之前,已率部向南繞過賽多爾,然后轉赴馬丹。麥克阿瑟圍殲日軍的目的未能達到。雖然日軍在潰逃途中,有數千人因病餓而死,但日軍第20師和從基亞里撤出的日軍第5師在馬丹會合后,總兵力仍有1萬余人。像在布納、萊城一樣,麥克阿瑟未能大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一次又讓一股強大的日軍部隊從他眼前溜掉了。
1943年10月,麥克阿瑟的海軍司令卡彭德海軍上將被解職。他在任時間只有一年半,因過于膽小怕事又愛挑剔,特別是他常常越過總司令部同尼米茲和金聯絡,引起大家的不滿。
這時金海軍上將可能已經意識到,由于給麥克阿瑟派去了不稱職的海軍將領,蒙受最嚴重損失的還是美國海軍。因而這次命令托馬斯·金凱德前往布里斯班去指揮“麥克阿瑟海軍”(即第七艦隊)。于11月下旬接過了海軍指揮權的金凱德,是一名出色的海軍將領,曾指揮過瓜達爾卡納爾和阿拉斯加的海軍部隊。
金凱德到任后不久,歸他指揮的潛艇增加到30艘。那時位于米爾恩灣等地的幾個前沿加油基地已經建成,潛艇的活動范圍也擴大了。由于查爾斯·洛克伍德的努力,魚雷的技術問題終于解決了。那些過分小心謹慎的艇長多數已被有戰斗經驗的青年軍官取代。由于上述一些原因,到了1943年底,潛艇部隊的戰績已大為改觀了。1943年下半年,有72艘敵艦(大部分是運油船)被麥克阿瑟的潛艇部隊擊沉。以弗里曼特爾為基地的“泥魚”號潛艇,因為得到了準確情報,一次巡航就擊沉9艘敵艦(戰后查到日軍的記錄,實際擊沉5艘)。
4. 冒險的賭博——攻占洛斯內格羅斯島
1943年底,三巨頭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在德黑蘭會晤,研究全球戰略。他們重申在太平洋戰區要雙管齊下,會合點定在呂宋—臺灣地區。他們還規定了1944年要達到的具體作戰目標和時間。麥克阿瑟和哈爾西要奪取拉包爾周圍的日本據點,完成占領拉包爾的“車輪”計劃。新愛爾蘭島西北端的卡維恩應在3月攻下來,阿默勒爾蒂群島的馬努斯應在4月攻下來。同時,麥克阿瑟要沿新幾內亞北海岸繼續向西推進:漢薩灣(2月),亨博爾特灣(6月),新幾內亞西端的福格爾科普半島(8月)。在中太平洋,尼米茲的作戰目標和時間安排是:馬紹爾群島(1月),波納佩島(5月),特魯克(7月),馬里亞納群島(10月)。菲律賓應于何時攻下,還未明確。
馬歇爾上將參加三巨頭會晤后,決定取道太平洋回國,以便親自了解情況并與麥克阿瑟詳談。他于12月13日到達莫爾斯比港。麥克阿瑟當時在古德伊納夫島,克魯格將軍的第6集團軍司令部設在那里。馬歇爾到達莫爾斯比港時,是肯尼代表麥克阿瑟去迎接的,按照軍事禮節和慣例都不應該是這樣的。肯尼陪同馬歇爾粗略地視察了新幾內亞,然后于12月15日把他送到古德伊納夫島。
在整個戰爭期間,這是馬歇爾和麥克阿瑟惟一的一次會面。他們討論了全球戰略和太平洋戰局。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說,他和馬歇爾進行了“長時間開誠布公的討論”。麥克阿瑟抱怨對太平洋戰區重視不夠,人員和給養不足。麥克阿瑟寫道,馬歇爾把這一切都推到金身上,說是他頑固地堅持要使太平洋戰爭成為顯示海軍力量的戰爭,想以此來洗刷美國海軍在珍珠港蒙受的恥辱。這次他們談得很融洽,告別時態度都很友好。
按照“車輪”計劃的時間表,麥克阿瑟和哈爾西的下一個目標是卡維恩島和阿默勒爾蒂群島中的馬努斯島。12月,麥克阿瑟和哈爾西在尼米茲的配合下,開始空襲和用艦炮轟擊卡維恩島。在圣誕節這一天,尼米茲的2艘航空母艦駛向南部水域襲擊了卡維恩島上的港口,以便阻止從海上對該島的任何增援。1944年2月15日,哈爾西的部隊占領了無人防守的格林島,并在那里修建了簡易機場,使陸上起飛的飛機距離拉包爾不到185公里,距離卡維恩島350公里。
因尼米茲在馬紹爾群島的作戰行動拖延,2月13日,麥克阿瑟的總司令部將攻占卡維恩島和馬努斯島的時間都定在4月1日。
麥克阿瑟把進攻馬努斯島的任務交給了克魯格將軍和他的“白楊樹”部隊。肯尼的飛機開始攻擊馬努斯島及其附近的洛斯內格羅斯島。飛機不時地掃射和轟炸這兩個島嶼。偵察飛機也在嚴密地監視。2月23日晚上,一份偵察報告表明“日軍可能已把部隊從洛斯內格羅斯島撤回馬努斯島”。第二天晚上的報告似乎進一步證實了這個情報。一架偵察機曾在洛斯內格羅斯島低空飛行了半小時,發現機場被廢棄,那里沒有高射炮,也沒有人跡。經過3天的觀察,連曬在外面的衣物都沒有。肯尼說:“洛斯內格羅斯是一只熟透待摘的蘋果。”他向總司令部建議:用小股部隊迅速占領洛斯內格羅斯島,修復機場,再空運大部隊去;或者,在夜晚用驅逐艦來回穿梭把部隊運上去。如能在那里站住腳,再進攻馬努斯島就容易多了。肯尼說:“我們不需要碰運氣,如果日軍炮火猛烈,我們可以把這看作是火力偵察,然后撤回。”
負責情報工作的查爾斯·威洛比對這個建議持懷疑態度。根據得到的情報估計,在馬努斯和洛斯內格羅斯有4000名日軍,主力部署在洛斯內格羅斯(后來事實證明這個數字是很精確的)。
麥克阿瑟考慮到,如能不用尼米茲的航空母艦支援,提前通過偷襲把日本人眼皮底下的洛斯內格羅斯島攻下來,那將會把公眾的注意力從中太平洋轉到他負責的西南太平洋戰區來。在2月24日晚上舉行的軍事會議上,他不顧許多人的反對,果斷定下2月29日在洛斯內格羅斯島登陸。思想保守的克魯格被弄得目瞪口呆,深感困惑。
幾天后,克魯格派出潛入島上的偵察兵報告說,島上的日本人像“螞蟻一樣多”,這時作戰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當時有人說:“這是一場牌全在敵人手中的軍事賭博。”麥克阿瑟回答說:“我打賭,如果我運氣非常好的話,我下10元賭注可以贏回100元。”
麥克阿瑟決定要親自參加這次冒險的作戰行動。2月27日,他由布里斯班飛到米爾恩灣,登上了金凱德海軍上將的旗艦“鳳凰”號輕巡洋艦。克魯格看到他在那里大為驚訝。他敦促麥克阿瑟回去。后來克魯格在回憶錄中寫道:“他明確地禁止我參加這次登陸攻擊戰,而現在他倒要自己這樣做。我爭辯說他這樣暴露自己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明智的,如果他發生什么意外,那將造成災難。他聚精會神地聽我說著,并感謝我的好意,但是說道:‘我必須去。’”很明顯,如果登陸失敗或需要撤退,麥克阿瑟覺得自己應當在場。
2月29日上午,部隊在洛斯內格羅斯島登陸,遇到微弱的抵抗。兩個小時后,他們就占領了主要目標莫莫特機場。剛到下午,1000人都上了岸,好像去郊游一樣。那時日軍還未從驚恐中清醒過來,他們正在集結部隊,準備晚上反擊。
麥克阿瑟和金凱德于下午4時登陸。大雨滂沱,灘頭斷斷續續地傳來狙擊的槍聲。目擊者描寫道,一個軍官擔心麥克阿瑟的安全,想硬讓他回到登陸艇上去。“先生,請原諒,”他指著附近一片叢林說,“幾分鐘前我們在那里打死了一個日軍狙擊手。”麥克阿瑟反駁說:“很好,這是對付他們的最好辦法。”他說完徑自向簡易機場走去。他對戰地指揮官蔡斯將軍說:“無論出現什么復雜局面,你都要保住已占領的陣地。你已咬住了它,不要松口。”然后,“渾身濕透,上下都是污泥,冷得發抖”的麥克阿瑟回到了“鳳凰”號。他走后,岸上的人都松了一口氣。那天夜里,日軍大舉反擊,但是遇到了頑強抵抗。
不久,大批增援部隊上來了,肯尼也開始進行他所答應的空中掩護,經過一周的戰斗,美軍占領了該島。隨后,克魯格派兵登上了馬努斯島,占領了主要目標——機場。未用多久,就全殲4000余名日軍,除俘虜75人外,其余全部被擊斃。阿默勒爾蒂群島連同重要的錫阿德勒港都是麥克阿瑟的了。美軍損失不大,陣亡326人,傷1189人。這場冒險的賭博贏了,甚至連金都認為這是“絕妙的一招”。
攻下馬努斯島以后,麥克阿瑟計劃把位于該島的錫阿德勒灣修復后,作為哈爾西的海軍艦隊基地。當修建工作開始后,尼米茲十分傲慢地向金海軍上將及參謀長聯席會議建議,他的管轄范圍要擴大到包括馬努斯島和錫阿德勒港,他的第5和第3艦隊要使用這個基地。
當麥克阿瑟收到這個建議的副本時,頓時大為惱火,他立即寫信給馬歇爾提出抗議,說尼米茲侵犯了他的指揮權。他還把哈爾西叫到布里斯班。哈爾西后來寫道:“還未來得及說一句問候的話,我就看到麥克阿瑟正強壓著怒火……我未參與起草這個文件,甚至在文件發出前也未聽說有此事。但麥克阿瑟把我、尼米茲、金和整個海軍看作是一個可惡的陰謀集團,是想要削弱他的權力。他雖然感情沖動,卻未破口大罵,這一點比我強。當然他也用不著那樣,罵人只會讓別人誤以為他沒有雄辯的口才。談話進行了約一刻鐘,他說他不會屈從于上頭的壓力,他已發出命令,在馬努斯管轄權確定以前,只修建供他指揮下的艦只使用的設施他說完之后,用煙斗指著我問道:‘比爾,我做得對嗎?’我和金凱德等在場的軍官都說:‘不對,先生!’麥克阿瑟笑著說:‘嗯,如果有這么多拔尖人物都不同意我的意見,看來只好再認真研究研究我的提議了!比爾,你說呢?’我說:‘將軍,我不同意您的意見。不僅如此,我還要提醒您,如果堅持您的意見,那您就是在妨礙正在進行的戰爭。’他的助手們緊張得一聲不響。我估計,他們都未曾料到會有人敢用審判官的口氣跟他說話。”
一個小時后,就散會了。哈爾西還以為他已取勝了。但是第二天早晨,麥克阿瑟“又瘋了”,把他叫了去,又爭論了一個小時,毫無結果。下午又接著辯論,這第三次又把以前的話拿出來說一遍。最后,麥克阿瑟終于讓步了。他說:“你勝利了,比爾。”
麥克阿瑟在阿默勒爾蒂群島的勝利,奇跡般地縮短了“車輪”計劃的日程。很明顯,沒有必要再去進攻卡維恩島這個據點了。3月中旬,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采納了哈爾西原來的建議,繞過卡維恩,去奪取無防守的埃米羅。哈爾西在3月20日輕而易舉地完成了這個任務。一周后,日軍放棄了布干維爾島,從而結束了打了一年半之久的所羅門戰役。與此同時,澳軍在新幾內亞進逼馬丹,迫使日軍向西撤到威瓦克。
到了1944年3月,盟軍已完成了對拉包爾和卡維恩的包圍,有10多萬日軍被封鎖在那里。隨著戰場向西推進,他們被遠遠地拋在后面,等待他們的將是因給養斷絕而走向滅亡的命運。
5. 奇襲荷蘭蒂亞
在布里斯班,隨著“車輪”計劃的完成,麥克阿瑟和總司令部面臨著一場新的戰役:沿整個新幾內亞北海岸向福格爾科普半島推進。
從監聽到的日軍將領之間無線電通話內容得知,日軍地面部隊當時處于混亂不安之中,他們正在爭論是否把第18集團軍留在漢薩灣—威瓦克地區,或者向西撤到荷屬新幾內亞一線。日軍最高統帥部似想撤退,當地指揮官估計麥克阿瑟下一步要進攻漢薩灣—威瓦克,想在灘頭迎擊盟軍,在萬不得已時再撤退。
盟軍獲悉,日軍在荷屬新幾內亞的荷蘭蒂亞(現稱“查亞普拉”)將構筑新的防線,他們在那里已修建了幾個飛機場,組建了新幾內亞空軍指揮部;派修建大隊去擴建那里的港口;還制訂了從中國和日本調幾個新的師來增援荷蘭蒂亞及附近地區的計劃。待這些部隊到達,并與從漢薩灣—威瓦克撤下來的第18集團軍會合后,荷蘭蒂亞就將成為另一個拉包爾要塞,橫在麥克阿瑟西進的道路上。
掌握了這些重要情報后,總司令部便開始擬訂一個大膽的計劃:放棄漢薩灣—威瓦克,直接向800公里外的荷蘭蒂亞發起進攻,那里日軍只有1.2萬人。如果盟軍能在敵人增援部隊到達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得荷蘭蒂亞,那么,盟軍就能粉碎日軍加強荷蘭蒂亞的戰略計劃,并可以切斷第18集團軍的退路,把它包圍在進攻馬丹的澳大利亞軍隊和在荷蘭蒂亞的盟軍之間。如計劃能夠實現,盟軍的轟炸機活動范圍可向西推進700多公里。
問題是這一步躍進得太大,超出了肯尼的多數戰斗機作戰范圍,他無法為海軍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麥克阿瑟要躍進這么一大步,就需要大批航空母艦,可是金凱德海軍上將的手中沒有航空母艦。尼米茲控制著太平洋上所有的航空母艦,他愿意中斷中太平洋的作戰行動,來助麥克阿瑟一把嗎?
總司令部里有些人對這一計劃顧慮重重,給這個計劃起了一個不恰當的代號“妄動”。但麥克阿瑟聽到關于此事的匯報后,熱情卻很高。因為他考慮到,尼米茲在馬紹爾群島的進展和對特魯克的空襲,成了公眾注意的中心,如能對荷蘭蒂亞發動大膽的進攻,不僅將把公眾注意力吸引到麥克阿瑟的戰區來,而且還將把他奪取新幾內亞的時間提前幾個月,這將使許多盟軍士兵的生命免遭涂炭。
麥克阿瑟把這個建議呈送給參謀長聯席會議,并附上表示贊賞的評語。正值參謀長聯席會議接近完成對太平洋戰局的重新估價時,建議送到華盛頓,并馬上被補充進計劃里。
幾天以后,1944年3月12日,參謀長聯席會議下達修改后的太平洋戰略計劃。這個計劃重申“雙管齊下”的思想,兩路大軍會合點定在棉蘭老島。麥克阿瑟要在4月15日拿下荷蘭蒂亞,尼米茲要在6月15日拿下馬里亞納群島,9月15日占領帛琉群島。兩支部隊要在9月15日集中力量攻取棉蘭老島。麥克阿瑟進攻荷蘭蒂亞時,尼米茲要盡力提供航空母艦支援。
為貫徹“妄動”計劃,麥克阿瑟任命艾克爾伯格將軍為進攻荷蘭蒂亞的“白楊樹”部隊的司令官,自從布納戰役后,他一直在擔任不起眼的職務。根據總司令部的命令,金凱德和巴比開始組織一支由113艘艦船組成的龐大艦隊,用來運送5.2萬人的進攻部隊和給養,并提供海上支援。
3月25日,尼米茲和他的參謀人員飛到布里斯班,與麥克阿瑟及他的參謀人員會晤,商談航空母艦支援登陸事宜。麥克阿瑟親自到機場迎接尼米茲——他可沒有用這樣的禮節迎接馬歇爾。他還舉行了十分豐盛的宴會款待尼米茲。在接連幾次的會晤中,尼米茲介紹了他的計劃:他的12艘快速航空母艦將在3月末攻擊帛琉群島,然后返回馬紹爾群島補充給養,再駛往荷蘭蒂亞參加戰斗,只是發動進攻的時間要推遲到4月22日。另外,尼米茲還將給金凱德8艘小型航空母艦,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麥克阿瑟對這樣安排感到很滿意。
尼米茲對這次會晤很滿意,他在寫給金上將的報告中說:“我們一行在整個訪問期間,受到了周到真誠熱情的接待,沒有什么可挑剔的。會議開得很好,很順利。”
這次會面,尼米茲發現麥克阿瑟精明能干,很有吸引力,就是有點主觀武斷,好裝腔作勢。
隨著進攻日期的臨近,總司令部開始著手采取一些欺騙敵人的佯動,目的是使日軍誤以為盟軍下一個進攻目標是漢薩灣—威瓦克。他們故意泄露出假的進攻計劃;空軍飛機在這個地區上空投放照明彈,模擬照相偵察;拉爾夫·克里斯蒂的潛艇還把空橡皮艇遺棄在海灘上。截獲的電報表明,欺騙活動進行得很成功。
肯尼也在苦心欺騙。他的主要目標是摧毀荷蘭蒂亞幾個機場上的400余架日軍飛機。這時他已有許多架航程足以掩護重型轟炸機到荷蘭蒂亞的P—38戰斗機。他要在日軍飛機一架挨著一架地擺在機場上時,在大白天進行轟炸,一舉予以摧毀(就像日軍在克拉克機場摧毀美軍大批飛機那樣)。為麻痹日軍,使其相信他的戰斗機飛不到荷蘭蒂亞(若果真如此,他的轟炸機就只有在晚上才能行動),他禁止P—38飛機飛到艾塔佩以外。他每晚派一架轟炸機到荷蘭蒂亞胡亂扔一陣炸彈,對漢薩灣—威瓦克卻一直保持很大的空中壓力。這一策略后來產生了那么好的效果,是肯尼未曾料到的。
3月30日、31日和4月3日,肯尼出動他的全部空中力量對荷蘭蒂亞發動3次襲擊。每天都派出有75架P—38護航的由65架重型轟炸機,還有171架中型和輕型轟炸機組成的機群進行猛烈轟炸,他把日軍約400架飛機幾乎全部都摧毀在地面上。
一切準備就緒后,金凱德龐大的艦隊從新幾內亞西部的基地出發,向北迂回使敵人摸不清它的真正意圖。這支艦隊包括從尼米茲那里借來的8艘小型航空母艦。麥克阿瑟在金凱德的旗艦“納什維爾”號巡洋艦上,艾克爾伯格在巴比的指揮艦“斯旺森”號驅逐艦上建立了指揮所。克魯格則在驅逐艦“威克斯”號上,這是一艘雷達觀察艦,行駛在護航艦隊前24公里處。令人奇怪的是,沒有一架日本飛機發覺這支龐大的艦隊。
尼米茲的快速航空母艦于3月30日和31日攻擊了帛琉,轟擊了在帛琉及其附近島嶼上一切能夠看到的目標,共摧毀150架日軍飛機。完成任務后,航空母艦返回馬紹爾群島,補充給養,又向新幾內亞駛去。4月21日,它們襲擊了位于荷蘭蒂亞以西200公里處的瓦克德—薩爾米日本空軍基地,炸毀33架飛機,然后它們按計劃出現在荷蘭蒂亞附近海域。
在這期間,金凱德的艦隊掉頭向南駛去。4月22日,兵分兩路,一路襲擊荷蘭蒂亞,另一路襲擊艾塔佩。突襲取得了成功。日軍執勤部隊正在吃早飯,他們丟下飯碗,向大山里逃去,只象征性地向后打了幾槍。
第一梯隊沖上灘頭4小時后,麥克阿瑟就召集克魯格、艾克爾伯格、巴比和新聞界代表乘登陸艇上了岸。他們在灘頭巡視了兩個小時。雖然麥克阿瑟已經64歲了,但步履仍很穩健。回到“納什維爾”號后,麥克阿瑟拿出巧克力冰淇淋來慶祝勝利。艾克爾伯格后來回憶說:“在赤道地區能吃上冰淇淋可真痛快。我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吃完了。盟軍司令笑嘻嘻地把他那杯一口未動的冰淇淋給了我,我也一口氣就吃光了。”
當時,盟軍對威瓦克的日軍第18集團軍會有什么反應,心里還沒有底。艾塔佩距威瓦克只有160多公里,日軍是否會設法從陸上奪回艾塔佩,然后再進攻荷蘭蒂亞呢?為了準備迎擊日軍可能發動的進攻,克魯格派兵增援艾塔佩,并下令沿德里尼莫河構筑牢固的防御陣地。為預防日軍迂回到側后方去,多伊準將還把他的防線向縱深伸展。
麥克阿瑟在回布里斯班以前,向艾克爾伯格提出了一個一般人都想不到的建議。他建議他們再向西躍進200公里,趁日軍還未站住腳時,一舉攻取瓦克德—薩爾米,據說那里防守薄弱。這一建議使艾克爾伯格有點吃驚,他表示反對,因為荷蘭蒂亞本身的局勢就夠危險了,再加上有情報說薩爾米島上到處都是日本兵。盡管如此,艾克爾伯格還是指揮
“白楊樹”部隊于5月18日向瓦克德島發起了進攻。雖然遇到了日軍的頑強抵抗,經過4天戰斗,付出陣亡40人的代價,還是攻下了瓦克德。一周后,工兵加長了瓦克德機場的跑道,使得重型轟炸機可以在那里起降。為了保護瓦克德島免遭日軍炮火的轟擊,美軍還在島對面馬勞灣登陸,經過幾天戰斗攻占了那里,有400名美軍在戰斗中陣亡。
后來,日軍第18集團軍真的從威瓦克向艾塔佩的美軍發動了進攻。當麥克阿瑟再向西躍進時,那里進行了幾個月殘酷的叢林戰,“白楊樹”部隊的許多兵力被牽制在那里。最后,第18集團軍崩潰了,參戰的2萬多人幾乎損失了一半。美軍傷亡3000余人,其中500人陣亡或失蹤。克魯格到了8月25日才宣布控制了這一地區的局勢。其后,澳大利亞軍隊接防,向威瓦克發起了進攻,又殲滅日軍7000人。威瓦克直到1945年5月10日才攻下來——這已是在艾塔佩登陸之后一年的事了。
盟軍取得的一系列勝利,使日本人大為震驚,東京要求迅速采取有力行動,制止盟軍這種肆無忌憚的推進。看來只有一個解決辦法:集中所有日本海軍艦只,孤注一擲,竭盡全力與美國太平洋艦隊決一雌雄。為此,東京在1944年5月下達了所謂的“阿號”作戰計劃。
當時,日本海軍只能集中9艘第一線航空母艦,而且,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分隊又多數未受過嚴格訓練,也沒有實戰經驗。然而,尼米茲卻有大約15艘快速航空母艦和小型航空母艦,多數飛行員經驗豐富,英勇善戰。為了克服懸殊的力量對比,日軍企圖把美國太平洋艦隊誘入日本陸基飛機能夠達到的水域,然后一舉殲滅。對他們來說,理想的決戰地區是帛琉和新幾內亞之間的海域。在這一地區,日軍以比阿克、莫羅太、塔勞、棉蘭老島及更小的島嶼為基地的飛機,可以與日本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合力打擊美國艦隊。
此外,日軍對“大和”號和“武藏”號兩艘超級戰艦寄予很大的期望。這兩艘6萬噸級戰列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艦,每艘戰列艦上都有一組由9門44厘米口徑大炮組成的主炮群,歷史上沒有哪艘戰艦的火力能同它相比。他們確信,在同美軍航空母艦對抗中,這兩艘龐然大物,一定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5月中旬,日軍開始在西里伯斯海集結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和勤務艦。這些艦只大都隱蔽在塔威塔威島、達沃島和棉蘭老島。增援的陸基飛機已飛到帛琉、比阿克及其他基地,以彌補在歷次戰役中日本空軍所遭到的嚴重損失。陸基海軍航空兵和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分隊一樣,嚴重缺員又未受過多少訓練。然而,日軍很樂觀,好像決定性的海戰勝利已經在望了。
美軍“卡斯特”密碼破譯人員在嚴密監聽著日軍的動向,并把情報及時送給了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尼米茲得知這一消息后興奮不已。他當然不會被誘入帛琉水域這個陷阱。他的下一個目標是遠在北面的馬里亞納群島中的關島、塞班島和提尼安島。他倒是很希望在進攻馬里亞納群島時,能引誘日軍艦隊進入他的水域,那樣他就可以穩操勝券了。
在這期間,克里斯蒂和洛克伍德指揮的潛艇已有很大的進步。1944年,在馬里亞納戰役以前,它們擊沉大約300艘日軍艦船。有很多裝載著人員和物資,前去增援駐扎在新幾內亞、馬里亞納群島等地日軍的艦船,在途中就被潛艇擊沉了。日本艦隊在塔威塔威和達沃集結后,由于不斷受到潛艇的襲擾而不敢出海進行必要的訓練。潛艇嚴密地監視著塔威塔威和達沃,報告每艘日本艦只的動向,這在以后的戰役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進攻、進攻、還是進攻,這是麥克阿瑟的作戰信條,他決定加快對新幾內亞的攻勢,盡快向西挺進。下一個目標是斯庫敦群島中的比阿克島,它位于瓦克德島西北290公里,荷蘭蒂亞以西560公里。這是一個很奇特的島嶼,島四周被珊瑚礁環抱著,島上地形起伏,有山嶺、平地和沙洲,上面長滿了濃密的熱帶叢林,地面以下到處是蜂窩狀、相互聯通的多層洞穴。淡水極少。
攻占比阿克島的任務交給了克魯格的“白楊樹”部隊。克魯格派霍勒斯·富勒少將指揮美軍第41師去完成這個任務。富勒少將是艾克爾伯格在西點軍校的同班同學。金凱德海軍上將提供5艘巡洋艦,21艘驅逐艦和多艘兩棲艦艇進行海上支援。肯尼派飛機從瓦克德島上新的基地起飛,進行近距離空中支援。
在從空中和海上對比阿克島實施猛烈轟擊后,富勒的部隊于5月27日登陸,這在瓦克德島登陸之后只有10天。從搜集到的情報分析,估計日軍守島部隊約4000人。情報人員在5月初曾截獲到日軍要加強比阿克島防御力量的命令,但要加強到什么程度,沒有弄清楚。
登陸時沒遇到什么抵抗,海上毫無動靜,只是受到來自空中的一點攻擊。富勒的部隊興高采烈地向最近的機場跑去。他們沒有費事攜帶大炮,也未向前派出搜索部隊。他們忽視了右翼的懸崖,用克魯格的話說,這是戰術上的疏忽。其實日軍采用了“誘敵深入”的打法,先把美軍放進來,然后從附近的山洞中,居高臨下地向他們射擊,“郊游”似的登陸立刻變成了一場噩夢。
這次情報人員犯了大錯誤。由于要實施即將開始的“阿號”作戰計劃,日本海軍便要倚重比阿克島上陸基飛機。如果比阿克若落入盟軍之手,不僅會使他們少一個起決定作用的基地,而且會在決戰地區使盟軍占上風。所以,幾個星期以來,日本海軍一直在增援比阿克島上的駐軍,還向那個地區派去100多架飛機。比阿克島上的日軍數實際上是11400人,其中有4000名日軍是由中國調來的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兵。
當日本海軍得知比阿克島已被包圍,馬上下令再進行增援。這一行動的代號是“魂”,增援部隊來自塔威塔威和達沃,它們分成三批出海。第一批艦隊由13艘艦只組成,企圖運載2500人去比阿克。克里斯蒂的4艘潛艇緊緊跟蹤著,并不斷地進行襲擊,但未使敵艦受到多大損失。不過,潛艇關于敵人艦只位置的報告,使總司令部得以監視日軍艦隊的行動。當日軍艦隊發現美軍派出的大艦隊后,就龜縮回去了。
“魂—2”行動規模較小,只派出6艘驅逐艦,還有幾艘駁船。肯尼得到消息后,派飛機進行攻擊,擊沉1艘驅逐艦。在日軍艦隊返回港口時,“座頭鯨”號潛艇又擊沉了1艘驅逐艦。
“魂—3”行動的規模較大,可以看出日軍已下了決心。它包括2艘超級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5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和其他一些艦只。這個艦隊于6月10日從塔威塔威一出海,就被“哈德”號潛艇發現了。
那天夜里,艇長迪利報告說這支龐大的艦隊已經出港了,它裝載著日軍部隊,向比阿克島方向開去。可是,就在這期間,6月10日,尼米茲開始轟擊塞班島,為登陸作火力準備,這一行動逼迫日軍把執行“阿號”作戰計劃的地點和時間作了修改。6月13日,“魂—3”艦只受命停止進攻比阿克島,轉去參加“阿號”作戰行動。如果“魂—3”艦隊按計劃到達比阿克島,它將會輕而易舉地殲滅金凱德全部的水面艦只,以及盟軍在比阿克附近的兩棲部隊和支援艦船,并把日軍增援部隊送到這個島上。
除了派出軍艦外,日本海軍命令新到達的100多架飛機發起攻擊,它們反復轟炸比阿克島和瓦克德島。由于肯尼過于自信,把飛機密集地擺在瓦克德島機場上,日軍飛機摧毀了60架飛機,炸毀了一座彈藥庫,嚴重地削弱了盟軍的防空力量,對肯尼和金凱德來說,萬幸的是,這些北方來的日本海軍飛行員,多數人因患叢林病而躺倒,一周之后就不能駕駛飛機了。
到了6月上旬,比阿克島上富勒將軍的部隊已處于絕望的境地。6月13日,富勒報告說,日軍正在派進增援部隊,他也要求增加援軍。麥克阿瑟很不滿意,冷漠無情地打電報催促克魯格,立即解除富勒的職務,并把艾克爾伯格和他的參謀人員派往比阿克島。艾克爾伯格心情沉重地接替了他的同班同學和老朋友。
艾克爾伯格與在布納戰役中的情況一樣,補缺擔任了盟軍的作戰指揮官。不久,盟軍得到了增援。艾克爾伯格無所畏懼地出現在第一線,或者乘坐在小型單翼偵察機上,以激勵部隊的戰斗精神。為了消滅日軍,他們不得不用火焰噴射器和炸藥,把頑固的日軍趕出洞穴后再加以消滅。6月23日,日軍葛目上校把軍官們召集到一個山洞里,命令拼死一戰。艾克爾伯格寫道:“然后他按照武士道傳統跪下,用他的戰刀剖腹自盡。”
到6月28日,戰場上的形勢已經好轉,艾克爾伯格才把指揮權移交給多伊將軍。為獎勵他的出色戰績,麥克阿瑟提升艾克爾伯格去指揮一個新的集團軍——第8集團軍,這個集團軍已準備好去進攻棉蘭老島。
比阿克島上殘余的日軍,直到七月底才肅清。雙方傷亡慘重。島上的日軍只有200多人被生擒。有的可能撤走了,但多數被打死或自殺了。盟軍陣亡400人,傷2300人,還有7000人生病。
6月15日,尼米茲龐大的艦隊向位于比阿克島以北約1600公里的馬里亞納群島發起進攻。這個艦隊包括58艘特混艦只和535艘兩棲艦只,運載12.7萬人的部隊,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海軍陸戰隊。他們首先在塞班島登陸,日軍憑借堅固的工事進行猛烈的抵抗。
當日軍從進攻前的空襲判斷,塞班將要受到攻擊時,就開始實施“阿號”作戰計劃,不過不是在原來計劃決戰的地區。從日本人的心目中,馬里亞納群島是浩瀚的西太平洋的“要沖”,失掉馬里亞納群島就會大禍臨頭。6月13日,日軍最高統帥部發出堅守到底的命令。這一天,日本艦隊無線電靜默,悄悄駛出塔威塔威。被克里斯蒂的一艘潛艇“小銀魚”號發現。就在這同一天,“魂—3”艦隊的艦只奉命停止進攻比阿克島,加入這一艦隊。在向集結海域前進時,“魂—3”艦只被洛克伍德的“海馬”號潛艇發現了,另一艘潛艇“飛魚”號報告說日本艦隊的主力正在通過圣貝納迪諾海峽。
美日兩支艦隊于6月19日至21日,展開了著名的菲律賓海大海戰。日軍原想使用馬里亞納群島上的飛機來彌補航空母艦之不足,但是沒想到,交戰的第一天,日軍向尼米茲的433架飛機發起了4次進攻,結果每一次都慘敗而歸,約損失了330架飛機,美國飛行員把這次海上空戰開玩笑地稱為“馬里亞納打火雞”。同一天,洛克伍德的兩艘潛艇“大青花魚”號和“棘鰭”號擊沉2艘日本第一線航空母艦“大風”號和“翔鶴”號。第二天,尼米茲的艦載機擊沉“飛鷹”號航空母艦,重創“千代田”號和“瑞鶴”號。受到這些慘重打擊以后,幸存的艦只逃回日本。海上大決戰以日軍失敗而告終。
進攻馬里亞納的戰役進展迅速。經過浴血奮戰后,最后奪得了塞班島。7月21日,進攻關島,3天以后進攻提尼安島。經過昏天暗地的血戰后,這兩個島也被盟軍攻占。雙方傷亡慘重,約6萬日軍被擊斃,美軍陣亡5000人,傷2萬余人。
這次戰役的勝利對太平洋戰爭的進程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它突破了日軍的防御圈;基本切斷了日本與南方資源供應地的聯系;從此以塞班島為基地的美軍B—29型重型轟炸機可以對日本本土進行空襲。
馬里亞納群島的失守,在日本引起了極大的恐慌。東條英機總理大臣不得不承認日本已面臨空前嚴重的危機,并于7月18日率全體閣員辭職。東條及其一伙由伊勢將軍的政府取代。
尼米茲
上一篇:第三章 勝敗軍家常事
下一篇:第五章 不以成敗論英雄
網友關注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三根綠枝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烏木馬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麥穗的故事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第十四章 飛猴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上帝的食物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圣母的小酒杯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老漢倫克朗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駝背的故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墳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精品推薦
- 吐魯番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0/20℃
- 冠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阿勒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陵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貴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5℃
- 合作市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7℃
- 互助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3/8℃
- 武都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和田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5℃
- 烏什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