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资源,国产偷窥熟妇高潮呻吟,潮湿的心动漫在线观看免费未删减,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唐詩 宋詞 元曲 近代詩 文言文 寫景的古詩 論語 詩經 孫子兵法 愛國的詩句 李白 杜甫
當前位置:查字典>>名著閱讀>>隆美爾傳>>第六章 轉戰非洲負重任

第六章 轉戰非洲負重任

  在大戰爆發前,英、法曾共同制定了保衛非洲、地中海和中東的計劃,企圖在戰時控制地中海,并對駐利比亞和埃塞俄比亞的意軍實施突擊。但法國敗降后,英國本土直接面臨著德軍威脅,非洲的戰略態勢開始變得有利于軸心國。看來,中東英軍總司令阿·珀·韋維爾將軍只能準備指揮部隊孤軍奮戰了。當時,英軍在非洲的總兵力不足10萬人,其中2/3駐北非。

  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對英、法公開宣戰了。他決心鋌而走險,攫取英國在非洲的利益。他迫不及待地命令阿·迪·奧斯塔公爵指揮東非軍隊集團的30萬大軍對英屬索馬里發起進攻,魯道夫·格拉齊亞尼元帥指揮北非軍隊集團的22萬大軍進攻埃及,企圖控制蘇伊士運河和紅海,切斷英軍的生命線。

  1940年9月17日,意軍向埃及發起了大舉進攻,英軍稍作抵抗便開始全線撤退。但意軍后勤補給很快發生了困難,攻勢在埃及邊境西迪拜拉尼停頓下來。希特勒向墨索里尼建議增援一個裝甲師到非洲。但意軍想單獨干。10月,意軍正式答復德國駐羅馬武官艾諾·馮·林特倫將軍:意軍能夠勝任進攻,進攻將重新開始。

  10月28日,意軍入侵希臘,開始了兩線作戰。12月,意軍在北非嚴重受挫。英國調集大批摩托化部隊發動“利比亞戰役”,迅速展開反攻,不到10天就包圍了意軍的進攻出發地巴爾迪亞要塞。意大利從1890年起苦心經營的這塊殖民地危在旦夕,墨索里尼不得不請求德國提供支援和武器裝備。但希特勒一直不予理會。直到1941年1月9日,英軍攻下了巴爾迪亞要塞,并包圍了重要港口托卜魯克,希特勒這才決定向利比亞派遣一支小規模的裝甲部隊。

  1月22日,托卜魯克意大利守軍向英軍投降。25日,受命增援的第5輕裝甲師師長豐克少將前往北非觀察局勢。一周后,他親自向希特勒匯報,原計劃的救援部隊太少,無法挽救北非的局勢。希特勒大為震驚。2月3日,他命令最高統帥部在輕裝甲師出發后立即再派一個裝甲師前往北非。同時,希特勒認為豐克將軍對北非局勢過于悲觀,他選中49歲的瓊漢尼斯·施特萊徹將軍替換了豐克,并親自選中隆美爾全面指揮這次遠征行動,因為隆美爾知道如何激勵部下。

  2月6日,隆美爾奉命趕到大本營,布勞希奇向他傳達了新的命令:擔任德軍駐利比亞總司令,立即趕到利比亞,盡快弄清當地實際情況。下午,希特勒親自向隆美爾介紹了非洲時局,要求隆美爾把兵力集中在的黎波里附近作戰。他還派副官施蒙特陪同隆美爾前往北非。

  11日,隆美爾抵達羅馬,向意大利最高統帥部報到。他提出將防御重點轉移到錫爾特灣,要求意軍堅守提波里坦尼亞防線,保證德國空軍在北非建立起基地。意方批準了這項建議,并派陸軍參謀長羅塔將軍陪同隆美爾前往利比亞。在羅馬,隆美爾從德國空軍第10軍軍長蓋斯納爾將軍處得知了北非的最新戰況。形勢已非常嚴峻,英軍已占領本海齊,擊潰了意軍最后一個裝甲師,正準備進攻提波里坦尼亞,意軍已無力組織有效的抵抗。但德軍裝甲師最快也得4月中旬才能到達北非戰場。

  若不能及時阻止英軍的進攻,德軍的援助計劃就有可能落空。隆美爾要求蓋斯納爾當天夜里派飛機轟炸本海齊,第二天上午再空襲該城西南面的英軍重兵集團。剛開始,蓋斯納爾百般推托,隆美爾無可奈何。這時,施蒙特出面了,他直接向希特勒作了匯報。深夜,希特勒授權隆美爾,命令空軍采取行動。2個小時后,第一批德國空軍轟炸機便開始行動了。

  1941年2月12日中午,隆美爾第一次踏上了非洲大地。一下飛機,他便感到形勢不容樂觀。意軍正在向的黎波里全速撤退,軍官們忙著收拾行裝,以便搶在英軍之前逃上船回國。參謀長伊塔洛·加里博爾迪將軍已接替了總司令一職。當隆美爾談及必須在東邊的錫爾特灣建立前沿防線時,加里博爾迪傲慢地聳聳肩,反駁說隆美爾應該親自到那里看一看。隆美爾碰了個釘子。他決心迅速摸清情況。

  當天下午,隆美爾便和施蒙特同乘一架“海因凱爾”式轟炸機開始勘察戰場。飛機在非洲的烈日下盤旋,隆美爾粗略地察看了的黎波里周圍的部署,發現港口東邊有一條沙漠地帶。這似乎是一道天險,或許能作為理想的阻截敵軍的天然屏障。幾天前,隆美爾曾詢問過自己的翻譯——“沙漠通”貝蘭德中尉,得知只要掌握輕踩油門這一訣竅,裝甲車輛完全可以開進沙漠中作戰。

  隆美爾繼續向東飛行,他親眼看到了錫爾特沙漠。太陽照在沙漠上,閃爍著熾熱的白光。他察看了從的黎波里沿地中海一直延伸到埃及邊境的維亞巴爾比亞海濱公路,并仔細俯瞰了錫爾特地區的意軍防御陣地。在錫爾特和包拉特之間,除一片向南延伸幾公里的鹽堿灘外,別無任何缺口。赴任前,他就下定決心:盡快接管前線指揮權,待自己的部隊到達后組織戰斗。現在,他堅定了信心。只要堅守住錫爾特及海濱公路,這個決心是可行的。但他不知道能從意軍那里得到怎樣的合作。

  回到機場,他發現加里博爾迪將軍和羅塔將軍已經等候他多時了。隆美爾將勘察情況向他們做了簡要介紹,隨即向國內拍了一封電報:

  與加里博爾迪和羅塔將軍的第一次會談圓滿結束,我們的建議已經付諸行動。最重要的戰斗部隊將放在錫爾特,本人曾親自乘機至該地區勘察。

  當晚,隆美爾出席了意大利將軍們為他舉辦的接風晚宴。席間,有人問起他那枚“功勛獎章”是在什么地方榮獲的,隆美爾不假思索地答道:“隆格諾恩!”宴會的氣氛頓時陷入尷尬之中,晚宴匆匆結束了。

  隆美爾的計劃開始實施了。第二天,意軍2個師奉命開赴錫爾特和包拉特地區建立新的防線。但意軍總司令部傷透了腦筋,整個防線長400公里,而他們嚴重缺乏運輸車輛,部隊調動遲緩。隆美爾對意軍的破舊裝備不屑一顧,他十分懷疑意軍的戰斗力。很明顯,意軍不可能迅速占領陣地組織防御,除了錫爾特地區的少數意軍外,看來主要得靠空軍了。他更盼著自己的部隊能早日到來。

  2月14日,一艘運兵船慢慢靠上的黎波里港碼頭,第3偵察營和第39反坦克營的官兵整齊地排列在甲板上。德軍第一批戰斗部隊——非洲軍先頭部隊開抵了戰場。熠熠閃光的白色建筑、巨掌狀的熱帶植物、寬闊的林陰道和涼爽的樹蔭,一切都令這些乍到非洲的德軍士兵感到新奇。武器裝備一夜之間就卸載完畢,打破了這個港口裝卸量的紀錄。

  第二天上午11點鐘,在市議會大廈廣場上,德軍舉行了第一次檢閱。軍樂隊高奏德、意國歌,身著新式熱帶軍服、頭戴鋼盔的德國士兵頂著灼熱的烈日雄赳赳地走過閱兵臺,周圍擠滿了好奇的觀眾。隆美爾已顧不上身邊的意大利將軍了,他不停地向部屬們致敬。他那副面孔透著精明和狡詐,那雙碧藍色的眼珠更閃爍著一股敏銳的判斷力與洞察力。隆美爾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隨后,營長魏馬爾少校率領部隊徑直驅車東去。這是一支勇敢善戰的專業化的精銳部隊,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又一場殘酷的戰斗。隆美爾將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去指揮他們。

  隆美爾派施蒙特回國向希特勒匯報北非的情況。他在報告中寫道:“如果英國人不考慮傷亡,立即向的黎波里推進,我們的整個局勢將十分嚴重。”2天后,施蒙特到達了伯格霍夫。希特勒正在焦急地等待著北非前線的消息。他同意了隆美爾的一切請求,決定迅速把第5輕裝甲師主力和第15裝甲師在幾周內運往利比亞。

  2月16日,德軍正式組建“德國非洲軍”,任命隆美爾為軍長。他滿懷信心要力挽狂瀾。但部隊集結十分緩慢,局勢越來越緊張。英軍已得知隆美爾到達北非,加快了推進速度。而隨著大批德軍和意軍開往前線,后勤補給問題越來越困擾隆美爾。

  17日,隆美爾獲悉,英軍調動頻繁,他擔心英軍向的黎波里發起進攻。18日,偵察發現,大量英軍在祖埃提納和阿杰達比亞之間活動,他的心情更加緊張。為了破壞英軍進攻和顯示實力,隆美爾派偵察營和反坦克營在意軍一個營的配合下,向諾菲利亞方向出擊,設法主動尋殲英軍有生力量。19日,英、德兩國軍隊在非洲首次正式交手。隆美爾的非洲軍初戰告捷,擊毀英軍2輛裝甲偵察車及卡車和指揮車各1輛,俘虜1名軍官和2名士兵,自己無一損失。

  幾天后,第5輕裝甲師的坦克團抵達了的黎波里。隆美爾總算放下心來。全城充斥著德國坦克的轟隆聲和圍觀者的歡呼聲,德軍的坦克似乎沒個完。隆美爾命令坦克部隊在向東駛上戰場之前,先繞議會大廈轉上幾圈,以虛張聲勢。同時,為欺騙敵人的空中偵察,隆美爾還暗使了另外一條詭計。他下令用木頭和紙板做了幾百輛以假亂真的假坦克,然后裝在“大眾”轎車上面轉來繞去,而真坦克卻避開敵人的偵察安全駛抵前線。他的騙術奏效了。英軍誤以為德軍已集結起大批坦克。

  1941年3月初,遠在戰線后方的托卜魯克一片繁忙,港口停滿了軍艦,大批英軍在此集結。敵人究竟是從海上增援部隊,還是在把部隊調出北非呢,隆美爾迷惑不解。實際上,英國正在從北非撤走最精銳的部隊,準備投入對希臘的遠征行動。在即將贏得戰役勝利前夕,英軍突然撤軍實在過于荒謬。當英軍從德國空軍電臺竊聽到,希特勒已經向北非派出了一支裝甲遠征部隊時,一切都已為時晚矣。

  隆美爾并不知道英國在撤軍。從支離破碎的情報中,他根本無法發現戰場上的變化。他命令施特萊徹率先頭部隊從錫爾特出發,沿海岸線東進。3月4日,施特萊徹占領了比爾梅杜納要塞,他甚至連敵人蹤影也沒見著。要塞外是一片車輛無法通行的沼澤地,一直延伸到內陸地帶,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隆美爾徹底放心了。

  面對輕而易舉的快速推進,隆美爾飄飄然起來,他做起了偉大征服者的美夢。3月5日,的黎波里舉辦慶祝會,放映了《西線的勝利》,隆美爾自豪地宣布:總有一天,觀眾們定會看到《非洲大捷》一片。隆美爾還夸下海口:“我們將向尼羅河進軍!一旦局勢出現合適的轉機,就把這一地區重新奪回來!”

  誠然,在兵力上與英軍相比,隆美爾顯得單薄。非洲軍只有1個坦克團、2個機槍營、2個偵察營、3個炮兵連和1個高射炮營——還不及他在法國指揮的兵力。但隆美爾的野心并不小。3月9日,隆美爾寫信向柏林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征服計劃。他計劃5月初開始沿海岸一直向東進軍,“我的第一個目標將是奪回昔蘭尼加,第二個目標是埃及北部和蘇伊士運河。”但他輕率地忽視了最致命的給養問題。

  3月19日,隆美爾親自飛往柏林。第二天,希特勒親手為隆美爾戴上“橡樹葉勛章”,滿足了他夢寐以求的心愿。布勞希奇向他交代了非洲軍的作戰任務。但最高統帥部對隆美爾的征服計劃大潑冷水,嚴峻而內行的總參謀長哈爾德將軍提醒希特勒不要接受這份計劃。他認為,敵人控制著地中海,而德軍能派到那里并能保證給養的部隊最多只能是3~4個師,局勢遲早會對意大利不利,德國只要能把目前這種局勢拖延得久一些,如能持續數年時間,則將更為有利。

  隆美爾并不理解最高統帥部的真實意圖。他們對他隱瞞了一個重大機密——希特勒即將入侵蘇聯,他需要盡可能多的師來執行“巴巴羅薩計劃”。最后,隆美爾接到口頭命令:守住現有防線,準備一次嚴格控制規模的有限進攻。第二天,最高統帥部又發出書面指示,對此作了進一步的強調。隆美爾大為不滿,失望地飛回了北非。在飛機上,他暗暗下定了決心——絕不遵循這項命令。

  隆美爾發現英軍仍在撤退。24日,施特萊徹指揮部隊幾乎未經戰斗就攻克了阿蓋拉。英軍撤退到50公里外的卜雷加港,駐守在一個靠近海岸、被沙山隔開的阿拉伯村莊里。這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重要戰略據點。但德軍的進攻速度也令隆美爾處境十分尷尬。他不得不下令部隊放慢進攻速度,不讓他們再向前疾駛。

  隆美爾變得愉快起來,他帶著副官第一次驅車北非海邊。柔軟平緩的沙灘,清澈碧藍的海水,隆美爾痛快地在海水中泡了半個小時,然后躺在舒適的沙漠旅行車里,喝著剛剛煮好的熱咖啡,一切都令他深感愜意。

  不久,柏林方面發來命令,在5月底第15裝甲師抵達北非前不許進攻卜雷加港。加里博爾迪將軍也作了同樣指示,但偵聽連竊聽到敵人的無線電通信,敵人正在挖壕固守并請求增援,空軍也證實了這一點。隆美爾認為,如果貽誤戰機,坐等到5月底才進攻,敵人的防御工事就將難以突破。3月31

  日,隆美爾斷然決定,違背上級指示,命令施特萊徹進攻卜雷加港,英軍被迫放棄了陣地。隨后,隆美爾下令布設一道嚴密的地雷區和防空火力網,以防敵人反攻。

  4月1日中午,他懷著舒暢的心情驅車前往施特萊徹的指揮所。下一個目標是戰略重鎮阿杰達比亞,但這已經遠遠超過了柏林命令的停止線。施特萊徹摸不透隆美爾究竟是當真還是在開玩笑,而隆美爾也故意不置可否。待隆美爾離開后,施特萊徹命令全師第二天清晨重新開始前進。他沒有通知隆美爾,而隆美爾在下午1點前也一直未與他聯絡。

  當隆美爾再次追上第5輕裝甲師的先頭部隊時,他故意驚呼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施特萊徹平靜地答道:“我想我不應讓一支撤退的敵軍有任何機會重新挖壕固守。于是,我命令全師推進到這里,我要進攻阿杰達比亞。”隆美爾隨即毫無怒意地回答說:“那不是我的命令——不過我贊成。”當天下午4點,德軍攻占了阿杰達比亞。隆美爾又準時出現在那里慶祝勝利。后來,隆美爾在回憶錄《沒有仇恨的戰爭》中,把這一切都記在了自己的功勞簿上。

  至此,隆美爾意識到,英軍已開始從昔蘭尼加半島大撤退,他們顯然是在保存實力,力求使剩余部隊不再遭受任何損失。阿杰達比亞是直接通向這個半島的許多條道路的起點,隆美爾決定抓緊時機繼續向東推進。但這引起了加里博爾迪將軍的擔憂。4月2日,他發來了一道強硬命令:“你的行動和我的命令抵觸,在你繼續前進之前,務必等我到達。”

  隆美爾沒有等待。4月3日,他決定采取三點出擊的方法穿過半島。如果他的行動能果斷迅速,或許就能夠全殲那里的英國守軍。最南邊一路德意聯軍部隊直接穿過沙漠,由富有經驗的格哈德·馮·施維林上校指揮,沿著名的特累拉巴古商路前進,向埃及邊境進軍。施特萊徹將軍率另一支部隊沿著平行的路線前進。

  無疑,隆美爾深知自己的行動違背了命令。他的冒險在柏林也確實引起了一陣驚惶。隆美爾根本不知道,他的戰功打亂了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秘密準備。德國最高統帥部嚴厲申斥了隆美爾的莽撞行動。然而,善使詭計、剛愎自用的冒險家隆美爾仍一意孤行。

  當晚9點鐘,在阿杰達比亞,加里博爾迪將軍匆匆趕上了隆美爾的指揮車,他要求隆美爾絕對服從命令。而隆美爾絲毫不肯讓步。兩人話不投機,差一點就要動手打起來了。接近午夜時分,凱特爾的電臺呼叫打斷了兩人的爭吵,來電命令隆美爾呆在原地不動,希特勒已嚴肅指示,隆美爾的任務是鞏固陣地并鉗制英軍,“總之,你要避免在你開闊的右翼采取任何冒險行動,不準北上進攻班加西。”但隆美爾卻耍了個滑頭,他告訴加里博爾迪,電報通知元首已授予他“行動的絕對自由”。加里博爾迪已被氣糊涂了,一時竟然未能識破這個詭計。

  這時,英軍已經放棄了昔蘭尼加首府班加西。一位過路的意大利牧師碰巧向他透露了消息,隆美爾立即派一個偵察營沿海岸公路直接開進。當天晚上10點鐘,他們在歡呼的人群中駕車進入了班加西。這是該城三個月內第二次易主。英軍在退卻時進行了大破壞,炸毀了原先繳獲的4000噸意軍彈藥和軍需物資,大火四處蔓延。隆美爾發動的出其不意的進攻,把菲利浦·尼姆將軍的指揮部趕出了這個半島。

  隨后,隆美爾下令立即跨過昔蘭尼加半島。施特萊徹等對此都持有異議,因為全部軍需品還遠遠堆在后方的阿爾科費勒尼,部隊根本無法及時補給充足的物資。隆美爾則下令把全師卡車上的物資卸在沙漠上,各車增加一組抽調的坦克手,在一天內不停頓地搶運完汽油和彈藥。他堅持認為:“這是避免流血,征服昔蘭尼加的惟一辦法!”跨越昔蘭尼加沙漠的大冒險就這樣倉促開始了。

  昔蘭尼加是一個不毛之地。貧瘠的荒野,崎嶇的小路,滿是碎石和小坑,機械的力量在這種土路上幾乎毫無作為。初春,北非沙漠氣候變化異常急劇。中午,太陽直射使干燥的空氣升至49度,炙人的熱浪烤得人喘不過氣來;入夜后,又會在一小時內迅速降到零度。毒蛇、蝎子和令人討厭的蒼蠅大軍也不時出沒。

  最危險的敵人還是突然刮起來的沙漠風暴。剛開始,風暴只是一小股貼地旋轉的怪風,頃刻間,就會變成時速近百公里的狂飆,鋪天蓋地般卷過沙漠,攪起幾百萬噸滾燙的細紅沙。這種風暴會一連持續幾天,吞噬掉一切。風暴過后,部隊全都得像鼴鼠一般從自己的洞里爬出來,然后把一切東西再重新挖出來。細沙粒能鉆進一切縫隙之中,堵塞死坦克的濾油器和人的眼睛與鼻孔。

  4月4日,施特萊徹接到命令后開始向東運動,直接穿過半島進抵海濱,封鎖了海岸道路,以阻止英軍撤退。下午14點,波納斯的第8機槍營也向東插進了荒涼的沙漠,準備帶著1輛滿載汽油、糧食和水的卡車開進480公里,去占領德爾納。輕裝甲師的卡車尚未返回,隆美爾只好去找施特萊徹,他正在自己的指揮車里打瞌睡。

  隆美爾叫醒施特萊徹:“你去把你剩余的油桶全部騰空,把油裝進戰斗車輛和坦克里,然后立即跨過本加尼亞向德爾納和托卜魯克之間的海濱前進,你師里的其余部隊在卡車從燃料儲存地返回后就能趕上。”聞聽此言,一位意大利將軍趕忙焦急地打斷了隆美爾的話:“可那條道是一條死路啊!兩個月前我們撤退的時候,曾在那里布下了‘熱水瓶’式地雷。”可隆美爾卻充耳不聞。

  黃昏時分,坦克一輛接一輛駛離了堅固的海濱公路。老坦克手都被抽去運油了,坦克里盡是些替手,他們只習慣在歐洲柏油路上駕駛,在沙礫中跋涉簡直是活遭罪。沒多久,幾輛車就陷進了沙里,緊跟其后的卡車企圖從旁邊繞過去,但也同樣陷了進去。拖車只好在前邊摸黑將它們一輛輛拖出來。

  幾個小時后,部隊便在荒蕪的沙漠中散成一片。施特萊徹感到情況不妙,于是命令所有車輛打開前燈。沙漠道路已經消失了,意軍提供的地圖毫無用處。半夜,英國飛機襲擊了這支燈光通明的車隊,雖然損失不重,但他們再也不敢開燈了。隊伍越走越亂,少數部隊突出冒進,而大部隊卻滯留在后。干渴和饑餓襲卷而來。意軍撤退時埋下的地雷也發怒了。爆炸聲不時突然響起,火光映亮了整個天空。到天亮時,大部分車輛因為汽油全都耗盡而趴了窩。

  沙漠中的酷熱帶來了新的問題。發動機里的機油因溫度過高而變得稀薄,無法使用;無線電通信聯絡也全部失靈,隆美爾與各指揮所失去了聯系。持續不斷的混亂開始了。為了掌握部隊行蹤,隆美爾不時坐著“容克-52”運輸機或“斯托奇”輕型飛機,在沙漠上空巡視,并經常降到部隊中間,指責指揮官們行動太慢,詛咒他們沒能阻擋住向東逃竄的敵人。有兩次,在忙亂中,他誤把敵軍當做自己的部隊而差點撞進了敵陣。他的行為激起了部下指揮官們的不滿。

  梅基利是一個古老的土耳其式要塞。它是一座建在碎石堆上的“海市蜃樓”,地處沙漠入口,扼守著連接海岸和遙遠內地的7條沙漠小道。隆美爾認為梅基利的防御一定十分薄弱。但航空偵察表明,梅基利要塞十分堅固,同時還有大批的車輛正在從東駛來。但隆美爾堅持無論如何首先必須集中兵力攻占梅基利。這一決定遭到了手下指揮官們的反對。他們表示:“我們寧愿把托卜魯克看作我們的目標,切斷那里的海岸道路,阻止敵軍逃跑,而只在梅基利留下一支偽裝的部隊。”

  隆美爾也躊躇起來。4月6日,他向波納斯下達了兩個命令:起先是“進攻梅基利”,接著又改為“向德爾納前進”。隨后,他派出飛機攔截施維林上校的部隊,送給施維林一份電報:“隆美爾命令你率部向北,進攻梅基利!”

  6日清晨6點30分,隆美爾到達了離要塞僅25公里處。然而他只不過是一支孤軍而已,非洲軍仍舊困在沙漠里。過了一會兒,貝蘭德中尉帶著幾輛卡車趕來了,這是施維林的先頭部隊。隆美爾派他向梅基利迂回,切斷敵軍向東的退路。

  1小時后,隆美爾找來了施特萊徹。在灼人的酷熱中,全副武裝的隆美爾暴跳如雷,命令下午3點發起進攻。施特萊徹拒絕接受命令,因為他的坦克和運輸車因機件損壞、溫度過高和缺乏汽油,至今仍分散在身后160公里之遙的沙漠上。隆美爾咆哮著罵他是一個懦夫。施特萊徹較真了。他扯下胸前的“騎士十字勛章”,怒氣沖沖地回敬道:“從來也沒有誰敢對我說這種話,把你的話收回去,否則我就把這枚勛章扔在你的腳下。”隆美爾不得不作了讓步。

  傍晚,隆美爾又掏出懷表朝施特萊徹嚷嚷:“現在是17點整,你在18點和施維林一起進攻梅基利,并且要占領它,我將命令意大利部隊用炮火支援你們。”施特萊徹手頭只有兩輛配備輕型高射炮的卡車,他也不知道施維林眼下究竟在何處。他只好親自去尋找,但中途又迷了路。天黑后很久,施特萊徹才趕回來向隆美爾報告情況。隆美爾一聲不吭,他也在力圖尋找意軍部隊,但同樣失敗了。

  當天夜里,隆美爾率幾個排企圖親自攻占要塞,但行動失敗了。守軍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樣已經喪失了斗志,他們還在堅守著要塞。4月7日,隆美爾兩次派格羅尼中尉帶著最后通牒前往要塞勸降,但都被黑布蒙眼送了回來,英國守軍表示“決不投降”。隆美爾的如意算盤打錯了:英軍拒絕放棄抵抗,而預定擔任攻擊主力的奧爾布雷奇上校的第5坦克團連影子也見不到。

  這一天,隆美爾三番五次地乘坐“斯托奇”飛機去尋找坦克團。太陽落山后,他總算在要塞西邊發現了黑壓壓的坦克縱隊。隆美爾不禁對奧爾布雷奇勃然大怒。天黑后,他又找到了施特萊徹,并降落在他的指揮所附近。這時,波爾布林克少校的坦克連到達了。隆美爾又簡單地命令道:“明天你們必須占領梅基利!”

  第二天天亮前,隆美爾疲倦地從床上爬起來。6點鐘,他便坐上“斯托奇”飛機出發了,他想迅速查清前方的情況和戰斗部署,以便親自督戰。他命令飛行員降低飛行高度。當飛機降到約50米時,正在匆匆開進的意軍誤以為敵機臨空,慌忙集中所有武器對空射擊。子彈打在了機翼上,飛行員好不容易才得以逃脫。

  就在這時,隆美爾發現西邊遠處塵土飛揚,抵近才看清是一支英軍部隊在向西開拔,但他分不清他們是掉隊的士兵,還是英軍在組織反攻。又飛行了12公里后,隆美爾看到了自己的先頭部隊,他立即命令飛機在隊伍中降落。但飛行員沒看清前方有一塊大巖石,飛機的半個尾翼被撞得粉碎。

  這是一支正在迷失方向的先頭部隊。隆美爾問道:“你們的運輸工具是什么?”“一輛卡車。”“那我們必須趕快撤離,五分鐘后英軍將到達這里,他們不一定會發現我們。但我們得在沙漠上迂回,我熟悉道路。”他們把所有東西都卸下車后開始逃命。途中,隆美爾又碰到幾輛迷路的卡車,歷盡危險才安全回到了指揮所。

  隆美爾決定立即轉移指揮所。但還沒走出1000米,一場沙暴便突然來臨了。猛烈的沙暴吞沒了一切,隆美爾和手下被吹散了,僅剩下孤零零幾個人,靠著指南針探路。天空時而發亮,時而黑紅黑紅。在沙暴中,隆美爾發現了3名通信兵,他們會合在一起,摸索著趕往機場,掉隊士兵更多了,但誰也不知道進攻情況如何。

  最后,他們找著了一條電話線,終于摸索到達了梅基利要塞的外圍。風暴仍在怒吼著,沙塵遮蓋了一切。要塞的院子里堆滿了武器裝備,幾百名俘虜蹲在地上瑟瑟發抖。施特萊徹激動地向隆美爾報告:“梅基利已攻克。我們繳獲了大批武器、汽車和糧食,俘獲一千七百多名敵軍,其中包括70名軍官和1位將軍。”

  隆美爾終于趕上了大部隊。下午,奧爾布雷奇的坦克團也趕到了,但他的坦克炮塔全都被沙粒緊緊塞死,必須拆下來清洗。隆美爾命令施維林率一支部隊沿沙漠小道向德爾納追擊。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波納斯的機槍手們在德爾納機場建立了一個據點。8日早晨,隆美爾驅車駛進機場,波納斯得意地宣布,他們俘獲了包括理查德·奧康諾等4名將軍在內的900名英軍俘虜。但他們每一挺機槍都只剩下了最后一條子彈帶,士兵們也已筋疲力竭了。

上一篇:第十五章 臨危出使再遭貶

下一篇:第十六章 肩負重任敗局定

網友關注

名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