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轉任他職初失寵
隆美爾的境況使希特勒感到十分擔憂。他擔心萬一裝甲軍團被趕出非洲,那么德意兩國將面臨盟國軍隊闖入“歐洲軟腹部”巴爾干半島的危險。對于正陷入蘇聯戰場的德軍來說,這無疑是一場極大的災難。“無論如何也要守住北非”,希特勒在電報中命令隆美爾。同時,隆美爾要求增援人員和物資的請示也開始受到重視,大批的作戰人員和物資裝備源源涌向了非洲。
隨著大批人員和物資的補充,非洲裝甲軍團和英軍的實力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到1942年7月下旬時,5400名補充兵員和新組建的第164輕裝甲師兩個先遣團抵達非洲。13300名新兵也已空運到達,同時還在以平均每天100人的速度繼續補充人員。8月初,精銳部隊第1傘兵旅在赫爾曼·蘭克將軍率領下開到了非洲。這些傘兵個個身強力壯,裝備精良,但他們是空軍部隊,隆美爾很少去看望或關心他們。
在接見阿萊薩德諾·格羅尼亞將軍時,隆美爾對意大利人的蔑視態度深深刺傷了這位步兵師長。雖然將軍拍著胸脯發誓,他的部下將決不會放棄自己的陣地,但隆美爾卻絲毫也沒有被他的豪言壯語所打動,只是冷笑置之。當天,隆美爾宣布了他對臨陣脫逃者的警告,“我命令每一名官兵必須堅守自己的陣地,決不準后退。任何放棄陣地的人都將被視為臨陣脫逃者,送交軍事法庭審判。”
很明顯,隆美爾的這個警告是針對意軍的。在7月份的戰斗中,意軍的表現實在令隆美爾感到氣憤。他寫信向柏林匯報:
我這里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意大利師,更不用說像皮斯托亞那樣毫無戰斗經驗的意大利師了。我最需要的是德國士兵和德國坦克。只要有了他們,我立刻就可以重新發起進攻。
雖然非洲裝甲軍團的兵員十分匱乏,但出于對官兵們的健康負責,隆美爾仍然敦促最高統帥部同意,讓一直跟隨他在非洲沙場上馳騁多年的17000名官兵回國去。這些人當中,許多人已經染上了熱帶疾病。
1942年8月12日,蒙哥馬利將軍飛到了非洲,奉命接管第8集團軍指揮權。
蒙哥馬利長了一副鷹一樣的面孔,他那高昂并帶有濃重英格蘭鼻音的聲調讓人聽起來感到并不十分友善。他在許多方面與隆美爾有相似之處。這兩個人的性格都很孤僻,在周圍是敵人多于朋友;他倆都很專橫和傲慢,在聽命于別人時,都像一匹難以駕馭的烈馬,而當他們獲得全部指揮權時,卻又都是頭腦清醒和最有獨到見解的優秀指揮官;兩個人都喜歡體育運動,并且都不抽煙、不喝烈性酒,注重保持身體健康。
這兩個人還都比較注意培養與軍政要人的友誼,就像隆美爾一向對希特勒言聽令從和重視同戈培爾的關系一樣,蒙哥馬利也十分注重結交軍政要人。當丘吉爾到非洲視察部隊時,他在海濱浴場舒適的別墅里招待了他,并特地為他準備了在戰爭時期即使在英國國內也很難見到的法國白蘭地。
像隆美爾一直戴著那頂著名的帶有有機玻璃風鏡的帽子一樣,蒙哥馬利也戴著一頂鑲著團隊徽章的怪異的澳大利亞叢林帽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另外,這兩個人都喜歡挑選出類拔萃、年輕英俊的軍官組成自己的參謀隊伍。在戰術方面,隆美爾擅長于運動戰,而蒙哥馬利從來就不是什么橫掃千里的運動戰專家;但在事先精心布置好的陣地戰中,他比隆美爾要技高一籌。在情報的獲取上,隆美爾更是無法和蒙哥馬利相比。自從隆美爾失去他的無線電偵聽連后,他所能獲得的英軍消息便越來越少了。英國情報機構知道如何在情報來源上使敵人產生錯覺,大量極易破譯的情報暗示德軍:意大利人在不斷地泄露情報。隆美爾對這種欺騙深信不疑,這更大大加深了他對意大利人的鄙視。而英國諜報機構卻源源不斷地向蒙哥馬利輸送了他們所偵破的大量德軍情報,隆美爾對此卻一無所知。“隆美爾就像被蒙上了雙眼在和蒙哥馬利決斗”,一位德國軍事評論家戰后如此認為。
但是,蒙哥馬利和隆美爾都同樣清楚地認識到,機械化戰爭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后勤供應。所以,他倆都強烈地要求自己的統帥部盡最大可能向非洲戰場運送更多的作戰人員和武器裝備。顯然,蒙哥馬利在這方面占據了絕對的優勢。英、美的戰爭機器開足了馬力,大批船隊涌過地中海,為英軍運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后勤物資。第8集團軍的實力與日俱增。丘吉爾告訴蒙哥馬利第10軍正在組建中,并且還有300輛“謝爾曼”型坦克預計在9月初從美國運到北非。
8月30日,隆美爾最終作出了“一生中最難作出的抉擇”,那就是向英軍進攻。這實際上可以說是最后的“生死一搏”了。因為這時裝甲軍團的坦克數量還不到英軍的一半,所剩燃料甚至還不夠行駛160公里,而英軍還牢牢控制著制空權。
清晨,當隆美爾登車前往指揮所時,他心情沉重地向保健醫生表示:“今天發動的進攻是我有生以來最難作出的一個決定。要么我們將到達蘇伊士運河,要么……”下面的話,他實在難以再說下去了。
英軍很快就從破譯的密電中發現了隆美爾即將發動進攻的情報。雖然奧欽里克一再向蒙哥馬利暗示,萬一隆美爾全力進攻,第8集團軍應撤退以保全實力,但蒙哥馬利卻認為,現在的英軍完全有實力擊敗隆美爾的進攻,并可以借此機會迅速展開反攻。在集團軍高級軍官會議上,蒙哥馬利向大家宣布了“決不后退”的命令。
當日晚上10點,在蒼白的月光下,非洲裝甲軍團沿著波浪起伏的沙丘向英軍布雷區推進。非洲軍左翼是意大利坦克部隊,右翼是第90輕裝甲師。在工兵的引導下,士兵們晃動著微型手電,小心翼翼地通過自己的雷區。就在部隊將要穿過自己的雷區時,非洲軍軍樂團在一旁奏起了讓老兵喉嚨梗塞的古老的普魯士進行曲。裝甲軍團的官兵們永遠無法知道,他們也正在踏向英軍早已為他們設下的陷阱。
深夜,裝甲軍團向阿拉曼防線南端的英軍陣地發起了進攻。隆美爾獲得的情報是,英軍在這一地帶沒有布雷,防守力量也很薄弱。但當進攻展開時,德軍實際闖進了一個特密集的雷區。當非洲軍跟在工兵后面慢慢推進時,突然,一顆顆照明彈在空中爆炸,耀眼的閃光把部隊立即暴露在英軍的火力射程內。早已準備就緒的英軍重機槍和火炮立即向雷區內的德軍猛烈射擊。坦克、裝甲運輸車和汽車紛紛被擊中起火,有的車輛和士兵為了躲避炮火,卻踏響了地雷。
頓時,炮彈、炸彈和地雷爆炸聲響成一片。俾斯麥將軍觸雷身亡,奈寧軍長的指揮車也被炮火擊中,車內軍官大都被炸死,他自己也受了重傷。參謀長拜爾萊因上校立即換乘另一輛汽車,繼續指揮非洲軍向前推進。工兵冒著炮火在前面拼命開路,部隊跟在后面一點一點地向前推進,最后終于通過了這片“死亡地帶”。
當非洲軍困陷在雷區時,隆美爾甚至打算取消這次進攻,很明顯,英軍早已做好了準備,原先預想的對英軍的突襲已經不可能。但是,當非洲軍突破了雷區繼續向前推進時,隆美爾還是決定繼續進攻。
非洲軍越過雷區后,又重新集結,準備向阿拉姆哈勒法進攻。這時,空軍送來了一份偵察報告,隆美爾不禁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空軍報告說,英軍在這個山脊上構筑了非常堅固的陣地,守軍中還發現了最近剛從英國調來的第44步兵師。
這時再讓非洲軍撤出戰斗已為時晚矣。非洲軍進攻了。開始階段,進攻還比較順利,但后續的意大利部隊卻為雷區所困,沒能及時趕上。而蒙哥馬利已經調集了四百多輛坦克和大量的反坦克炮,來加強防守山脊的部隊。在英軍頑強抵抗下,非洲軍的進攻力量越來越顯得勢單力薄。
到了下午,沙漠刮起了大風暴。風暴雖使英軍的飛機失去了準確投彈的機會,但也同樣使非洲軍的前進非常吃力。夜間,風暴停息了。在照明彈的熾光下,非洲軍的人員、坦克和車輛全成了英軍的活靶子。有些英軍飛機在扔完炸彈后便英勇地向前進的德軍坦克一頭沖去,猛烈的爆炸聲震耳欲聾,爆炸后的火光照亮了夜空。在英軍的攻擊下,非洲軍很快便寸步難行了,只好暫時停止了進攻。
同時,德軍在其他方向的進攻也同樣受到了英軍的頑強抵抗。英軍的防線似乎已變得堅不可摧。負責向前線運送物資和燃料的意大利部隊也受到了英軍飛機和第7裝甲師的攻擊,損失慘重,根本無法越過英軍的阻擊線。
9月1日,德軍一線進攻部隊燃料告急。隆美爾不得不命令放棄一切大規模行動,只對一些局部的重要目標繼續進攻。當天上午,非洲軍動用第15裝甲師的全部兵力對阿拉姆哈勒法進行了最后一次攻擊。在擊毀大量英軍坦克后,德軍的坦克準備向山脊以東迂回,以包圍防守的英軍,迫使英軍放棄陣地。就在這時,坦克的汽油和彈藥已經無法支持后續的進攻,德軍被迫停止下來。
9月2日,英國空軍的飛機對進攻的德軍轟炸了12次之多。英軍炮兵也對其進行了猛烈的還擊。僅僅在第15裝甲師不到3公里的正面上,英軍就發射了一萬多發炮彈。失去了機動能力的坦克和車輛成了英軍最喜歡攻擊的目標。這一天是德軍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天。
再繼續向前進攻已經不可能了。上午8點25分,隆美爾被迫宣布停止進攻,命令非洲軍撤回到進攻前的位置。為防止英軍乘機反攻,隆美爾命令,部隊在撤退時要盡最大的可能保密,“如果士兵要問的話,就告訴他們是換防。”
隆美爾的命令使部隊陷入一片混亂。在山脊西南方向進攻的第104步兵團的戰時日記寫道:
今天早晨,我們的司機給我們運來了水。他們告訴我們,阿拉姆哈勒法已經被第15裝甲師攻占,半小時后我們將會向前乘勝追擊。一想到即將占領埃及,我們開始想到了尼羅河、金字塔,還有獅身人面像以及在大街上以瘋狂的舞蹈來歡迎我們的埃及人……下午13點鐘,我們的卡車來了,大伙在車上還熱烈地議論著到開羅后應先去哪兒逛逛,但是我們卻突然發現車子向西邊開,為什么要向西開呢?……這大概是我們對開羅、金字塔和蘇伊士運河夢想的終結。
凱塞林元帥很快便獲知了裝甲軍團開始撤退的消息。當天下午,他趕到隆美爾那里,面色嚴峻地警告他:“你的撤退命令將會破壞元首的偉大戰略部署。”但隆美爾未予理睬,他只繪聲繪色地描述了英國空軍可怕的地毯式轟炸和軍團糟糕的補給狀況,很快便說服了凱塞林。“我想元首會體會到你的處境的,”凱塞林同情地向他表示,“我將盡全力幫助你撤退。”
由于燃料奇缺,在白天進行大規模的撤退是不可能的。軍團的大部分部隊只好在原地做好撤退的準備,飽受英軍飛機和炮火的連續轟擊之苦。到了晚上,軍團才開始大規模撤退,隆美爾要求坦克盡可能以步兵跟得上的速度向后撤退,以免英軍乘虛而入。但是,英軍對于隆美爾的撤退并沒有展開大規模的追擊,蒙哥馬利只是命令第7裝甲師和其他一些步兵部隊進行襲擾活動,以破壞隆美爾的撤退。隆美爾的撤退令希特勒極為不滿。希特勒開始對隆美爾不信任了。
同時,英軍方面對蒙哥馬利放棄這樣一次將隆美爾及其非洲裝甲軍團一網打盡的大好時機也議論紛紛。有人指責他是放虎歸山,將會后患無窮;還有人認為,蒙哥馬利是被隆美爾的名望和他那聞名遐邇的反擊才華所震懾。但蒙哥馬利自己辯解說,“依照我們目前的訓練和裝備水平,我認為輕率地與敵人去硬拼是不可取的。中國有句古話,叫‘窮寇莫追’。”
其實,蒙哥馬利的真實想法是不想讓隆美爾過早過遠地向后撤退。他要把隆美爾吸引在阿拉曼防線附近,這樣“將使他們始終處于補給困難的境地”。而只需等到第8集團軍在各方面都準備充分后,他就可以向隆美爾發動“致命的進攻”。
但不管怎樣,埃及面臨隆美爾占領的危險已經過去。在開羅為蒙哥馬利舉行的慶祝宴會上,蒙哥馬利向各國駐埃使節們宣布:“埃及已經沒有危險,我們將最終徹底消滅隆美爾軍團。”“沙漠之狐”不可戰勝的神話在阿拉姆哈勒法化為灰燼。
隆美爾在阿拉姆哈勒法戰役中的失敗,正如他的高級作戰參謀馮·梅林津少將在戰后所評述的那樣:
它是沙漠戰爭的轉折點,同時也是德國軍隊在各個前線的敗仗中的第一個敗仗。它預示著德國的最終失敗!
9月6日,隆美爾最終將他的部隊撤到了進攻出發陣地。非洲裝甲軍團開始轉入防御英軍進攻的準備階段。此時,隆美爾內心已經十分清楚,裝甲軍團被趕出非洲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阿拉姆哈勒法戰役使蒙哥馬利和隆美爾的聲望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蒙哥馬利由于贏得了勝利而身價倍增,他一下子成了第8集團軍和整個中東地區英軍的救星;丘吉爾在議會中的日子也好過多了。勝利使得許多議員都忘記了英軍以前的慘重損失,他們急不可耐地要求蒙哥馬利盡快進攻,一舉消滅隆美爾的軍團。
蒙哥馬利并沒有被勝利和歡呼贊揚聲沖昏頭腦。他十分清醒,以他的部隊目前的裝備和作戰能力,要想徹底消滅隆美爾軍團還為時過早。丘吉爾也要求蒙哥馬利立即展開進攻,以配合蘇聯戰場和盟軍在北非西海岸登陸的“火炬”行動。對于他的一再催促,蒙哥馬利明確地拒絕了:“要想徹底消滅隆美爾,必須還要有更加充足的準備,”并威脅要辭去集團軍司令。這一反應大大出乎丘吉爾的意料,他立即寫信安慰蒙哥馬利,“第8集團軍將繼續在你的全權指揮之下。你可以在你認為合適的時候進攻,當然我們期望這一天能早日來臨。”
由于阿拉姆哈勒法戰役的失敗,最高統帥部對隆美爾的指揮才能產生了懷疑。隆美爾自己也深深陷入了難以自拔的痛苦之中。這是一場他實在難以承受的失敗,這場失敗似乎也使他一直備受折磨的病痛變得無法忍受。他不得不向德國統帥部提出了回國療養的請求。考慮到他目前的精神狀況,希特勒同意了他的請求。
9月19日,格奧爾格·施登姆將軍到達了非洲。在和施登姆將軍交接的過程中,隆美爾一再強調,蒙哥馬利無法對軍團的側翼進行包圍,可能將從正面進行突破,因此必須大力加強正面防御。隆美爾最后叮囑道,“一旦英軍發動大規模進攻,我將會停止休假,提前趕回來。”施登姆皺了皺眉頭,隆美爾似乎對他的指揮才能很不信任,這不禁令他大為不悅。
9月23日,隆美爾懷著沉重的心情飛離非洲。途中,他在意大利作了短暫停留。在和意大利最高統帥部將帥們的交談中,他懇切地告訴他們,如果他們還希望裝甲軍團在非洲堅持下去的話,那么后勤補給工作必須要有根本的改觀。出于對這位滿臉病容的元帥的同情,他的請示大都獲得了比較圓滿的答復。他們實在難以當面拒絕這位曾在非洲為他們浴血奮戰的元帥。他們答應出動3000人修建一條通往前線的公路,同時將盡快把七千多噸鋼軌和枕木運到非洲,以修復被英軍炸斷的鐵路。
當然,這些僅僅是口頭上的許諾而已。這條公路永遠也沒能修建起來。當在突尼斯的巴爾巴西提將軍接到要他抽調3000人去修路的命令時,他聲稱最多只能派出400人,而最后到位的只有100人,那7000噸鋼軌和枕木也一根沒有運往非洲。
24日,墨索里尼接見了隆美爾。隆美爾一再強調除非能獲得他所提出的最低限度數量的補給,否則裝甲軍團將不得不撤出非洲。這位獨裁者則認為,這只是隆美爾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借口而已。他甚至認為隆美爾現在的病情完全是因為心理上承受不了失敗的打擊而致,“因為他一直是習慣于打勝仗和到處受人尊寵。”不過墨索里尼最終還是答應近期將調撥大量的法國船只加強對非洲的后勤補給。這使隆美爾在離開意大利時,對裝甲軍團擔憂的心情稍稍減輕了一些。
隆美爾回到了柏林。他發現,元首大本營似乎并不知道非洲正在發生的一切。到處都籠罩著樂觀情緒,高級將領對裝甲軍團所面臨的危難處境似乎毫無察覺。當隆美爾述說到英軍戰斗轟炸機用40毫米美制穿甲彈輕松地擊穿德國坦克時,他們發出了極不信任的冷笑。戈林更是立即尖叫起來:“這不可能,美國人僅僅只會制造他們的刮胡刀片。”隆美爾立即予以了堅決的反駁:“元帥閣下,但愿我們也能造出這些刮胡刀片來。”他取出隨身攜帶的這種穿甲彈片,“這是英軍飛機發射的,它穿過我們坦克厚厚的裝甲,坦克里面的士兵全部被炸死了。”
隨后幾天,隆美爾一直呆在戈培爾家中。在漂亮的戈培爾夫人悉心照料下,隆美爾漸漸改變了剛從非洲回來時與人格格不入的性格,開始不再那么大發脾氣了。白天,他忙著整理準備向希特勒匯報的各種資料。晚上,他應戈培爾全家的請求,講述他在非洲的戰斗經歷。他特別提到了意大利貴族軍官們平時是如何風度翩翩,但一到戰時卻又是如何怯懦,“他們甚至慌亂到連逃跑的方向也辨不清。”這些生動的描述總是使戈培爾一家捧腹大笑不已。當他講到自己是如何逃脫死亡和被俘的危險時,戈培爾一家又會爆發出欽佩和恐怖的尖叫聲。這位極具表達力的元帥總是讓戈培爾全家人度過了一個個美好的夜晚。
戈培爾特意給隆美爾放映了有關他在非洲活動的一些影片。當隆美爾看到自己在官兵的歡呼聲中進入托卜魯克時,他感到了熱血沸騰,信心和活力仿佛又重新注入了他的軀體。
9月30日,希特勒在總理府接見了隆美爾。他首先對隆美爾表示了慰問和贊賞,對隆美爾關注非洲補給問題表示了理解,并表示這一問題可望很快獲得解決,因為大量的“西貝爾”平底渡船將投入到后勤補給船的行列。德國工程師西貝爾發明的這種平底船吃水極淺,魚雷可以從它的底下溜過去;船上裝備有好幾門速射高炮,不懼怕空中攻擊。即使沒有軍艦護航,這種船也一樣可以安全駛抵非洲。當然,這種船也有一個重大缺陷,由于吃水過淺,所以它在波濤洶涌的海面上難以航行。但是在地中海中,海面絕大部分時間都是風平浪靜的。
為了重新喚起隆美爾和他自己的信心,希特勒還自欺欺人地向隆美爾展示了德國軍工生產的各種數據。“我們強大的軍事生產能力完全可以抵得過美蘇英三國軍工生產的總和,任何懷疑我們這種能力的想法都是愚蠢的。”他向隆美爾保證,不久將向非洲增派三個多管火箭炮旅,“這種多管火箭炮是英國人從來沒有見過的,它們投入使用將會使英國人感到恐懼”。另外,他還答應抽調50輛最新型“虎”式坦克和大量的新型反坦克炮運往非洲,“我們的虎式坦克將會使敵人的反坦克炮失去作用,而我們的反坦克炮將會擊毀敵人任何型號的坦克。”
雖然希特勒說話漏洞百出,甚至自相矛盾,但對于已經對非洲戰局快要感到絕望的隆美爾來說,元首的許諾就像打了一針強心劑。他仿佛看到,獲得這些最新式武器的裝甲軍團正勢如破竹地追趕英軍,一直從阿拉曼抵達了蘇伊士運河。
隆美爾還把泄露情報也歸咎于意大利人。“我們從被俘的英軍官兵那兒得知,是意大利人向他們告的密,是他們向英國人泄露了我們的一舉一動,致使我們掉進了英國人早已設下的陷阱里,”隆美爾氣憤地告訴希特勒,“當然他們的大部分士兵是好的,但是他們的軍官卻都是一些無用的家伙,是一伙叛徒。”希特勒對隆美爾的抱怨一直靜靜地聽著。雖然他也一樣厭惡意大利人,但目前的局勢使他不能失去意大利人的幫助。“好了,我會把你所說的這些情況告訴墨索里尼的,讓他設法改變這種狀況。但是你也知道,我們不能沒有意大利人,如果他們站到了敵人一邊,那將會使我們遭受更大的威脅”。
為了安慰一下沮喪的隆美爾,希特勒邀請他參加下午在柏林運動場舉行的群眾集會。在納粹分子的歡呼聲中,希特勒親自向隆美爾授予了所有軍人都夢寐以求的鑲有鉆石、閃閃發光的元帥權杖。所有的廣播電臺都播送了希特勒大肆贊美隆美爾戰績的演說。一時間,隆美爾再次成為所有德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10月3日上午,隆美爾出席了戈培爾為他舉行的記者招待會。面對各國記者言辭激烈的提問,隆美爾平靜地表示:“現在,我們英勇的軍隊離開羅的距離已經不足80公里。打開通往埃及大門的鑰匙已經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決不會放棄埃及,我們將會采取新的行動”。但實際上,隆美爾心里非常清楚,這只不過是為了掩蓋德軍已經慘敗的事實,只不過是為了避免讓德國士兵過早感覺到失敗的厄運正在不可避免地就要降臨這一事實而已。
當天中午,在跟希特勒和其他將帥們告別后,隆美爾登機離開了柏林,前去西梅林治療他的高血壓和肝病。
隨著大批人員和物資的補充,非洲裝甲軍團和英軍的實力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到1942年7月下旬時,5400名補充兵員和新組建的第164輕裝甲師兩個先遣團抵達非洲。13300名新兵也已空運到達,同時還在以平均每天100人的速度繼續補充人員。8月初,精銳部隊第1傘兵旅在赫爾曼·蘭克將軍率領下開到了非洲。這些傘兵個個身強力壯,裝備精良,但他們是空軍部隊,隆美爾很少去看望或關心他們。
在接見阿萊薩德諾·格羅尼亞將軍時,隆美爾對意大利人的蔑視態度深深刺傷了這位步兵師長。雖然將軍拍著胸脯發誓,他的部下將決不會放棄自己的陣地,但隆美爾卻絲毫也沒有被他的豪言壯語所打動,只是冷笑置之。當天,隆美爾宣布了他對臨陣脫逃者的警告,“我命令每一名官兵必須堅守自己的陣地,決不準后退。任何放棄陣地的人都將被視為臨陣脫逃者,送交軍事法庭審判。”
很明顯,隆美爾的這個警告是針對意軍的。在7月份的戰斗中,意軍的表現實在令隆美爾感到氣憤。他寫信向柏林匯報:
我這里所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意大利師,更不用說像皮斯托亞那樣毫無戰斗經驗的意大利師了。我最需要的是德國士兵和德國坦克。只要有了他們,我立刻就可以重新發起進攻。
雖然非洲裝甲軍團的兵員十分匱乏,但出于對官兵們的健康負責,隆美爾仍然敦促最高統帥部同意,讓一直跟隨他在非洲沙場上馳騁多年的17000名官兵回國去。這些人當中,許多人已經染上了熱帶疾病。
1942年8月12日,蒙哥馬利將軍飛到了非洲,奉命接管第8集團軍指揮權。
蒙哥馬利長了一副鷹一樣的面孔,他那高昂并帶有濃重英格蘭鼻音的聲調讓人聽起來感到并不十分友善。他在許多方面與隆美爾有相似之處。這兩個人的性格都很孤僻,在周圍是敵人多于朋友;他倆都很專橫和傲慢,在聽命于別人時,都像一匹難以駕馭的烈馬,而當他們獲得全部指揮權時,卻又都是頭腦清醒和最有獨到見解的優秀指揮官;兩個人都喜歡體育運動,并且都不抽煙、不喝烈性酒,注重保持身體健康。
這兩個人還都比較注意培養與軍政要人的友誼,就像隆美爾一向對希特勒言聽令從和重視同戈培爾的關系一樣,蒙哥馬利也十分注重結交軍政要人。當丘吉爾到非洲視察部隊時,他在海濱浴場舒適的別墅里招待了他,并特地為他準備了在戰爭時期即使在英國國內也很難見到的法國白蘭地。
像隆美爾一直戴著那頂著名的帶有有機玻璃風鏡的帽子一樣,蒙哥馬利也戴著一頂鑲著團隊徽章的怪異的澳大利亞叢林帽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另外,這兩個人都喜歡挑選出類拔萃、年輕英俊的軍官組成自己的參謀隊伍。在戰術方面,隆美爾擅長于運動戰,而蒙哥馬利從來就不是什么橫掃千里的運動戰專家;但在事先精心布置好的陣地戰中,他比隆美爾要技高一籌。在情報的獲取上,隆美爾更是無法和蒙哥馬利相比。自從隆美爾失去他的無線電偵聽連后,他所能獲得的英軍消息便越來越少了。英國情報機構知道如何在情報來源上使敵人產生錯覺,大量極易破譯的情報暗示德軍:意大利人在不斷地泄露情報。隆美爾對這種欺騙深信不疑,這更大大加深了他對意大利人的鄙視。而英國諜報機構卻源源不斷地向蒙哥馬利輸送了他們所偵破的大量德軍情報,隆美爾對此卻一無所知。“隆美爾就像被蒙上了雙眼在和蒙哥馬利決斗”,一位德國軍事評論家戰后如此認為。
但是,蒙哥馬利和隆美爾都同樣清楚地認識到,機械化戰爭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后勤供應。所以,他倆都強烈地要求自己的統帥部盡最大可能向非洲戰場運送更多的作戰人員和武器裝備。顯然,蒙哥馬利在這方面占據了絕對的優勢。英、美的戰爭機器開足了馬力,大批船隊涌過地中海,為英軍運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后勤物資。第8集團軍的實力與日俱增。丘吉爾告訴蒙哥馬利第10軍正在組建中,并且還有300輛“謝爾曼”型坦克預計在9月初從美國運到北非。
8月30日,隆美爾最終作出了“一生中最難作出的抉擇”,那就是向英軍進攻。這實際上可以說是最后的“生死一搏”了。因為這時裝甲軍團的坦克數量還不到英軍的一半,所剩燃料甚至還不夠行駛160公里,而英軍還牢牢控制著制空權。
清晨,當隆美爾登車前往指揮所時,他心情沉重地向保健醫生表示:“今天發動的進攻是我有生以來最難作出的一個決定。要么我們將到達蘇伊士運河,要么……”下面的話,他實在難以再說下去了。
英軍很快就從破譯的密電中發現了隆美爾即將發動進攻的情報。雖然奧欽里克一再向蒙哥馬利暗示,萬一隆美爾全力進攻,第8集團軍應撤退以保全實力,但蒙哥馬利卻認為,現在的英軍完全有實力擊敗隆美爾的進攻,并可以借此機會迅速展開反攻。在集團軍高級軍官會議上,蒙哥馬利向大家宣布了“決不后退”的命令。
當日晚上10點,在蒼白的月光下,非洲裝甲軍團沿著波浪起伏的沙丘向英軍布雷區推進。非洲軍左翼是意大利坦克部隊,右翼是第90輕裝甲師。在工兵的引導下,士兵們晃動著微型手電,小心翼翼地通過自己的雷區。就在部隊將要穿過自己的雷區時,非洲軍軍樂團在一旁奏起了讓老兵喉嚨梗塞的古老的普魯士進行曲。裝甲軍團的官兵們永遠無法知道,他們也正在踏向英軍早已為他們設下的陷阱。
深夜,裝甲軍團向阿拉曼防線南端的英軍陣地發起了進攻。隆美爾獲得的情報是,英軍在這一地帶沒有布雷,防守力量也很薄弱。但當進攻展開時,德軍實際闖進了一個特密集的雷區。當非洲軍跟在工兵后面慢慢推進時,突然,一顆顆照明彈在空中爆炸,耀眼的閃光把部隊立即暴露在英軍的火力射程內。早已準備就緒的英軍重機槍和火炮立即向雷區內的德軍猛烈射擊。坦克、裝甲運輸車和汽車紛紛被擊中起火,有的車輛和士兵為了躲避炮火,卻踏響了地雷。
頓時,炮彈、炸彈和地雷爆炸聲響成一片。俾斯麥將軍觸雷身亡,奈寧軍長的指揮車也被炮火擊中,車內軍官大都被炸死,他自己也受了重傷。參謀長拜爾萊因上校立即換乘另一輛汽車,繼續指揮非洲軍向前推進。工兵冒著炮火在前面拼命開路,部隊跟在后面一點一點地向前推進,最后終于通過了這片“死亡地帶”。
當非洲軍困陷在雷區時,隆美爾甚至打算取消這次進攻,很明顯,英軍早已做好了準備,原先預想的對英軍的突襲已經不可能。但是,當非洲軍突破了雷區繼續向前推進時,隆美爾還是決定繼續進攻。
非洲軍越過雷區后,又重新集結,準備向阿拉姆哈勒法進攻。這時,空軍送來了一份偵察報告,隆美爾不禁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空軍報告說,英軍在這個山脊上構筑了非常堅固的陣地,守軍中還發現了最近剛從英國調來的第44步兵師。
這時再讓非洲軍撤出戰斗已為時晚矣。非洲軍進攻了。開始階段,進攻還比較順利,但后續的意大利部隊卻為雷區所困,沒能及時趕上。而蒙哥馬利已經調集了四百多輛坦克和大量的反坦克炮,來加強防守山脊的部隊。在英軍頑強抵抗下,非洲軍的進攻力量越來越顯得勢單力薄。
到了下午,沙漠刮起了大風暴。風暴雖使英軍的飛機失去了準確投彈的機會,但也同樣使非洲軍的前進非常吃力。夜間,風暴停息了。在照明彈的熾光下,非洲軍的人員、坦克和車輛全成了英軍的活靶子。有些英軍飛機在扔完炸彈后便英勇地向前進的德軍坦克一頭沖去,猛烈的爆炸聲震耳欲聾,爆炸后的火光照亮了夜空。在英軍的攻擊下,非洲軍很快便寸步難行了,只好暫時停止了進攻。
同時,德軍在其他方向的進攻也同樣受到了英軍的頑強抵抗。英軍的防線似乎已變得堅不可摧。負責向前線運送物資和燃料的意大利部隊也受到了英軍飛機和第7裝甲師的攻擊,損失慘重,根本無法越過英軍的阻擊線。
9月1日,德軍一線進攻部隊燃料告急。隆美爾不得不命令放棄一切大規模行動,只對一些局部的重要目標繼續進攻。當天上午,非洲軍動用第15裝甲師的全部兵力對阿拉姆哈勒法進行了最后一次攻擊。在擊毀大量英軍坦克后,德軍的坦克準備向山脊以東迂回,以包圍防守的英軍,迫使英軍放棄陣地。就在這時,坦克的汽油和彈藥已經無法支持后續的進攻,德軍被迫停止下來。
9月2日,英國空軍的飛機對進攻的德軍轟炸了12次之多。英軍炮兵也對其進行了猛烈的還擊。僅僅在第15裝甲師不到3公里的正面上,英軍就發射了一萬多發炮彈。失去了機動能力的坦克和車輛成了英軍最喜歡攻擊的目標。這一天是德軍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天。
再繼續向前進攻已經不可能了。上午8點25分,隆美爾被迫宣布停止進攻,命令非洲軍撤回到進攻前的位置。為防止英軍乘機反攻,隆美爾命令,部隊在撤退時要盡最大的可能保密,“如果士兵要問的話,就告訴他們是換防。”
隆美爾的命令使部隊陷入一片混亂。在山脊西南方向進攻的第104步兵團的戰時日記寫道:
今天早晨,我們的司機給我們運來了水。他們告訴我們,阿拉姆哈勒法已經被第15裝甲師攻占,半小時后我們將會向前乘勝追擊。一想到即將占領埃及,我們開始想到了尼羅河、金字塔,還有獅身人面像以及在大街上以瘋狂的舞蹈來歡迎我們的埃及人……下午13點鐘,我們的卡車來了,大伙在車上還熱烈地議論著到開羅后應先去哪兒逛逛,但是我們卻突然發現車子向西邊開,為什么要向西開呢?……這大概是我們對開羅、金字塔和蘇伊士運河夢想的終結。
凱塞林元帥很快便獲知了裝甲軍團開始撤退的消息。當天下午,他趕到隆美爾那里,面色嚴峻地警告他:“你的撤退命令將會破壞元首的偉大戰略部署。”但隆美爾未予理睬,他只繪聲繪色地描述了英國空軍可怕的地毯式轟炸和軍團糟糕的補給狀況,很快便說服了凱塞林。“我想元首會體會到你的處境的,”凱塞林同情地向他表示,“我將盡全力幫助你撤退。”
由于燃料奇缺,在白天進行大規模的撤退是不可能的。軍團的大部分部隊只好在原地做好撤退的準備,飽受英軍飛機和炮火的連續轟擊之苦。到了晚上,軍團才開始大規模撤退,隆美爾要求坦克盡可能以步兵跟得上的速度向后撤退,以免英軍乘虛而入。但是,英軍對于隆美爾的撤退并沒有展開大規模的追擊,蒙哥馬利只是命令第7裝甲師和其他一些步兵部隊進行襲擾活動,以破壞隆美爾的撤退。隆美爾的撤退令希特勒極為不滿。希特勒開始對隆美爾不信任了。
同時,英軍方面對蒙哥馬利放棄這樣一次將隆美爾及其非洲裝甲軍團一網打盡的大好時機也議論紛紛。有人指責他是放虎歸山,將會后患無窮;還有人認為,蒙哥馬利是被隆美爾的名望和他那聞名遐邇的反擊才華所震懾。但蒙哥馬利自己辯解說,“依照我們目前的訓練和裝備水平,我認為輕率地與敵人去硬拼是不可取的。中國有句古話,叫‘窮寇莫追’。”
其實,蒙哥馬利的真實想法是不想讓隆美爾過早過遠地向后撤退。他要把隆美爾吸引在阿拉曼防線附近,這樣“將使他們始終處于補給困難的境地”。而只需等到第8集團軍在各方面都準備充分后,他就可以向隆美爾發動“致命的進攻”。
但不管怎樣,埃及面臨隆美爾占領的危險已經過去。在開羅為蒙哥馬利舉行的慶祝宴會上,蒙哥馬利向各國駐埃使節們宣布:“埃及已經沒有危險,我們將最終徹底消滅隆美爾軍團。”“沙漠之狐”不可戰勝的神話在阿拉姆哈勒法化為灰燼。
隆美爾在阿拉姆哈勒法戰役中的失敗,正如他的高級作戰參謀馮·梅林津少將在戰后所評述的那樣:
它是沙漠戰爭的轉折點,同時也是德國軍隊在各個前線的敗仗中的第一個敗仗。它預示著德國的最終失敗!
9月6日,隆美爾最終將他的部隊撤到了進攻出發陣地。非洲裝甲軍團開始轉入防御英軍進攻的準備階段。此時,隆美爾內心已經十分清楚,裝甲軍團被趕出非洲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阿拉姆哈勒法戰役使蒙哥馬利和隆美爾的聲望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蒙哥馬利由于贏得了勝利而身價倍增,他一下子成了第8集團軍和整個中東地區英軍的救星;丘吉爾在議會中的日子也好過多了。勝利使得許多議員都忘記了英軍以前的慘重損失,他們急不可耐地要求蒙哥馬利盡快進攻,一舉消滅隆美爾的軍團。
蒙哥馬利并沒有被勝利和歡呼贊揚聲沖昏頭腦。他十分清醒,以他的部隊目前的裝備和作戰能力,要想徹底消滅隆美爾軍團還為時過早。丘吉爾也要求蒙哥馬利立即展開進攻,以配合蘇聯戰場和盟軍在北非西海岸登陸的“火炬”行動。對于他的一再催促,蒙哥馬利明確地拒絕了:“要想徹底消滅隆美爾,必須還要有更加充足的準備,”并威脅要辭去集團軍司令。這一反應大大出乎丘吉爾的意料,他立即寫信安慰蒙哥馬利,“第8集團軍將繼續在你的全權指揮之下。你可以在你認為合適的時候進攻,當然我們期望這一天能早日來臨。”
由于阿拉姆哈勒法戰役的失敗,最高統帥部對隆美爾的指揮才能產生了懷疑。隆美爾自己也深深陷入了難以自拔的痛苦之中。這是一場他實在難以承受的失敗,這場失敗似乎也使他一直備受折磨的病痛變得無法忍受。他不得不向德國統帥部提出了回國療養的請求。考慮到他目前的精神狀況,希特勒同意了他的請求。
9月19日,格奧爾格·施登姆將軍到達了非洲。在和施登姆將軍交接的過程中,隆美爾一再強調,蒙哥馬利無法對軍團的側翼進行包圍,可能將從正面進行突破,因此必須大力加強正面防御。隆美爾最后叮囑道,“一旦英軍發動大規模進攻,我將會停止休假,提前趕回來。”施登姆皺了皺眉頭,隆美爾似乎對他的指揮才能很不信任,這不禁令他大為不悅。
9月23日,隆美爾懷著沉重的心情飛離非洲。途中,他在意大利作了短暫停留。在和意大利最高統帥部將帥們的交談中,他懇切地告訴他們,如果他們還希望裝甲軍團在非洲堅持下去的話,那么后勤補給工作必須要有根本的改觀。出于對這位滿臉病容的元帥的同情,他的請示大都獲得了比較圓滿的答復。他們實在難以當面拒絕這位曾在非洲為他們浴血奮戰的元帥。他們答應出動3000人修建一條通往前線的公路,同時將盡快把七千多噸鋼軌和枕木運到非洲,以修復被英軍炸斷的鐵路。
當然,這些僅僅是口頭上的許諾而已。這條公路永遠也沒能修建起來。當在突尼斯的巴爾巴西提將軍接到要他抽調3000人去修路的命令時,他聲稱最多只能派出400人,而最后到位的只有100人,那7000噸鋼軌和枕木也一根沒有運往非洲。
24日,墨索里尼接見了隆美爾。隆美爾一再強調除非能獲得他所提出的最低限度數量的補給,否則裝甲軍團將不得不撤出非洲。這位獨裁者則認為,這只是隆美爾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借口而已。他甚至認為隆美爾現在的病情完全是因為心理上承受不了失敗的打擊而致,“因為他一直是習慣于打勝仗和到處受人尊寵。”不過墨索里尼最終還是答應近期將調撥大量的法國船只加強對非洲的后勤補給。這使隆美爾在離開意大利時,對裝甲軍團擔憂的心情稍稍減輕了一些。
隆美爾回到了柏林。他發現,元首大本營似乎并不知道非洲正在發生的一切。到處都籠罩著樂觀情緒,高級將領對裝甲軍團所面臨的危難處境似乎毫無察覺。當隆美爾述說到英軍戰斗轟炸機用40毫米美制穿甲彈輕松地擊穿德國坦克時,他們發出了極不信任的冷笑。戈林更是立即尖叫起來:“這不可能,美國人僅僅只會制造他們的刮胡刀片。”隆美爾立即予以了堅決的反駁:“元帥閣下,但愿我們也能造出這些刮胡刀片來。”他取出隨身攜帶的這種穿甲彈片,“這是英軍飛機發射的,它穿過我們坦克厚厚的裝甲,坦克里面的士兵全部被炸死了。”
隨后幾天,隆美爾一直呆在戈培爾家中。在漂亮的戈培爾夫人悉心照料下,隆美爾漸漸改變了剛從非洲回來時與人格格不入的性格,開始不再那么大發脾氣了。白天,他忙著整理準備向希特勒匯報的各種資料。晚上,他應戈培爾全家的請求,講述他在非洲的戰斗經歷。他特別提到了意大利貴族軍官們平時是如何風度翩翩,但一到戰時卻又是如何怯懦,“他們甚至慌亂到連逃跑的方向也辨不清。”這些生動的描述總是使戈培爾一家捧腹大笑不已。當他講到自己是如何逃脫死亡和被俘的危險時,戈培爾一家又會爆發出欽佩和恐怖的尖叫聲。這位極具表達力的元帥總是讓戈培爾全家人度過了一個個美好的夜晚。
戈培爾特意給隆美爾放映了有關他在非洲活動的一些影片。當隆美爾看到自己在官兵的歡呼聲中進入托卜魯克時,他感到了熱血沸騰,信心和活力仿佛又重新注入了他的軀體。
9月30日,希特勒在總理府接見了隆美爾。他首先對隆美爾表示了慰問和贊賞,對隆美爾關注非洲補給問題表示了理解,并表示這一問題可望很快獲得解決,因為大量的“西貝爾”平底渡船將投入到后勤補給船的行列。德國工程師西貝爾發明的這種平底船吃水極淺,魚雷可以從它的底下溜過去;船上裝備有好幾門速射高炮,不懼怕空中攻擊。即使沒有軍艦護航,這種船也一樣可以安全駛抵非洲。當然,這種船也有一個重大缺陷,由于吃水過淺,所以它在波濤洶涌的海面上難以航行。但是在地中海中,海面絕大部分時間都是風平浪靜的。
為了重新喚起隆美爾和他自己的信心,希特勒還自欺欺人地向隆美爾展示了德國軍工生產的各種數據。“我們強大的軍事生產能力完全可以抵得過美蘇英三國軍工生產的總和,任何懷疑我們這種能力的想法都是愚蠢的。”他向隆美爾保證,不久將向非洲增派三個多管火箭炮旅,“這種多管火箭炮是英國人從來沒有見過的,它們投入使用將會使英國人感到恐懼”。另外,他還答應抽調50輛最新型“虎”式坦克和大量的新型反坦克炮運往非洲,“我們的虎式坦克將會使敵人的反坦克炮失去作用,而我們的反坦克炮將會擊毀敵人任何型號的坦克。”
雖然希特勒說話漏洞百出,甚至自相矛盾,但對于已經對非洲戰局快要感到絕望的隆美爾來說,元首的許諾就像打了一針強心劑。他仿佛看到,獲得這些最新式武器的裝甲軍團正勢如破竹地追趕英軍,一直從阿拉曼抵達了蘇伊士運河。
隆美爾還把泄露情報也歸咎于意大利人。“我們從被俘的英軍官兵那兒得知,是意大利人向他們告的密,是他們向英國人泄露了我們的一舉一動,致使我們掉進了英國人早已設下的陷阱里,”隆美爾氣憤地告訴希特勒,“當然他們的大部分士兵是好的,但是他們的軍官卻都是一些無用的家伙,是一伙叛徒。”希特勒對隆美爾的抱怨一直靜靜地聽著。雖然他也一樣厭惡意大利人,但目前的局勢使他不能失去意大利人的幫助。“好了,我會把你所說的這些情況告訴墨索里尼的,讓他設法改變這種狀況。但是你也知道,我們不能沒有意大利人,如果他們站到了敵人一邊,那將會使我們遭受更大的威脅”。
為了安慰一下沮喪的隆美爾,希特勒邀請他參加下午在柏林運動場舉行的群眾集會。在納粹分子的歡呼聲中,希特勒親自向隆美爾授予了所有軍人都夢寐以求的鑲有鉆石、閃閃發光的元帥權杖。所有的廣播電臺都播送了希特勒大肆贊美隆美爾戰績的演說。一時間,隆美爾再次成為所有德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10月3日上午,隆美爾出席了戈培爾為他舉行的記者招待會。面對各國記者言辭激烈的提問,隆美爾平靜地表示:“現在,我們英勇的軍隊離開羅的距離已經不足80公里。打開通往埃及大門的鑰匙已經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決不會放棄埃及,我們將會采取新的行動”。但實際上,隆美爾心里非常清楚,這只不過是為了掩蓋德軍已經慘敗的事實,只不過是為了避免讓德國士兵過早感覺到失敗的厄運正在不可避免地就要降臨這一事實而已。
當天中午,在跟希特勒和其他將帥們告別后,隆美爾登機離開了柏林,前去西梅林治療他的高血壓和肝病。
上一篇:第二章 潛心修研精戰術
下一篇:第三章 追隨仆從晉要職
網友關注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麥穗的故事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三根綠枝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烏木馬的故事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圣母的小酒杯
- 墳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上帝的食物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老漢倫克朗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駝背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精品推薦
- 吐魯番市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0/20℃
- 冠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阿勒泰區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6℃
- 陵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貴南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1/5℃
- 合作市05月30日天氣:陣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18/7℃
- 互助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西南風,風力:<3級,氣溫:23/8℃
- 武都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和田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15℃
- 烏什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