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资源,国产偷窥熟妇高潮呻吟,潮湿的心动漫在线观看免费未删减,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唐詩 宋詞 元曲 近代詩 文言文 寫景的古詩 論語 詩經 孫子兵法 愛國的詩句 李白 杜甫
當前位置:查字典>>名著閱讀>>隆美爾傳>>第二章 潛心修研精戰術

第二章 潛心修研精戰術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戰敗國德國淪為任人宰割的羔羊。在討論重建戰后世界新秩序的巴黎和會上,為限制德國的發展,法國“勝利之父”克雷孟梭總理力主嚴厲制裁和削弱德國。1919年6月28日,各交戰國在巴黎簽署《凡爾賽和約》,各戰勝國競相瓜分德國戰前的財產,德國不僅失去了昔日統轄的殖民地,甚至連固有的大片國土也遭到鄰國的分割,其中包括露西的故鄉但澤。

  《凡爾賽和約》還不準德國建立空軍和制造潛艇,只準許其保留為數不多的輕型艦艇和國土防衛軍。《凡爾賽和約》第160條規定:“在1930年3月31日以前,德國陸軍編制不得超過7個步兵師和3個騎兵師,軍官不得超過4000人,官兵總人數不得超過10萬。”隨后,德國開始大量裁減國防軍員額。大批在戰爭中舍身忘死、沖鋒陷陣的優秀軍人被迫解甲歸田。由于表現突出,剛剛晉升為上尉的隆美爾勉強保住了飯碗,幸運地成為能夠繼續服役的前國防軍軍官團中的一員。

  按照德軍傳統,軍官要首先在各級司令部擔任參謀:只有受過良好教育并具備深厚軍事理論素養的優秀軍官才有可能被提拔到德軍總參謀部。總參謀部歷來是德軍培養和造就優秀軍事人才的搖籃,德國歷史上的著名將領大多在總參謀部任過要職。因此,能躋身總參謀部自然是一種榮耀。戰后,德軍總參謀部被迫取締,取而代之是軍令署。但換湯不換藥,其實質并沒改變。國防軍總司令澤克特在組建軍令署時,配備了許多戰績卓越的軍官,如后來成名的布羅姆貝格、古德里安、凱塞林等人。

  戰爭臨結束前,隆美爾在第64集團軍司令部擔任參謀。嚴峻的戰爭生活鑄就了他強壯的體魄和頑石般的性格,他已不再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而且他的性格很難適應替他人出謀劃策、抄抄寫寫等事務性工作。這段工作使他徹底打消了當一名參謀軍官的念頭。隆美爾更喜歡訓練場上那種刺耳的咆哮和粗暴的舉止。軍隊就是他的生命。他對未能躋身軍令署并不遺憾,只遺憾未能被選送到陸軍軍官學院深造。

  但很快機會就來了。戰敗后的德軍軍內到處彌漫著一種失敗的悲觀情緒。澤克特覺察到官兵之間的嚴重隔閡將有損部隊的凝聚力,有必要選調一批了解士兵并能勝任本職工作的年輕軍官放到基層部隊,從事消除隔閡的工作。于是,1918年12月21日,隆美爾又回到老部隊第124步兵團任連長。

  1919年3月,隆美爾被派到康士坦丁湖的弗朗德理查斯指揮一個內衛連。這是一幫難以管束的士兵,他們拒絕進行操練。但隆美爾很快就讓他們變得服服帖帖。1920年春,隆美爾鎮壓蒙斯特蘭和威斯伐亞起義。他把消防水龍頭當做機關炮使用,制止了革命黨人沖擊格姆德市議會的行動,挫傷了他們狂熱的激情。

  1920年10月1日,隆美爾調到斯圖加特第13步兵團任連長,一干就是9年。這一時期,隆美爾靜下心來,潛心研究軍事問題,總結自己的實戰指揮經驗,學習新的軍事技術知識,大大地豐富了自己的戰爭藝術。他反復研究重機槍,終于成了一名熟練的射手;他經常把摩托車拆了裝,裝了拆,學會了有關內燃機的一切原理。

  當隆美爾從硝煙中歸來時,露西已不再是一個充滿憧憬的少女,而成了一個儀容大方、相貌端莊、性格剛毅的成年女性。隆美爾在到伍爾登堡赴任前,特意趕到但澤把生病中的露西接到駐地,和他母親生活在一起。作為愛妻,露西崇拜自己的丈夫,并擁有支配他的絕對權力。隆美爾總算可以與妻子呆在一起了。為了彌補過去的損失,他經常大驚小怪地圍著妻子轉,他的口頭禪總是“你有什么就說吧,露西!”同時,他還竭力動員露西與自己一道參加運動,去滑雪和游泳。但露西對這一切并不習慣。她經常一瘸一拐地抗議:“我游泳活像一只鉛砣。”有一次,她把船給弄翻了,差點溺命湖中。還有一次,隆美爾利用休假帶露西一道上山滑雪,途中,露西執拗地坐在雪地上抱怨天氣太冷。隆美爾轉身叫她:“你最好還是站起來,我可沒建議你來凍死。”但露西仍舊不動彈。無奈之余,隆美爾只得屈服,送她騎馬下山。

  時光就這樣悄悄流逝了。整個20年代,適應和平環境和甜蜜感情構成了隆美爾生活的主要內容。1928年12月25日,隆美爾夫婦第一個和惟一的孩子出生了,是個男孩。隆美爾為孩子取名為曼弗雷德。

  這一時期,隆美爾的個性與他后期的性格大不相同。1929年9月,營長在考評隆美爾時寫道,“他性格文靜,純潔,舉止有條不紊,謙虛莊重。”他不斷贊揚隆美爾具備“十分了不起的軍事才能”,尤其對地形具有極其正確的判斷力;“他已經在戰斗中表明自己是個模范的戰斗指揮官,并在培訓和操練他的連隊方面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這位軍官身上的素質比表面所能看到的要多得多。”營長指出,隆美爾將會成為一名出色的軍事教官。這一推薦后來受到了重視。

  1929年10月1日,隆美爾被選調到德累斯頓步兵學校,開始了教官生涯。在步校里,隆美爾教官最受學員們歡迎。作為山地戰專家,隆美爾盡量采用活生生的素材,把自己在阿貢納斯森林中攻打地堡、在羅馬尼亞和意大利進行山地戰斗中靈活使用機槍等等絕招,全都悉心傳授給學員。講課時,他常常信手畫一些戰例圖,并把這些戰例圖投射在屏幕上,既直觀形象,又通俗易懂。有位教官抱怨周一上午的課程實在太難上了,隆美爾便自愿承擔了這一任務:“我敢保證,上我的課他們絕不會睡覺!”

  鑒于其工作成績突出,1933年10月10日,隆美爾晉升為少校,并被任命為駐扎德國中部哈茲山區戈斯拉的第17步兵團第3營營長。第3營號稱“獵人營”,全營官兵個個都是滑雪高手,人人擅長山地戰。德國“閃擊戰”戰術的奠基人古德里安就出身該部隊。正是在這兒,隆美爾整天騎馬挎槍在森林里轉悠,度過了戰爭結束以來最幸福的兩年時光。

  1933年,德國歷史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由于失業人數的急劇增加和好戰情緒的膨脹,納粹分子攫取了政權。1月30日上午,興登堡總統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內閣總理。魏瑪共和國壽終正寢,德國歷史進入了希特勒時代。上任第二天,希特勒就氣勢洶洶地叫囂要廢除《凡爾賽和約》。他在同軍隊首腦談話時宣稱:“建立德意志帝國的武裝是我們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目標。”到了10月,希特勒斷然宣布德國退出日內瓦裁軍會議。這個向全世界發出的危險信號,一下子就使那些德軍的高級將領們樂開了懷。他們始終不甘心上一次的失敗,認為德國并不是被強大的敵人戰勝的,而是被自己人“從背后捅了一刀”。

  在希特勒的擴張政策指導下,一場緊鑼密鼓的大擴軍很快便在德國大地上拉開了帷幕。希特勒私下向將軍們保證說,一定要恢復德國軍隊傳統的尚武精神,在做好充分的準備后,將發動征服西方的大規模戰爭。這使他贏得了將軍們的支持。雖然有些將領并不喜歡希特勒這個人,但他們關心的是盼望已久的報仇雪恥的機會終于來了!

  1935年10月15日,隆美爾中校奉命調到新建的波茨坦陸軍學院任教官。波茨坦是普魯士軍國主義的搖籃,波茨坦衛戍部隊教堂更是普魯士軍國主義的圣地。希特勒上臺后,波茨坦成了德國人追思昔日輝煌的圣地。陸軍學院深受影響,學院的元帥大廳里高懸著44幅普魯士和德國陸軍元帥的油畫像。隆美爾對能在此執掌教鞭備感得意。他自認為,“這標志著我已經成了新的波茨坦陸軍學院一名成熟的教官。”他興奮地寫信告訴露西:“這是絕密!到波茨坦來吧!不要告訴外人。”

  早在1934年8月,希特勒就宣布一年內將德軍擴充到30萬人。1935年3月,希特勒向全世界正式宣布,德國實行普遍兵役制,在和平時期建立一支規模為12個軍、36個師約50萬人的強大軍隊。這一驚人的舉措宣告德國已經完全廢棄《凡爾賽和約》對其所施加的軍事限制,德國的擴軍備戰從偷偷摸摸的地下狀態進入了堂而皇之的公開階段。

  波茨坦陸軍學院的校園一下子沸騰起來了。為適應擴軍的需要,成千上萬名新軍官被送進學院培訓,每批250人。每天清晨,學員們都要進行2小時體能強化訓練。隆美爾仍然一如既往地強調身體素質的重要性。一次,當他詢問學員弗雷葉對此有何意見時,弗雷葉滿懷敬意地答道:“清晨2個小時的體育訓練太多了。我們太累,不能很好地聽課。”話音未落,隆美爾便咆哮著把他臭罵了一通。

  在為高年級講授戰術課程期間,隆美爾整理了自己的講稿,大量地補充進了他在一戰期間所經歷的戰斗情況,尤其是他參加過的機動戰,并用現在時態改寫成一部6章的書稿,交給當地出版商沃格賴雷特。1937年初,這本書以《步兵攻擊》為名問世。全書貫穿了德國軍事理論所倡導的進攻精神,提出了“進攻,進攻,再進攻”的觀點,思路清晰,條理分明,說理生動。隆美爾充分強調了發揚火力在機動戰中的重要性,“數量居于劣勢之軍,可以采取更多地使用自動武器或者更加迅速地發揚火力的方式壓倒數量居優勢之敵。”同時,隆美爾還提出要利用欺騙、恫嚇等手段,為實施機動戰謀時造勢。

  這本以實戰經驗為主要內容的軍事著作很快就成了暢銷書。到1944年10月,這本書至少再版了18次。就連美軍也在1943年將該書翻譯成英文,并多次印行。美國著名將領喬治·巴頓將軍曾反復研讀過該書,并對許多重要章節了如指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隆美爾在法國和北非所發揮的精湛的指揮藝術,實際上正是他在一戰中所用戰術的豐富和發展。

  這本暢銷書無疑成了德軍最好的步兵戰術教程,備受贊揚。當時,德國納粹黨正在大力鼓動發動復仇戰爭,爭奪所謂的“生存空間”,在軍事上倡導傳統的積極進攻。因此,雖然這只是一本戰術專著,但納粹黨瘸腿宣傳部長戈培爾卻為該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與此同時,古德里安也將自己的講稿匯編成《前進!坦克》一書出版,為“閃擊戰”大唱贊歌,并為建設坦克裝甲部隊搖旗吶喊。這兩本書在德國上下引起了強烈的轟動。明白人一眼便能看出,這并不完全是時間的巧合!

  《步兵攻擊》的出版使得隆美爾頃刻間變得聞名遐邇。同時,他還著實賺了一大筆稿酬,手頭也寬綽起來。他對同事瓦爾特·漢斯教官吐露:“實在令人驚訝,這樣的書竟賺了這么多錢。我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些滾滾而來的錢,我根本不可能把它們全部用光,我現在所擁有的東西就已經使我感到夠幸福的了。寫那些好人怎樣喪失生命,并以此作為賺錢的手段,我是不喜歡這種做法的。”

  隆美爾在波茨坦陸軍學院任教期間,正是德國社會發生深刻變革的時期,希特勒擴軍備戰的步伐一刻也未松緩。1936年3月1日,希特勒不顧將軍們的反對,悍然下令出兵萊茵非武裝區。3月7日,小規模的德軍部隊象征性地跨過萊茵河上的橋梁開進了萊茵區。奉行綏靖政策的英國和法國當局對此只是吵吵嚷嚷了一陣子,并未實際出兵阻止希特勒的冒險行動。

  希特勒鋌而走險再一次成功了!德國上下立即狂熱起來。隆美爾也深感歡欣鼓舞。但他似乎還是置身事外,與妻子住在學校附近,深居簡出,過著安靜的生活。多數時間他都沉醉在個人愛好當中,鍛煉身體,練習馬術,熟記對數表。他那天才般的數學頭腦幾乎與著名數學家不相上下。

  為了教育獨生子,隆美爾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一點上,他與父親如出一轍。隆美爾試圖引導固執得如同頑石的兒子對數學產生興趣,甚至在自己生命臨終前的最后日子,他還在徒勞地為兒子解釋微積分的運算方法。曼弗雷德永遠銘記在心:“我父親對我有三點希望:他要求我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一個偉大的英雄和一名出色的數學家。可他的三個希望全都落空了。”

  隆美爾想把自己的信條全都強加給曼弗雷德。曼弗雷德7歲時,就被父親悄悄帶到軍校第一次學騎馬。這事是背著露西干的。小曼弗雷德的腿太短,還夠不著馬鐙,隆美爾硬把兒子的雙腳塞進馬鐙,但那匹馬掙脫韁繩,拖著一條腿還掛在馬鐙子里的曼弗雷德跑了幾十米,孩子頭上劃了一個大口子。隆美爾嚇得面如土色,他往兒子手里放了一枚硬幣,告訴他:“回家時,如果你告訴母親是從樓上摔下來的,你就能得到這枚硬幣!”回到家里,隆美爾用碘酒給兒子洗傷口,曼弗雷德痛得放聲大哭。隆美爾大發雷霆,叫他還錢,但這個斯瓦比亞人的后代早就把錢藏了起來。

  隆美爾征戰畢生,他大部分時間都是與妻子分居兩地,因此書信往來頻繁。隆美爾寫了上千封信,每天至少倉促地寫一封信,有時是兩封,信紙是從辦公室或指揮所里隨手拈來的紙張。而露西則寫得很細致,她后期的信是用打字機打的,經常打到深夜兩三點鐘。她在信中展示了一個軍人妻子異乎尋常的機敏和洞察力。特別是在1939年后,她就經常在信中流露出對德國前途的憂慮。

  研讀這些信件,完全可以洞悉隆美爾的內心世界,包括他心靈深處的煩惱、喜怒哀樂、雄心壯志和信仰。從信中經常出現的只言片語,可以了解隆美爾的個性,不僅具有一切斯瓦比亞人的傳統特征——節儉、忠誠、勤奮;同時,他還渴望承擔責任,迷戀別人的頌揚;他樂于競爭,不愿輕易抹掉宿怨;他對特權階級和貴族懷有一種常見的輕蔑,這些思想都如實地反映在他的信中。

上一篇:第十一章 強弩之末阿拉曼

下一篇:第十二章 轉任他職初失寵

網友關注

名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