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资源,国产偷窥熟妇高潮呻吟,潮湿的心动漫在线观看免费未删减,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唐詩 宋詞 元曲 近代詩 文言文 寫景的古詩 論語 詩經 孫子兵法 愛國的詩句 李白 杜甫
當前位置:查字典>>名著閱讀>>艾森豪維爾傳>>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 驢象爭鋒

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 驢象爭鋒

  1. 總統候選人


  艾森豪威爾畢竟是艾森豪威爾。他在贏得總統候選人的提名后,第一個步驟是要和競選對手和解。經過與瑪咪商量后,他打電話給塔夫脫,小心翼翼地問道:“我是否可以對您進行拜訪?”

  塔夫脫吃驚極了。似乎沒有這樣的先例,即贏得勝利的候選人要對輸掉的候選人進行拜訪。他們之間,進行了艱苦的斗爭,雙方似乎已結下了永世不得化解的深仇大恨。

  塔夫脫還是同意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艾森豪威爾盡管沒有從政的經驗,卻比任何一位政治家都懂得如何在全國政治舞臺上進行領導。他決心要領導一個班子,而且要將塔夫脫一派帶回到共和黨的主流來。

  會見的本身是很平淡的,艾森豪威爾花了半個小時在支持者熱情的歡呼聲中走過。當他來到塔夫脫的旅館房間時,他看到許多塔夫脫的工作人員正在默默地流淚。

  艾森豪威爾大步走近塔夫脫參議員,盯著對方那張沒有表情的臉,輕聲說道:“現在沒有時間交談任何實質性的問題,你很疲乏,我也很疲乏。我只想說,我想成為你的朋友,并希望你會是我的朋友。我希望我們能在一起工作。”

  塔夫脫的眼淚刷地流了下來。他顫抖著聲音說:“謝謝你……謝謝。”

  他們走進大廳讓記者們拍照,然后艾森豪威爾帶著一種復雜的感情回到自己的旅館。他心潮起伏,思緒萬千。看到塔夫脫后,他在深深惋惜的同時,不禁慨嘆:做一名政治家太不容易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政壇上的風云變幻、兇險角逐,隨時都可能把不慎或不合時宜的政客淘汰出去,落得悲慘的下場。

  兔死狐悲,大約政客們的心情都是相通的。艾森豪威爾那幾天一直怏怏不樂,他在想,他仕途的前方,會有什么兇險的事情在等著他呢?

  艾森豪威爾在這條道路上采取的第二個步驟,就是挑選一名競選伙伴。競選伙伴對總統候選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他必須是真正的保守派成員,然而,又能為溫和派,尤其是能為杜威一派所接受;

  2.他必須是****產主義事業的有名的領導人;

  3.他必須是精力充沛、朝氣蓬勃的競選者;

  4.他必須相對地比較年輕,以抵消艾森豪威爾的年齡;

  5.他必須是來自西部的人,以抵消艾森豪威爾與杜威和紐約的聯系;

  6.他必須曾經對艾森豪威爾獲得提名作出貢獻。

  根據這幾個條件,艾森豪威爾提出他能接受的一份不長的名單。理查德·尼克松的名字列在首位,還有查爾斯·哈勒克、沃爾特·賈德、丹·桑頓等人。

  艾森豪威爾非常清楚,在這份名單上,惟一能夠滿足全部條件的名字,只有尼克松。這樣就決定了下來。助手布朗內爾打電話給尼克松,請他到艾森豪威爾下榻的黑石旅館來。

  見到尼克松,艾森豪威爾非常嚴肅地說:“我想把我的競選看做對我信仰的一切,以及我認為美國所代表的事業的一次進軍。你愿意和我一道,參加這樣一次競選嗎?”

  尼克松有些茫茫然,半天才明白了艾森豪威爾的意思。他謹慎地回答道:“我會感到驕傲,并樂于這樣去做。”

  “迪克,我很高興你能參加我們的班子。”艾森豪威爾這時才露出他著名的微笑來,“我認為我們能夠取勝。我知道我們能為我們的國家做一番事業。”接著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噢,對了,我才想起來,我還沒有辭去軍隊的職務!”

  接著他口授了一封電報給陸軍部長,辭去了他的職務。目睹這一場面,一旁的尼克松及艾森豪威爾的助手們無不為之動容。

  第二天艾森豪威爾整天與家人呆在一起。瑪咪為丈夫的勝利感到驕傲,但她同時也擔心即將到來的競選運動的艱苦性。約翰那天也與父母呆在一起,不過他馬上要動身開赴朝鮮,參加在前線的一個營。

  瑪咪提出,約翰有被俘的可能性;而且如果他的父親當了總統,戰場上的對手可能利用他進行訛詐。

  艾森豪威爾對兒子說,“如果你被俘,我想我就不得不停止參加總統競選。”

  約翰在西點軍校的歲月使他學會了作出恰當的回答。“請您放心,”約翰嚴肅地回答說,“您可以相信,我絕不會被俘的。”


  2. 箭在弦上


  1952年9月2日,艾森豪威爾開始了他轟轟烈烈的競選活動。競選從南方開始。他在瑪咪、亞當斯、政治顧問、工作人員、隨行記者的陪同下,乘著以“老鄉,向前看”為名的專列,開始對除密西西比以外的各州的訪問。

  在車上,艾森豪威爾指揮著一切。他建立了組織,挑選了工作班子。亞當斯是他的行政助理,負責貫徹他的意圖和執行他的命令。

  演講稿是在紐約總部由一個工作班子起草的,這一工作班子包括著名的撰稿人如埃米特、休斯密,這兩人都是從《時代》周刊借來的。而在火車上,講稿則由米爾頓·艾森豪威爾和加布里埃爾·豪奇起草。

  艾森豪威爾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手里拿著藍鉛筆,仔細地閱讀每一篇正式講稿,在這兒涂掉幾個字,在那兒劃掉一段,并在旁邊寫上他自己的話。講稿的撰寫者往往被艾森豪威爾的文字修改能力所驚訝——稿子經艾森豪威爾一改,往往有畫龍點睛之妙。

  在美國總統候選人當中,艾森豪威爾是最后一位,也是最出色的一位“火車站臺競選演說家”。“火車站臺競選”是仿效杜魯門1948年成功的火車站臺巡回競選活動,而拋棄了那年杜威的慢吞吞的競選活動方式。

  無疑,“火車站臺競選”是典型的美國式大吹大擂的宣傳活動。火車每到一站停下,當地的共和黨便帶著一大群人出現,瑪咪陪著艾森豪威爾在火車后面的平臺露面,在熱烈的鼓掌聲中,一篇準備好的演說開始了。演說內容往往大同小異,無非是整頓華盛頓的混亂局面,并要求

  聽眾同他一起進行這次“進軍”。

  歡呼聲中,火車汽笛又響了,他們重又啟程。在各站,當地共和黨候選人都特別想與著名的艾森豪威爾將軍一起照張相——因為這可能是他們親眼見到未來總統的惟一機會。

  群眾對他的到來、他的品格、他的儀表、他的信心以及真誠,都報以熱烈的反應。艾森豪威爾懂得如何巧妙地利用他自己單純的一面,大家都知道他是誰,大家都看過他著名的咧嘴大笑、高舉雙臂的照片,然而看到的他本人,比在報紙上看到他的照片更令人感到滿足。他給聚集在他的專車后面的千百萬人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

  艾森豪威爾的日程安排得十分緊湊,幾乎任何計劃外的會面都插不進去。他已經是61歲的人了,然而由于他異常旺盛的精力,民主黨都無法提出他的年齡問題。盡管史蒂文森比艾森豪威爾小9歲,他卻在體力上甘拜下風。艾森豪威爾從未流露出史蒂文森時而露出的那種精疲力竭的樣子。

  當然,艾森豪威爾畢竟不是超人,畢竟沒有無窮無盡的精力。私下,他也像一名老兵那樣發牢騷。有一次當他得知還有一次汽車旅行等著他時,他憤憤不平地吼道:“全國委員會那群笨蛋!難道他們想創造選舉一個死人的奇跡?”

  在競選過程當中,瑪咪也起了很大作用。她在群眾面前顯得有些拘束,不發表講話,不接見記者,她覺得整個競選活動使人精疲力竭。然而她是他們的成員之一,她每每抓住時機給丈夫助一臂之力。

  不管如何疲乏,每一次火車靠站的時候,瑪咪總是要振作起來,站在她丈夫的身旁,在適當的時候動人地微笑,輕輕地招手。她看起來很迷人,她額前的劉海發式一夜之間在美國風行起來。

  在北卡羅來納州,火車于早上五點半到達索爾茲伯里站。一大群人早早地聚集在站臺旁,當火車慢慢停下時,他們大聲地向艾森豪威爾的包廂歡呼。

  天還沒有一點放亮的跡象,將軍和他的妻子在極度疲倦中醒來,哼了幾聲,披上他們的浴衣,摸索著走到后面的平臺上,迎面而來的冷風使他們的睡意減了許多。艾森豪威爾摟住瑪咪的肩膀,開始張嘴大笑,并向人群揮手致意——而他倆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一站。人們拍下了這一張非常出名的照片,吉姆·哈格蒂稱之為“爆炸性的照片”。

  在8個星期的競選活動中,艾森豪威爾行程51376英里,走遍了45個州,在許多小市鎮和城市發表了232次演說。

  與此同時,艾森豪威爾挑選的搭檔尼克松也使出渾身解數,在各地展開了“地毯轟炸”式競選。尼克松競選口號之一就是“清除腐敗”,他的矛頭直接指向民主黨的杜魯門。杜魯門政府后期腐敗成風,據尼克松說,給公職人員贈送諸如家用冰箱、皮大衣等禮品的做法達到了觸目驚心的可恥地步。尼克松一再向聽眾保證,艾森豪威爾的“進軍”一定會把這些丑惡現象從華盛頓清除出去。

  然而在這緊要關頭,尼克松捅了一個大婁子,他的“清除腐敗”的口號頓時成了打自己嘴巴的笑料。9月18日,《紐約郵報》頭版刊出一則驚人大標題:“尼克松的秘密基金”,內容是“富豪們的秘密捐款使尼克松過著超豪華的生活”。文章說,尼克松從加利福尼亞的百萬富翁手中接受了總數為18000美元的贈款并加以揮霍。

  尼克松頓時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平心而論,18000美元的捐款數目并不大,而且贈款現象在競選中非常普遍,但糟糕的是尼克松曾“十足偽善”地攻擊過民主黨接受禮物之事,于是要制止這件事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已不可能。民主黨借題發揮,大肆攻擊共和黨的“腐敗”,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切爾要求要么從候選人名單上勾掉尼克松,要么在腐敗的問題上閉上他的嘴。

  共和黨人真正開始地驚慌了。艾森豪威爾的朋友們一致勸告他立即拋棄尼克松——因為他們不能容忍心目中英雄的聲譽被一個小小的尼克松所玷污,尼克松已使艾森豪威爾處于尷尬境地。

  艾森豪威爾專車上的競選成員就此事專門舉行了一次投票,結果是40比2的票數同意放棄尼克松作為副總統候選人。他們對艾森豪威爾說,如果他不立即放棄尼克松的話,他的進軍就注定要失敗。

  艾森豪威爾,這位政治上的新手,立即認識到形勢已是危急萬分。不過,他的第一個反應是“如果尼克松被迫辭退,那我們才不可能取勝”。他是意識到這一重要事實的少數幾個人之一。他認為這一次危機沒有什么了不起,因為他一生中經歷的危機夠多的了。

  艾森豪威爾不太了解尼克松,他們兩人的見面總共不過10次,而單獨接觸僅有一次。在會面中,他們討論的全是有關安排演講等競選方面的事情。他們從未在政治上、哲理上討論過任何實質性的問題;他們從未在一起打過牌,吃過飯,或喝過酒。尼克松剛剛39歲,年輕得可以做艾森豪威爾的兒子。

  此時此刻,艾森豪威爾顯示出他耐心與公正的優點。他最喜歡的格言之一是“不要匆匆忙忙地犯錯誤”。他認為,不尊重尼克松的意見而簡單地拋棄他是不公平的。

  艾森豪威爾發表了一篇公開聲明,為尼克松進行辯護。他說:“長期以來,我一直欽佩和贊賞尼克松參議員忠于美國的決心。最近發生了攻擊他有不道德行為的事,我相信尼克松是誠實的。我深信他會原原本本地將全部事實公布在美國人民的面前。我無法匆忙作出結論,認為我任何的競選伙伴品質不好。”

  在他的專車上,艾森豪威爾也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他宣稱:“我不管你們是不是40比2反對尼克松,在這個問題上我不焦急。如果我們自己不像獵狗的牙齒一般潔白,那我們這次進軍反對在華盛頓所出現的事情又有什么用處呢?”

  總之,艾森豪威爾讓尼克松自己決定。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募集了資金,讓尼克松在電視上發表演說。尼克松詳細地羅列自己的經濟狀況,說明他把這筆基金用于合法的政治活動。最后他說:“要當總統和副總統的人必須得到全體人民的信任。”

  廣大的電視觀眾被尼克松的一番感人肺腑的話語所感動。當演說廣播完時,艾森豪威爾出來見克利夫蘭的觀眾。觀眾們熱情地高呼:“我們要迪克(尼克松)!我們要迪克!”

  艾森豪威爾預料到會有這樣的反應。當群眾終于平靜下來時,艾森豪威爾含著熱淚說:“我喜歡勇敢。今晚我看到了勇敢的榜樣。當我投入戰斗時,我寧可有一名勇敢而誠實的人站在我一邊,而不要滿滿一車皮的騎墻派。”

  艾森豪威爾在這次危機中是無可爭辯的指揮者。別人驚慌時他鎮定自如;他頂住了來自共和黨左、右翼兩方要求拋棄尼克松的壓力;他牢牢地掌握著最后的決定權。

  一場風暴終于平息了。


  3. 入主白宮


  艾森豪威爾競選的高潮,于10月24日在底特律城到來。

  當天,艾森豪威爾宣布,在他當選之后,他將立即“拋棄政治分歧,集中精力于結束朝鮮戰爭,……這件工作需要我親自去朝鮮一趟。只有這樣,我才能學會如何最好地在和平事業方面為美國人民服務。我一定要到朝鮮去”。

  這是在大選前不到兩個星期所作的一個振奮人心的聲明,它確實保證了這次選舉的結果。對這一聲明,反應極為熱烈。國家頭號英雄、最偉大的戰士和最富經濟頭腦的政治家,允諾要親自過問國家頭號問題,這使人放心,使人振奮,這正是人民所想聽到的。此后,艾森豪威爾在各種民意測驗中的選票始終輕松地一路領先。

  若想弄明白美國式競選,就得先了解一下美國的總統選舉制度。

  美國總統選舉每隔4年進行一次。按照美國憲法,凡年滿35歲生來就是美國公民的人都可競選總統。不過實際上總統候選人往往是從在任總統、副總統、參議員、眾議員、州長、軍隊要員等擔任過這些職務的知名人物中產生出來的,且都分屬共和黨和民主黨兩大政黨。如這次總統候選人共和黨是艾森豪威爾,民主黨是史蒂文森。無黨派人士也可參加角逐,但要有全國50萬人的簽名支持,沒有足夠的財力是不行的。

  美國共和黨被認為是由商人、醫生一類專業人員及富裕的郊區居民等有錢人組成的政黨。它思想比較保守,重視家庭,主張保持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經濟上信奉“養雞生蛋”政策,不贊成對中產階級和富人增加稅收。

  民主黨則是一個由工人、少數民族、黑人、人權組織、起訴律師、大學教師和作家等較窮階層人士組成的政黨,其自由派色彩較濃。由于該黨主張增加稅收和增加福利,經共和黨渲染描繪,使該黨在選民心目中有“劫富濟貧”、專門用納稅人的錢來養活窮人和懶漢的形象,因此,美國納稅人對它一直無好感。

  總統選舉大致按如下順序進行:

  先是通過預選確定各黨總統候選人。預選從2月份開始在各州進行,通常起始于新罕布什爾,終止于加利福尼亞。屆時各黨會有多人出來競爭。如這次共和黨就有艾森豪威爾和塔夫脫。一番角逐之后,各黨推選出自己的總統候選人。

  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確定之后,各州政黨還要推舉出一批本州的選舉人。按美國的憲法,各州的選舉人數等于該州在國會的參議員和眾議員的總和。美國國會的參議員按每州兩名分配,但眾議員則按該州居民人數分配。因此各州的眾議員是不等的,各州的選舉人數也因而各不相等,少的只有3個,多的可超過50個。

  一般來說,11月第一個星期二是選舉日(這次是11月4日)。選民們在選票上畫上他們所要選舉的總統或副總統。在12月第二個星期三之后的星期一,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獲勝的選舉人在各自的州議會大廈聚集,正式投票選舉總統和副總統,大選至此結束。由于各黨推舉的各州選舉人都宣誓支持本黨候選人,所以實際上11月4日選民投票后,就可得知最后的選舉結果。12月份的選舉只是完成大選的最后一道順序。

  1952年11月4日,對于美國人來說,是個不平凡的日子,他們的新總統在這一天產生。人們在興奮地猜測著:即將產生的新總統,會是天天見面的哪副面孔呢?

  當艾森豪威爾一行人風塵仆仆地趕到紐約時,已經是4日凌晨3點多了。艾森豪威爾沒有休息,一下飛機就嘶啞著嗓子,對在寒風中久候多時的選民說:“我今天只想問你們一個問題。如果讓民主黨再干四年,你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好呢,還是更壞?”短短一句問話,讓紐約支持民主黨的選民們思索再三。

  在這個初冬的清晨里,薄霧剛剛散去,新鮮和煦的陽光灑滿了紐約城。

  早晨7點,頗具實力的候選人之一——共和黨人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準時出現在選民面前,開始了總統競選活動的最后一天的沖刺。煥然一新的投票場地上已聚集了成千上萬支持艾森豪威爾的人群,他們手里揮舞著紅白相間的美國國旗和共和黨的競選標志,熱情的口號聲中,數以萬計的“將軍—總統”、“我們選擇變革”的巨幅標語在清晨料峭的寒風里輕輕飄揚。

  健壯的艾森豪威爾出現在主席臺上。他滿面春風,揮起他的大手向熱情的群眾致意。他已經在競選的跑道上跑了許多圈了,卻絲毫未顯得疲憊,他沉著而富有魅力的微笑給人一種胸有成竹、勝券在握的自信。

  緊緊跟在他旁邊的,是他嬌小的愛妻——瑪咪·艾森豪威爾。她今天刻意修飾了一番,淺黃的長發略向內微微卷著,比平常更加美麗動人。

  初冬的空氣中已泛著冷意,但紐約的人民熱情不減,各投票站已排起了長龍,靜靜地等候著行使他們神圣的權利——為他們熱愛的總統候選人投上一票。當29個小時未合眼的艾森豪威爾夫婦出現在投票點時,人群沸騰起來。艾森豪威爾興奮地說:“我的嗓子差不多都喊啞了。如果你們今天為我說話,我將為你們說4年。”

  11月4日午夜11點20分,艾森豪威爾夫婦終于接到了準確的消息:共和黨人德懷特·艾森豪威爾以55%的選票,擊敗了民主黨人史蒂文森。艾森豪威爾夫婦來到了共和黨為他們舉行的慶祝集會上。艾森豪威爾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在連聲向眾人表示感謝之后,嘶啞地說:

  “今晚,我接受你們交給我的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國家的領袖職責。”

  全場歡聲雷動。接著,艾森豪威爾把目光轉向了站在一旁的夫人瑪咪身上,大聲地說:

  “今晚,我首先要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妻子。沒有她,今晚就不會有如此的場面,我就不會站在這里。”

  瑪咪緊緊地擁抱著丈夫,已是熱淚盈眶。一時間,雪亮的鎂光燈四起。

  瑪咪動情地依偎在丈夫懷里,激動地說不出話來。多年的夙愿,今天終得以實現。至此,艾森豪威爾夫婦盡心盡力進行的總統競選宣告落下帷幕,艾森豪威爾將于1953年1月20日宣誓就職,入主白宮。

  是年,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62歲。

上一篇:第二章 從戎西點 初露鋒芒

下一篇:第三章 墜入愛河 兩情依依

網友關注

名著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