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之死(8)
皇帝對那蠟油凍佛手愛不釋手。他本是弓刀不離身的,喜悅中,他扯下元妃腰中一條絳帶,將那蠟油的凍佛手,掛到了他那張弓上,又將弓順手套在了香案角上,指著那弓和佛手說:“這便是你我不分離的緣分了!”
這回是元妃主動投入了皇帝的懷中。
……
大約是半個時辰之后,忽然夏守忠啟門而入,皇帝暴怒地喝問:“大膽!我何曾喚你?!”
夏守忠未及答言,戴權已邁進了門檻,進門便咕咚跪下,報道:“圣上,大事不好!”
皇帝本能地握緊腰上的劍柄。
6
戴權尚未再啟口,忽聽“嗖”、“嗖”、“嗖”幾聲,若干枝利箭已穿窗而進,分別射在殿柱、香案和臨時寶座上。皇帝拔出寶劍,大吼:“何人謀反?!來人!與我拿下!”
戴權跪進幾步,貼近皇帝膝下,喘吁稟報說:“圣上,此殿已被逆賊所圍……他們原有地道與此寺相通……埋伏已久!……寺外鄔帥已被他們所擒,袁帥亦被他們的二層包圍圈所逼……本當與此等逆賊決一死戰,奈何此殿外伏兵轉瞬即可撲入……現逆賊派出一員說客,欲面見圣上……”
皇帝不完全從那稟報的話語,而是更多地從戴權那眼神里,意識到了情形的嚴峻與可能把握的轉機,他努力使自己鎮靜下來,以不失在萬險中的天子威嚴……
“哈哈哈……”
竟有一人大搖大擺地邁進了殿門,自報道:“說客在此……”
皇帝盯住他,厲聲喝問:“你是何人?”
“我乃太醫張友士也!”
“胡說!朕的太醫院無有你這逆賊!”
“那個自然,”張友士笑吟吟地說,“不過,這殿外的伏兵一撲,將你擒滅,我主秦可信坐上龍椅,那么,不但太醫院正堂非我莫屬,恐怕還要封王晉爵呢!”
“來人!給我拿下!”
“哈,人倒有,該拿的也已盡行拿下,請看——”
隨著張友士衣袖一擺,殿門從外被用力拽開,訇然一聲中,皇帝只見外面人影幢幢,瞇眼細看,前面跪縛著一排龍禁尉,后面立著幾排持刀張弓的逆匪。心中不禁憤恨于手下的這些人竟如此地不中用!
皇帝把一直跪伏于前的夏守忠和戴權重重地各踢了一腳,渾身顫抖地喝道:“滾出去!”
兩個太監立刻往外爬。皇帝忽又叫道:“戴權留下!”
戴權便在門外停住。夏守忠觳觫著爬出門檻,外面的逆匪也不理他。
張友士一旁笑道:“養兵千日,并不能用兵一時。可悲可嘆!”
皇帝怒目瞪視他,他卻只是冷笑。
皇帝忽然松弛下來,意態從容地走到那臨時寶座上,傲然坐下,拈著胡須道:“有趣,有趣。”
張友士微微一笑,見殿中有一繡墩,也便儀態悠然地坐于其上,開言道:“你也毋庸斥我等逆匪,我也不敢再歷數你的陰毒無道。從來是勝者為王敗者賊。原來你毒癱太上皇,殺戮皇叔,逐攆兄弟,謀害忠良,抄家成癖,斂財近狂,篡居皇位,荒淫無恥,算是暫時取勝;不過天理昭昭,天網恢恢,多行不義必自斃,今天你陷入天羅,難突地網,敗為賊已是定局……”
皇帝沉沉穩穩地道:“你怕言之過早了吧?”
張友士道:“難道你今天不是已經成為逆賊了么?”
皇帝道:“我說的是,怕你們終究也非勝者,為王的,即便不再是我,也絕非爾等宵小!”
張友士道:“這倒算是一句明白話。”
皇帝道:“怎么個明白?你倒給我說個明白!”
張友士道:“我們的人已圍住此殿。你的性命,已攥在我們手中。廟外你的扈從,我們切斷了他們跟你這里的聯系,但實在地說,我們尚無能力將其一舉了決,他們中也尚有奮勇勤王者,兩軍相持,天明之前,難分勝負。倘若我們就此結果了你,并力挫你的扈從,卻并不能一舉進發京城,那京中早有野心者,必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倒從從容容地登那金鑾寶殿,稱帝改元了!這于我于你皆無利益之事,我們當然都不必做!”
皇帝心中松了口氣,面上卻鄙夷不屑:“從從容容?哼,京中諸王,哪一個敢從容?”
張友士嘆道:“所以說你不能知人任事,剛愎自用,早在陷阱之上,卻儼然穩如泰山!現爽性給你點破:那北靜王,便是頭一個欲取汝而代之者!”
皇帝仰頸大笑:“他?……哈哈哈……你等欲亂我心,離間朕與王公關系,甚屬可惡,然專拈出北靜王作例,實在令朕浮一大白!真真是匪夷所思,從何想來!……一言以蔽之:那北靜王分明是個詩瘋子、呆畫鳥!……”
張友士道:“癡呆者,未必就無登基的野心。何況古訓早有大智若愚一說。實話告你,北靜王與我主早通關節,你這回南行之前,他已給了許諾,只要我們完結了你,他便于登基之際,立封我主為靖南王……”
皇帝笑道:“越說越離奇!虧你編排得出來!”
張友士便從袖中抖出一樣東西,伸臂遞過道:“眼見為實。你看這是何物?”
皇帝搶過定睛一看,是鹡鸰香念珠串。這確是他親贈給北靜王的。而且上面有他特意留下的記號。他心中不禁一驚。但他隨即將那香串往座椅上一擲,呵呵一笑:“這算得什么!想是你等派人從他府中盜來,離間我們。雞鳴狗盜,可笑可嘆!”
這回是元妃主動投入了皇帝的懷中。
……
大約是半個時辰之后,忽然夏守忠啟門而入,皇帝暴怒地喝問:“大膽!我何曾喚你?!”
夏守忠未及答言,戴權已邁進了門檻,進門便咕咚跪下,報道:“圣上,大事不好!”
皇帝本能地握緊腰上的劍柄。
6
戴權尚未再啟口,忽聽“嗖”、“嗖”、“嗖”幾聲,若干枝利箭已穿窗而進,分別射在殿柱、香案和臨時寶座上。皇帝拔出寶劍,大吼:“何人謀反?!來人!與我拿下!”
戴權跪進幾步,貼近皇帝膝下,喘吁稟報說:“圣上,此殿已被逆賊所圍……他們原有地道與此寺相通……埋伏已久!……寺外鄔帥已被他們所擒,袁帥亦被他們的二層包圍圈所逼……本當與此等逆賊決一死戰,奈何此殿外伏兵轉瞬即可撲入……現逆賊派出一員說客,欲面見圣上……”
皇帝不完全從那稟報的話語,而是更多地從戴權那眼神里,意識到了情形的嚴峻與可能把握的轉機,他努力使自己鎮靜下來,以不失在萬險中的天子威嚴……
“哈哈哈……”
竟有一人大搖大擺地邁進了殿門,自報道:“說客在此……”
皇帝盯住他,厲聲喝問:“你是何人?”
“我乃太醫張友士也!”
“胡說!朕的太醫院無有你這逆賊!”
“那個自然,”張友士笑吟吟地說,“不過,這殿外的伏兵一撲,將你擒滅,我主秦可信坐上龍椅,那么,不但太醫院正堂非我莫屬,恐怕還要封王晉爵呢!”
“來人!給我拿下!”
“哈,人倒有,該拿的也已盡行拿下,請看——”
隨著張友士衣袖一擺,殿門從外被用力拽開,訇然一聲中,皇帝只見外面人影幢幢,瞇眼細看,前面跪縛著一排龍禁尉,后面立著幾排持刀張弓的逆匪。心中不禁憤恨于手下的這些人竟如此地不中用!
皇帝把一直跪伏于前的夏守忠和戴權重重地各踢了一腳,渾身顫抖地喝道:“滾出去!”
兩個太監立刻往外爬。皇帝忽又叫道:“戴權留下!”
戴權便在門外停住。夏守忠觳觫著爬出門檻,外面的逆匪也不理他。
張友士一旁笑道:“養兵千日,并不能用兵一時。可悲可嘆!”
皇帝怒目瞪視他,他卻只是冷笑。
皇帝忽然松弛下來,意態從容地走到那臨時寶座上,傲然坐下,拈著胡須道:“有趣,有趣。”
張友士微微一笑,見殿中有一繡墩,也便儀態悠然地坐于其上,開言道:“你也毋庸斥我等逆匪,我也不敢再歷數你的陰毒無道。從來是勝者為王敗者賊。原來你毒癱太上皇,殺戮皇叔,逐攆兄弟,謀害忠良,抄家成癖,斂財近狂,篡居皇位,荒淫無恥,算是暫時取勝;不過天理昭昭,天網恢恢,多行不義必自斃,今天你陷入天羅,難突地網,敗為賊已是定局……”
皇帝沉沉穩穩地道:“你怕言之過早了吧?”
張友士道:“難道你今天不是已經成為逆賊了么?”
皇帝道:“我說的是,怕你們終究也非勝者,為王的,即便不再是我,也絕非爾等宵小!”
張友士道:“這倒算是一句明白話。”
皇帝道:“怎么個明白?你倒給我說個明白!”
張友士道:“我們的人已圍住此殿。你的性命,已攥在我們手中。廟外你的扈從,我們切斷了他們跟你這里的聯系,但實在地說,我們尚無能力將其一舉了決,他們中也尚有奮勇勤王者,兩軍相持,天明之前,難分勝負。倘若我們就此結果了你,并力挫你的扈從,卻并不能一舉進發京城,那京中早有野心者,必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倒從從容容地登那金鑾寶殿,稱帝改元了!這于我于你皆無利益之事,我們當然都不必做!”
皇帝心中松了口氣,面上卻鄙夷不屑:“從從容容?哼,京中諸王,哪一個敢從容?”
張友士嘆道:“所以說你不能知人任事,剛愎自用,早在陷阱之上,卻儼然穩如泰山!現爽性給你點破:那北靜王,便是頭一個欲取汝而代之者!”
皇帝仰頸大笑:“他?……哈哈哈……你等欲亂我心,離間朕與王公關系,甚屬可惡,然專拈出北靜王作例,實在令朕浮一大白!真真是匪夷所思,從何想來!……一言以蔽之:那北靜王分明是個詩瘋子、呆畫鳥!……”
張友士道:“癡呆者,未必就無登基的野心。何況古訓早有大智若愚一說。實話告你,北靜王與我主早通關節,你這回南行之前,他已給了許諾,只要我們完結了你,他便于登基之際,立封我主為靖南王……”
皇帝笑道:“越說越離奇!虧你編排得出來!”
張友士便從袖中抖出一樣東西,伸臂遞過道:“眼見為實。你看這是何物?”
皇帝搶過定睛一看,是鹡鸰香念珠串。這確是他親贈給北靜王的。而且上面有他特意留下的記號。他心中不禁一驚。但他隨即將那香串往座椅上一擲,呵呵一笑:“這算得什么!想是你等派人從他府中盜來,離間我們。雞鳴狗盜,可笑可嘆!”
上一篇:妙玉之死(4)
下一篇:妙玉之死(14)
網友關注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上帝的食物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墳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烏木馬的故事
- 第十四章 飛猴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麥穗的故事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哈·曼丁的故事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老漢倫克朗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三根綠枝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駝背的故事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精品推薦
-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雷陣雨,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5-6級,氣溫:31/26℃
- 共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芮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6℃
- 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2/7℃
-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0℃
- 吉木乃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14/6℃
-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正寧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5℃
- 惠農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9/16℃
- 塔城地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5℃
分類導航
紅樓望月(劉心武)全部章節
- 將“秦學”研究不斷推進(自序)
- 精華欲掩料應難(1)
- 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1)
- 紅樓探秘(6)
- 精華欲掩料應難(2)
- 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2)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1)
- 精華欲掩料應難(3)
- 帳殿夜警(1)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2)
- 月色凄迷(1)
- 帳殿夜警(2)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3)
- 月色凄迷(2)
- 帳殿夜警(3)
- “秦學”探佚的四個層次(1)
- 紅樓探秘(1)
- 帳殿夜警(4)
- “秦學”探佚的四個層次(2)
- 紅樓探秘(2)
- 帳殿夜警(5)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1)
- 紅樓探秘(3)
- 關于“月喻太子”的通信(1)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2)
- 紅樓探秘(4)
- 關于“月喻太子”的通信(2)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3)
- 紅樓探秘(5)
- 張友士到底有什么事?
- “友士”藥方藏深意
- 牙牌令中藏玄機(2)
- 蘆雪庵聯詩是雪芹自傳(2)
- 可人曲
- 牙牌令中藏玄機(3)
- 李紈身上的“馬氏影”(1)
- 園中秋景令
- 牙牌令中藏玄機(4)
- 李紈身上的“馬氏影”(2)
- 《廣陵懷古》與秦可卿
- 北靜王的原型(1)
- 太虛幻境四仙姑(1)
- 賈珍何罪?
- 北靜王的原型(2)
- 太虛幻境四仙姑(2)
- 元春為什么見不得“玉”字?(1)
- 老太妃之謎
- “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1)
- 元春為什么見不得“玉”字?(2)
- 茜雪被攆之謎(1)
- “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2)
- “三春”何解?(1)
- 茜雪被攆之謎(2)
- “三十”與“明月”(1)
- “三春”何解?(2)
- 夢中奪錦系何兆?
- “三十”與“明月”(2)
- 牙牌令中藏玄機(1)
- 蘆雪庵聯詩是雪芹自傳(1)
- 妙玉討人嫌
- 妙玉之謎(1)
- 賈璉王熙鳳的夫妻生活(1)
- 食“紅”不已
- 妙玉之謎(2)
- 賈璉王熙鳳的夫妻生活(2)
- 倫敦弘紅記
- 再探妙玉之謎(1)
- 賈珍尤氏的夫妻生活
- 再探妙玉之謎(2)
- 有誰曳杖過煙林(1)
- 黑眉烏嘴話賈琮(1)
- 有誰曳杖過煙林(2)
- 雅趣相與析
- 黑眉烏嘴話賈琮(2)
- 薛寶釵的繡春囊?
- 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1)
- 臘油凍佛手·羊角燈
- 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2)
- 薛寶琴為何落榜?(1)
- 龜大何首烏?
- 掃蕩煙塵見真貌
- 薛寶琴為何落榜?(2)
- 《紅樓夢》里的歇后語
- 滿弓射鵠志銳堅
- 賈母天平哪邊傾?
- 春夢隨云散
- “金蘭”何指?
- 隔岸花分一脈香(1)
- 遠“水”近“紅”
- 隔岸花分一脈香(2)
- 《紅樓夢》煙畫(1)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2)
- 《紅樓夢》煙畫(2)
- 秦可卿之死(1)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3)
- 正本清源第一遭
- 秦可卿之死(2)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4)
- 關于我的“秦學”研究(1)
- 秦可卿之死(3)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5)
- 關于我的“秦學”研究(2)
- 秦可卿之死(4)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6)
- 網上論“紅”(1)
- 秦可卿之死(5)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7)
- 網上論“紅”(2)
- 秦可卿之死(6)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8)
- 網上論“紅”(3)
- 秦可卿之死(7)
- 霜前月下誰家種(1)
- 網上論“紅”(4)
- 秦可卿之死(8)
- 霜前月下誰家種(2)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1)
- 秦可卿之死(9)
- 霜前月下誰家種(3)
- 秦可卿之死(10)
- 秦可卿之死(11)
- 賈元春之死(9)
- 秦可卿之死(后記)
- 妙玉之死(6)
- 賈元春之死(10)
- 賈元春之死(1)
- 妙玉之死(7)
- 賈元春之死(11)
- 賈元春之死(2)
- 妙玉之死(8)
- 賈元春之死(12)
- 賈元春之死(3)
- 妙玉之死(9)
- 賈元春之死(后記)
- 賈元春之死(4)
- 妙玉之死(10)
- 妙玉之死(1)
- 賈元春之死(5)
- 妙玉之死(11)
- 妙玉之死(2)
- 賈元春之死(6)
- 妙玉之死(12)
- 妙玉之死(3)
- 妙玉之死(13)
- 賈元春之死(7)
- 妙玉之死(4)
- 妙玉之死(14)
- 妙玉之死(5)
- 妙玉之死(15)
- 妙玉之死(后記)(1)
- 妙玉之死(后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