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之死(6)
這時天色已暗。西風吹過,院中銀杏葉和銀杏果簌簌落地,天上飛過歸巢的鴉群,呱呱地叫個不停。
5
暮色垂落,令本已荒蕪破敗的大觀園更顯得凄涼陰森。怡紅院里,蕉枯棠萎,牖裂簾破,屋墻上那些原用來安置琴劍瓶爐的凹槽空空如也,集錦格子上布滿蛛絲;昔日的歡聲笑語、嬌嗔浪謔,早已化作了鼠嗚梟啼、狐吟鴉聒;瀟湘館里,早不復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只一派落葉蕭蕭、寒煙漠漠的悲楚景象;蘅蕪苑里香草死盡,雜草叢生;紫菱洲綴錦樓里,霉氣氤氳,怕是有被“中山狼”蹂躪而死的迎春怨魂在嗚咽游蕩;秋爽齋里,梧桐葉落,寒雀觳觫,似企盼著“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的探春,有朝一日能從遠嫁之地,回來從頭收拾賈府殘局,使其子孫不致流散湮滅;蓼風軒里,雨浸薜荔,地走蚰蜒,那昔日在這里作畫的惜春,雖免于被賣,暫到饅頭庵棲身,終不免被賈芹等欺凌難忍,以至離庵出走,緇衣乞食……正是:到頭來,誰把秋挨過?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
偌大的園子里,也就稻香村、櫳翠庵兩處,尚有人氣。
稻香村里,李紈、賈蘭指揮素云及丫頭、婆子等,早打點好箱籠家什,只等著明天一早,便遷往蒜市口購妥的一所四合院居住。吃罷在園中的最后一回晚餐,李紈守著賈蘭,在燈下苦讀《孟子》。素云想起昔日一起嬉戲閑話的園中姊妹,死的死,嫁的嫁,更有被拉往崇文門發賣的,心中酸楚,給李紈母子端茶時,不免含淚嗚咽。李紈遂對她說:“咱們心里只該感念皇上的隆恩沛澤,切莫有非分僭禮之思,若是為那罪有應得者涕零,便是糊涂人了!”素云也不敢搭腔,一旁默默哀傷去了。
櫳翠庵里,卻仿佛山門外未曾發生過什么巨變,不僅一切如昔,甚或更其明凈幽雅。竹叢青潤,桂花飄香,整潔的甬路兩側,各色秋菊怒放,一盆藕合色的瀑布菊,從東禪堂門外的山石上,瀉下壯觀的花枝;禪堂里纖塵不染,觀音大士瑞像慈藹,供案上的宣德爐中,暹羅細香飄出裊裊的如霧輕煙,氤氳出淡淡的蓮花氣息。此時妙玉打坐畢,在西廂書房中,自撫一架焦尾琴,讓丫頭琴張以木魚伴奏,吟唱漢代樂府古辭《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兩個嬤嬤在庭院中清除落葉殘花,聽到那琴音歌聲,也并不為意。榮國府剛被查抄時,嬤嬤們嚇了個半死,就連深受妙玉熏陶的丫頭琴張,也被唬得不知所措。后來得知按例家廟與祖塋等不在查抄之列,公差們并未踏入庵門,且仍允庵中人暫居其中,付足銀兩亦可保有米糧油鹽菜蔬供應,嬤嬤、琴張這才心神稍定。那妙玉卻始終毫無異樣神色,我行我素,泰然如昔。琴張也曾試著探問:“我們是不是該早日遷出,離開這是非之地,比如且到西門外牟尼院去,再買舟南下,回蘇州玄墓蟠香寺?再說,一旦皇上把這府第并園子賞給了什么人,他們進駐以后,會怎么對待我們?鬧不好讓他們攆出,倒不如我們自己早作主張。”妙玉只是微笑不答,后來也許是嫌琴張一再聒噪,這才淡淡地說:“師父圓寂時,留下遺言,說我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后來自有我的結果。一切聽其自然,攆也好,不攆也好,想它作甚?我們且關起庵門靜心養性,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自然不會來,一切自有先天神數鎖定。”琴張和嬤嬤們究竟難有妙玉那樣境界,每當送糧油菜蔬的到來,少不得打聽外面消息,一日琴張忍不住跟妙玉說起,兩府羈押的人口中,有的如周姨娘、賴升、繡橘等已然驚恐病餓而死;有的如繡鸞、春纖、靛兒、彩明、焙茗、掃紅等已先期被人買走;有的則已瘋癲;余下的惶惶不可終日……妙玉聽了,不但毫無悲憫之色,竟笑著說:“一劫之中,有成、住、壞、空四步,他們已然走到了壞這一步,再往下便空空如也,得大自在了,可喜可賀!”并讓琴張跟她一起鼓琴擊節而歌。琴張常聽妙玉說,文章只有莊子的好,又給她講解過莊子的《大宗師》,那《大宗師》里講到,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個人是莫逆之交,忽然有一天子桑戶死了,孔子聽說,派徒弟子貢去幫著辦喪事,結果發現孟子反、子琴張他們在編曲鼓琴而歌,快活非常……那是為什么呀?就是因為孟子反、子琴張他們是逆于俗理而合于天理的“畸人”,他們懂得“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的道理;妙玉給她取名琴張,正是從《大宗師》里這段故事來的。琴張雖然懵懵懂懂不解其意,但看到主人如此灑脫無畏,也便心中稍定;不管外頭生離死別,關緊庵門,她們四個人每日里按部就班,往日該做什么,現在便依然做什么,兩位嬤嬤也漸心定,竟把庵中花木伺弄修理得比以前更好。
且說賈蕓買通守府公差,從大觀園后門,越過往昔廚房一帶,轉到園中,迤迤邐邐前往櫳翠庵。路過沁芳閘,月光下只覺閘閉水腐,冒出不雅氣息;經過翠樾埭,那些往日他監植的樹木,要么枯萎折倒,要么無人修整長瘋了枝葉;荼 架已空,木香棚已傾,牡丹亭已殘,芍藥圃已廢,薔薇院已蕪,芭蕉塢已塌……觸目驚心,悲從中來。遠遠望見稻香村,尚有一窗燈火,想是大奶奶和蘭哥兒還在,便掂掇著是否知會妙玉后,順便也去一晤。漸漸來到了櫳翠庵前,忽有木樨幽香,沁入鼻息,并有菊香陣陣,飄忽而來,更有琴音歌詠之聲,越墻入耳,不含悲戚,竟似歡唱,不禁詫異。轉眼山門已在臉前,少不得敲起門來。
5
暮色垂落,令本已荒蕪破敗的大觀園更顯得凄涼陰森。怡紅院里,蕉枯棠萎,牖裂簾破,屋墻上那些原用來安置琴劍瓶爐的凹槽空空如也,集錦格子上布滿蛛絲;昔日的歡聲笑語、嬌嗔浪謔,早已化作了鼠嗚梟啼、狐吟鴉聒;瀟湘館里,早不復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只一派落葉蕭蕭、寒煙漠漠的悲楚景象;蘅蕪苑里香草死盡,雜草叢生;紫菱洲綴錦樓里,霉氣氤氳,怕是有被“中山狼”蹂躪而死的迎春怨魂在嗚咽游蕩;秋爽齋里,梧桐葉落,寒雀觳觫,似企盼著“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的探春,有朝一日能從遠嫁之地,回來從頭收拾賈府殘局,使其子孫不致流散湮滅;蓼風軒里,雨浸薜荔,地走蚰蜒,那昔日在這里作畫的惜春,雖免于被賣,暫到饅頭庵棲身,終不免被賈芹等欺凌難忍,以至離庵出走,緇衣乞食……正是:到頭來,誰把秋挨過?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
偌大的園子里,也就稻香村、櫳翠庵兩處,尚有人氣。
稻香村里,李紈、賈蘭指揮素云及丫頭、婆子等,早打點好箱籠家什,只等著明天一早,便遷往蒜市口購妥的一所四合院居住。吃罷在園中的最后一回晚餐,李紈守著賈蘭,在燈下苦讀《孟子》。素云想起昔日一起嬉戲閑話的園中姊妹,死的死,嫁的嫁,更有被拉往崇文門發賣的,心中酸楚,給李紈母子端茶時,不免含淚嗚咽。李紈遂對她說:“咱們心里只該感念皇上的隆恩沛澤,切莫有非分僭禮之思,若是為那罪有應得者涕零,便是糊涂人了!”素云也不敢搭腔,一旁默默哀傷去了。
櫳翠庵里,卻仿佛山門外未曾發生過什么巨變,不僅一切如昔,甚或更其明凈幽雅。竹叢青潤,桂花飄香,整潔的甬路兩側,各色秋菊怒放,一盆藕合色的瀑布菊,從東禪堂門外的山石上,瀉下壯觀的花枝;禪堂里纖塵不染,觀音大士瑞像慈藹,供案上的宣德爐中,暹羅細香飄出裊裊的如霧輕煙,氤氳出淡淡的蓮花氣息。此時妙玉打坐畢,在西廂書房中,自撫一架焦尾琴,讓丫頭琴張以木魚伴奏,吟唱漢代樂府古辭《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兩個嬤嬤在庭院中清除落葉殘花,聽到那琴音歌聲,也并不為意。榮國府剛被查抄時,嬤嬤們嚇了個半死,就連深受妙玉熏陶的丫頭琴張,也被唬得不知所措。后來得知按例家廟與祖塋等不在查抄之列,公差們并未踏入庵門,且仍允庵中人暫居其中,付足銀兩亦可保有米糧油鹽菜蔬供應,嬤嬤、琴張這才心神稍定。那妙玉卻始終毫無異樣神色,我行我素,泰然如昔。琴張也曾試著探問:“我們是不是該早日遷出,離開這是非之地,比如且到西門外牟尼院去,再買舟南下,回蘇州玄墓蟠香寺?再說,一旦皇上把這府第并園子賞給了什么人,他們進駐以后,會怎么對待我們?鬧不好讓他們攆出,倒不如我們自己早作主張。”妙玉只是微笑不答,后來也許是嫌琴張一再聒噪,這才淡淡地說:“師父圓寂時,留下遺言,說我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后來自有我的結果。一切聽其自然,攆也好,不攆也好,想它作甚?我們且關起庵門靜心養性,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自然不會來,一切自有先天神數鎖定。”琴張和嬤嬤們究竟難有妙玉那樣境界,每當送糧油菜蔬的到來,少不得打聽外面消息,一日琴張忍不住跟妙玉說起,兩府羈押的人口中,有的如周姨娘、賴升、繡橘等已然驚恐病餓而死;有的如繡鸞、春纖、靛兒、彩明、焙茗、掃紅等已先期被人買走;有的則已瘋癲;余下的惶惶不可終日……妙玉聽了,不但毫無悲憫之色,竟笑著說:“一劫之中,有成、住、壞、空四步,他們已然走到了壞這一步,再往下便空空如也,得大自在了,可喜可賀!”并讓琴張跟她一起鼓琴擊節而歌。琴張常聽妙玉說,文章只有莊子的好,又給她講解過莊子的《大宗師》,那《大宗師》里講到,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個人是莫逆之交,忽然有一天子桑戶死了,孔子聽說,派徒弟子貢去幫著辦喪事,結果發現孟子反、子琴張他們在編曲鼓琴而歌,快活非常……那是為什么呀?就是因為孟子反、子琴張他們是逆于俗理而合于天理的“畸人”,他們懂得“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的道理;妙玉給她取名琴張,正是從《大宗師》里這段故事來的。琴張雖然懵懵懂懂不解其意,但看到主人如此灑脫無畏,也便心中稍定;不管外頭生離死別,關緊庵門,她們四個人每日里按部就班,往日該做什么,現在便依然做什么,兩位嬤嬤也漸心定,竟把庵中花木伺弄修理得比以前更好。
且說賈蕓買通守府公差,從大觀園后門,越過往昔廚房一帶,轉到園中,迤迤邐邐前往櫳翠庵。路過沁芳閘,月光下只覺閘閉水腐,冒出不雅氣息;經過翠樾埭,那些往日他監植的樹木,要么枯萎折倒,要么無人修整長瘋了枝葉;荼 架已空,木香棚已傾,牡丹亭已殘,芍藥圃已廢,薔薇院已蕪,芭蕉塢已塌……觸目驚心,悲從中來。遠遠望見稻香村,尚有一窗燈火,想是大奶奶和蘭哥兒還在,便掂掇著是否知會妙玉后,順便也去一晤。漸漸來到了櫳翠庵前,忽有木樨幽香,沁入鼻息,并有菊香陣陣,飄忽而來,更有琴音歌詠之聲,越墻入耳,不含悲戚,竟似歡唱,不禁詫異。轉眼山門已在臉前,少不得敲起門來。
上一篇:秦可卿之死(后記)
下一篇:賈元春之死(10)
網友關注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圣母的小酒杯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老漢倫克朗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麥穗的故事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三根綠枝
- 駝背的故事
- 墳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十三章 救助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烏木馬的故事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上帝的食物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精品推薦
-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雷陣雨,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5-6級,氣溫:31/26℃
- 共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芮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6℃
- 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2/7℃
-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0℃
- 吉木乃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14/6℃
-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正寧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5℃
- 惠農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9/16℃
- 塔城地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5℃
分類導航
紅樓望月(劉心武)全部章節
- 將“秦學”研究不斷推進(自序)
- 精華欲掩料應難(1)
- 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1)
- 紅樓探秘(6)
- 精華欲掩料應難(2)
- 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2)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1)
- 精華欲掩料應難(3)
- 帳殿夜警(1)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2)
- 月色凄迷(1)
- 帳殿夜警(2)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3)
- 月色凄迷(2)
- 帳殿夜警(3)
- “秦學”探佚的四個層次(1)
- 紅樓探秘(1)
- 帳殿夜警(4)
- “秦學”探佚的四個層次(2)
- 紅樓探秘(2)
- 帳殿夜警(5)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1)
- 紅樓探秘(3)
- 關于“月喻太子”的通信(1)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2)
- 紅樓探秘(4)
- 關于“月喻太子”的通信(2)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3)
- 紅樓探秘(5)
- 張友士到底有什么事?
- “友士”藥方藏深意
- 牙牌令中藏玄機(2)
- 蘆雪庵聯詩是雪芹自傳(2)
- 可人曲
- 牙牌令中藏玄機(3)
- 李紈身上的“馬氏影”(1)
- 園中秋景令
- 牙牌令中藏玄機(4)
- 李紈身上的“馬氏影”(2)
- 《廣陵懷古》與秦可卿
- 北靜王的原型(1)
- 太虛幻境四仙姑(1)
- 賈珍何罪?
- 北靜王的原型(2)
- 太虛幻境四仙姑(2)
- 元春為什么見不得“玉”字?(1)
- 老太妃之謎
- “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1)
- 元春為什么見不得“玉”字?(2)
- 茜雪被攆之謎(1)
- “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2)
- “三春”何解?(1)
- 茜雪被攆之謎(2)
- “三十”與“明月”(1)
- “三春”何解?(2)
- 夢中奪錦系何兆?
- “三十”與“明月”(2)
- 牙牌令中藏玄機(1)
- 蘆雪庵聯詩是雪芹自傳(1)
- 妙玉討人嫌
- 妙玉之謎(1)
- 賈璉王熙鳳的夫妻生活(1)
- 食“紅”不已
- 妙玉之謎(2)
- 賈璉王熙鳳的夫妻生活(2)
- 倫敦弘紅記
- 再探妙玉之謎(1)
- 賈珍尤氏的夫妻生活
- 再探妙玉之謎(2)
- 有誰曳杖過煙林(1)
- 黑眉烏嘴話賈琮(1)
- 有誰曳杖過煙林(2)
- 雅趣相與析
- 黑眉烏嘴話賈琮(2)
- 薛寶釵的繡春囊?
- 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1)
- 臘油凍佛手·羊角燈
- 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2)
- 薛寶琴為何落榜?(1)
- 龜大何首烏?
- 掃蕩煙塵見真貌
- 薛寶琴為何落榜?(2)
- 《紅樓夢》里的歇后語
- 滿弓射鵠志銳堅
- 賈母天平哪邊傾?
- 春夢隨云散
- “金蘭”何指?
- 隔岸花分一脈香(1)
- 遠“水”近“紅”
- 隔岸花分一脈香(2)
- 《紅樓夢》煙畫(1)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2)
- 《紅樓夢》煙畫(2)
- 秦可卿之死(1)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3)
- 正本清源第一遭
- 秦可卿之死(2)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4)
- 關于我的“秦學”研究(1)
- 秦可卿之死(3)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5)
- 關于我的“秦學”研究(2)
- 秦可卿之死(4)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6)
- 網上論“紅”(1)
- 秦可卿之死(5)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7)
- 網上論“紅”(2)
- 秦可卿之死(6)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8)
- 網上論“紅”(3)
- 秦可卿之死(7)
- 霜前月下誰家種(1)
- 網上論“紅”(4)
- 秦可卿之死(8)
- 霜前月下誰家種(2)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1)
- 秦可卿之死(9)
- 霜前月下誰家種(3)
- 秦可卿之死(10)
- 秦可卿之死(11)
- 賈元春之死(9)
- 秦可卿之死(后記)
- 賈元春之死(10)
- 賈元春之死(1)
- 妙玉之死(7)
- 賈元春之死(11)
- 賈元春之死(2)
- 妙玉之死(8)
- 賈元春之死(12)
- 賈元春之死(3)
- 妙玉之死(9)
- 賈元春之死(后記)
- 賈元春之死(4)
- 妙玉之死(10)
- 妙玉之死(1)
- 賈元春之死(5)
- 妙玉之死(11)
- 妙玉之死(2)
- 賈元春之死(6)
- 妙玉之死(12)
- 妙玉之死(3)
- 妙玉之死(13)
- 賈元春之死(7)
- 妙玉之死(4)
- 賈元春之死(8)
- 妙玉之死(14)
- 妙玉之死(5)
- 妙玉之死(15)
- 妙玉之死(后記)(1)
- 妙玉之死(后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