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油凍佛手·羊角燈
有些人總強調研究《紅樓夢》要“回到文本”,言外之意是某些“紅學”文章的話題未免太煩瑣了。但《紅樓夢》這部著作很不幸,不僅曹雪芹并未能將它寫完寫定,而且在傳抄的過程里出現了不少錯訛,所以讀者要“回到文本”洵非易事;更不幸的是在曹雪芹去世二十七八年以后,書商程偉元與高鶚聯合作弊,排印了一百二十回本,那后四十回的續貂是否狗尾且不討論,對前八十回曹雪芹的文字妄加改動實在不少,而這一版本在20世紀50年代后經“修訂”由權威出版社大量印行,成為了“通行本”,弄得很多讀者以為所看到的都是曹雪芹的文本,其實,真要“回到文本”,前提應是拋開“通行本”,下些個正本清源的功夫。
曹雪芹原本的文字,比如第七十二回里,寫到有種古玩叫“臘油凍的佛手”,通行本倒沒改,1982年首版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的校注本卻改為“蠟油凍的佛手”,并在回后“校記”里稱是并無其他版本參照的“徑改”。紅學所的這個校注本有優點,我常使用,但這樣“徑改”“臘”為“蠟”,并無道理。1944年5月一位署名“緒”的研究者在重慶《新民報晚刊》連載了《紅樓夢發微》,其中有一節就是“蠟油佛手”,他說:“賈府生活窮極奢華,其飲食起居,即近人尚往往不能想像。但亦有極平常物品,當時因不多見,以為奇貨者……蠟油凍的佛手,系一外路和尚孝敬賈母者。現在看來,不過一蠟制模型,不算一回事。然在當時,卻非同小可,價款既在古董帳下開支,當作古董看待,賈璉又特地向鴛鴦追問下落……何等鄭重其事!給現代人看了是不禁要發笑的。”且莫亂笑!應該被嗤笑的倒是這位“緒”先生。紅學所的校注本給這個佛手加的注告訴讀者,這東西是“用黃色蜜蠟凍石雕刻成的佛手。凍石,是一種半透明的名貴石頭”。“臘油凍佛手”絕非“蠟制模型”,“臘油凍”是一種名貴的石料,這是所有跟“緒”先生一樣囫圇吞棗自作聰明地讀《紅樓夢》的人士必須首先搞清楚的。“緒”先生是憑記憶把“臘”混同于了“蠟”,紅學所校注本是為了坐實“黃色蜜蠟凍石”而故意把“臘”改成了“蠟”,其實,“臘油凍”這種凍石,不是黃色的像蜜蠟那種凍石,而是另一種像南方肥臘肉的顏色質感的凍石,屬于浙江青田石之一種,尤其罕見名貴,賈璉鄭重其事細加詢問,正反映出“賈府生活窮極奢華”,這一細節也豐富了人物性格。
《紅樓夢》里多次寫到了羊角燈。紅學所校注本所據的底本是庚辰本,有關文字沒有“徑改”,處理得當。賈府里的燈具多種多樣,第五十三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所寫到的燈就有玻璃芙蓉彩穗燈,鏨琺瑯的活信可扭轉的倒垂荷葉彩燭燈,各色宮燈,各色羊角、玻璃、戳紗、料絲,或繡、或畫、或堆、或摳、或絹、或紙……諸燈。羊角燈自然是用羊角制成的。羊犄角能有多大呢?怎么將其制成燈呢?古本《紅樓夢》里,第十四回都是這樣寫的:“鳳姐出至廳前,上了車,前面打了一對明角燈,大書‘榮國府’三個大字,款款來至寧府。”明角燈就是羊角燈。“通行本”則刪去了“大書”兩個字。顯然,程偉元、高鶚他們沒見識過可以在上面“大書”文字的羊角燈,依他們想來,那燈上能有三個描紅格子般的“大字”也就很不容易了。出于同樣心理,古本第七十五回寫到中秋節“當下園之正門俱已大開,吊著羊角大燈”的描寫,到了“通行本”里,后半句變成了“掛著羊角燈”。高鶚續《紅樓夢》,因為見識畢竟短淺,第八十七回寫林黛玉喝粥,想不出該配什么佐餐,便寫下了五香大頭菜拌麻油醋,這真令讀者發笑。但你續書捉襟見肘倒也罷了,怎能擅改曹雪芹的原文呢?
《金瓶梅》里曾寫到“云南羊角珍燈”,明末清初的張岱在其《陶庵夢憶》里也寫到羊角燈,說燈面上可以有描金細畫,清末夏仁虎在《舊京瑣記》里記載:“宮中用燈,當時玻璃未通行,則皆以羊角為之,防火患也。陛道上所立風燈,高可隱人,上下尖而中間橢圓,其形如棗。”他還說南京人有吳姓者專門在前門外打磨廠開“羊角燈店”。其實在北京什剎海附近,至今有條胡同叫羊角燈胡同,那里當年要么是有制羊角燈的作坊,要么是有經營羊角燈的商人居住。清末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里說,每逢燈節“各色燈彩多以紗絹玻璃及明角等為之”,可見隨著時間推移,羊角燈已經從宮廷和貴族府第走向了民間街頭。近人鄧云鄉先生在其《紅樓風俗譚》一書中說,羊角燈“是用羊角加溶解劑水煮成膠質,再澆到模子中,冷卻后成為半透明的球形燈罩,再加蠟燭座和提梁配置成”,但這只是他個人的一種想像,其實,羊角燈應該是這樣制成的:取上好羊角將其先截為圓柱狀,然后與蘿卜絲一起放在水里煮,煮到變軟后取出,把紡錘形的楦子塞進去,將其撐大,到撐不動后,再放到鍋里煮,然后再取出,換大一號的楦子撐,如是反復幾次,最后撐出大而鼓、薄而亮的燈罩來。這當然要比溶解澆模困難多了,許多羊角會在撐大的過程中破損掉,最后能成功的大概不會太多,尺寸大的尤其難得。這樣制成的羊角燈,最大的鼓肚處直徑當可達到六七寸甚至一尺左右,所以上面可以“大書”(每個字比香瓜大)“榮國府”字樣,并且在過節時不是在園子正門上“掛著”的小燈,而是“吊著”的非常堂皇的“羊角大燈”。準確理解曹雪芹的原文,可以加深我們對賈府貴族氣派的印象,獲得細膩入微的審美怡悅。
曹雪芹原本的文字,比如第七十二回里,寫到有種古玩叫“臘油凍的佛手”,通行本倒沒改,1982年首版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的校注本卻改為“蠟油凍的佛手”,并在回后“校記”里稱是并無其他版本參照的“徑改”。紅學所的這個校注本有優點,我常使用,但這樣“徑改”“臘”為“蠟”,并無道理。1944年5月一位署名“緒”的研究者在重慶《新民報晚刊》連載了《紅樓夢發微》,其中有一節就是“蠟油佛手”,他說:“賈府生活窮極奢華,其飲食起居,即近人尚往往不能想像。但亦有極平常物品,當時因不多見,以為奇貨者……蠟油凍的佛手,系一外路和尚孝敬賈母者。現在看來,不過一蠟制模型,不算一回事。然在當時,卻非同小可,價款既在古董帳下開支,當作古董看待,賈璉又特地向鴛鴦追問下落……何等鄭重其事!給現代人看了是不禁要發笑的。”且莫亂笑!應該被嗤笑的倒是這位“緒”先生。紅學所的校注本給這個佛手加的注告訴讀者,這東西是“用黃色蜜蠟凍石雕刻成的佛手。凍石,是一種半透明的名貴石頭”。“臘油凍佛手”絕非“蠟制模型”,“臘油凍”是一種名貴的石料,這是所有跟“緒”先生一樣囫圇吞棗自作聰明地讀《紅樓夢》的人士必須首先搞清楚的。“緒”先生是憑記憶把“臘”混同于了“蠟”,紅學所校注本是為了坐實“黃色蜜蠟凍石”而故意把“臘”改成了“蠟”,其實,“臘油凍”這種凍石,不是黃色的像蜜蠟那種凍石,而是另一種像南方肥臘肉的顏色質感的凍石,屬于浙江青田石之一種,尤其罕見名貴,賈璉鄭重其事細加詢問,正反映出“賈府生活窮極奢華”,這一細節也豐富了人物性格。
《紅樓夢》里多次寫到了羊角燈。紅學所校注本所據的底本是庚辰本,有關文字沒有“徑改”,處理得當。賈府里的燈具多種多樣,第五十三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所寫到的燈就有玻璃芙蓉彩穗燈,鏨琺瑯的活信可扭轉的倒垂荷葉彩燭燈,各色宮燈,各色羊角、玻璃、戳紗、料絲,或繡、或畫、或堆、或摳、或絹、或紙……諸燈。羊角燈自然是用羊角制成的。羊犄角能有多大呢?怎么將其制成燈呢?古本《紅樓夢》里,第十四回都是這樣寫的:“鳳姐出至廳前,上了車,前面打了一對明角燈,大書‘榮國府’三個大字,款款來至寧府。”明角燈就是羊角燈。“通行本”則刪去了“大書”兩個字。顯然,程偉元、高鶚他們沒見識過可以在上面“大書”文字的羊角燈,依他們想來,那燈上能有三個描紅格子般的“大字”也就很不容易了。出于同樣心理,古本第七十五回寫到中秋節“當下園之正門俱已大開,吊著羊角大燈”的描寫,到了“通行本”里,后半句變成了“掛著羊角燈”。高鶚續《紅樓夢》,因為見識畢竟短淺,第八十七回寫林黛玉喝粥,想不出該配什么佐餐,便寫下了五香大頭菜拌麻油醋,這真令讀者發笑。但你續書捉襟見肘倒也罷了,怎能擅改曹雪芹的原文呢?
《金瓶梅》里曾寫到“云南羊角珍燈”,明末清初的張岱在其《陶庵夢憶》里也寫到羊角燈,說燈面上可以有描金細畫,清末夏仁虎在《舊京瑣記》里記載:“宮中用燈,當時玻璃未通行,則皆以羊角為之,防火患也。陛道上所立風燈,高可隱人,上下尖而中間橢圓,其形如棗。”他還說南京人有吳姓者專門在前門外打磨廠開“羊角燈店”。其實在北京什剎海附近,至今有條胡同叫羊角燈胡同,那里當年要么是有制羊角燈的作坊,要么是有經營羊角燈的商人居住。清末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里說,每逢燈節“各色燈彩多以紗絹玻璃及明角等為之”,可見隨著時間推移,羊角燈已經從宮廷和貴族府第走向了民間街頭。近人鄧云鄉先生在其《紅樓風俗譚》一書中說,羊角燈“是用羊角加溶解劑水煮成膠質,再澆到模子中,冷卻后成為半透明的球形燈罩,再加蠟燭座和提梁配置成”,但這只是他個人的一種想像,其實,羊角燈應該是這樣制成的:取上好羊角將其先截為圓柱狀,然后與蘿卜絲一起放在水里煮,煮到變軟后取出,把紡錘形的楦子塞進去,將其撐大,到撐不動后,再放到鍋里煮,然后再取出,換大一號的楦子撐,如是反復幾次,最后撐出大而鼓、薄而亮的燈罩來。這當然要比溶解澆模困難多了,許多羊角會在撐大的過程中破損掉,最后能成功的大概不會太多,尺寸大的尤其難得。這樣制成的羊角燈,最大的鼓肚處直徑當可達到六七寸甚至一尺左右,所以上面可以“大書”(每個字比香瓜大)“榮國府”字樣,并且在過節時不是在園子正門上“掛著”的小燈,而是“吊著”的非常堂皇的“羊角大燈”。準確理解曹雪芹的原文,可以加深我們對賈府貴族氣派的印象,獲得細膩入微的審美怡悅。
上一篇: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1)
下一篇: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2)
網友關注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上帝的食物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老漢倫克朗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麥穗的故事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哈·曼丁的故事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烏木馬的故事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圣母的小酒杯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三根綠枝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駝背的故事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墳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精品推薦
-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雷陣雨,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5-6級,氣溫:31/26℃
- 共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芮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6℃
- 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2/7℃
-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0℃
- 吉木乃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14/6℃
-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正寧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5℃
- 惠農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9/16℃
- 塔城地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5℃
分類導航
紅樓望月(劉心武)全部章節
- 將“秦學”研究不斷推進(自序)
- 精華欲掩料應難(1)
- 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1)
- 紅樓探秘(6)
- 精華欲掩料應難(2)
- 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2)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1)
- 精華欲掩料應難(3)
- 帳殿夜警(1)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2)
- 月色凄迷(1)
- 帳殿夜警(2)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3)
- 月色凄迷(2)
- 帳殿夜警(3)
- “秦學”探佚的四個層次(1)
- 紅樓探秘(1)
- 帳殿夜警(4)
- “秦學”探佚的四個層次(2)
- 紅樓探秘(2)
- 帳殿夜警(5)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1)
- 紅樓探秘(3)
- 關于“月喻太子”的通信(1)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2)
- 紅樓探秘(4)
- 關于“月喻太子”的通信(2)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3)
- 紅樓探秘(5)
- 張友士到底有什么事?
- “友士”藥方藏深意
- 牙牌令中藏玄機(2)
- 蘆雪庵聯詩是雪芹自傳(2)
- 可人曲
- 牙牌令中藏玄機(3)
- 李紈身上的“馬氏影”(1)
- 園中秋景令
- 牙牌令中藏玄機(4)
- 李紈身上的“馬氏影”(2)
- 《廣陵懷古》與秦可卿
- 北靜王的原型(1)
- 太虛幻境四仙姑(1)
- 賈珍何罪?
- 北靜王的原型(2)
- 太虛幻境四仙姑(2)
- 元春為什么見不得“玉”字?(1)
- 老太妃之謎
- “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1)
- 元春為什么見不得“玉”字?(2)
- 茜雪被攆之謎(1)
- “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2)
- “三春”何解?(1)
- 茜雪被攆之謎(2)
- “三十”與“明月”(1)
- “三春”何解?(2)
- 夢中奪錦系何兆?
- “三十”與“明月”(2)
- 牙牌令中藏玄機(1)
- 蘆雪庵聯詩是雪芹自傳(1)
- 妙玉討人嫌
- 妙玉之謎(1)
- 賈璉王熙鳳的夫妻生活(1)
- 食“紅”不已
- 妙玉之謎(2)
- 賈璉王熙鳳的夫妻生活(2)
- 倫敦弘紅記
- 再探妙玉之謎(1)
- 賈珍尤氏的夫妻生活
- 再探妙玉之謎(2)
- 有誰曳杖過煙林(1)
- 黑眉烏嘴話賈琮(1)
- 有誰曳杖過煙林(2)
- 雅趣相與析
- 黑眉烏嘴話賈琮(2)
- 薛寶釵的繡春囊?
- 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1)
- 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2)
- 薛寶琴為何落榜?(1)
- 龜大何首烏?
- 掃蕩煙塵見真貌
- 薛寶琴為何落榜?(2)
- 《紅樓夢》里的歇后語
- 滿弓射鵠志銳堅
- 賈母天平哪邊傾?
- 春夢隨云散
- “金蘭”何指?
- 隔岸花分一脈香(1)
- 遠“水”近“紅”
- 隔岸花分一脈香(2)
- 《紅樓夢》煙畫(1)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2)
- 《紅樓夢》煙畫(2)
- 秦可卿之死(1)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3)
- 正本清源第一遭
- 秦可卿之死(2)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4)
- 關于我的“秦學”研究(1)
- 秦可卿之死(3)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5)
- 關于我的“秦學”研究(2)
- 秦可卿之死(4)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6)
- 網上論“紅”(1)
- 秦可卿之死(5)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7)
- 網上論“紅”(2)
- 秦可卿之死(6)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8)
- 網上論“紅”(3)
- 秦可卿之死(7)
- 霜前月下誰家種(1)
- 網上論“紅”(4)
- 秦可卿之死(8)
- 霜前月下誰家種(2)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1)
- 秦可卿之死(9)
- 霜前月下誰家種(3)
- 秦可卿之死(10)
- 秦可卿之死(11)
- 賈元春之死(9)
- 秦可卿之死(后記)
- 妙玉之死(6)
- 賈元春之死(10)
- 賈元春之死(1)
- 妙玉之死(7)
- 賈元春之死(11)
- 賈元春之死(2)
- 妙玉之死(8)
- 賈元春之死(12)
- 賈元春之死(3)
- 妙玉之死(9)
- 賈元春之死(后記)
- 賈元春之死(4)
- 妙玉之死(10)
- 妙玉之死(1)
- 賈元春之死(5)
- 妙玉之死(11)
- 妙玉之死(2)
- 賈元春之死(6)
- 妙玉之死(12)
- 妙玉之死(3)
- 妙玉之死(13)
- 賈元春之死(7)
- 妙玉之死(4)
- 賈元春之死(8)
- 妙玉之死(14)
- 妙玉之死(5)
- 妙玉之死(15)
- 妙玉之死(后記)(1)
- 妙玉之死(后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