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资源,国产偷窥熟妇高潮呻吟,潮湿的心动漫在线观看免费未删减,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唐詩 宋詞 元曲 近代詩 文言文 寫景的古詩 論語 詩經 孫子兵法 愛國的詩句 李白 杜甫
當前位置:查字典>>名著閱讀>>紅樓望月(劉心武)>>“三春”何解?(1)

“三春”何解?(1)

  《紅樓夢》第五回里關于元春的判詞,有“三春爭及初春景”句,一般論者都把“三春”解釋為迎春、探春和惜春,如馮其庸等主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就把這句的含義說成“隱指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的命運不如元春的榮耀顯貴”。但在關于惜春的判詞里,卻又有“勘破三春景不長”一句(關于她的曲《虛花誤》頭一句也是“將那三春看破”),上述詞典則解釋為“惜春從三個姐姐——元春、迎春、探春的不幸命運中看破紅塵”。按這樣的解釋,似乎只要從元、迎、探、惜里任意抽出三位加以排列組合,都可說成“三春”,而元、迎、探、惜的名稱設計本是以“原應嘆息”為諧音的,似不可隨意割裂。到了第十三回,秦可卿給王熙鳳托夢,又有“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讖語,如果這句話里的“三春”還是指四姐妹中的三位,那么,究竟是哪三位呢?解釋起來,可實在費思量了!上述辭典卻還是想當然地解釋為元、迎、探三春,細想一下,這樣解釋實在很難說通,如果“去后”是“死后”的意思,那么只有元、迎兩春;如果“去后”是“遠去(嫁)后”,那么只有一個探春;如果“去后”是“出家后”,那么只有一個惜春,怎么歸并同類項,也得不出“三春”來。上述辭典是把元、迎之死與探的遠嫁歸并為“遭受毀滅”的悲慘命運,故得三,但惜春的遁入空門,難道就不悲慘嗎?而且,按曹雪芹的構思,在已遺失的八十回后的篇幅里,惜春很可能是在探春遠嫁前就先悲慘地埋葬青春的,況且探春的遠嫁雖有不得已的痛苦一面,但也由此比元、迎、惜命運的悲慘度減弱,還談不到是“遭受毀滅”。秦可卿的“三春去后諸芳盡”一句里的“三春”,不大可能是選出元、迎、探為坐標而排除掉惜春,她似乎要說“四春去后諸芳盡”才合乎以人為坐標的邏輯;更深一步想,“諸芳”里如林黛玉,也未必是在元、迎、探、惜中的“三春去后”才“盡”的,她很可能在元、迎兩春死后就先于探、惜而“盡”了。
  其實,從字面上看,“三春”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三度逢春”,也就是“三年好日子”的意思。“三春爭及初春景”,就是說三年的好日子里,惟有頭一年最好,后來是一年不如一年。“勘破三春景不長”,則是說看破了好日子也就是短暫的三年。“三春去后諸芳盡”,更明明白白地指出,三年的好日子過完后便有大難臨頭,不僅所有美麗的女性都會失掉幸福陷入慘境,而且賈府所有的生靈也都會“家亡人散各奔騰”,“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紅樓夢》里所寫,脂硯齋批語點得很透:“作者之意,原只寫末世。”“書中之榮府已是末世了。”但這末世的賈府卻有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般的盛況開始,歷經整整三年的好日子,從書里出現大觀園,曹雪芹非常細致地來寫這三年的生活,從第十八回到第五十三回用了三十五回的巨大篇幅來寫“初春”,從第五十四回到七十回則寫了“二春”,七十回到八十回則是寫的“三春”,一春不如一春,節奏也變得急促起來,八十回后呢?一定會寫到“三春盡”后的突變,“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樹倒猢猻散”,肯定是滿紙凄涼,辛酸淚浸,怎么可能在八十一回去寫什么“占旺相四美釣游魚,奉嚴詞兩番入家塾”呢?
  《紅樓夢》不是自傳也不是家史,但卻有著清代康、雍、乾三朝里,曹家因最高權力更迭激蕩而一波三折終于由寵盛而衰湮的真情實況的巨大而鮮明的投影。周汝昌先生在1999年出版的《文采風流第一人——曹雪芹傳》一書里,以詳實的史料、細密的分析考證出,曹家雖在雍正朝被抄家治罪,卻在乾隆登基后的頭三年里有過一段回黃轉綠的小陽春,這也是少年曹雪芹記憶最深的一段“春夢”,是《紅樓夢》的素材來源。三年過后的“春夢隨云散”,是由于曹家被卷進了一場針對乾隆的皇族謀反的政治旋渦里,乾隆的怒火“接二連三牽四掛五”如“火焰山一般”,除根務盡,卻又不留痕跡,所以使曹家那以后的檔案材料突然中斷,并且也就可以推想,曹雪芹即使大體完成了全書,而且也確實“不敢干涉朝廷”,但那八十回后關于“春盡”“云散”的描寫,無論如何也是隨時會被納入文字獄的,“風刀霜劍嚴相逼”,其難以流傳,成為一大憾事,也就不難推想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三春”這個語匯在《紅樓夢》中除上述各例外,還一再地出現過,如寶玉題大觀園“蘅芷清芬”詩:“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薛寶琴詠柳絮的《西江月》:“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梅花一夢。”而與曹雪芹關系密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合作者的脂硯齋,在“三春爭及初春景”旁批“顯極”,“三春去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后旁批“此句令批書人哭死”,還有一條署名“梅溪”的眉批:“不必看完,見此二句即欲墮淚。”都說明他們對“三春”二字有著特別的敏感性,一提到那三個短暫而夢境般消失的年頭,便不禁心裂肝痛,這也都說明“三春”不是從書內任選出三個姐妹來便可解讀的,必須從書內延伸到書外,從籠罩在曹雪芹家族及其姻親們榮枯與共的社會政治環境,以及所遭受的命運打擊,所形成的創作心理、審美情緒諸方面去綜合分析,方可了然。

上一篇:“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2)

下一篇:茜雪被攆之謎(2)

網友關注

名著搜索

紅樓望月(劉心武)全部章節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