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靜王的原型(1)
水溶,這是《紅樓夢》里北靜王的名字。永瑢,這是乾隆第六個兒子的名字。永瑢兩個字各減一筆,便是水溶,再明顯不過。那么,小說里北靜王的原型,是不是永瑢呢?永瑢后來過繼給慎靖郡王允禧(乾隆的叔叔)為孫,先降襲貝勒,后晉質(zhì)郡王,“靖”“郡”這些字眼都與“靜”很接近,看來,北靜王原型問題,可以拍板定案了。但是,且慢。細(xì)查一下年代,問題來了。我們在《紅樓夢》現(xiàn)存最早的本子甲戌本里,就可以看到北靜王形象出現(xiàn),而且在后來各種抄本里,關(guān)于北靜王的文字都很穩(wěn)定,但是脂硯齋甲戌再評本的那個甲戌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該年永瑢才剛剛十一歲,也就是說他乾隆八年(1743年)才出生,曹雪芹至少要比他大二十歲,曹雪芹構(gòu)思與初撰《紅樓夢》時,永瑢還是一個嬰兒,并且永瑢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年底才過繼給允禧為孫的(允禧在頭年五月去世,去世時才有“靖”的謚號),那離曹雪芹辭世也就只有三年的樣子。這樣看來,曹雪芹筆下的北靜王,原型采樣應(yīng)該還有別的真實人物。
小說中的北靜王是一個曹雪芹下筆極其稱頌珍愛的角色。他正面出場在第十四回后半和十五回前段,“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謙和”。“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更難得的是,北靜王“因想當(dāng)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不僅主動積極參與秦可卿的路祭發(fā)喪,見了賈府的老少爺們,“仍以世交稱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對賈寶玉更施厚愛,這位“生得才貌雙全,風(fēng)流瀟灑,每不以官俗國體所縛”的“賢王”,誠邀寶玉去他府中,稱“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他希望寶玉“常去談會談會,則學(xué)問可以日進(jìn)矣!”這個人物在前八十回里還多次暗場出現(xiàn),讀者可以感覺到,北靜王與賈寶玉確實建立起非常密切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同尋常的關(guān)系。
曹雪芹以濃墨重彩寫北靜王,而且把“賈寶玉路謁北靜王”鄭重地寫入回目,這說明在他的創(chuàng)作情懷里,這是不能舍棄的內(nèi)容。曹雪芹的祖上,是最早被滿軍俘虜?shù)臐h人,具體而言,也就是在滿族入關(guān)前就歸入內(nèi)務(wù)府包衣的高級奴才,這部家史里既有為奴的屈辱,也有與滿軍共同作戰(zhàn)取得天下的驕傲,從順治到康熙兩朝,曹家都很被主子寵愛,但到了雍正朝,情況變化了,雍正對曹 罷官抄家。雍正的繼承皇位,合法性被普遍地質(zhì)疑,他的兄弟里有對他公開挑戰(zhàn)的,有對他腹誹的,但也有年齡小一些的,不參與權(quán)力斗爭,但對被雍正整治的皇族及其牽連到的如曹家這樣的世奴,在可能的范圍內(nèi)表示同情,甚至伸出援手的,《紅樓夢》里的北靜王,就是這類真實存在的集中表現(xiàn)。所謂“不以異性相視”,就是不以曹家(小說里化為了賈家)的漢族包衣奴才的下賤身份而對之施以政治歧視,還能肯定他們祖上與主子并肩作戰(zhàn)奪得天下的歷史功績,并且始終承認(rèn)彼此在長期的交往融合中形成了“同難同榮”的“世交關(guān)系”。這樣的“王”,對生活里的曹家和小說里的賈家是多么的重要啊,猶如陽光雨露,是活命的源泉。
康熙的第二十一王子允禧,比篡了皇位的第四王子即雍正皇帝小三十三歲,他的年齡跟曹雪芹應(yīng)該比較地接近,他似乎就是一位上面所說的能善待曹家的皇族,他在雍正朝先被封為貝子后晉貝勒,乾隆一上臺還沒改元就封他為多羅慎郡王,因此如果曹雪芹成年后與他有所接觸,他那時已經(jīng)是郡王了,“郡”與“靜”諧音,而且,現(xiàn)在我們稱為恭王府的庭院里,至今還掛著一塊允禧寫的匾“天香庭院”(沒有署名,但上面蓋著他的印章),盡管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確切證據(jù)來證明乾隆朝的慎郡王府一度就在那掛匾的地方,但其府址應(yīng)該大體上在紫禁城以北的相關(guān)區(qū)域,這樣,曹雪芹寫小說時“北靜”的符碼的出現(xiàn),也就不難理解了。允禧無心權(quán)力,他自號紫瓊道人,又號春浮居士,著有《花間堂詩草》《紫瓊嚴(yán)詩草》。《紅樓夢》里出現(xiàn)“天香樓”這樣的建筑稱謂,與允禧題寫的“天香庭院”匾絕非偶合,小說里北靜王這個形象,允禧應(yīng)該是原型之一。允禧曾生有一子,他去世時該子肯定已殤,否則乾隆不會把自己兒子永瑢過繼給他家當(dāng)他的孫子,以便延續(xù)他家的爵位,而之所以讓永瑢過繼,可以設(shè)想,那是當(dāng)允禧在世時,這個侄兒就常到他家去,被他和他嫡妻所喜愛,永瑢也喜歡作詩,后編有《九思堂詩抄》;那么,若允禧善待曹雪芹這樣的“世交”之飄零子弟,給他入府活動的機(jī)會,曹雪芹對一天天長大的永瑢印象也應(yīng)該是很深的,于是,永瑢也就部分地成為了小說中北靜王的原型,總而言之,《紅樓夢》中北靜王的原型,應(yīng)是允禧(主要取形象氣質(zhì))與永瑢(主要是取名字加以衍化)的綜合。
《紅樓夢》不能定位為一部政治小說,但小說的寫作背景,卻是康、雍、乾三朝嚴(yán)酷的權(quán)力斗爭,康熙生過三十五個兒子,成活序齒了二十四個,他對第二子公開地兩次立為太子,又兩次廢掉,公開立儲失敗,導(dǎo)致他秘密立儲,有很多證據(jù)說明他最后選定的是第十四子,不過他秘密立儲的措施尚未完善,死亡突然來臨,結(jié)果第四子矯詔奪得皇位,是為雍正皇帝,雍正得到帝位后至少先后對五個兄弟進(jìn)行了迫害,并因此株連到與這些兄弟有關(guān)系的官僚,曹家即其中犧牲品之一。在那樣的情勢下,像曹家那樣的官僚,尤其是包衣奴才出身的官僚,真是不知該怎么應(yīng)付那樣多的王子,你認(rèn)定會繼位的,比如都成了“千歲”,誰知卻會“壞了事”,你素?zé)o來往,認(rèn)為也無礙的,卻會突然登上王位,找你的麻煩。這在《紅樓夢》小說里有所折射。小說里寫到,賈府“素日并不和忠順府來往”,卻突然那王府派來長史官,表面上是問寶玉索要伶人琪官(蔣玉菡),其實是在跟北靜王斗法(寶玉腰上的大紅汗巾子本是北靜王送給琪官的,忠順王府“連這樣機(jī)密的事都知道了”,而且很可能還知道“別的事”;真正“窩藏”琪官的正是北靜王),賈政的暴打?qū)氂瘢安恍しN種”的諸多罪狀里,讓他這個官僚在皇族的權(quán)力斗爭里被動卷進(jìn),造成了極其嚴(yán)重的心理恐慌,是最深層的原由。脂硯齋的評語里有這樣一條:“蓋作者實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閨閣庭幃之傳。”“鹡鸰”與“棠棣”都是兄弟的意思,我以前總是從曹雪芹自己究竟有哪些兄弟,什么兄弟的遭遇讓他“悲”,什么兄弟讓他因“施威”而不寒而栗,這樣的思路上去探究,這個思路當(dāng)然不能放棄,還有很大的探佚空間,但是,我現(xiàn)在感到,這條批語也還可以從另外的思路上去考慮,那就是,曹雪芹目睹身受了太多康熙朝遺留下的“兄弟鬩墻”乃至互相殘殺的皇家權(quán)力斗爭,康熙的二十四個王子有的“壞了事”讓人悲嘆,有的得勢不讓人令人心寒,由此他憤激地認(rèn)為“女人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他以這樣的創(chuàng)作心理,來處理筆下的文字,“撰此閨閣庭幃之傳”,以體現(xiàn)出自己鄙夷現(xiàn)實的男人政治,追求與青春少女共享詩意生活的浪漫情懷。在《紅樓夢》第十五回的描寫里,北靜王贈了寶玉一串“圣上親賜”的鹡鸰香念珠,這念珠的名稱顯然有深意在焉,而且到第十六回,他又寫到寶玉將此香念珠轉(zhuǎn)贈黛玉,黛玉說:“什么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借人物之口罵“圣上”為“臭男人”,這樣地“惡攻”,如果不是胸有積郁,何至如此下筆!更可駭怪的是,在第十五回里還出現(xiàn)了“藩鎮(zhèn)余禎”的字樣,我們都知道雍正當(dāng)了皇帝以后,不但把所有兄弟名字里本來都有的“胤”字一律改成了“允”字,更因為“做賊心虛”,把本來康熙皇帝所屬意的十四王子,他的同母兄弟胤禎,硬改名為允禵(他自己名胤禛,民間傳說是他伙同步軍統(tǒng)領(lǐng)隆科多把遺詔中的“禎”描改為了“禛”),此后人們書寫有關(guān)皇族的文字時都盡量避免“禎”字,而曹雪芹卻在這節(jié)文字里偏要“禎”字出現(xiàn),考曹雪芹父輩的情況,在康熙朝正是與四王子胤禛素少來往(猶如小說中賈政與忠順王府的關(guān)系),而與其幾個政敵,包括十四王子胤禎(在小說中以“義忠親王老千歲”既影射廢太子,也影射這位與寶座失之交臂的秘定儲君)卻過從甚密,這樣的家史銘刻在心,即使曹雪芹下筆時為自己設(shè)置下了“不干涉時世”的前提,究竟意難平,筆觸間還是逗漏出了心底的愛憎。而后來胤禎的孫子永忠看到《紅樓夢》后,連寫了三首詩,其中出現(xiàn)“可恨同時不相識,幾回掩卷哭曹侯”的知己之嘆,而永忠的一位叔輩弘旿在三首詩上眉批曰:“此三章詩極妙;第《紅樓夢》非傳世小說,余聞之久矣,而終不欲一見,恐其中有礙語也。”這就都不難理解了。
小說中的北靜王是一個曹雪芹下筆極其稱頌珍愛的角色。他正面出場在第十四回后半和十五回前段,“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謙和”。“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更難得的是,北靜王“因想當(dāng)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不僅主動積極參與秦可卿的路祭發(fā)喪,見了賈府的老少爺們,“仍以世交稱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對賈寶玉更施厚愛,這位“生得才貌雙全,風(fēng)流瀟灑,每不以官俗國體所縛”的“賢王”,誠邀寶玉去他府中,稱“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他希望寶玉“常去談會談會,則學(xué)問可以日進(jìn)矣!”這個人物在前八十回里還多次暗場出現(xiàn),讀者可以感覺到,北靜王與賈寶玉確實建立起非常密切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同尋常的關(guān)系。
曹雪芹以濃墨重彩寫北靜王,而且把“賈寶玉路謁北靜王”鄭重地寫入回目,這說明在他的創(chuàng)作情懷里,這是不能舍棄的內(nèi)容。曹雪芹的祖上,是最早被滿軍俘虜?shù)臐h人,具體而言,也就是在滿族入關(guān)前就歸入內(nèi)務(wù)府包衣的高級奴才,這部家史里既有為奴的屈辱,也有與滿軍共同作戰(zhàn)取得天下的驕傲,從順治到康熙兩朝,曹家都很被主子寵愛,但到了雍正朝,情況變化了,雍正對曹 罷官抄家。雍正的繼承皇位,合法性被普遍地質(zhì)疑,他的兄弟里有對他公開挑戰(zhàn)的,有對他腹誹的,但也有年齡小一些的,不參與權(quán)力斗爭,但對被雍正整治的皇族及其牽連到的如曹家這樣的世奴,在可能的范圍內(nèi)表示同情,甚至伸出援手的,《紅樓夢》里的北靜王,就是這類真實存在的集中表現(xiàn)。所謂“不以異性相視”,就是不以曹家(小說里化為了賈家)的漢族包衣奴才的下賤身份而對之施以政治歧視,還能肯定他們祖上與主子并肩作戰(zhàn)奪得天下的歷史功績,并且始終承認(rèn)彼此在長期的交往融合中形成了“同難同榮”的“世交關(guān)系”。這樣的“王”,對生活里的曹家和小說里的賈家是多么的重要啊,猶如陽光雨露,是活命的源泉。
康熙的第二十一王子允禧,比篡了皇位的第四王子即雍正皇帝小三十三歲,他的年齡跟曹雪芹應(yīng)該比較地接近,他似乎就是一位上面所說的能善待曹家的皇族,他在雍正朝先被封為貝子后晉貝勒,乾隆一上臺還沒改元就封他為多羅慎郡王,因此如果曹雪芹成年后與他有所接觸,他那時已經(jīng)是郡王了,“郡”與“靜”諧音,而且,現(xiàn)在我們稱為恭王府的庭院里,至今還掛著一塊允禧寫的匾“天香庭院”(沒有署名,但上面蓋著他的印章),盡管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確切證據(jù)來證明乾隆朝的慎郡王府一度就在那掛匾的地方,但其府址應(yīng)該大體上在紫禁城以北的相關(guān)區(qū)域,這樣,曹雪芹寫小說時“北靜”的符碼的出現(xiàn),也就不難理解了。允禧無心權(quán)力,他自號紫瓊道人,又號春浮居士,著有《花間堂詩草》《紫瓊嚴(yán)詩草》。《紅樓夢》里出現(xiàn)“天香樓”這樣的建筑稱謂,與允禧題寫的“天香庭院”匾絕非偶合,小說里北靜王這個形象,允禧應(yīng)該是原型之一。允禧曾生有一子,他去世時該子肯定已殤,否則乾隆不會把自己兒子永瑢過繼給他家當(dāng)他的孫子,以便延續(xù)他家的爵位,而之所以讓永瑢過繼,可以設(shè)想,那是當(dāng)允禧在世時,這個侄兒就常到他家去,被他和他嫡妻所喜愛,永瑢也喜歡作詩,后編有《九思堂詩抄》;那么,若允禧善待曹雪芹這樣的“世交”之飄零子弟,給他入府活動的機(jī)會,曹雪芹對一天天長大的永瑢印象也應(yīng)該是很深的,于是,永瑢也就部分地成為了小說中北靜王的原型,總而言之,《紅樓夢》中北靜王的原型,應(yīng)是允禧(主要取形象氣質(zhì))與永瑢(主要是取名字加以衍化)的綜合。
《紅樓夢》不能定位為一部政治小說,但小說的寫作背景,卻是康、雍、乾三朝嚴(yán)酷的權(quán)力斗爭,康熙生過三十五個兒子,成活序齒了二十四個,他對第二子公開地兩次立為太子,又兩次廢掉,公開立儲失敗,導(dǎo)致他秘密立儲,有很多證據(jù)說明他最后選定的是第十四子,不過他秘密立儲的措施尚未完善,死亡突然來臨,結(jié)果第四子矯詔奪得皇位,是為雍正皇帝,雍正得到帝位后至少先后對五個兄弟進(jìn)行了迫害,并因此株連到與這些兄弟有關(guān)系的官僚,曹家即其中犧牲品之一。在那樣的情勢下,像曹家那樣的官僚,尤其是包衣奴才出身的官僚,真是不知該怎么應(yīng)付那樣多的王子,你認(rèn)定會繼位的,比如都成了“千歲”,誰知卻會“壞了事”,你素?zé)o來往,認(rèn)為也無礙的,卻會突然登上王位,找你的麻煩。這在《紅樓夢》小說里有所折射。小說里寫到,賈府“素日并不和忠順府來往”,卻突然那王府派來長史官,表面上是問寶玉索要伶人琪官(蔣玉菡),其實是在跟北靜王斗法(寶玉腰上的大紅汗巾子本是北靜王送給琪官的,忠順王府“連這樣機(jī)密的事都知道了”,而且很可能還知道“別的事”;真正“窩藏”琪官的正是北靜王),賈政的暴打?qū)氂瘢安恍しN種”的諸多罪狀里,讓他這個官僚在皇族的權(quán)力斗爭里被動卷進(jìn),造成了極其嚴(yán)重的心理恐慌,是最深層的原由。脂硯齋的評語里有這樣一條:“蓋作者實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閨閣庭幃之傳。”“鹡鸰”與“棠棣”都是兄弟的意思,我以前總是從曹雪芹自己究竟有哪些兄弟,什么兄弟的遭遇讓他“悲”,什么兄弟讓他因“施威”而不寒而栗,這樣的思路上去探究,這個思路當(dāng)然不能放棄,還有很大的探佚空間,但是,我現(xiàn)在感到,這條批語也還可以從另外的思路上去考慮,那就是,曹雪芹目睹身受了太多康熙朝遺留下的“兄弟鬩墻”乃至互相殘殺的皇家權(quán)力斗爭,康熙的二十四個王子有的“壞了事”讓人悲嘆,有的得勢不讓人令人心寒,由此他憤激地認(rèn)為“女人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他以這樣的創(chuàng)作心理,來處理筆下的文字,“撰此閨閣庭幃之傳”,以體現(xiàn)出自己鄙夷現(xiàn)實的男人政治,追求與青春少女共享詩意生活的浪漫情懷。在《紅樓夢》第十五回的描寫里,北靜王贈了寶玉一串“圣上親賜”的鹡鸰香念珠,這念珠的名稱顯然有深意在焉,而且到第十六回,他又寫到寶玉將此香念珠轉(zhuǎn)贈黛玉,黛玉說:“什么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借人物之口罵“圣上”為“臭男人”,這樣地“惡攻”,如果不是胸有積郁,何至如此下筆!更可駭怪的是,在第十五回里還出現(xiàn)了“藩鎮(zhèn)余禎”的字樣,我們都知道雍正當(dāng)了皇帝以后,不但把所有兄弟名字里本來都有的“胤”字一律改成了“允”字,更因為“做賊心虛”,把本來康熙皇帝所屬意的十四王子,他的同母兄弟胤禎,硬改名為允禵(他自己名胤禛,民間傳說是他伙同步軍統(tǒng)領(lǐng)隆科多把遺詔中的“禎”描改為了“禛”),此后人們書寫有關(guān)皇族的文字時都盡量避免“禎”字,而曹雪芹卻在這節(jié)文字里偏要“禎”字出現(xiàn),考曹雪芹父輩的情況,在康熙朝正是與四王子胤禛素少來往(猶如小說中賈政與忠順王府的關(guān)系),而與其幾個政敵,包括十四王子胤禎(在小說中以“義忠親王老千歲”既影射廢太子,也影射這位與寶座失之交臂的秘定儲君)卻過從甚密,這樣的家史銘刻在心,即使曹雪芹下筆時為自己設(shè)置下了“不干涉時世”的前提,究竟意難平,筆觸間還是逗漏出了心底的愛憎。而后來胤禎的孫子永忠看到《紅樓夢》后,連寫了三首詩,其中出現(xiàn)“可恨同時不相識,幾回掩卷哭曹侯”的知己之嘆,而永忠的一位叔輩弘旿在三首詩上眉批曰:“此三章詩極妙;第《紅樓夢》非傳世小說,余聞之久矣,而終不欲一見,恐其中有礙語也。”這就都不難理解了。
上一篇:《廣陵懷古》與秦可卿
下一篇:太虛幻境四仙姑(1)
網(wǎng)友關(guān)注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哈·曼丁的故事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發(fā)師的故事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駝背的故事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二十一章 王衛(wèi)二劉傅傳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wèi)盧傳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十四章 飛猴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shù)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麥穗的故事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第十三章 救助
- 第一章 武帝紀(jì)第一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三根綠枝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第二三章 甘林達(dá)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圣母的小酒杯
- 烏木馬的故事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第一章 旋風(fēng)來了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上帝的食物
- 第二章 武帝紀(jì)第二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補(bǔ)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四章 三少帝紀(jì)第四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墳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航海家辛巴達(dá)的故事
- 第十章 守衛(wèi)城門的人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第三章 武帝紀(jì)第三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老漢倫克朗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精品推薦
- 瑣碎的日常記錄文案短句 日常記錄生活文案句子簡短
- 2022粉色控的說說大全 超級喜歡粉色的說說
- 參禪悟人生經(jīng)典句子摘抄大全 佛理禪悟人生經(jīng)典句子2022
- 矯正牙齒要花多少錢和時間 矯正牙齒價格一般多少
- 2022成為房奴了的經(jīng)典說說 正式成為房奴的短句
- 2022生活平平淡淡但快樂的句子 平淡的生活卻很幸福的文案
- 運(yùn)動跑步發(fā)朋友圈的句子簡短有趣 運(yùn)動跑步發(fā)朋友圈的句子簡短100句
- 2022上班很充實的開心語錄 上班很充實的心情說說
- 呼市民族大學(xué)是幾本 呼和浩特民族學(xué)院是二本嗎
- 麗江文化旅游學(xué)院屬于幾本 云南旅游文化學(xué)院是一本還是二本
-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雷陣雨,風(fēng)向:西南風(fēng),風(fēng)力:4-5級轉(zhuǎn)5-6級,氣溫:31/26℃
- 共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中雨,風(fēng)向:東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1/8℃
- 芮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多云,風(fēng)向:西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3/16℃
- 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fēng)向:東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2/7℃
-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24/10℃
- 吉木乃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zhuǎn)晴,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轉(zhuǎn)3-4級,氣溫:14/6℃
- 原州區(qū)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小雨,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轉(zhuǎn)3-4級,氣溫:24/11℃
- 正寧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fēng)向:東北風(fēng),風(fēng)力:<3級,氣溫:23/15℃
- 惠農(nóng)區(qū)05月30日天氣:晴轉(zhuǎn)小雨,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轉(zhuǎn)3-4級,氣溫:29/16℃
- 塔城地區(qū)05月30日天氣:晴,風(fēng)向:無持續(xù)風(fēng)向,風(fēng)力:<3級,氣溫:17/5℃
分類導(dǎo)航
紅樓望月(劉心武)全部章節(jié)
- 將“秦學(xué)”研究不斷推進(jìn)(自序)
- 精華欲掩料應(yīng)難(1)
- 為紀(jì)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1)
- 紅樓探秘(6)
- 精華欲掩料應(yīng)難(2)
- 為紀(jì)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2)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1)
- 精華欲掩料應(yīng)難(3)
- 帳殿夜警(1)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2)
- 月色凄迷(1)
- 帳殿夜警(2)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3)
- 月色凄迷(2)
- 帳殿夜警(3)
- “秦學(xué)”探佚的四個層次(1)
- 紅樓探秘(1)
- 帳殿夜警(4)
- “秦學(xué)”探佚的四個層次(2)
- 紅樓探秘(2)
- 帳殿夜警(5)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1)
- 紅樓探秘(3)
- 關(guān)于“月喻太子”的通信(1)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2)
- 紅樓探秘(4)
- 關(guān)于“月喻太子”的通信(2)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3)
- 紅樓探秘(5)
- 張友士到底有什么事?
- “友士”藥方藏深意
- 牙牌令中藏玄機(jī)(2)
- 蘆雪庵聯(lián)詩是雪芹自傳(2)
- 可人曲
- 牙牌令中藏玄機(jī)(3)
- 李紈身上的“馬氏影”(1)
- 園中秋景令
- 牙牌令中藏玄機(jī)(4)
- 李紈身上的“馬氏影”(2)
- 《廣陵懷古》與秦可卿
- 太虛幻境四仙姑(1)
- 賈珍何罪?
- 北靜王的原型(2)
- 太虛幻境四仙姑(2)
- 元春為什么見不得“玉”字?(1)
- 老太妃之謎
- “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1)
- 元春為什么見不得“玉”字?(2)
- 茜雪被攆之謎(1)
- “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2)
- “三春”何解?(1)
- 茜雪被攆之謎(2)
- “三十”與“明月”(1)
- “三春”何解?(2)
- 夢中奪錦系何兆?
- “三十”與“明月”(2)
- 牙牌令中藏玄機(jī)(1)
- 蘆雪庵聯(lián)詩是雪芹自傳(1)
- 妙玉討人嫌
- 妙玉之謎(1)
- 賈璉王熙鳳的夫妻生活(1)
- 食“紅”不已
- 妙玉之謎(2)
- 賈璉王熙鳳的夫妻生活(2)
- 倫敦弘紅記
- 再探妙玉之謎(1)
- 賈珍尤氏的夫妻生活
- 再探妙玉之謎(2)
- 有誰曳杖過煙林(1)
- 黑眉烏嘴話賈琮(1)
- 有誰曳杖過煙林(2)
- 雅趣相與析
- 黑眉烏嘴話賈琮(2)
- 薛寶釵的繡春囊?
- 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1)
- 臘油凍佛手·羊角燈
- 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2)
- 薛寶琴為何落榜?(1)
- 龜大何首烏?
- 掃蕩煙塵見真貌
- 薛寶琴為何落榜?(2)
- 《紅樓夢》里的歇后語
- 滿弓射鵠志銳堅
- 賈母天平哪邊傾?
- 春夢隨云散
- “金蘭”何指?
- 隔岸花分一脈香(1)
- 遠(yuǎn)“水”近“紅”
- 隔岸花分一脈香(2)
- 《紅樓夢》煙畫(1)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2)
- 《紅樓夢》煙畫(2)
- 秦可卿之死(1)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3)
- 正本清源第一遭
- 秦可卿之死(2)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4)
- 關(guān)于我的“秦學(xué)”研究(1)
- 秦可卿之死(3)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5)
- 關(guān)于我的“秦學(xué)”研究(2)
- 秦可卿之死(4)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6)
- 網(wǎng)上論“紅”(1)
- 秦可卿之死(5)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7)
- 網(wǎng)上論“紅”(2)
- 秦可卿之死(6)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8)
- 網(wǎng)上論“紅”(3)
- 秦可卿之死(7)
- 霜前月下誰家種(1)
- 網(wǎng)上論“紅”(4)
- 秦可卿之死(8)
- 霜前月下誰家種(2)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1)
- 秦可卿之死(9)
- 霜前月下誰家種(3)
- 秦可卿之死(10)
- 秦可卿之死(11)
- 賈元春之死(9)
- 秦可卿之死(后記)
- 妙玉之死(6)
- 賈元春之死(10)
- 賈元春之死(1)
- 妙玉之死(7)
- 賈元春之死(11)
- 賈元春之死(2)
- 妙玉之死(8)
- 賈元春之死(12)
- 賈元春之死(3)
- 妙玉之死(9)
- 賈元春之死(后記)
- 賈元春之死(4)
- 妙玉之死(10)
- 妙玉之死(1)
- 賈元春之死(5)
- 妙玉之死(11)
- 妙玉之死(2)
- 賈元春之死(6)
- 妙玉之死(12)
- 妙玉之死(3)
- 妙玉之死(13)
- 賈元春之死(7)
- 妙玉之死(4)
- 賈元春之死(8)
- 妙玉之死(14)
- 妙玉之死(5)
- 妙玉之死(15)
- 妙玉之死(后記)(1)
- 妙玉之死(后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