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1)
汝昌前輩:
得您端午大札,蒙您見告:近考“潢海鐵網山”所產“檣木”即遼海鐵嶺山中的梓木,潢水是大遼河的主源,蒙語曰錫喇穆倫[或作楞],河自古北口以北流至鐵嶺之正北,此處明代設“遼海衛”,鐵網山即鐵嶺甚明,夾一“網”字寓“打圍”之義,蓋清代在此有大獵場。梓木高而直,故似桅桿也,漢帝以梓作棺名曰“梓宮”,義忠老親王即取此義,隱寓“帝位”(康熙太子胤礽與其子弘皙)。您說:可卿之殮竟用了“梓宮”之材,此中意味深長。極是。
端午大札早悉,遲至今日才回,是因為看了一個月的世界杯球賽,并應邀為報紙特刊寫些侃球的文章,都是些速朽的文字,十足的板兒水平——《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有板兒將手中佛手換來巧姐手中圓柚當球踢著玩的情節——讓您見笑了!
大札所示內容極為重要。《紅樓夢》第十三回所出現的“義忠親王老千歲”影射胤礽是很明顯的。康熙十五年(1676年),才十八個月的胤礽由乳母跪抱著完成了冊封他為太子的莊嚴儀式,后來被精心培養長大成人,康熙外出征戰時他代理政務,六次陪同康熙南巡,可是1708年卻在隨康熙北狩的御營中被廢——這“潢海鐵網山”可是“千歲爺”“壞事”的場所啊!另外,斥廢太子是當著全體在場的皇子及其他皇族權貴進行的,即是在“天潢貴胄”云集的情景下“壞事”的,“潢海”或許也還含有此層意思;而且被廢后是以鐵鎖網狀綁縛后押回京城的,當時隨行的西洋傳教士馬國賢在其回憶錄中有所描寫,故“鐵網山”我以為亦含雙關——但隨后不久康熙又后悔,1709年他將太子復位,到1712年康熙又再次將太子廢黜;這過程里康熙其他十多個兒子中約有一半卷入了爭奪接班人地位的權力斗爭,但胤礽始終只是遭到禁錮而并沒有被公開或暗中殺害。如果曹雪芹完全虛構,他可以說那檣木的原主已經伏法或者自裁,但他行文卻是“原系義忠老千歲要的,因他壞了事,就不曾拿去”,“壞了事”三個字里綿延著康、雍、乾三朝里波瀾起伏驚心動魄的故事,胤礽在康熙朝就“壞了事”但并未一壞到底,到了雍正朝一方面對他嚴加防范,另一方面因為他已經不是最大和最難對付的政治威脅,雍正也還封他為理親王,他在雍正三年病死(起碼表面上病死),雍正準許他的兒子弘皙嗣其爵位(為郡王),這在您的《新證》和《文采風流第一人》等著作中都有極詳盡的考證。曹雪芹祖輩、父輩與胤礽過從最密,常被人舉出的例子就是胤礽的乳母之夫(乳父)凌普可以隨便到曹家取銀子,一次就取走過二萬兩。曹家當然希望胤礽能接康熙的班,即使“壞了事”,因為康熙在最終如何處置他上多次搖擺,胤礽究竟是否徹底失去了繼承王位的可能,直到康熙咽氣前一刻都還難說,曹家肯定不會中斷與胤礽一族的聯系,并且還要把寶持續地押在他和弘皙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幫他藏匿財物甚至未及被宗人府登記的子女,一方面可以說是甘冒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進行政治投資。您所提供的材料,進一步說明秦可卿這一藝術形象的原型,正是“義忠老千歲”的千金,她的睡進“梓宮”,正是“落葉歸根”。《紅樓夢》故事的背景,已是乾隆初期,乾隆為了緩解父王當政時皇族及相關各派政治勢力間的緊張關系,推行了一系列的懷柔政策,曹家是受益者之一,這時不僅曹雪芹父親曹 得以恢復官職,家境一度回光返照般地錦衣玉食起來,而且朝中有人——曹雪芹的表哥平郡王福彭是乾隆手下的權臣,所以那時大約十幾歲的曹雪芹很經歷了幾年浸泡在溫柔富貴鄉里的綺夢般生活,這些史實雖經您一再申訴,但許多人直到今天仍懵懂地覺得“曹雪芹不是在南京很小的時候他家就被抄了嗎?他哪來寫北京貴族生活的生活體驗呢?”其實曹雪芹恰恰是有這“最后晚餐”的體驗的。當然,好夢不長,到乾隆四年,就爆發了胤礽兒子弘皙勾結另外幾位皇族陰謀奪權的事情,弘皙他們甚至已經搭好了政權班子乃至服務機構(如太醫院),據說還使用了明礬水來寫密信(表面上看不出,需特殊處理才顯露真意),《紅樓夢》第十回,正文里說那張友士是來京城為兒子捐官的,卻在回目里稱他為張太醫,而且開出那么個古怪的藥方,這些細節我以為都有一定的生活依據,絕非向壁虛構。實際上弘皙欲成就“老千歲”的“大業”,擺出“影子政府”的姿態,在那時的貴族富豪家中已經不是什么絕密的事情,《紅樓夢》第四十回在牙牌令里出現“雙懸日月照乾坤”、“御園卻被鳥銜出”的字樣,實非偶然,都是當時那種政治形勢的投影。但乾隆畢竟是了不起的政治家,他快刀斬亂麻地處理了這個嚴重的政治危機,斬草除根卻并不大肆宣揚,甚至盡可能不留下什么檔案,這就是為什么受到牽連弄得家亡人散各奔騰的曹家在那以后究竟是怎么個情況,竟總難找到具體詳實材料的根本原因。一些人總以為雍正五年曹家在南京被抄后就“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其實不然,是在乾隆元年經歷了一番回黃轉綠,“三春過后”才終于“樹倒猢猻散”的。《紅樓夢》前八十回寫的并非江寧織造時期的盛況,而是取材于乾隆初期曹家的末世光景,脂硯齋在批語里一再提醒讀者“作者之意原只寫末世”。所以說,弄明白了乾隆元年到乾隆四年曹家從死灰復燃又忽然灰飛煙滅這個寫作背景上的大關節,才能真正讀懂《紅樓夢》啊!也只有弄明白了乾隆對“義忠親王老千歲”那不知好歹的余黨的深惡痛絕,鎮壓起來“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毫不手軟,才能懂得脂硯齋為什么要求曹雪芹將有關秦可卿的故事加以刪節,并且故意把她的真實身份隱去,偏說她是從“養生堂”里抱來的野種。
得您端午大札,蒙您見告:近考“潢海鐵網山”所產“檣木”即遼海鐵嶺山中的梓木,潢水是大遼河的主源,蒙語曰錫喇穆倫[或作楞],河自古北口以北流至鐵嶺之正北,此處明代設“遼海衛”,鐵網山即鐵嶺甚明,夾一“網”字寓“打圍”之義,蓋清代在此有大獵場。梓木高而直,故似桅桿也,漢帝以梓作棺名曰“梓宮”,義忠老親王即取此義,隱寓“帝位”(康熙太子胤礽與其子弘皙)。您說:可卿之殮竟用了“梓宮”之材,此中意味深長。極是。
端午大札早悉,遲至今日才回,是因為看了一個月的世界杯球賽,并應邀為報紙特刊寫些侃球的文章,都是些速朽的文字,十足的板兒水平——《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有板兒將手中佛手換來巧姐手中圓柚當球踢著玩的情節——讓您見笑了!
大札所示內容極為重要。《紅樓夢》第十三回所出現的“義忠親王老千歲”影射胤礽是很明顯的。康熙十五年(1676年),才十八個月的胤礽由乳母跪抱著完成了冊封他為太子的莊嚴儀式,后來被精心培養長大成人,康熙外出征戰時他代理政務,六次陪同康熙南巡,可是1708年卻在隨康熙北狩的御營中被廢——這“潢海鐵網山”可是“千歲爺”“壞事”的場所啊!另外,斥廢太子是當著全體在場的皇子及其他皇族權貴進行的,即是在“天潢貴胄”云集的情景下“壞事”的,“潢海”或許也還含有此層意思;而且被廢后是以鐵鎖網狀綁縛后押回京城的,當時隨行的西洋傳教士馬國賢在其回憶錄中有所描寫,故“鐵網山”我以為亦含雙關——但隨后不久康熙又后悔,1709年他將太子復位,到1712年康熙又再次將太子廢黜;這過程里康熙其他十多個兒子中約有一半卷入了爭奪接班人地位的權力斗爭,但胤礽始終只是遭到禁錮而并沒有被公開或暗中殺害。如果曹雪芹完全虛構,他可以說那檣木的原主已經伏法或者自裁,但他行文卻是“原系義忠老千歲要的,因他壞了事,就不曾拿去”,“壞了事”三個字里綿延著康、雍、乾三朝里波瀾起伏驚心動魄的故事,胤礽在康熙朝就“壞了事”但并未一壞到底,到了雍正朝一方面對他嚴加防范,另一方面因為他已經不是最大和最難對付的政治威脅,雍正也還封他為理親王,他在雍正三年病死(起碼表面上病死),雍正準許他的兒子弘皙嗣其爵位(為郡王),這在您的《新證》和《文采風流第一人》等著作中都有極詳盡的考證。曹雪芹祖輩、父輩與胤礽過從最密,常被人舉出的例子就是胤礽的乳母之夫(乳父)凌普可以隨便到曹家取銀子,一次就取走過二萬兩。曹家當然希望胤礽能接康熙的班,即使“壞了事”,因為康熙在最終如何處置他上多次搖擺,胤礽究竟是否徹底失去了繼承王位的可能,直到康熙咽氣前一刻都還難說,曹家肯定不會中斷與胤礽一族的聯系,并且還要把寶持續地押在他和弘皙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幫他藏匿財物甚至未及被宗人府登記的子女,一方面可以說是甘冒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進行政治投資。您所提供的材料,進一步說明秦可卿這一藝術形象的原型,正是“義忠老千歲”的千金,她的睡進“梓宮”,正是“落葉歸根”。《紅樓夢》故事的背景,已是乾隆初期,乾隆為了緩解父王當政時皇族及相關各派政治勢力間的緊張關系,推行了一系列的懷柔政策,曹家是受益者之一,這時不僅曹雪芹父親曹 得以恢復官職,家境一度回光返照般地錦衣玉食起來,而且朝中有人——曹雪芹的表哥平郡王福彭是乾隆手下的權臣,所以那時大約十幾歲的曹雪芹很經歷了幾年浸泡在溫柔富貴鄉里的綺夢般生活,這些史實雖經您一再申訴,但許多人直到今天仍懵懂地覺得“曹雪芹不是在南京很小的時候他家就被抄了嗎?他哪來寫北京貴族生活的生活體驗呢?”其實曹雪芹恰恰是有這“最后晚餐”的體驗的。當然,好夢不長,到乾隆四年,就爆發了胤礽兒子弘皙勾結另外幾位皇族陰謀奪權的事情,弘皙他們甚至已經搭好了政權班子乃至服務機構(如太醫院),據說還使用了明礬水來寫密信(表面上看不出,需特殊處理才顯露真意),《紅樓夢》第十回,正文里說那張友士是來京城為兒子捐官的,卻在回目里稱他為張太醫,而且開出那么個古怪的藥方,這些細節我以為都有一定的生活依據,絕非向壁虛構。實際上弘皙欲成就“老千歲”的“大業”,擺出“影子政府”的姿態,在那時的貴族富豪家中已經不是什么絕密的事情,《紅樓夢》第四十回在牙牌令里出現“雙懸日月照乾坤”、“御園卻被鳥銜出”的字樣,實非偶然,都是當時那種政治形勢的投影。但乾隆畢竟是了不起的政治家,他快刀斬亂麻地處理了這個嚴重的政治危機,斬草除根卻并不大肆宣揚,甚至盡可能不留下什么檔案,這就是為什么受到牽連弄得家亡人散各奔騰的曹家在那以后究竟是怎么個情況,竟總難找到具體詳實材料的根本原因。一些人總以為雍正五年曹家在南京被抄后就“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其實不然,是在乾隆元年經歷了一番回黃轉綠,“三春過后”才終于“樹倒猢猻散”的。《紅樓夢》前八十回寫的并非江寧織造時期的盛況,而是取材于乾隆初期曹家的末世光景,脂硯齋在批語里一再提醒讀者“作者之意原只寫末世”。所以說,弄明白了乾隆元年到乾隆四年曹家從死灰復燃又忽然灰飛煙滅這個寫作背景上的大關節,才能真正讀懂《紅樓夢》啊!也只有弄明白了乾隆對“義忠親王老千歲”那不知好歹的余黨的深惡痛絕,鎮壓起來“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毫不手軟,才能懂得脂硯齋為什么要求曹雪芹將有關秦可卿的故事加以刪節,并且故意把她的真實身份隱去,偏說她是從“養生堂”里抱來的野種。
上一篇:帳殿夜警(5)
下一篇:紅樓探秘(3)
網友關注
- 第一章 武帝紀第一
- 巴士拉銀匠哈桑的故事
- 智者盲老人的故事
- 墳
- 第十章 荀彧攸賈詡傳
- 圣母的小酒杯
- 第十三章 救助
- 哈·曼丁的故事
-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的故事
- 三根綠枝
- 第二十二章 桓二陳徐衛盧傳
- 第六章 董二袁劉傳第六
- 第二章 會見芒奇金人
- 第十七章 輕氣球怎樣飛走的
- 海姑娘和她兒子的故事
- 第三章 武帝紀第三
- 第二十三章 和常楊杜趙裴傳
- 第八章 送命的罌粟花田
- 朱特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第十八章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 漁夫和雄人魚的故事
- 第二三章 甘林達滿足了多蘿茜的愿望
- 第十九章 會捉人的樹
- 第二十一章 王衛二劉傅傳
- 第四章 三少帝紀第四
- 第二十章 武文世王公傳
-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事
- 第十一章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 懶漢克遼尼和銅城的故事
- 國王山努亞和他的一千零一夜
- 補鞋匠邁爾魯夫的故事
- 第二十五章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 烏木馬的故事
- 第一章 旋風來了
- 第十七章 張樂于張徐傳
- 第二一章 獅子成為獸國之王
- 第五章 救出了鐵皮人
-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
- 阿卜杜拉法茲里和兩個哥哥的故事
- 駝背的故事
- 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 第十二章 找尋惡女巫
- 第十八章 到南方去
- 第三章 救出了稻草人
- 第二十章 美麗的瓷器城
- 第九章 后諸夏侯曹傳
-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
- 第四章 穿過森林去的路
- 第十六章 任蘇杜鄭倉傳
- 第十二章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
- 第十九章 任城陳蕭王傳
- 上帝的食物
- 麥穗的故事
- 第二十四章 韓崔高孫王傳
- 蠢漢、驢子與騙子的故事
- 第七章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 第十一章 神奇的翡翠城
- 第十四章 飛猴
- 睡著的國王的故事
- 洗染匠和理發師的故事
- 第九章 田鼠皇后
- 第十六章 大騙子的魔術
- 第十章 守衛城門的人
- 第七章 驚險的旅程
- 第十五章 秘密被拆穿了
- 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婭圖芙絲之夢的故事
- 第二章 武帝紀第二
- 第十四章 程郭董劉蔣劉傳
- 麥侖·沙邁追求漂亮女人的故事
- 錢商和匪徒的故事
- 女王祖白綠和糖飯桌子的故事
- 第六章 一只膽小的獅子
- 第十五章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 第五章 后妃傳第五
- 第二四章 再回到家里來
- 終身不笑者的故事
- 第十三章 鐘繇華歆王朗傳
- 第八章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 瞎眼僧人的故事
- 老漢倫克朗
- 第二二章 桂特林的國家
精品推薦
-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雷陣雨,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5-6級,氣溫:31/26℃
- 共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芮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6℃
- 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2/7℃
-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0℃
- 吉木乃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14/6℃
-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正寧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5℃
- 惠農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9/16℃
- 塔城地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5℃
分類導航
紅樓望月(劉心武)全部章節
- 將“秦學”研究不斷推進(自序)
- 精華欲掩料應難(1)
- 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1)
- 紅樓探秘(6)
- 精華欲掩料應難(2)
- 為紀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而作(2)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1)
- 精華欲掩料應難(3)
- 帳殿夜警(1)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2)
- 月色凄迷(1)
- 帳殿夜警(2)
- 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3)
- 月色凄迷(2)
- 帳殿夜警(3)
- “秦學”探佚的四個層次(1)
- 紅樓探秘(1)
- 帳殿夜警(4)
- “秦學”探佚的四個層次(2)
- 紅樓探秘(2)
- 帳殿夜警(5)
- 紅樓探秘(3)
- 關于“月喻太子”的通信(1)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2)
- 紅樓探秘(4)
- 關于“月喻太子”的通信(2)
- 檣木·義忠親王·秦可卿(3)
- 紅樓探秘(5)
- 張友士到底有什么事?
- “友士”藥方藏深意
- 牙牌令中藏玄機(2)
- 蘆雪庵聯詩是雪芹自傳(2)
- 可人曲
- 牙牌令中藏玄機(3)
- 李紈身上的“馬氏影”(1)
- 園中秋景令
- 牙牌令中藏玄機(4)
- 李紈身上的“馬氏影”(2)
- 《廣陵懷古》與秦可卿
- 北靜王的原型(1)
- 太虛幻境四仙姑(1)
- 賈珍何罪?
- 北靜王的原型(2)
- 太虛幻境四仙姑(2)
- 元春為什么見不得“玉”字?(1)
- 老太妃之謎
- “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1)
- 元春為什么見不得“玉”字?(2)
- 茜雪被攆之謎(1)
- “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2)
- “三春”何解?(1)
- 茜雪被攆之謎(2)
- “三十”與“明月”(1)
- “三春”何解?(2)
- 夢中奪錦系何兆?
- “三十”與“明月”(2)
- 牙牌令中藏玄機(1)
- 蘆雪庵聯詩是雪芹自傳(1)
- 妙玉討人嫌
- 妙玉之謎(1)
- 賈璉王熙鳳的夫妻生活(1)
- 食“紅”不已
- 妙玉之謎(2)
- 賈璉王熙鳳的夫妻生活(2)
- 倫敦弘紅記
- 再探妙玉之謎(1)
- 賈珍尤氏的夫妻生活
- 再探妙玉之謎(2)
- 有誰曳杖過煙林(1)
- 黑眉烏嘴話賈琮(1)
- 有誰曳杖過煙林(2)
- 雅趣相與析
- 黑眉烏嘴話賈琮(2)
- 薛寶釵的繡春囊?
- 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1)
- 臘油凍佛手·羊角燈
- 講述《紅樓夢》的真故事(2)
- 薛寶琴為何落榜?(1)
- 龜大何首烏?
- 掃蕩煙塵見真貌
- 薛寶琴為何落榜?(2)
- 《紅樓夢》里的歇后語
- 滿弓射鵠志銳堅
- 賈母天平哪邊傾?
- 春夢隨云散
- “金蘭”何指?
- 隔岸花分一脈香(1)
- 遠“水”近“紅”
- 隔岸花分一脈香(2)
- 《紅樓夢》煙畫(1)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2)
- 《紅樓夢》煙畫(2)
- 秦可卿之死(1)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3)
- 正本清源第一遭
- 秦可卿之死(2)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4)
- 關于我的“秦學”研究(1)
- 秦可卿之死(3)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5)
- 關于我的“秦學”研究(2)
- 秦可卿之死(4)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6)
- 網上論“紅”(1)
- 秦可卿之死(5)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7)
- 網上論“紅”(2)
- 秦可卿之死(6)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8)
- 網上論“紅”(3)
- 秦可卿之死(7)
- 霜前月下誰家種(1)
- 網上論“紅”(4)
- 秦可卿之死(8)
- 霜前月下誰家種(2)
- 從秦可卿入手解讀《紅樓夢》(1)
- 秦可卿之死(9)
- 霜前月下誰家種(3)
- 秦可卿之死(10)
- 秦可卿之死(11)
- 賈元春之死(9)
- 秦可卿之死(后記)
- 妙玉之死(6)
- 賈元春之死(10)
- 賈元春之死(1)
- 妙玉之死(7)
- 賈元春之死(11)
- 賈元春之死(2)
- 妙玉之死(8)
- 賈元春之死(12)
- 賈元春之死(3)
- 妙玉之死(9)
- 賈元春之死(后記)
- 賈元春之死(4)
- 妙玉之死(10)
- 妙玉之死(1)
- 賈元春之死(5)
- 妙玉之死(11)
- 妙玉之死(2)
- 賈元春之死(6)
- 妙玉之死(12)
- 妙玉之死(3)
- 妙玉之死(13)
- 賈元春之死(7)
- 妙玉之死(4)
- 賈元春之死(8)
- 妙玉之死(14)
- 妙玉之死(5)
- 妙玉之死(15)
- 妙玉之死(后記)(1)
- 妙玉之死(后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