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諾貝爾的發明
阿爾弗里德·諾貝爾雖然于一八九一年正式定居在圣雷莫,但這并不是說,在一八九一
年至一八九六年他的晚年期間,他已經安于已得的名譽,或者只是在陽光明媚的地中海休養
地消磨時間。這不是他的品性。從他在那里寄出的很多信件中可以看出,他因工作需要而進
行的沒完沒了的奔走,即使現在也不能讓他平靜下來。他訪問了他的工廠和公司所在的幾個
歐洲首都和很多地方。巴黎占了他出訪次數的一半,并且他在那里逗留得最久。盡管法國政
府和報刊對他進行過迫害,他同這座首都仍然有著很多聯系。他盡可能地避免卷進政治和商
業糾紛,但是如果一旦陷入這些糾紛中去了,他也無所畏懼,并且很快地用嘴和筆來進行斗
爭。如果他認為事情不對頭地威脅到干擾他的研究工作時,他還有一手消遁的決竅。他用舊
了的能夠卷起來的筆記本和信箋,他自己設計的自來水筆,這在當時肯定是獨一無二的新玩
藝兒,以及一只特制的手提箱,所有這些東西,都曾伴隨他旅行,并且表明他即使在火車、
輪船和旅館的房間里,也都要埋頭于工作。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法國政府和炸藥龔斷當局演奏的那場對那種遠非無煙的炸藥
進行政治宣傳的插曲,已經沉靜下來了。巴布和巴拿馬丑聞的時代已經消逝,使人煩惱的線
狀無煙炸藥訴訟案也完結了。這位發明家的巨大商業事務有利地發展著,并且帶來了很大的
收入。新的總經理們和獨立經營的公司與卡特爾,分擔了他肩上的許多沉重工作,特別是現
在,他已辭掉了所有董事會的職務。
這位以圣雷莫為大本營的花甲老人,已經被他生活中的遭遇弄得疲乏不堪。然而,雖然
感到勞累,他卻仍然認為還有很多事情在等待著他去完成。那些急需解決的有興趣的問題,
給了他堅持工作的力量。他在這個時候曾經說過:“我斷斷續續地工作著。有時我感到孤
戚,然后接著再干。我常常是那樣工作著,但對于那些我覺得最后必將成功的事情。我會始
終抓住不放。”這就是典型的諾貝爾。
這位發明家信任的喬治·費倫巴克,被看作是在多產的巴黎年代一位精通理論的化學
家,他不愿意離開他的故鄉。因此,諾貝爾允許他領取退休金離職;他又聘請了英國人
休·貝克特,作為新的實驗室首席化學家;他的這座實驗室,建立在圣雷莫別墅的大花園
里,是用最新的德國儀器裝備起來的。
在一八九三年,他還聘請了二十三歲的瑞典炸藥化學家拉格納·索爾曼(1870—
1948),他是剛剛離開美國的技術工作崗位回來的。實踐證明,這是很重要的一步。索爾曼
這位天才,謙虛而又廉潔高尚的人,不僅成為諾貝爾自己所說的:“我的幾名得意的人之
一”而且成為他的遺囑的主要執行人。在實現這項使世界受益的異乎尋常的遺囑方面,他是
那些有功勞的人之一。他以不倦的努力,常常是在引人注目的情況下,克服了在建立諾貝爾
基金會的道路上、以及在接收這份遺囑中所包含的用來授獎的基金方面所遇到許多困難與障
礙。他還終生獻身于諾貝爾在很多方面遺留的事務工作。
諾貝爾在圣雷莫建筑了一座伸向海里的小碼頭,用來進行炸藥和火器試驗;他在那里進
行了五年高度緊張的工作。諾貝爾生前沒有完成的幾項重要發明的基礎工作,就是在那里做
的;后來,這些發明被別人接著試驗成功,并且在某些重大事件中起了推動作用。
諾貝爾在炸藥領域的最后發現,即所謂“改進型無煙炸藥”(瑞典注冊的首次發明專利
權是一八九六年第7552號),是適應某些特殊目的而進一步發展了的混合無煙炸藥,它就
是在這座實驗室里搞出來的。如果要徹底地講清這項發明,就要涉及大炮和內彈道學的技術
細節;所以在這里只能簡單地說,它的目的是“增加拋射體的初速,而不增加武器內部的最
大壓力;這樣做是通過在炸藥燃燒時誘導出一定加大了的遞增力,從而當拋射體在槍炮腔膛
內前進時,能夠保持住壓力,而且整個彈道作用能夠增加。這種前進的炸藥消耗來自兩個方
面:從機械方面來說,是通過在燃燒過程中炸藥小丸表層的累進增加;從而化學方面來說,
則是通過單獨的炸藥小丸,它被做成各種各樣的層次,這種多樣的層次使得內層的燃燒率更
大,從而在燃燒過程中能夠增加效果。”
制造和試驗改進型炸藥,是在諾貝爾的幾座工廠里開始的,主要是于一八九五年至一八
九六年間,在這位發明家于博福斯附近的比耶克博恩新建的那座瑞典實驗室進行的。
諾貝爾作為一個發明家的興趣,決不是僅限于炸藥,他具有高度的想象力,這是那些真
正的發明天才必不可少的品質。他不僅有能力,而且急于將他那些卓越的思想,落實到自己
周圍的事物上。這包括著種類繁多的科目和應用化學——電氣化學、光學、機械學和炮學、
生物學和生理學。提到的這些,還只是技術和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科。象他的父親伊曼紐爾一
樣,他的創造力有時竟走得遠到異想天開的地步。這通常是在一剎那間,故意這樣做的。據
他的助手們說,他有時劃不清那些空想的主意與劃時代的發明設想之間的界線。當他在某個
主題方面的知識較淺薄的時候,例如某些大炮的建造方沒,以及某些生物和生理問題,當然
他就較難分清這種界線了。
隨著歲月的消逝,阿爾弗里德·諾貝爾將很多這些不同的想法,變成了專利發明。申請
取得的發明專利權的總數字,無法準確地說出來;但在清算他的財產時搞出的那張數字接近
的登記表中,包括他在各國取得的不少于三百五十一項發明專利權,這是來自一個頭腦中的
令人驚佩的數字。
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末起,并且作為混合無煙炸藥研究的直接結果,諾貝爾自己對于火
器技術方面的興趣越來越大。據他一再對索爾曼和其他人所說的話,這個特定方面吸引了他
的興趣,主要是精神上的問題。與些同時,由于他天性強烈地厭惡戰爭和暴力,很不合常理
的是,他變成一位越來越強烈反對實際使用這些發明的人。他在這時候曾經寫道:“就我這
方面來說,我希望能把所有的槍炮、它們的附屬物和一切東西,都送到地獄里去,那里是展
覽和使用它們的恰當地方。”雖然如此,在他的晚年期間,他的理論和試驗工作仍然在這方
面作了很多改進,諸如含有硝化甘油的導火線,槍炮的無聲發射,金屬的淬火與焊接,拋射
體的穩定、旋轉與冷卻,它們的氣體封閉與安全,以及海上救險用的一種火箭等許多發明。
他對早年從他父親那里繼承來的一種想法,曾難以忘懷并且煞費過苦心,這就是試圖用
與制造炸藥緊密相連的原料,來制成橡膠、杜仲膠和皮革的代用品。他還在溶解于各種半揮
發性溶解液中的硝化纖維素的基礎上,發展了各種油漆。在這些發明的試驗階段,在圣雷莫
的實驗室和后來在瑞典比耶克博恩的實驗室里,發現了很多硝化纖維素的新溶劑。它們不僅
對于與炸藥混合在要求降低燃燒溫度和腐蝕作用方面是重要的,而且在作為我們現代硝化纖
維素型號的油漆成份方面,也是重要的;這種油漆,現在通過例如帝國化學公司和
I·G·化學公司的許多產品,而聞名于全世界。事實上,導致生產這些東西的早期之路,幾
乎肯定是被諾貝爾的專利發明指出的。
諾貝爾對早期合成橡膠制造的興趣,盡管在他生前沒能取得多少進步,卻對后來人造橡
膠和人造革的制成,無疑起了推動作用。
諾貝爾在初期階段感興趣的硝化纖維素的另外一個用途,是制造人造絲。一八九三年至
一八九四年間,他曾在圣雷莫的實驗室里,與瑞典工程師斯特雷勒納特一道,進行過這方面
的試驗。他發明的洞孔極細的玻璃壓力噴嘴,在一八九六年得了專利權。這種噴嘴,是將硝
化纖維素或賽璐珞溶液擠壓出來,然后硬化成絲狀纖維所必需的工具。它的制法,是用很細
的白金絲穿進溶液的玻璃里,冷卻之后,再用王水①將白金絲腐蝕掉。這種主意,曾被后來
的很多繼承者所發展。幾十年來曾以很多商標知名與估價的人造絲或真絲,現在已經以數不
清的形式和不斷出現的新名稱,成為一種暢銷世界的產品。自本世紀初以來,人造絲商品便
由德國、英國、意大利和法國的一些大工廠生產。諾貝爾公司是最早與它們組成卡特爾的企
業,諾貝爾曾對他的某些公司提供過設計與資金支持。
①一分濃硝酸和三分濃鹽酸的混合液,腐蝕性極強,能溶解黃金和某些在一般的酸
類中不能溶解的金屬。——編者注
阿爾弗里德·諾貝爾還從事過改進唱片、電話、電池、白熱電燈零件的試驗,并且用融
合礬土試制半寶石或全寶石(剛玉石、紅寶石、藍寶石等)。所有這些探索性的工作,都曾
幫助后來有著更好設備的發明家們,解決了很多問題。
阿爾弗里德·諾貝爾對很多發明家和工業家曾經給予支持。這里,只能提到很少的幾件
事。
我們已經知道,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當他的哥哥路德維格處于俄國石油工業的困境
時,他曾提供過有效的援助;這種幫助不僅是財政方面的,而且對這項工業的技術改進,曾
幾次研究出方案。鋪設從產油地到裝運港口的輸油管的首創建議,就是他提出來的;原油提
煉和蒸餾方面的幾項革新,以及利用石蠟照明等技術,也是基于他的專利發明試驗成功的。
一八八二年他向他哥哥提出的“在某些船上用爆發性發動機代替蒸汽機”的建議,似乎預見
到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的產品能作為燃料的另外一種用途。
一八九五年,他同瑞典工程師魯道夫·利列克維斯特一道,在崩茨佛斯建立了一座電氣
化學公司。這是瑞典的第一座生產電鍍產品和工業及醫藥用化學品的工廠,后來發展成為在
布胡斯擁有幾座工廠的大企業。諾貝爾對利列克維斯特的人格很信任,在起草自己的遺囑
時,他指定利氏為執行人之一。
兩位年輕的瑞典工程師,想用自己的發明來譜寫工業歷史,他們從諾貝爾那里得到了第
一筆財政支持。這兩名工程師是伯格爾·里揚斯特羅姆(1872—1948)和他的弟弟弗雷德里
克(生于1875年)。諾貝爾在談到他們時寫道:“同里揚斯特羅姆先生這種有相當能力而
又真正謙虛的人一起工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受到資助的設計,可以提到的還有帶加快
軸的斯維自行車,以及一種大馬力蒸汽鍋爐。里揚斯特羅姆的許多發明,例如空氣預熱器、
蒸汽和燃氣渦輪、渦輪機車等,后來曾通過他的斯文斯卡渦輪機制造廠及其他公司成功地向
全世界提供過產品。
在一八九○年,他把當時是一位有希望的年輕科學家、后來成為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
院教授的約翰森找了來,讓他在巴黎的塞夫蘭實驗室里進行六個月的輸血試驗,這在當時是
諾貝爾非常感興趣的一項新技術。他在給約翰森的信里曾解釋說,他正在考慮建立一座自己
的醫學試驗研究所,并且以通常的遠見寫道:“如果此事可行,將會取得很多預想不到的結
果。”諾貝爾與約翰森的合作,促使他在同一年從他母親留下的錢里拿出了五萬克朗,捐獻
給卡羅琳醫學院去建立一項“卡羅琳·安德烈特·諾貝爾基金,供各科試驗醫學研究、出版
上述研究成果及輔導這種研究之用”。當建立諾貝爾基金會和起草它的規則,以及在成立諾
貝爾醫學院的時候,都曾考慮到他的這些意見。
假如說多才多藝的諾貝爾對飛機不感興趣的話,那將是一件怪事。他在一九八六年曾向
瑞典的氣球駕駛者安德烈乘坐汽船到達北極的計劃提供過資助。
諾貝爾向這一計劃提供大量資助的理由,是值得注意的。他寫道:“如果安德烈到達他
的目的地,或者假如他只飛到半路,那么,這項功績本身將是件發揚想象力的事情,并將產
生新的設想和改革。在這方面,我也要為和平的思想服務,因為每一種新的發現總要在人類
的頭腦里留下痕跡,從而使它有可能代代相傳,以便能夠在更多的頭腦里喚起新的文化思
想。”
但這些還并不是一切。諾貝爾的特色是始終站在時代的前面,從阿爾弗里德在十九世紀
九十年代初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他對于通過空中攝影來進行勘測和制作地圖也有興趣。由于
當時還沒有飛機帶著照相機上天,諾貝爾建議用氣球或飛彈來實現這一目的。當讀到他在臨
死前四個月結索爾曼寫的一封信時,我們就好象嘗到了當代宇宙探測的滋味一樣:“……我
打算將一個帶著降落傘、照相機和小鐘表或計時引線各一件的小氣球送上天。在適當的高
度,氣球將自動地放氣或者同降落傘分開,然后,在降落傘逐漸下降時,照相機就拍下照片
來。”
他還清楚地預見到,未來的空中交通將不是通過氣球或飛船發展起來的,而是通過快速
的由推進器推進的飛機。在一八九二年,也就是說,較賴特兄弟在基蒂霍克進行的第一次飛
行還要早十年,他就已經這樣寫道:“飛行真的使我感到興奮,但是,我們一定不要以為通
過氣球的手段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當一只鳥高速飛行時,只要輕輕搖動它的翅膀,就能夠克
服重力。這并不是通過魔術辦到的。鳥兒能做的事,人類當然也能。我們必須有高速推進的
浮筏,一只能在三小時內從巴黎飛到圣雷莫的紅雀……”他還寫道:“自從電力及其伴隨物
發明之后,只要四分之一秒鐘就可以繞地球轉一周。我對于我們這個小小的地球,持輕蔑的
態度;而對于一個更小得多的實體,也就是原子,卻表示極大的興趣,在單獨情況下,或者
作為宇宙萬物生命細胞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形式、運動和定數,都比它們應有的位置更多
地占據我的思想。”
阿爾弗里德·諾貝爾的助手和朋友拉格納·索爾曼,后來在評價他在炸藥科學之外作為
一個發明家的造詣時說:“當精讀阿爾弗里德·諾貝爾的專利發明目錄時,那些抱嚴重偏見
的人,毫無疑問將會找到很好的理由來懷疑諾貝爾的技術判斷力。在那些嚴肅的技術家和工
業家看來,他的很多思想只不過是心血來潮和異想天開而已。但是不要忘記,被現代技術家
們這樣認為的很多想法,曾被諾貝爾在實際上加以實現,并成為最重要的東西。人們也不應
該忘記,他的另外一些設想,已經被應用到與他本人當初打算不同的別的方向或領域。在他
豐富的思想方面,這位天才的發明家,就好象大自然在培育新的生命種子那樣,一點都不吝
嗇。作為一條規律,只有其中少數種子,立即得到適宜的土壤,從而發芽成長。有些則是癟
皮;另外一些也許落在肥沃的地方,只不過時間對它們不夠吉祥如意,然而,這些思想種子
能夠在幾十年、有時甚至在幾個世紀內,保持著它們的生命力。當出現改變了的條件時,它
們就會象被風吹到沃土上的種子一樣,開始發出芽來。
“此外,從歷史上看,技術的發展是以各種努力、以不同的發明家在解決問題方面所付
出的一切思考為條件的,且不管在每一特別情況下這種工作是否能產生直接的成果。正因如
此,技術和發明史目前引起了人們更大的興趣,象所有的歷史一樣,它也開拓了進步過程的
廣闊眼界,從而為現在和未來提供寶貴的指示。”
諾貝爾有一次寫道:“如果說我在一年之內有一千種設想,而其中只有一種結果是好
的,那么,我也就滿意了。”
- 希特勒尸體殘骸去向揭秘:被埋葬8次后終于火化
- 黃士松:慧眼識風云
- 陳慶:“土專家”的猿情
- 南仁東:“一口氣”領中國邁向星辰大海
- 將“快樂教育” 融入車模教學之中
- 許映龍: 破譯臺風密碼
- 楊軍: “開墾”太陽系外宜居星球
- 他走了,留給未來四千萬顆種子
- 許傳森:把“泡沫”做成“面包”
- 滿身雞毛 他說“禽舍就是實驗室”
- 那個“九段”騎車高手走了
- 胡啟明:力學如力耕
- 潘建偉:與量子糾纏的人生
- 為冰雪世界而生
- 這位“哥倫布” 讓“老學科”撞出“新大陸”
- “慧眼”背后的“靈魂人物”
- 朱清科,黃土高坡留下綠腳印
- 浩瀚宇宙中, 人類文明處于什么等級
- 量子理論:普朗克的豐碑
- 80后科學家陳捷凱:科學叢林“探路者”
- “神奇武器” 納粹科學家去向揭秘
- 專家論證陶寺城是我國最早天文觀測點
- 西學中源 從“格致”到“科學”
- 黃帝內經——對生命科學的一座豐碑
- 科學家重寫爬行動物進化史
- 鄭和七下西洋開創和平航海模式
- 史海鉤沉:故宮國寶輾轉遷徙之路
- 科學家認為栽培蕎麥起源于中國
- 追尋百分之九十六的《永樂大典》
- 大絕滅:地球生命的斷層
- 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探索者
- 鬼城——切爾諾貝利見聞
- 萌芽時代的基因技術用理智指導行動
- 千年神秘仍存濟南大明湖底
- 喇家村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間(二)
- 喇家村史前部落的最后瞬間(一)
網友關注
- 兩害相權取其輕
- 將“快樂教育” 融入車模教學之中
- 遼闊海疆守安寧 艦艏行處是長城
- 準確預報天氣還是件挺難的事
- 研究稱母海獅可憑視覺辨別其幼崽
- 為什么說 “一鴿勝九雞”
- 許傳森:把“泡沫”做成“面包”
- 血壓高,準備10個問題去看病
- “和合二仙”
- 漫長歲月,鳥類怎么搞丟了牙
- 南仁東:“一口氣”領中國邁向星辰大海
- 呵護你的小心肝兒 別讓脂肪霸占
- 海量支付 網聯平臺兜得住嗎
- 世界一流的民辦大學會是什么樣
- 人體生物電與預防物理污染
- 牙膏牙刷品種多 怎么買有講究
- 新血液檢測法能診斷多種早期癌癥
- 克隆猴“姐妹”為多種疾病診療帶來希望
- 故宮“掌門人”談遺產如何重塑生活
- 羊奶為何被稱為“奶中之王”
- 防治流腦切莫“重少輕老”
- 掰響手指容易 掰清原因很難
- 細菌基因擴散將會帶來什么后果
- 故宮里如何做研究
- 飛天航路越千年
- 虛虛實實說魯班
- 為什么混血兒的相貌更好看?
- 基因真的能決定性格嗎?
- 不緊跟前車可減少“幽靈堵車”
- 糖炒栗子為什么要用黑砂?
- 你經常被負面情緒困擾嗎?
- 南北半球冰火兩重天 地球到底怎么了?
- 一顆鄰近恒星有4顆類似地球大小的行星
- 能不能吃“苦” 基因說了算
- 血液干細胞逆轉Ⅰ型糖尿病新療法
- 首個實體商業數字化開放平臺誕生
- 為什么要以地球標準去尋找地外生命
- 防治流行性感冒從日常做起
- 山桃一枝報春來
- 太陽要變“冷美人”
- 吃花膠補膠原蛋白嗎?真相是:還不如吃雞蛋!
- 為你揭開ICU的神秘面紗
- 植物學家鐘揚:他給未來留下科學的種子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廉價藥去哪兒了 大數據或可出力
- “春捂”得法 可有效減少發病幾率
- 北豆腐南豆腐和內酯豆腐哪種營養價值更高
- “美人魚”——儒艮
- 關燈玩手機可能誘使青光眼發作
- 黃士松:慧眼識風云
- 陳慶:“土專家”的猿情
- 源遠流長的機器人
- 特斯拉發布最快電動跑車 未來也許會飛
- 許映龍: 破譯臺風密碼
- 點數鈔票或是心靈慰藉強心針
- 打破物理規律的怪石頭
- 四瓶礦泉水重量背起就走 “空調背心”投放市場
- 腿上的“小蚯蚓”
- 想打噴嚏別忍著 傷了鼓膜劃不來
- 去非洲旅行要警惕哪些“怪病”
- 電梯驚魂為何源源不斷?安全乘坐你需要知道這些
- 為啥總覺得餓? 都是激素惹的禍
- 用micro:bit打造區塊鏈
- 靠輸液預防腦卒中靠譜嗎?
- 這10種病都犯在一個“飽”字上!
- 當科學與藝術相遇
- 模擬聯合國活動學習資料
- 動物衛士劉秀梵:“擒”病于未然
- 楊軍: “開墾”太陽系外宜居星球
- 獵豹為什么跑得快
- 助眠產品真能讓你睡個好覺?
- 他走了,留給未來四千萬顆種子
- 多肽涂層技術突破細胞培養“瓶頸”
- 中醫治療血管性抑郁癥
- 博觀約取 厚積薄發
- 有種自戀叫過度自責
- 水,這東西……
- 人類制造的最后一臺機器?
- 心臟為何很少得癌
- 那只會敬禮的猴子
- 經典的魅力:大數學家的混沌史話
精品推薦
- 和靜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3/12℃
- 徽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9/15℃
- 垣曲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6/16℃
- 陵水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34/25℃
- 阿瓦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2℃
- 隴南市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30/20℃
- 白堿灘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西風,風力:4-5級轉<3級,氣溫:22/13℃
- 喀什區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6℃
- 成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小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8/16℃
- 于田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