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活性肥——綠色食品的理想肥源1970-01-01
- 我國溫室灌溉設備尚存五大問題1970-01-01
- 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發展及其對種業技術體系的影響1970-01-01
- 廈門形成海洋生物技術產業鏈1970-01-01
- 我國小麥改良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新品種高產耐鹽1970-01-01
- 微生物技術凈化水產養殖環境效果好1970-01-01
- 微生物技術引入文物保護1970-01-01
- 我國發展有機食品前景廣闊1970-01-01
- 我國初步建成生物技術藥物質控體系1970-01-01
- 我國輻照肉品市場前景廣闊1970-01-01
- 生物制藥市場的新態勢2015-05-04
- 世界農業生物技術愈發紅火2015-05-04
世界上許多國家,由于農作物化肥施用量過高,環境受到污染,農業生態環境日趨遭到破壞,因此,一些發達國家加強了對有機活性肥料的研究與應用,美國現已有5%的農場發展為不用化學肥料與農藥的有機農業,德國正...【全文閱讀】
據水利部農村水利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現有溫室大棚多數采用傳統的溝畦灌,水的利用率只有40%,進入20世紀90年代,國家對農業節水灌溉更加重視,投入增加,各地紛紛建立了設施農業的示范點,促進了滴灌和微...【全文閱讀】
在不斷惡化的農業生產環境與消費人口不斷膨脹的雙重脅迫下,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農產品的安全供應是人類長期努力的方向。20世紀50、60年代以矮化育種為主的品種改良技術結合化肥及農藥的使用技術、灌溉技術等為...【全文閱讀】
近日,設在廈門的國家海洋三所從海洋微生物中篩選到抗艾滋病毒菌株,至此廈門市在海洋生物天然活性物質與藥物的應用研究方面,已開發出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并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科研成果。 【全文閱讀】
國際在線5月18日消息:山東省和國家863項目"小麥體細胞雜交技術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主持的技術鑒定。其中,利用不對稱體細胞雜交技術創建耐鹽、抗旱、高產、優質小麥新種質及新品種,是一...【全文閱讀】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從削減水產養殖自身污染、改良養殖生態環境的目的出發,進行了“微生物改良養殖生態及防病研究”,并于日前取得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研制成功的芽孢桿菌復合制...【全文閱讀】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科研課題管理辦公室獲悉,近日,湖北省博物館“遺址大型飽水木構件原址保護技術研究”取得兩項重大科研成果,并經有關部門驗收。兩項成果分別為“遺址中高食水木構件脫水定型的微生物方法”和...【全文閱讀】
有機食品是國際上通行的環保生態食品概念,它要求在生產和加工中,不使用任何化學農藥、化肥、化學防腐劑等合成物質。有機食品比國內通行的綠色食品的環保標準更高。 【全文閱讀】
建立完善的質控標準是保證新藥批準上市的必要條件,近年來我國生物技術創新藥物的研究開發非常活躍,因此急需建立一整套符合國際標準的質量控制體系,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在.國家“863”等20余項溉研項目近...【全文閱讀】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一種通過輻照處理來控制冷藏及冷凍肉制品致病菌的輻照肉品,以其安全、衛生、可靠等優點,目前正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有關專家預言,輻照肉品這一在我國市場尚屬空白...【全文閱讀】
1、 生物制藥潮漲潮落 【全文閱讀】
2003年世界生物技術產業市場約894億美元,預計到2007年,其市場將達1296.5億美元,包括農業在內的世界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前途廣闊。【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