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年寫下驚人數字 中國專家揭秘航天飛機2015-06-11
- 最先認定“衣原體” 科學家回首經歷2015-06-11
- 追尋人類文明的足跡(5)2015-06-11
- 追尋人類文明的足跡(3)2015-06-11
- 追尋人類文明的足跡(2)2015-06-11
- 追尋人類文明的足跡(1)2015-06-11
- 追尋人類文明的足跡(6)2015-04-30
- 追尋人類文明的足跡(4)2015-06-11
- 追尋人類文明的足跡(7)2015-04-30
- 重現2億年前的小鱷魚2015-06-11
- 創造生命奇跡的人工心臟2015-06-11
- 人類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致命瘟疫一覽2013-08-13
2003年2月1日北京時間22時,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結束了為期16天的太空科學試驗任務后,返回途中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北部上空解體墜毀,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全文閱讀】
大洋網訊最先認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為衣原體的科學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學首席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洪濤對記者說,自己一生中遇到...【全文閱讀】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發現DNA具有雙螺旋構造,而且ATGC4種堿基各自成對。這項成果是基于沙爾加夫的發現和英國的富蘭克林以及威爾金斯的X光實驗。這項劃時代發現導致基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全文閱讀】
為此開發強力火箭的重擔就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移居美國的馮·布勞恩等小組成員身上。雙子星計劃的載人太空飛行、勘探者號無人探測船的月...【全文閱讀】
1982年,日本和法國合作的日本海溝共同調查計劃(KAIKO)啟動。科學家認為地球是由若干片堅硬的“板塊”覆蓋著,KAIKO計劃就是打算直接偵測板塊沉沒的現場。為此目的建造的“鸚鵡螺”(Nautile)【全文閱讀】
從宇宙和地球的歷史來看,人類的歷史只是一瞬間,文明的歷史更如電光石火。在這短短的歷史之中,人類進出海洋、天空和太空,逐漸深入理解生命、宇宙及地球。且讓我們一起來追溯人類向【全文閱讀】
到達夸克和輕子【全文閱讀】
進入20世紀50年代之后,通過對海底進行的調查研究得知存在海底中洋脊。60年代初葉,美國的赫斯提出“海底擴大說”,認為洋脊處會源源不絕地產生新地殼,在兩側形成新海底。【全文閱讀】
邁向恒星的世界【全文閱讀】
大約2億1千2百萬年前,一只活動敏捷的小鱷魚漫游在一個現在叫做康涅狄克河谷的沖擊平地上。和它同時代的那些脊椎動物的骨骼至今已消失殆盡,可這個僅有3英寸大小的頭骨卻出現在修路工【全文閱讀】
植入人造機械裝置取代人類失去功能的心臟,一直是醫學上的最大難題之一。2001年,這個難題的解決顯現一線曙光:美國幾家醫院的醫生,開始為一種由塑料與鈦制成的(AbioCor)人工心臟進行臨【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