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最偉大的十個科學發現2015-04-30
- “神仙寫出來的”方程組2015-06-11
- 列文虎克的預言成真2015-04-30
- 統一“時鐘”的“發條”2015-06-11
- “多出來”的溫度2015-06-11
- 未知的新粒子2015-06-11
- 人口統計員掀開計算機發展新一頁2015-06-11
- DNA電腦與生物電腦之父2015-04-30
- 世界航空史上輝煌的一頁--俄羅斯航空業2015-06-11
- 比薩餅史話2015-06-11
- 洗衣的歷史2015-06-11
- 漫談保險柜2015-06-11
著名網絡科普作家塔米姆·安薩利在其近著中,提出了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10大科學發現:【全文閱讀】
18世紀后期至19世紀中葉,電磁學的研究園地中,呈現出一派百花齊放的繁華景象。富于想象力的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物理模型——場。他指出,電荷與電荷之間,磁極與磁極【全文閱讀】
17世紀60年代,英國生物學家列文虎克在他的《微物論》著作中預言:未來,人類也許會用人工的辦法,像蜘蛛一樣生產出絲。【全文閱讀】
世界上的物質紛壇繁雜,其種類多得數不勝數。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就已開始探索構筑宇宙大廈的統一磚石。后來,經過漫長的探索,科學家們最后發現,所有的物質都是由百十【全文閱讀】
早在1948年,前蘇聯物理學家伽莫夫曾經提出一種觀點,認為宇宙起源于150億年前高達100億度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他甚至預言,這次爆炸至今仍殘留著大約10K(K為宇宙絕對溫度單位,3K【全文閱讀】
1949年12月10日下午4點30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大廳。在鮮花點綴的禮堂里,瑞典國王大駕光臨,一年一度隆重壯觀的諾貝爾獎頒獎大會開始了。【全文閱讀】
19世紀80年代,在美國人口調查局,有一位名叫霍列瑞斯的工作人員,他對電學很感興趣,業余時間總喜歡擺弄電器。經他之手,不知有多少電器“起死回生”。可是,有一段時間,霍列瑞斯忙【全文閱讀】
DNA電腦與生物電腦之父——雷納德·阿德勒曼【全文閱讀】
俄羅斯是一個航空業極為發達的國家,在那里乘小城市之間的飛機,感覺就像我們在中國乘郊區大巴一樣方便。飛機飛往的任何一個小城里,都有著服務于國內航線的機場,機場的四周沒有圍墻【全文閱讀】
92年前,杰納羅·隆巴蒂迪在紐約小意大利的斯普林街開設了美國第一家有營業執照的比薩餅店。時至今日,美國已有6?郾1萬個比薩餅餐館,數量之多超過了漢堡包店。在美國的大多數地方【全文閱讀】
而今在世界各地,洗衣依舊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件事至少被做了4000年——人們挎著籃子去最近的河邊,在石頭上捶打、搓洗衣服,然后把衣服晾在太陽下曬干。已知的有關洗衣日【全文閱讀】
傳統的保險柜多是老大笨粗,從保障安全出發它們總是被制作得重重的,“衣著渾厚,心胸狹窄”,看上去大大的像一座小山,實際卻裝不下多少東西,挪動一下令人發愁。現代保險柜的生產方【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