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距傳物”研究取得了世界性新突破2015-04-29
- 多學科平臺散裂中子源的關鍵技術研究通過驗收2015-06-11
- 全新的電視操作技術:智能電視用眼神選臺2015-06-11
- 防治惡性腫瘤的納米疫苗技術2015-06-11
- 加速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研究的新技術2015-06-11
- 修復脊髓的幾種有潛力的新技術2015-06-11
- 肺泡腔內纖維連接蛋白、透明質酸積聚于博萊霉素致肺損傷2015-06-11
- 科學家發明液體纖芯波導管2015-06-11
- 蠶絲“織”皮膚有望取代自體皮移植2015-06-11
- 農作物育種向虛擬分子設計邁步2015-06-11
- 解開玉米遺傳秘密的新線索2015-06-11
- 新分子技術 戰勝細菌藥物抗性的希望2015-06-11
澳洲一組由華裔科學家領導的研究人員2004年5月上旬在“遠距傳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世界性新突破。 【全文閱讀】
2004年7月4日,物理所和高能所合作承擔的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多學科平臺散裂中子源的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究”通過驗收。驗收鑒定會由中科院基礎局的金鐸同志主持,高能所方【全文閱讀】
隨著數字電視的問世,一些新的電視應用技術也層出不窮。在2004年6月上旬舉行的一次新技術成果展示會上,日本廣播協會廣播技術研究所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電視操作技術,利用觀眾的視線和語【全文閱讀】
我國惡性腫瘤在城市地區死亡率居死因第一位,在農村居第二位,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目前,手術切除仍是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但是,術后多有復發和轉移,死亡率居高不下。本【全文閱讀】
雖然數十年的遺傳學研究已揭露了不少攸關構成生物之細胞的信息。由于人類及其它哺乳動物細胞的技術限制,精密復雜的遺傳實驗通常僅可能以諸如發面酵母菌、果蠅及線蟲類蠕蟲等`樣板`生【全文閱讀】
研究人員證明將細胞移植到因脊髓損傷遭受破壞的區域的新方法和處于試驗階段的藥物在治療脊髓損傷方面很有潛力。新的研究表明一種被移植到脊髓受傷的小鼠中的特殊類型的細胞能夠形成髓【全文閱讀】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仿真出蛋白質在某些重大疾病如阿茲海默癥、帕金森氏癥或狂牛癥中,是如何集結成群。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決定拍成影片。【全文閱讀】
美國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制出以液體為纖芯的光波導管,使光可以定向無損地穿過芯片上的液體。這一光學傳感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可以用于制造檢測單分子的化學和生物學傳感器。 【全文閱讀】
皮膚深度燒傷后的植皮對患者來說可謂“拆東墻補西墻”,即便如此也難以完全恢復原有的皮膚外觀和功能。但是,記者從剛剛結束的中國國際絲綢會議獲悉,這類傳統的自體皮移植方式有可能【全文閱讀】
“十五”期間,八六三計劃增設了現代農業技術主題。該主題的設置旨在突破一批對我國農業發展和農業高技術產業開發帶動性強、覆蓋面廣、關聯度高的核心技術、共性技術和配套技術,重點【全文閱讀】
玉米是一種重要的農作物,現在研究人員對玉米的遺傳本質和進化歷史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中,首次確定了玉米的基因數量約為59000個并且確定了它們的相對位置。這些發現分四篇文章敘【全文閱讀】
細菌對抗生素藥物的抗性發展一直是臨床感染疾病治療以及藥物研發等方面的一件棘手的事情。最近,伊利諾斯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能夠戰勝細菌對抗生素抗性的新方法。通過將一種天【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