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星是太陽系內最古老行星2017-06-16
- 治癌都有啥新進展?2017-06-13
- 清潔能源·創新使命峰會成果多多2017-06-12
- 造大洋鉆探船,讓夢想照亮現實2017-06-12
- 我國科技從跟跑到領跑歷史性跨越正在到來2017-06-07
- 我國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升2017-06-07
- 南海可燃冰試采井連續22天穩定產氣2017-06-06
- 網絡無界 安全有疆2017-06-06
- 日本調研:對著鏡子吃更有滋味 也會吃更多2017-06-06
- 中國科技成果“井噴”令世界矚目2017-06-06
- 日研究人員用轉基因豬探究糖尿病及并發癥2017-06-06
- 曬太陽散步.....八個“藥方”治療悲傷2017-06-02
科技日報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3日報道,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和德國明斯特大學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對鐵隕石上的...【全文閱讀】
在絕大多數國家,癌癥都是排名前五的致死原因。世界衛生組織今年9月發布的報告稱,到2035年,全球腫瘤患者可能達到2400萬人,在20年間增加近五成,防治形...【全文閱讀】
科技日報北京6月8日電(記者劉垠唐婷)峰會期間消耗的電力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并通過購買綠色電力證書的方式實現;會場外,則有中外廠家的新能源汽...【全文閱讀】
專家呼吁我國應擁有自己的海洋科技“航母” 蓋倫帶你看南海 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368航次的鉆探工作已經結束。大洋鉆探船“決心”號去了南海北...【全文閱讀】
在科技發展過程中,一個國家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既是華麗的,又是艱難的。它需要高瞻遠矚地把握創新規律,認識到領跑特有的表現形式,并審時度勢選...【全文閱讀】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將其擺在黨和國家發展...【全文閱讀】
6月2日電 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試采成功以來,截至目前已連續產氣超過22天,平均日產8350立方米,氣壓氣流...【全文閱讀】
我們在享受無界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還要在安全的邊界上扎緊籬笆。 不久前,勒索病毒肆虐全球,受其影響,一些醫院、銀行、學校、加油站甚至因此而陷...【全文閱讀】
圖片來自網絡 “一人用餐時,對著鏡子吃會更有滋有味,吃得也更多?!边@是名古屋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們表示,在一個人吃飯日漸增多的情況...【全文閱讀】
今年端午節迎來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而人是科技創新的核心因素。這個節日的設立,是對中國8100萬科技工作者的關心與致敬。 ...【全文閱讀】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利用轉基因技術在豬身上再現了糖尿病及視網膜病和腎衰竭等并發癥。在大型哺乳動物身上再現這些疾病,將有助于研究引起并發癥的機制...【全文閱讀】
每個人都曾經歷悲傷,有些人能自我調節,有些人卻鉆進了牛角尖??茖W家也對悲傷做過許多研究,以下是8條值得一試的撫慰悲傷的方法。 漫步散心。心情不...【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