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衛星在太空中突發故障 聯系中斷原因尚不明2015-06-10
- 13名航天員集體亮相 “楊利偉”成商標被否認2015-06-10
- NASA曾警告:空間站設備老化 宇航員面臨潛在威脅2015-06-10
- 有機農業也可能造成污染2015-06-10
- c2015-04-29
- 北京發現古人類尸骨 “東胡林人”明天進城2015-04-29
- 北京發現新石器早期完整人類骨架2015-04-29
- 人體植入后全胚胎體外培養首獲成功2015-04-29
- 我國首臺采煤連續運輸系統在太原研制成功2015-04-29
- 專家:我國數字化知識資源約占總量四分之一2015-06-10
- 呼倫貝爾草原:天鵝飛來不想歸 南飛推遲近一月2015-06-10
- 中國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聯合國高度評價2015-06-10
據中新網引述法國《航宇防務》網站載,日本國家空間機構日前宣布,一顆正在太空中工作的日本地球資源觀測衛星,同時也是同類當中最大的,突然同地面站失去了聯系。到昨天為止,日本空【全文閱讀】
22日晚上,在總裝備部為載人航天成功舉辦的一臺文藝晚會上,記者見到了楊利偉一家人。就記者提出的遼寧綏中準備把自己縣的“大白梨”注冊“楊利偉”商標一事,楊利偉妻子張玉梅回答道【全文閱讀】
中新網10月23日電 據華盛頓郵報消息,盡管俄羅斯“聯盟TMA-3”載人飛船已于三天前與國際空間站實現成功對接,飛船上的三名宇航員已進入空間站,并與在那里工作的第七期長期考察組兩名成【全文閱讀】
在日前舉行的“北京農業發展與奧運食品安全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的農藥學博士袁會珠說,如果天然農藥亂用濫用,有機農業生產同樣會污染環境。【全文閱讀】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副主任海爾曼評價王磊的成果:“這一成就將來肯定會獲得諾貝爾獎,得獎只是時間問題。”【全文閱讀】
東胡林人遺址發掘再獲重要成果專家稱填補了山頂洞人以來北京地區人類發展史一段空白,將舊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人類鏈條聯接起來【全文閱讀】
十余個人植入后全胚胎脫離母體后,在培養液中成功存活,目前這項研究在沈陽取得重大進展,存活時間最長的可達22天。【全文閱讀】
22日,從煤炭科學總院太原分院傳來好消息,我國首臺采煤連續運輸系統研制成功。【全文閱讀】
據專家透露,目前,我國信息與知識總量仍嚴重不足,并缺乏科學和長遠的規劃,加上信息深加工不夠,資源整合理念與方法落后,數字化知識資源僅占資源總量的約1/4。【全文閱讀】
10月20日,我們來到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輝河蘇木(鄉)采訪時,看到在這個蘇木的胡日干阿木吉水泡子里聚集著近千只白天鵝。它們成群結隊地在水中嬉戲,有的在水面上漫【全文閱讀】
近日從教育部獲悉,中國青壯年文盲率已經從一九九?年的百分之十點三四下降到二二年的百分之五以下,實現了中國政府提出的到二?年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也實現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