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為什么會發光2015-06-02
- 4億年前波蘭地區曾是海洋2013-08-13
- 南極冰蓋下最大湖泊“露臉”2015-04-28
- 地球正處于近萬年來第3次暖期2015-06-02
- 與世隔絕百萬年的南極冰下最大湖泊2013-08-13
- 我國海域首現“可燃冰”2015-04-28
- 科學家發現25億年前兩塊古大陸華北“縫合”2015-06-02
- 地球的年齡(圖)2015-04-07
- 石油是怎樣生成的2015-06-02
- 水圈2015-06-02
- 科學家發現南極一大冰川正顯著縮小2015-06-02
- “深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工程進展順利2013-06-28
漆黑的夜晚,在茫茫的大海上,常常可以看到一道道光閃來閃去。這光,遠看像燈火,近看又什么都不是。這究竟是什么呢?原來,這光主要是海洋發光細菌引起的。【全文閱讀】
蘭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近日在波南部蘇臺德地區發現藍薊化石。藍薊是一種生存于4億年前的遠古海底微生物。波科學家就此認為,4億年...【全文閱讀】
俄羅斯科研人員經過多年探測,最近終于使南極冰蓋下一面積最大的湖泊——東方湖的面目逐漸清晰起來。【全文閱讀】
地球的氣候一直是呈波動式變化的,冷暖交替出現,目前正處于暖期。近1萬年來,地球上氣溫的波動幅度在2-3攝氏度,這樣一共經歷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30【全文閱讀】
通過兩年多的努力,科研人員在我國沿海發現了新型能源——“可燃冰”的地球物理標志,而且大致圈出約8000平方公里的分布面積。 【全文閱讀】
繼發現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大洋巖石圈殘片后,我國科學家日前進一步發現,早在25億年前,兩塊古老的大陸在華北地區“喜相逢”,留存到今天的,是至少200公里長的板塊縫合線。據悉【全文閱讀】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想知道地球的年齡。為求取答案做過廣泛調查研究。可是直到近五十年間,研究人員才擁有探究地球真實年齡所需的精確推算年...【全文閱讀】
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尸體,生物的細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則是由碳、氫、氧等3種元素組成的。生物遺體沉降于海底或湖底并被淤泥...【全文閱讀】
地球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有水,素稱水星。地表的廣大面積被水所覆蓋,主體是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0.9% 。此外,還有大陸上的湖泊、...【全文閱讀】
新華社華盛頓2月2日電(記者吳偉農)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南極西部大冰原最大的一個冰川8年來顯著縮小。如果按目前的速度發展,整個冰川...【全文閱讀】
中國科學家日前正式啟動亞洲第一深井“入地”計劃,一口直徑一百五十六毫米、深五千米的深井在江蘇省東海縣毛北村正式開鉆,目前工程進展順利。【全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