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單位承建某鐵路客運專線雙線隧道。隧道長度為2600m,起止里程為DK38+000~DK40+600。進、出口段淺埋,圍巖為風化泥灰巖,巖體破碎,節理發育,裂隙水豐富,級別為V級;洞身DK39+100~DK39+500段圍巖級別為II級,初期支護采用噴射混凝土支護。施工過程中,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項目經理部工程部編制了隧道進口段施工方案,擬采用全斷面開挖方法。經項目總工程師審查后,認為開挖方法不正確。
事件二:對出口段編制了《洞口邊、仰坡開挖及防護施工工藝流程圖》,如圖3所示。
事件三:II級圍巖段噴射混凝土作業時,水泥使用礦渣水泥,混凝土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其攪拌時間為1min,噴射采用干噴工藝,分段分層噴射作業,后一層噴射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并且一次最大噴射厚度拱部為10cm、邊墻為15cm,為了節約成本,部分使用了回彈料。
1.說明事件一中進口段采用全斷面開挖施工方法不正確的理由。
2.指出圖3中A和B所代表的施工工序名稱。
3.針對事件三中的不妥之處,給出正確的做法。
4.根據背景資料,該洞口段開挖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中應包括哪些安全技術措施?
1.因為:(1)地質條件差;
(2)隧道洞徑(斷面)大。
(3)洞口淺埋不能采用全斷面開挖方法施工。
2.A:洞口截排水系統施工; B:預支護(管棚、小導管)。
3.(1)噴射混凝土采用濕噴,
(2)水泥使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
(3)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得小于1.5min,
(4)嚴禁使用回彈料。
4.(1)地質超前預報安全技術措施; (2)爆破安全技術措施; (3)開挖安全技術措施; (4)預支護安全技術措施; (5)地表沉降控制安全技術措施;(6)應急預案安全技術措施。
暫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