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某國際企業在美國設有一個銷售利潤中心,在香港設有一個購買利潤中心。銷售利潤中心的單位產品成本為23美元/件,一個會計年度的期間費用為6700美元其產品年產量為4500件,其中3200件用于產品進行加工,追加成本為82港元/件,一個會計年度的期間費用也為67000港元,加工后的產品售價為540港元/件。
試分別用市價定價法和雙重定價法核定銷售利潤中心、購買利潤中心和該國際企業的稅前利潤(假定美元兌港元的匯率是10港元/美元)
表——1按市價定價的相關收益計算 | |||
銷售利潤中心($) | 購買利潤中心($) | 企業整體 | |
銷售收入 | 外銷35×3200=112000 | 540/103×200=172800 | 330300 |
內銷35×1300=45500 | |||
直接成本 | 234×500=103500 | 內購35×3200=12000 | 242380 |
追加84/10×3200=26880 | |||
間接費用 | 6700 | 6700 | 13400 |
收益 | 47300(1.5分) | 27220(1.5分) | 74520(1.5分) |
表——2雙重定價法下的相關收益計算 | |||
銷售利潤中心($) | 購買利潤中心($) | 企業整體 | |
銷售收入 | 外銷35×3200=112000 | 540/103×200=172800 | 330300 |
內銷35×1300=45500 | |||
直接成本 | 234×500=103500 | ||
內購23×3200=73600 | |||
間接費用 | 追加84/10*3200=26880 | 242380 | |
收益 | 6700 | 6700 | |
47300(1.5分) | 27220(1.5分) | 13400 | |
74520(1.5分) |
暫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