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結構鋼中,若含有較多的磷、硫或者氮、氧及錳、硅等元素時,對鋼性能的主要影響如何?
碳素結構鋼中含較多的磷時,Fe3P含量增加,常溫下鋼的塑性和韌性降低,脆性增大,尤其低溫下冷脆性明顯增大,降低了可焊性。磷尚能使鋼機械強度和切削加工能力增加。硫以FeS夾雜物狀態存在,使鋼熔點降低,在焊接溫度下,易產生熱裂紋,增加鋼的熱脆性。當鋼中硫含量增加,顯著降低鋼的可焊性和熱加工性能。氮使鋼的強度增加,但降低塑性和韌性,增大鋼的時效敏感性,尤其低溫時顯著降低沖擊韌性。氧多以氧化物狀態存在于非金屬夾雜物中,使鋼機械強度降低,韌性顯著降低,并有促進時效和增加熱脆性作用。錳固溶于鐵素體中,可提高鋼的強度,消除硫、氧引起的熱脆性。當錳含量為1%~2%時,珠光體晶粒細化,強度提高,韌性基本不變。硅大部分溶于鐵素體中,當硅含量小于1%時,可提高鋼的強度,對塑性和韌性影響不大。
暫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