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老廢篤疾,事須爭訟,止令同居親屬深知本末者代之。若謀反大逆,子孫不孝,為同 居所侵侮,必須自陳者所,諸致仕得代官, 不得已與齊民訟,許其親屬家人代訴, 所司毋侵撓之。諸婦輒代男子告辯爭訟者,禁之,若親寡居,及雖有子男,為他故所妨,事須爭訟者, 不在禁例。
(1).元朝訴訟代理適用的一般情形有哪些 ?
(2). 元朝禁止哪些人代理訴訟 ?有何例外?
(3). 如何評價元朝訴訟代理制度 ?
問題一答案:
元朝允許訴訟代理的一般情形包括:
1、年老、殘疾或行動不便者,除謀反大逆及,子孫不孝及親屬之間互相侵犯等不適合代理的情形外,可由其親屬中了解案情始末的男子代為訴訟。
2、退休或暫時離任的官員,可以由家人代為訴訟。
問題二答案:
根據材料,除謀反大逆及,子孫不孝及親屬之間互相侵犯等必須自訴者外,元朝限制婦女的訴訟資格,禁止婦女代理訴訟。但喪夫無子的婦女或家中雖有男子但因不可抗力無法參與訴訟的情形除外。
問題三答案:
元朝的訴訟代理制度在保護當事人訴權方面有一定的進步,在一定范圍內方便了老弱殘疾等弱勢群參與訴訟活動,但在允許代理的案件范圍上仍然非常有限,特別是對女性的訴訟權利保護上欠缺明顯,反映了當時立法者的認知局限。
暫無解析
李某于 2012 年 7 月將戶籍由甲市遷往乙市,因遺失戶籍遷移的而未能落戶,后李某因工作需要,自 2013 年 8 月起租住在丙市,并在 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12 月期間因重病在丁市某醫院住院治療。 2015 年 10 月時李某的住所在
法律部門的劃分需要在遵循客觀標準的同時堅持正確的原則,下列對于法律部門劃分原則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甲在街頭擺氣球射擊攤,因向顧客提供的六只槍形物被鑒定為槍支,被法院以非法持有槍支罪判處有期徒刑同時宣告緩刑。法院的做法符合
在清朝司法實踐中,幕友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關于幕友的表述正確的有
2005年,甲交公證遺囑,將自己的一套房屋留給兒子乙。后甲與丙結婚,生有一子丁。2008 年,甲立自書遺囑,指定前述房屋由丙、丁二人共同繼承。 2017 年甲去世。該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