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平原區樞紐工程由采用閘、站結合布置方式,泵站與節制閘并排布置于調水河道,中間設分流島,如圖 1所示。該樞紐工程的發電裝機容量為200MW。
該樞紐工程在施工期間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為方便施工導流和安全度汛,施工單位計劃將泵站與節制閘分兩期實施,在分流島部位設縱向圍堰,上、下游分期設橫向圍堰,
如圖1所示。縱、橫向圍堰均采用土石結構。該基坑處于黏土地層,且邊坡不穩,故采用管井井點降水。
事件二: 泵站廠房施工操作平臺最大離地高度38.0m,節制閘啟閉機房和橋頭堡施工操作平臺最大離地高度 25.0m。施工單位采用滿堂腳手架進行混凝土施工,2014年3月10日甲工夜間在節制閘啟閉機房操作平臺工作。
事件三:施工單位為加強施工安全生產管理,在施工區入口處懸掛“五牌一圖”,對施工現場的“三寶”、“四口”、“五臨邊”作出明確規定和具體要求。
【問題】
1.指出本樞紐工程等別、主要建筑物級別以及施工圍堰的洪水標準范圍。
2.根據事件一,本樞紐工程是先施工泵站還是先施工節制閘?為什么?
3.事件一中基坑降水方案是否可行,為什么?你認為合適的降水方案是什么?
4.指出高處作業的級別,事件二中甲工的作業屬于哪個級別以及高處作業的種類?
5.事件三中提到的“三寶”、“四口”指的是什么?
1. 工程等別Ⅲ等,主要建筑物級別 3級,施工圍堰的洪水標準范圍重現期為 10~5年。
2. 水閘先施工,泵站后施工。理由:采用分期導流方式,水閘可用于二期導流。閘汛期排 水比泵站強的多。
3.不可行。因為本工程的基地處于黏性土地層,滲透系數小,且邊坡不穩,易產流土、 流砂、管涌等現象,不宜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合適的降水方案是輕型井點降水。
4.高處作業的級別:一級、二級、三級、特級。事件二中甲工的作業屬于三級高處作業,類型屬于特殊高處作業。
5. “三寶”指安全網、安全帶、安全帽,“四口”是指樓梯口、通道口、預留洞口、電梯 井口。
暫無解析
施工組織與規劃的內容包括 ()。
工程項目沖突的兩面性是指沖突對目標的實現具有( )
關于現澆鋼筋混凝土肋形樓蓋連續梁、板內力計算的說法,正確的是 ( )
下列導流方式中,屬于混凝土壩分段圍堰法導流方式的是()導流。
某段普通鐵路增建二線工程,主要工程項目有路塹、路堤和橋梁。其中路塹段增建的二線鐵路緊鄰既有線,斷面設計是對既有線靠山側山體進行擴挖,最大開挖高度為10m,開挖體地質為強風化、中風化泥巖,主要支擋工程為抗滑樁;路堤大部分地段位于一水庫上游,設計為單繞新建路堤,基床底層及以下路堤填料采用砂礫石,基床表層采用級配碎石。施工中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路塹開挖施工前,施工單位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方案主要要點是:先將該路塹段設計相鄰的10根抗滑樁同時開挖,開挖完成后集中灌筑混凝土;待抗滑樁全部完成后,再進行石方開挖,開挖方式采用淺孔爆破。
事件二:正式填筑路堤前,施工單位進行了路堤填筑(基床底層及以下路堤)工藝性試驗,試驗段位置選擇在地勢平坦的路堤中間地段,長度選擇為80m。工藝性試驗形成的成果包括:機械設備組合方式、松鋪厚度、壓路機碾壓方式和碾壓遍數。監理工程師檢查發現試驗段選擇不符合規范要求,報送的工藝性試驗成果內容不全。
事件三:路堤與橋臺過渡段填筑時,施工單位先填筑臺后過渡段路堤,再填筑橋臺錐體;在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及臺后2.0m范圍內,填料鋪筑厚度按30cm控制,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壓實。
【問題】
1.事件一中,施工單位的施工方案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2.針對事件二中試驗段選擇存在不妥之處,給出正確做法。
3.針對事件二,補充工藝性試驗成果內容。
4.事件三中,施工單位的做法存在不妥之處,給出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