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所論述的大同社會不只是一種理想,在現實歷史中也是存在的。
鄉土本色是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而“鄉土性”最直觀的就是體現在鄉下人身上的泥土氣。在這里,中國基層社會土地與人的關系被作者準確地揭示出來。
依照《東西文化之分與城鄉文化之別》的觀點,中國古代文化發達,就像城里人一樣,但現代落后于西方,處處受西方的制約,就像從城里人變成了鄉下人。要改變這一格局,只有奮起直追,把自己變成“城里人”。
在《美文的沙漠》這篇文章里,張承志從個人的經歷談起,敘述自己對異國文學從拒絕交流到渴望交流的過程。
《戰爭,還是和平》體現了拉賓對歷史、和平、民族、人道主義諸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