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授公共關系學的某教師,知識功底深厚、備課認真,講授內容條理清晰,但在上課過程中,始終低頭念講稿,很少運用體態語言與學生交流,結果教學效果很差。
問題:
(1) 請用體態語言的相關知識分析該教師授課效果不好的原因。
(2) 在演講中應如何運用體態語言?
(1)人類對體態語言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到 20 世紀 60 年代才開始起步。體態語言是公共關系語言的一種類型,它是以體態與意義相結合,以表現與觀察為傳播方式的語言符號。體態語言一般包括動態和靜態兩類,動態有手勢語、身勢語、表情語和接觸語,而靜態則有姿勢語和界域語。本案例中,教師只是低頭念講稿式的講話,沒有任何的體態語言,要有效傳播講授的內容,即使本身知識功底深厚,但是教學效果仍會非常差。
一、給聽眾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用眼睛與公眾有效交流。
演講過程中的眼神應用,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一上臺就應該以明亮有神、熱情友善、充滿智慧、自信,而且坦蕩、敏銳的眼神,向聽眾表明你是怎樣一個人,說明你的坦蕩、靈活、自信和修養,以獲得聽眾良好的第一印象。
2、用眼神的變化表達自己內在的豐富感情。
3、交替使用三種視線,即環顧、專注和模糊。環顧是指視線向前作有意識的流轉,作用在于照顧全場,增強聽眾的“參與感” 。
三、發揮體態語的輔助作用。
體態語言的應用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要目的明確。
2、要確切精煉。
3、要自然活潑。
4、要堅持自己的個性。
5、要特別注意面部表情。
四、用笑容與聽眾建立感情。
演講中的笑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1、應該認識到演講中的笑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講嚴肅的話題(當然悼詞不在此列) ,也要盡可能“寓莊于諧”,大凡高明的演講家都善用這一手段。
2、要善于創造“笑候” 。
3、要講究方法。
暫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