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晨晨是班里最能干、知識面最廣的孩子。在搭建“橋”的活動中,他和同伴合作計劃搭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公路橋”,他們花了兩周的時間幾次修改甚至推倒重建,最后還是沒有建成一座令他們滿意的“公路橋”。首先是他們不會合作,晨晨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孩子,但是他所在小紐的其他成員都很有個性,他們都能想出各種各樣的點子來,雖然常常會有驚人之舉,但是他們又不斷發生矛盾,無法達成共識。
上述案倒是一位幼兒園老師的教育隨筆,請你運用有關理論進行分析評價。
(1)案例中教師對晨晨探究過程中的合作能力給于了記錄,(2分)這種評價很客觀、真實地反映了幼兒探究活動中的具體表現,(2分)這種過程性評價或者形成性評價注重的是兒童自主學習和探索過程中的實際表現,包括幼兒探索的興趣、探索的態度、探索能力等。(2分)
(2)案例所采用的評價符合評價方法的情境性和評價的過程性觀念,評價方式很合理,(2分)符合幼兒園教育評價的要求。(2分)
暫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