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明幼兒個性形成的標志。
進入3歲以后,孩子的個性逐漸開始形成,出現比較穩定的個性特征。一般把3~6歲叫做個性形成過程的開始時期,其標志為以下四方面:
(1)心理活動整體性的形成
孩子剛出生時,主要靠本能來維持生命,心理剛剛開始發生,只具備簡單的感覺現象,如微弱的視力、聽力及嗅覺、味覺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出現記憶、想像、思維等各種心理現象??梢哉f,3歲前是兒童的各種心理現象逐漸發生的時期,但這時孩子的心理活動是零散的、混亂的。兒童行為中有很多矛盾現象,如說哭就哭,說笑就笑,作為人的心理的最主要特征的調節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非常差,而調節控制能力逐漸成為心理的協調者的過程發生在整個幼兒期。到了幼兒末期,幼兒調節、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逐漸增強,開始能夠按照一定目的、計劃去活動。只有當一個人能夠按照自己的目的,控制自己的行為的
時候,才能說開始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主觀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幼兒期心理活動開始具有系統性、完整性的特點。
(2)心理活動穩定性的增長
新生兒和幼小嬰兒的心理活動變化多端,不論是注意、記憶、思維,還是情感各方面,都是如此。嬰兒期的直觀行動思維就充分地體現了小孩心理活動的無目的、受外界情景制約、不穩定的特點。如,一個2歲半的小女孩,手里拿著一根塑料棍(長度大約為半米)擺弄,聽到外面鞭炮聲后馬上說:“新娘子?!北夼诼暣碳ち怂沟叵肫鹆藰屌诼?,說:“我有大槍,咚咚??”過了一會兒,無意中塑料管扎到胳膊上,說:“我有大長針,打針。”又過了一會兒,說“拿大棍子打大老虎”,從中可以看出其思維的跳躍性、不穩定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活動的穩定性逐漸增長。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進行觀察、學習、思考,受外界環境影響的程度相對嬰兒降低,而受自身控制的水平逐漸增高。這一點從幼兒心理過程的發展中可以看出。
(3)心理活動獨特性的發展
幼兒的個性特征已顯示出明顯的差異。在新生兒期個別差異的基礎上,幼兒氣質的不同已十分明顯。在能力方面,幼兒的智力的差異及特能力也開始顯露出來,特別是作為個性特征核心部分的性格開始形成。同時,幼兒的個人特點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現漸趨一致,出現穩定的個人特點??梢酝ㄟ^對幼兒日常生活的行為觀察,對每個幼兒作出比較準確的個性評定。幼兒期的這種差異成為兒童日后發展的基礎,俗話說的“3歲看大,7歲看老”雖然有些絕對,但它肯定了幼兒期個性的特點及基礎作用。
(4)心理活動積極能動性的發展
積極能動性對幼兒心理的各個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在自我意識方面,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及相應的自信心已經表現出差異。如有的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退縮;有的孩子能夠控制自己,有的則自制力差。而自我意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學習、生活,甚至對自己以的發展產生影響。在興趣、愛好方面,有的孩子對事物充滿好奇,喜歡探索,有的對什么都無所謂;有的喜歡昆蟲,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則喜歡舞蹈等。興趣、愛好的不同提供了幼兒的發展好壞和朝那個方向發展的可能性。興趣性強的孩子會有更好的發展,因為孩子的興趣是影響其學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暫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