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2mo1的NO2與水完全反應轉移電子數為2NAC
暫無解析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方,有兩個磁感應強度大小均為B,方向相反的水平勻強磁場,如圖所示PQ兩個磁場的邊界,磁場范圍足夠大。一個邊長為a、質量為m、電阻為R的金屬正方形線框,以速度v垂直磁場方向從如圖實線位置開始向右運動,當線框運動到分別有一半面積在兩個磁場中時,線框的速度為v/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使物體脫離星球的引力束縛,不再繞星球運行, 從星球表面發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稱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與第一宇宙速度 V 1的關系是已知某星球的半徑為 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6。不計其他星球的影響,則該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為()
如圖是為了檢驗某種防護罩承受沖擊能力的實驗裝置,M是半徑為R=l.0m、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的l/2光滑圓弧軌道,軌道上端切線水平.N為待檢驗的防護罩部分曲面,該曲面在豎直面內的截面是半徑的1/4圓弧,、圓弧下端切線水平且圓心恰好位于M軌軌道的上端點,M的下端相切處置放水平向左的彈簧槍,彈簧槍可發射速度不同的、質量均為m=0.1kg的小鋼珠。設某次發射的鋼珠沿軌道恰好能經過M的上端點,水一飛出后落到N上的P點處取g=lOm/s2,求:
(1)發射該鋼珠前,彈簧的彈性勢能Ep;
(2)鋼珠落到圓弧上點P時速度的大小Vp;
新切開的蘋果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表面會變黃,最終變成褐色,這種現象在食品科學上通常稱為“褐變”。關于蘋果褐變的原因有以下兩種說法:A.蘋果中的Fe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了Fe3+B.蘋果中的酚類物質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了究竟哪種說法正確,某合作小組同學通過實驗進行了探究。材料:蘋果、濃度均為0.1mol·L-1的鹽酸、氯化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亞硫酸鈉溶液、硫氰化鉀溶液、開水
(1)
探究1:
(2)探究2:
查閱文獻:Ⅰ.蘋果中含有多酚和多酚氧化酶,蘋果褐變是氧氣、酚類、酚氧化酶共同作用生成了醌類物質的緣故。蘋果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溫度為35oC左右,活性pH約為5.5。Ⅱ.酚類物質遇FeCl3溶液常發生顯色反應而呈現一定顏色,如苯酚顯紫色,對苯二酚顯綠色,甲基苯酚顯藍色。
該小組將剛削皮的蘋果切在七塊,進行如下實驗驗證。請填寫下表中相應的結論:
薇甘菊為入侵我國的植物,田野菟絲子莖纏繞在薇甘菊植株上,莖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營養物質。